快速查詢:光伏陣列前後間距設計

2020-12-25 索比光伏網

之前的文章介紹過,陰影遮擋會嚴重影響發電量。雖然陰影只遮擋了1/10,但有可能會使發電量減少90%以上!(詳見:光伏組件豎向、橫向布置對發電量的影響)

因此,在分布式項目中,尤其是戶用項目中,有兩個困擾很多安裝隊伍的問題:

1)光伏陣列前後間距多少才能保證不遮擋影響發電量?

2)光伏陣列前面有障礙物(如女兒牆)時,保持多大的間距才能保證不遮擋?

在戶用項目中,由於缺乏安裝隊伍技術力量,大量存在由於前後間距不夠造成前後排遮擋,嚴重影響發電量。如下圖所示。

 

 

那前後排的間距多少合理呢?

根據《光伏發電站設計規範(GB 50797-2012) 》的規定:

要保證全年9:00~15:00(當地真太陽時)時段內前、後、左、右互不遮擋,即冬至日當天9:00~15:00時段內前、後互不遮擋。

此時,陣列前後間距計算方法如下:

若前方的光伏陣列高度(遮擋物高度)為H,H可以實際測量出來;保持冬至日9:00~15:00(當地真太陽時)不遮擋時的前後間距為D,可以用H進行計算,計算方法如下。

 


 

太陽高度角 sinα=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 ;

太陽方位角 cosγ=(sinαsinφ-sinδ)/ (cosαcosφ )

陣列間距 D=Hcosγ/tanα

φ:緯度、δ:赤緯角、ω:時角

上述公式相對較複雜,一般戶用安裝商很難會計算。然而,我們可以發現:D與H的比值是定值,該值只與項目場址所在緯度相關。

D/H=τ=cosγ/tanα

τ被稱為項目場址的影子倍率

為了方便查詢,表1~5列出了項目場址所在地緯度為10°~55°時的影子倍率。

舉個例子,

若某地的緯度為25°,根據表2,其影子倍率為1.5124。

經測量,前方陣列/遮擋物的高度為2m,則前後間距D=2m×1.5124=3.0248m,

實際工程可以向上取3.1m。

若某地的緯度為35.7°,根據表3,緯度為35°、36°時的影子倍率分別為2.3028、2.4174,利用插值法計算35.7°時的影子倍率分別為2.383.

經測量,前方陣列/遮擋物的高度為1.4m,則前後間距D=1.4m×2.383=3.336m,

實際工程可以向上取3.4m。

表1:項目場址所在地緯度為10°~19°時的影子倍率

 


 

表2:項目場址所在地緯度為20°~29°時的影子倍率

 


 

表3:項目場址所在地緯度為30°~39°時的影子倍率

 


 

表4:項目場址所在地緯度為40°~49°時的影子倍率

 


 

