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潛規則:活是幹不完的,你越能幹,就會幹得越多

2020-12-19 第一職場學派

每一個在工作的人只要仔細觀察一下,立刻就會發現,在公司裡總會有一批人,整天東奔西跑,到處亂跑,不是說家話,就是找各種沒有事情忙的人聊天,閒若無事,好像他們每天閒得什麼事都不用幹似的。與之相對的是,另一批人,卻是整天忙忙碌碌,走到這裡走到那裡就像去救火,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總有幹不完的活。為何同單位的人會出現這種對立的兩種現象,閒得無聊死了,忙得忙碌死了,難道領導不知道,也看不到嗎?

1.能力強,就被默認為要多做事

例如,在公司的許多棘手的事情上,有些人會耍小聰明,他們通常會誇大其詞地向主管領導提出,這件事事關項目進度,也事關甲方的信任,還是找某某部門或某方面來做,他們做得好,他們部門有會寫計劃,有會做設計,有經驗,領導自然會說當然沒問題。

幾乎所有領導都會同意這樣的建議,因為這是為了單位的整體利益。這樣,會做設計的就一直在設計,會寫方案的就一直在寫,越會做越多。但是最怕的是,對公司來說事情很多,誰有本事誰幹,但是有了升職加薪的機會,就得看誰的資歷,工齡夠不夠,誰的關係吃得開,誰能上。

2.不是會的越多越好,而是越專越好

並非說在職場不要學習,而是說你至少在某個領域或職位上,有了超越別人的技能,才能讓你在職場立足,不會輕易被淘汰。恰當地隱藏自己,不要太過鋒芒畢露,能讓你在工作中輕鬆一些,深入一個領域才更有成就感。否則常常更換項目,一是難以取得成績,二是對自己的職業發展不利,這樣下去老闆也不會對員工負責。不要為別人的「讚美」所迷惑,讓他自己去做吧!要學會不斷地自我反省,反省和總結工作中的得失,知道自己要什麼,自己能做什麼,讓自己掌握更多的主動,而不要被動地接受別人的任何安排。

如果不學會拒絕,你就會成為老闆嘗試錯誤的先鋒隊,一而再、再而三地披荊斬棘,最終不僅吃力不討好,而且容易被老闆認為能力不足。工作不會越多越好,但會越專越好,你看起來什麼都會,這恰恰表明你並沒有特別精通什麼,相反,在工作中你很容易被取代。

3.要朝有價值的方向努力

在工作場所中存在著這樣一個現象:新員工入職,積極表現,承擔部門的大量工作量,身上的工作越來越多。最終幫助其他同事完成工作,除了他們自己的工作。老工人都會推脫說我不會,其實他們都是在推卸任務,但是最後的工資待遇很現實:做得最多,拿得最少。

每一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工作中消耗的精力太多,其他的事情自然會落在後面,不積極參加會議,不主動提建議,不能接受周末加班等等。領導者專注於具體的計劃,沒有時間去衡量你工作的價值。同行之間的差距在職場的前三年就已經顯現出來了,有些人雖然努力工作,但工資卻一直比較低,職場上沒有苦一說,只是苦中作樂。一部門有五個人,一個人幹的活再多,也代替不了五個人,請你選擇值得努力的方向,剔除重複勞動。

總結:在工作中的事情是做不完的,老闆當然是希望你做得越多越好,但是你要有自己的打算,做得多不如做得精,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了專業級別往往比你每件事都會但是只會皮毛要好得多,選擇有價值的方向努力,才不會那麼容易被別人替代。

如果大家對這方面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書籍:《職場精英寶典》

本書幫助讀者在職場中和領導、同事相處得更加愉快,輕鬆應對各種職場問題。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購買。

我猜,你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職場潛規則:新人剛進公司,要做好這3件事,少一件都不行!

職場上,如何面對女領導的潛規則?用這3招教你「欲擒故縱」

職場禁忌:打死也不能做的4件事,除非你想要被同事排擠

職場潛規則:即將要晉升的3個前兆,堅持一下你離升職不遠了!

