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會認為職場中,做得越多收穫到的就會越多嗎?其實,這其中有一個非常大的誤區,在職場中,有些事情並非是做得越多越好,相反可能還會毀掉你。在職場裡面,並非是要你埋頭苦幹,有些事情就算做得再多也得不到大家的認可,身為職場人,下面這三種事情要注意,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別怪我沒提醒你!
1.能力範圍之外的事
在職場中,不能憑著感覺做事,需要考慮工作的真實客觀情況,當領導給出任務時不能想當然的認為自己一定能夠做到,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看是否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好任務。
對於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如果盲目的接手但是事情卻沒有做好,結果可能會得不償失,我們需要的是把本職工作做好,不要用力過猛,雖說要發揮出自己的價值,甚至要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但是是能力範圍之外的事你可以先跟隨有經驗的同事進行學習,有了能力在之後的工作當中再接任務。
2.辦公室的雜事
有很多人在剛剛進入公司的時候,因為沒有什麼事情做,又為了取得老闆和同事的好感,個人主動接管辦公室的瑣碎事,其實這樣做是非常沒有必要的。小張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
小張在入職公司後,為了和大家打好關係,每天早早的來到公司,幫同事燒好開水、澆花,完事後整理好文件、擦桌子,下班後主動打掃衛生,同事們都對小張讚不絕口。到後來,試用期一過,小張的工作多了起來,每天變得很忙碌,因此沒有時間做之前做的事,但是同事們就認為小張這個人不老實,認為他試用期之前表現得太虛偽,因此處處刁難他。
對於辦公室的雜事,可以稍微處理一下,但是不要過多去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讓你的好心在別人的眼裡看起來理所當然,不能讓一大堆低價值的事情充斥在你的工作裡面而忽略了高價值的事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比什麼都重要。
3.急於表現的事
每一個想要向上走的職場人往往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急於求成表現自己,所以要記住,在什麼時間段做什麼樣的事情非常重要,與其事事都想插一手來表現自己,不如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做精。
在職場急於表現自己,雖然有可能會被大家另眼相看,但是也有可能會被同事排擠,有可能你表現的這麼積極,體現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但同時你也打了前輩的臉,在不熟悉工作環境的情況下不要太急於表現自己,以至於讓自己的能力變成了被孤立的藉口,做事情的時候雖然要對公司負責,但與此同時也要多請教前輩,多多考慮別人的感受。
學會藏拙,懂得隱藏自己的能力,在自己沒有融入到這個團隊時,更加要注意,有可能你的一次展示能力就會被別人當做潛在的威脅對象,急於表現是好事,但在表現自我的同時不能太過放任自我,在沒有弄清工作環境之前,還是有必要先保持低調一點。
總結:在職場中生存也是一個大道理,工作中,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要少做,根據工作量和能力評估自己能否完成,盲目接手可能會得不償失。對於辦公室的瑣碎事情沒必要做得太多,不用為了討好別人而刻意去做,不要讓自己的好心變得理所當然,做好本職工作就行。在沒有弄清楚工作環境之前要學會藏拙,隱藏自己的能力,不能急於表現自己。
如果大家對這方面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書籍:《社會常識全知道》
本書收錄了社會生活中包括職場上的各種問題,可以給大家提供快速解決的方法。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購買。
我猜,你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朋友剛入職沒多久就轉正升職了,問他怎麼辦到的,他告訴我這幾點
朋友總是抱怨沒人願意和他聊天,問他和別人聊什麼,我竟無話可說
2020屆應屆生怎麼找工作?應該關注這幾點,輕鬆找到心儀工作
工作8年的朋友想要辭職創業,不知道怎麼開始,我告訴他這4點
如果你性格內向、不喜歡交際應酬,建議你選擇這4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