表5:項目場址所在地緯度為50°~55°時的影子倍率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技術應用】屋頂光伏組件陣列間距計算的深入分析(圖解)
    本文基於水平面上的陣列間距計算模型,針對複雜屋面前後間距的計算問題,結合陣列安裝角度、屋面坡度、坡面朝向、屋面方位角、太陽高度角、太陽方位角等影響因素,建立數學模型並推導得出理論計算公式,對於實際電站設計中遇到的含有屋面方位角的雙坡屋面、主副坡屋面等複雜屋面陣列間距的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 光伏電站方陣前後間距如何計算?
    光伏電站的方陣前後間距有很多計算方法,現在也可以買到能在現場直接測算的儀器。但無論那種方法,其原理都是一樣的。說一下我比較喜歡用的一種間距計算方法吧。一、影響影子長度的因素光伏方陣前後留有間距,其根本原因是避免陰影遮擋帶來的發電量損失。因此,我們就要計算影子的長度。
  • 多種屋面坡度的光伏系統方陣間距計算方法
    由於建築環境的複雜化和屋面的多樣化,在屋頂上建設光伏電站,方陣的設計考慮因素較多,本文針對部分屋面環境、方陣類型總結設計方法。建築物上的光伏電站由於建築的多樣性,光伏電站的設計也存在多樣化設計。與建築結合的光伏電站不僅要考慮光伏本身的發電特性,也要考慮電站建設後建築的美觀性。針對屋頂上的光伏電站,BAPV,前後排陣列間距設計應根據屋面的方位角、坡度情況進行針對性設計。
  • 家用分布式光伏系統設計安裝及接入方案全解
    房屋房梁如果是木質結構的話就不要考慮了,光伏系統使用年限長達25年,木質房梁易腐壞,建議不要進行安裝。若在人字結構屋頂建設太陽能光伏電站,不能像地面電站那樣設計最佳傾角,並且考慮前後遮擋間距。在平頂結構屋頂建設太陽能光伏電站,需要架設光伏支架和設計最佳傾角和組件前後間距,見圖3
  • 工程案例解析||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初步設計方案
    2.5、光伏電站建設布局及佔地面積二、屋頂面積:58x35=2030平方米,朝向:正南設計陣列朝向:正南三、項目規模預計最大裝機容量:2030m²x130W/m²=264kW四、方案設計1、逆變器初選MPPT範圍:350-800V最大輸入電壓:1000V2、組件選擇:選用300Wp光伏組件。3、支架傾角設計:鑑於該建築朝向東南,為了綜合考慮朝向非正南對發電的影響,設計光伏支架傾角為30°。
  • 數字式光伏電池陣列模擬器的研製
    光伏電池陣列模擬器可以大大縮短光伏系統的研究周期,提高研究效率及研究結果的可信性。本文設計的光伏電池陣列模擬器以半橋電路為基礎,基於DSP控制,並加入了PI控制改善系統動態性能和穩態精度。其應該完成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1) 系統能夠按照光伏陣列的輸出特性完成輸出,當外電路負載一定時,系統能夠在工作點上保持穩定的輸出;(2) 當外接負載發生變化時,模擬器能夠以合乎要求的速度變化到新工作點並能穩定在該點;(3) 能夠輸出要求的功率;本文設計的光伏陣列模擬器的系統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整個系統主要由功率電路和採集控制電路兩部分構成。
  • 基於改進擾動觀察法的光伏陣列MPPT研究
    採用一種壓阻可變的方法模擬光伏陣列的輸出特性。改進PO法通過控制Boost變換器的佔空比改變變換器的輸入電壓,從而實現MPPT。以DSP晶片TMS320LF2407A為控制電路主處理器,以Boost變換器為主拓撲電路,搭建了模擬光伏陣列MPPT實驗系統。
  • 光伏陣列有哪幾種安裝形式?
    光伏陣列是多片光伏模組的連接,也是更多光伏電池的連接。光伏陣列與建築物相結合的方式有屋頂安裝和側立面安裝兩種,這兩種安裝方式可囊括大多數建築物的光伏陣列安裝形式。光伏陣列屋頂安裝形式主要有水平屋頂、傾斜屋頂和光伏採光頂。
  • 基於DSP的光伏電池最大功率跟蹤算法設計
    因此,研究併網逆變器的設計有著廣闊的前景和意義。限制光伏系統的主要因素有兩點:⑴初期投資比較大;⑵太陽能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低。目前我們通常使用的光伏電池效率在15%左右,即使世界上最先進技術的光伏電池在特殊的實驗條件下也只能達到40%,因此光伏電池最大功率跟蹤就變得十分重要,所以長期以來都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
  • 應用於南極中山站的光伏支架的研究
    光伏支架作為光伏組件的支撐裝置,是光伏發電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極地區的自然條件惡劣,常年處於大風、極寒狀態,這對應用於此的光伏支架的設計提出了較高要求。本文結合南極中山站15 kW 光伏發電系統的設計工作,研究了低溫環境和光伏方陣間距對光伏方陣受風荷載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確定了整個光伏發電系統光伏陣列的布局方案;然後在光伏陣列布局設計和風荷載分析結果的基礎上,建立了光伏支架的力學分析模型,研究了多種光伏支架鋼結構和底座的技術方案,優化了鋼結構和底座的關鍵技術參數。
