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年,在網絡上掀起批判"媽寶男"的熱潮,就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太多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導致男孩子變得很依賴自己的父母,缺少了一些陽剛之氣。
之前在臺灣就有過報導,一個男孩子在校園裡幾次騷擾女生,媽媽還對他進行袒護,最終孩子被抓進了少管所。
這位媽媽從小就寵溺孩子,即使孩子已經十四五歲了,仍舊和孩子同床,讓男孩抱著自己睡覺。
如果媽媽包辦孩子的生活,甚至讓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那麼孩子就是一個行動上的矮子,缺乏自理能力,即使到了社會上,也無法適應職場的生活,最終一事無成。
但繼"媽寶男"後,"三無男"被拉入擇偶黑名單,而在看到"三無男"後,網友直言:這誰敢嫁?。
01"三無男"有誰敢嫁?
小張年紀不小了,在家人的催促下進行了相親,然後便認識了一個長得還可以的相親對象。
小張覺得對方還算可以,沒有特殊疾病,雙方又聊的來,便匆匆和他結了婚。
沒想到婚後還沒有半年,小張就發現對方總是換工作,要麼就是很快辭職,要麼就是呆在家裡,能不去上班就不去,沒有拼搏的事業心。
在小張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後,對方不但不改正,反而說小張不賢惠,不懂得體貼她的辛苦。
小張不知道該怎麼和他溝通,悶悶不樂了好幾個星期,最終決定離婚。
"三無男"指的是那些沒有責任感,沒有事業心和沒有度量的人。
隨著父母育兒意識的提高,不少爸爸媽媽都會有意識地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無論成功與否,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孩子對自己的依賴,但父母成功把孩子養大了,卻忽視了孩子身上的思想品質的培養,以至於孩子的思想覺悟不高,不僅不會處理兩性關係,而且在事業上無法擁有立足之地。
其實科技發達以後,人也變懶了,不少年輕人就是抱著想找個輕鬆的,來錢快的心態在工作,以至於一直換工作,試想,生活哪有這麼容易?
即使你是富二代,不打拼,也終究會碰上窮途末路。
02如何防止孩子成長為"三無男"?
既然明白了"三無男"的壞處,爸爸媽媽就要發問了,如何才能不讓孩子成長為一個"三無男"呢?
1)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勞動教育是現在國家和教育部門都在強調的一點,畢竟勞動既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又能讓他減輕對父母的依賴,依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果,從而明白拼搏的意義,將來孩子也會更有事業心。
2)平常多帶孩子做慈善之所以讓孩子多做慈善,就是因為在做好事的過程中,孩子能獲得一些思想上的提升,並明白要尊老愛幼,承擔一些社會責任,從而增強自身的責任感,成長為一個有擔當的人。
3)讓孩子學會分享爸爸媽媽在孩子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就要讓他懂得分享,有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可以邀請同學一起體驗,既能擴大自己的胸懷,又能增加情商,一舉兩得。
結語:
說實話,現在我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很多女性也趨向於獨立,所以在選擇另一半的時候,有更多的考量,這也是時代給男孩子出的一份考卷。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個"三無男",真的有女生願意將自己託付給他嗎?
答案是否定的。
希望爸爸媽媽都能明白這一點,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