職場潛規則:領導帶你做了這3件事,那麼你要被提拔重用了!恭喜

相關焦點

  • 職場潛規則:你越能幹,就會幹得越多,就會越累
    小雅覺得老闆如此信任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現,加班加點把店鋪前期工作全部搞完。不到一個月,老闆認為這樣做不出效果,而且不願意花錢做推廣,就停止了。03沒多久,老闆看到抖音上很火,而且還能帶貨,立馬讓小雅牽頭成立抖音運營小組,想創意,自己拍視頻。
  • 職場潛規則:幹得越多,掙得越少
    春蕾是我的大學室友,她最近老在群裡吐槽,抱怨說自己的部門主管一天到晚啥事也不幹,就看看行業新聞,看看報表、總結,還時不時拋出幾個idea、問題,讓大家去策劃執行,而她自己卻一天忙到晚,累死累活的,工資卻是部門裡最少的那個!
  • 職場潛規則:大多數職場人,做得越多,死得越快,從這4點講透
    職場上,領導用「能者多勞」這句話不知忽悠了多少老實的員工,然而,不管你信不信,以我20年的上市公司經驗,現實職場中做的越多,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都會死得越快;當然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有可能「獲得重用」或「升職加薪」。為什麼在職場裡,做的越多,卻竟然有「高達百分之八十」的概率會「死得越快」呢?
  • 有人說「幹工作越多,失誤也越多,多幹不如少幹」你怎樣看?
    有人說「幹工作越多,失誤也越多,多幹不如少幹」你怎樣看?看到很多人回答,這是員工心態的問題,什麼懶惰消極,格局太小。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而且錯的非常離譜!「幹得越多,錯的越多,還不如不幹」,誠然,這種思想是錯誤的。
  • 職場怪現象|為什麼你總是越幹越忙?
    作者/老襄好【今天是堅持日更的第59天】從早上五點起床,一直埋頭幹到現在,改試卷上課,上課改試卷,熬黑了眼圈,手裡的活兒卻只增不減,難不成這活兒它能把人黏?當我喝完今天的第五杯咖啡,又用冷水從頭澆到背,困得神志不清的我突然就明白了我為什麼這麼累:因為我總是幫別人把鍋背!試想,在職場上,你為什麼會有幹不完的活兒,原因就是有人比你幹得少,如果大家都那麼忙,就不會只是你總有幹不完的活兒。這裡面有科學分配的問題,也有強行甩鍋的嫌疑。
  • 明白人只幹不說的7條職場潛規則,話雖不多,但很重要
    明白人不說但都知道的7條職場潛規則,初入職場最怕一個人苦苦摸索,工作不是你幹得越多越好,人緣也不是一味忍讓就好,不要只低頭拉車,還要注意抬頭看路,有些規則知道越早越好。三是要給老闆做選擇題,而不是填空題,老闆請你過來是解決問題的,而不是製造問題的,如果什麼都需要老闆幹,你離辭職也就不遠了。發現問題是能力,解決問題是政績,有些問題根本解決不了,所以很多人視若不見,如果你想提,就要保證自己有解決的辦法,否則不要自討沒趣。
  • 工廠亂象:多勞並非多得!幹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企業中總有些人有幹不完的活兒,原因就是有人比你幹得少,如果大家都那麼忙,就不會只是你總有幹不完的活兒了。於是,能寫的就一直寫,一直寫,越寫越能寫,越能寫越多寫。當你某天嘮叨兩句,旁邊一定會有人說:你這麼能幹,你不幹誰幹?這個現象背後的問題,還是一個責任擔當的問題。誰的事情誰來幹,這是天經地義的職場原則。你的事情你幹不了、幹不好,那就讓能幹的上,這個「上」不是上任務,是上位置——把能幹的人放到事兒上去,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 幹得越多犯錯的的可能性越大,在學校尤其明顯
    幹得越多出錯的可能性越大,這種境況讓很多老師心裡很不爽。幹得多也就算了,沒有報酬也算了,為什麼挨批的也最多呢?還有天理嗎?那麼這種現象的存在對老師們工作的積極性有影響嗎?事實是影響巨大。第一:幹得越多就算出錯越多,也不能說明人家沒有付出吧!我們學校有一個明文規定,老師考評如果成績與第一名相差5分,不再享受任何獎勵。
  • 被「能者多勞」困住的職場人,總有幹不完的活
    能者多勞,這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句話,這句話,會頻繁地出現在需要多人分工做事的場合,比如職場。用大白話來說就是:「你能力強,你就多幹一點。」「能者」,是對一個人能力的肯定。「多勞」,卻是在告訴你,需要做一些在職責、本分之外的事情,在精力、體力、智力等方面,你需要比其他人承擔得更多一些,奉獻更多一點。「你能幹,你就多幹」,卻有了一種被道德綁架的感覺。可能當事人也會點頭接受,沒有異議,但是這句話說出來的一瞬間,當事人的內心,多少也會有一些說不出來的不舒服。
  • 給多少錢,幹多少活,難怪不能升職
    職場最大的煩惱是,付出與收入不相符。很多人覺得公司在剝削自己,工作內容多,要求高,還加班,薪水卻少得可憐。於是,佛系成了最好的選擇,老闆給多少薪水,我幹多少活,多一分力氣也是白出。不會,不可以學嗎?不能想其他辦法嗎?她的著重點並不在於解決問題,而在於,這不是我應該幹的活,不在我的職責範圍內。公司招我來只是幹財務的,工作內容在工作職責裡寫得很清楚,給多少錢,幹多少活,職責裡寫了什麼,我幹什麼,不寫的肯定不關我的事。