  • 10MW光伏電站設計方案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0兆瓦的太陽能光伏併網發電系統,推薦採用分塊發電、集中併網方案,將系統分成10個1兆瓦的光伏併網發電單元,分別經過0.4KV/35KV變壓配電裝置併入電網,最終實現將整個光伏併網系統接入35KV中壓交流電網進行併網發電的方案。本系統按照10個1兆瓦的光伏併網發電單元進行設計,並且每個1兆瓦發電單元採用4臺250KW併網逆變器的方案。
  • 屋頂光伏電站方陣傾角怎麼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混凝土屋頂光伏電站方陣的傾角該怎麼取,是根據不同地區的太陽能輻射情況選取最佳傾角,還是將傾角調低,同一屋頂不同傾角下,光伏可開發容量、運營期總發電量、投資收益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下面以北京市某企業屋頂項目為例進行分析。
  • 一文了解光伏電站的最佳傾角
    一文了解光伏電站的最佳傾角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什麼是最佳傾角?狹義上說,若固定式光伏方陣在該傾角下傾斜面所接收到的年總輻射量最大,則稱該傾角為最佳傾角(根據《光伏發電站設計規範》GB50797-2012中對最佳傾角的定義為年總輻射量最大而非年發電量最高);然而廣義上說,最佳傾角也可以是年發電量最高對應的傾角、收益率最高對應的傾角、某幾個月發電量最高所對應的傾角以及其他各種限定條件下計算出的最優傾角。
  • 光伏科普——光伏效率轉換器
    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設計中,光伏陣列的排放形式和安裝角度對光伏組件接受太陽輻射有很大的影響,從而影響到光伏系統的發電量。光伏組件的放置形式有固定式安裝和向日跟蹤裝置式安裝,其中跟蹤安裝方式包括單軸跟蹤方式和雙軸跟蹤方式。與光伏陣列的放置相關的有兩個角度的參量:陣列安頓傾角和陣列方位角。
  • AutoCAD基礎學習-帶你學會陣列(AR)-上(矩形陣列)
    【陣列】命令是創建以陣列模式排列的對象副本。陣列分為【矩形陣列】、【環形陣列】和【路徑陣列】,利用陣列命令可以快速繪製呈規律分布的圖形,提高繪圖效率。陣列命令在兩個界面的的存在位置如圖1所示。圖1 兩個界面的【陣列】命令矩形陣列【矩形陣列】是通過指定行、列數及其間距來創建陣列對象。
  • 光伏發電系統軟體PVSyst的運用
    第一章  光伏軟體介紹一、Meteonorm   Meteonorm軟體是一款分析各地的氣象資料軟體,包括當地的經度,維度,海拔高度,以及太陽輻射度等重要資料,要想設計當地的光伏發電系統,當地的氣象資料必須準確,且完整,Meteonorm軟體比較好的提供了各地的氣象資料。
  • CAD常用命令:ARRAY(陣列)
    基本操作技巧  各種設置及相關問題  界面和顯示相關問題  快捷鍵  視圖設置和調整  圖層  顏色   線型  字體、文字樣式和文字輸入 標註、引線和標註樣式 坐標系、坐標輸入  對象捕捉   選擇及組   二維繪圖  多段線繪製和編輯  表格繪製及輸入輸出  圖塊、屬性塊、動態塊  填充  複製粘貼  三維建模基礎知識  圖形編輯和修改  布局和視口  外部參照  光柵圖像  列印輸出   查詢面積
  • 光伏發電系統的最大功率點跟蹤算法及仿真研究
    引言:在光伏發電系統中,為了在外部條件變化時光伏電池陣列也能輸出最多的能量,理論和實踐上對設計人員提出了光伏陣列輸出能量最大化控制的要求。目前,光伏發電系統的轉換效率偏低(10%-30%),因此在光伏發電系統中,要提高系統發電的整體效率,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實時調整光伏陣列的工作點,使之始終工作在最大功率點附近,這一過程就稱之為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
  • 陣列天線的特性研究及典型案例設計方案匯總
    陣列天線就是天線研究的一種新方向,所謂陣列天線不是簡單的將天線排成我們所熟悉的陣列的樣子,而是它的構成是陣列形式的。就發射天線來說,簡單的輻射源比如點源,對稱振子源是常見的構成陣列天線的輻射源。它們按照直線或者更複雜的形式,根據天線饋電電流,間距,電長度等不同參數來構成陣列,以獲取最好的輻射方向性。這就是陣列天線的魅力所在,它可以根據需要來調節輻射的方向性能。由此產生出了諸如現代移動通信中使用的智能天線等。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高技術含量的天線將會帶給我們同樣高質量的通信環境。
  • 光伏發電的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
    光伏發電的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簡稱MPPT)便是通過對光伏陣列的最大功率點進行跟蹤控制,實現其輸出功率的最大化,以提高光伏電池的利用效率。該控制方法的缺點是忽略了外界溫度對光伏電池輸出特性的影響,當溫度變化較大時控制精度較差。3.2 電導增量法電導增量法是通過比較光伏電池的增量電導和瞬時電導來實現最大功率點跟蹤。由光伏電池陣列的P-V特性曲線可知,最大值Pmax處的斜率為零,所以有以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