  • 為什麼大多數職場人做得越多,反而死得越快?
    在沒有相對等價值回報的情況下,「能者多勞」只是職場上領導們常用套路老實人的洗腦話術之一,不要以為自己只要勤勤懇懇工作,就能得到領導賞識,從而升職加薪。現實中做得越多,百分之八十都是死得越快,只有極少數人有可能得到重用或者加薪。這又是為什麼呢?
  • 職場不公平定律:能做事的忙不贏,不會做事的沒事幹
    相信不少在職場打拼的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事情做得越多,不一定會得到表揚,因為做多容易出錯,所以為了避免犯錯,不少人選擇偷奸耍滑,在職場選擇「明哲保身」,什麼都不願意做。這給職場帶來了不好的風氣,能做事的人忙不贏,而不會做事的人,天天沒事幹,他們本著不犯錯至少可以給領導留下好印象的原則,把事情都推給別人,要麼就是欺負那些老實人。
  • 職場中,跟這三類領導要少幹工作,否則越努力越吃虧(說得真對)
    如果,你能遇到一個非常好的領導,在職場你將會一帆風順,在單位或是公司,有時甚至可以達到「呼風喚雨」的巔峰時刻。如果你的領導非常的糟糕,不但給不了你想要的東西,還會讓你加班熬夜。無論你付出多少努力,都不會實現人生的發展,反而越幹越苦,越幹境遇越差。因此,選擇跟什麼樣的領導,對於職場的小白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 工作8年,活越幹越多,榮譽一樣沒有,好鬱悶
    原來我跟另一個40歲的同事一人一半的活,可好景不長,那位同事總以移交不達標準為由退回移交來的事件,於是,領導就讓我接他的那份活,領導也是屬於不幹活的類型,還是個老好人,其他的科室推過來的活他也是從不拒絕,反正也不用他幹,18年全年,我的工作量比同事多了10倍之多,年底了,以為自己幹得多
  • 職場學:是「幹多少活拿多少錢」,還是「拿多少錢幹多少活」?
    前不久在網絡中流傳著一則故事,老闆對著員工們說到:「你們拿多少錢幹多少活!」聽過老闆的話,員工們紛紛停下了手上的工作。這種情形,老闆與員工的說法,誰又更有道理呢?員工「幹多少活拿多少錢」,其實就是用員工的勞動價值來控制員工的所得份額,使得自己的收益得到平衡狀態的最大化。老闆的這種說法無疑是把「利」擺在了最高處、大小事件都與利益掛鈎的典型表現。想讓馬兒跑,卻不讓馬兒吃草,這世上哪有那麼好的事。
  • 為什麼有的單位「幹的幹,混的混,混的給幹的提意見」
    當前,有些單位存在「鞭打快牛」現象,越是能力強的人,擔當的工作任務越重,由此責任越多,有時受到的批評也就越多。當你質疑一些工作並非自己分內之事、也非本單位之事,請求領導少攬人情活或讓別人做他分內之事時,領導卻說:「一個能成為單位棟梁的人,一是捨得吃苦,二是能夠吃氣,三是不計得失,四是擺正心態;凡事應該多擔一些、多幹一些,你辦事、我放心……」領導說話就是有水平。 在實際工作中,「鞭打快牛」的現象屢見不鮮。
  • 對「幹得多錯得多,職場想提升,還得會做人」這句話你怎麼看?
    職場當中,經常能夠聽見有人發出「幹得多錯得多」「多做多錯」等感慨,咋一聽似乎有道理,可實際真是這樣的嗎?對此,我想從以下3點進行討論。2.幹得少的「懶馬」終將出局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習慣性蜷縮在自己的安全區域,害怕犯錯,不敢向外邁出一步。甚至是,故意將越做越錯作為藉口,偷懶摸魚。
  • 「幹得越多犯錯的可能性越大」,這樣的藉口說不通
    然而,也有一些人遇到問題繞著走、看見困難躲著行,不但不主動幹事,連份內事也找各種理由推託。更讓人詫異的是,這些「佔位子、領票子、混日子」的人往往還有自己的說道,什麼「幹得越多犯錯的可能性越大」,什麼「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幹事」,什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圖源網絡怕出事就不幹事,雖然只是個別現象,但危害不小。
  • 憑什麼電力單位裡「幹的幹,混的混,混的給幹的提意見」?
    當前,有些單位存在「鞭打快牛」現象,越是能力強的人,擔當的工作任務越重,由此責任越多,有時受到的批評也就越多。而那些成績平平、能力平庸的人,只承擔無關緊要的事,則明哲保身、相安無恙。當你質疑一些工作並非自己分內之事、也非本單位之事,請求領導少攬人情活或讓別人做他分內之事時,領導卻說:「一個能成為單位棟梁的人,一是捨得吃苦,二是能夠吃氣,三是不計得失,四是擺正心態;凡事應該多擔一些、多幹一些,你辦事、我放心……」領導說話就是有水平。在實際工作中,「鞭打快牛」的現象屢見不鮮。
  • 拿一樣的工資,為什麼他比你幹得活少還輕鬆?答案是
    所以你幹起工作來,就會顯得比有高人指點的人吃力一些,付出多一些。心中自然就不平衡了,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有人指點是好事,但不能全指著高人指點,不經歷該經歷的苦難,即便也能看到彩虹,但感覺是不一樣的。4、是你的心態輸給了別人為什麼心態會輸給別人?就是因為你技不如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只有你嫌別人跟你獲得同樣的結果,卻沒有像你一樣幹得活多,幹得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