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江湖解局
來源:大江湖解局(id:ZhiChangDJH)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中國的經濟遭受損失,很多富豪也難以獨善其身,身價縮水。
而重慶有一個富豪,不但毫髮無損,還藉助疫情的影響,半年賺了1000億,登上了重慶首富的寶座。
這位超級大富豪,就是智飛生物的蔣仁生。
在中國,身價1000億以上的富豪,不超過30人,蔣仁生排名16位。
蔣仁生,僅僅在半年時間,就爬上了重慶首富的寶座。
其財富增長速度,讓人咂舌。
其實,這已經不是蔣仁生第一次創造的財富神話了。
蔣仁生的創業經歷,也頗為傳奇。他46歲高齡創業,第一個10年財富接近百億,第二個10年財富直接破千億。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也是一個傳奇!
那麼,蔣仁生是如何,在一個千億富豪的路上狂奔的呢?
1953年,蔣仁生在廣西桂林灌陽縣水車鄉的秀水屯出生。
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但蔣仁生出生的秀水屯,卻是窮山惡水,與村的名字截然相反。
蔣仁生有6個兄弟姐妹,家裡窮得叮噹響。
再窮不能窮教育,所幸的是,蔣仁生一口氣讀到了高中,也算是一個知識分子。
高中畢業後,正處於文化大革命,沒有大學可讀。
1970年,17歲的蔣仁生就回到家鄉,做起村裡的小學老師。
小學老師的工資並不高,為了餬口,蔣仁生還要下田種地。
在當時的農村,很多高中生一輩子,也就做個老師了。
1977年,文化大革命結束,鄧小平恢復了高考。聽到這個消息,蔣仁生興奮地睡不著覺。
恢復高考的第一屆考生有570萬人,而大學只招收27萬人,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雖然一直當老師,但高中所學,蔣仁生忘得所剩無幾。匆忙上了考場,高考成績並不高,只被桂林醫學高等專科錄取。
蔣仁生雖然只讀了大專,但醫學背景,再加上大專文憑,足以讓他走出農門,改天逆命。
1980年,蔣仁生大專畢業,分配到了灌陽縣衛生防疫站,吃上了商品糧,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蔣仁生對這份工作也非常滿意,兢兢業業。
他對防疫事業也一直充滿熱情,經常下鄉進行疫苗接種,做防疫宣傳。
由於工作能力出色,蔣仁生很快就得到了提拔,做上了防疫站的副站長。
在灌陽縣工作了十來年,蔣仁生又被調到南寧衛生防疫站,任計劃免疫科副科長。
按理說,蔣仁生應該會在仕途上一條道走到黑。大部分人在體制內,會習慣安逸和穩定的生活,漸漸失去奮鬥的意志。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默默無聞的蔣仁生,有著一顆不安分的內心。
1999年,46歲的蔣仁生,不顧家人和領導的反對,辭去了公務員職務,下海從商去了。
蔣仁生背井離鄉,來到成都,在一家疫苗公司成都分公司,做銷售工作。
多年的防疫工作經驗,蔣仁生對疫苗如數家珍,雖然從來沒有做過銷售工作,但他依然把銷售做得風聲水起。
既有了二十年的疫苗專業技術背景,又有了銷售經驗,對市場更加熟悉,蔣仁生意識到:疫苗行業即將在中國爆發。
於是,蔣仁生萌生了自主創業的想法。
2002年,蔣仁生等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重慶金鑫生物製品公司經營不善,面臨倒閉,而它有疫苗經營生產許可證。獲知此消息,蔣仁生和合伙人,共同出資50萬,把這家公司給買了下來。
蔣仁生將公司名字改為智飛生物,寓意用智慧來飛翔,正式開啟他的疫苗生產和銷售創業之旅。
創業維艱,對蔣仁生來說,並不是一帆風順。
智飛生物剛開始沒有研發實力,只能靠代理疫苗謀生。當時,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是國內唯一生產A+C腦膜炎疫苗的機構。蔣仁生不惜花下血本,籤下了全國獨家授權代理。
但大家一直以來,習慣接種A群腦膜炎疫苗,雖然籤了A+C疫苗的獨家代理,但銷售並不順暢。
蔣仁生在做代理的同時,並沒有放棄研發。
2003年10月,蔣仁生創辦了北京綠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作為智飛生物研發和生產疫苗的基地。
那一年年底,一名研究人員,看上了一臺帶冷凍功能的離心機,售價高達80萬元。
這對蔣仁生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
得知研究人員的想法,蔣仁生當即表態:買,就算100萬也要買。
說起來容易,幹起來難。
蔣仁生東拼西借,好不容易湊齊了50萬元,還差30萬。他二話不說,找中介把房子賣了,最後把離心機給買回來了。
研發疫苗,需要大量的資金,只能靠銷售代理疫苗來輸血。
2005年,安徽和江蘇等地,爆發了大規模的C群腦膜炎疫情,全國陷入了恐慌。
全國各地的防疫站,開始瘋狂搶購A+C群腦膜疫苗,作為這款疫苗的唯一代理商,訂單如雪片一樣飛向智飛生物。
很多老闆和公司,提著現金,排著隊,要求加價購買。
但蔣仁生依然將疫苗,按原價賣給各個省市的疫情疾控部門。
那一年,蔣仁生賣出了2000萬支疫苗,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由於供貨及時,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沒有坐地起價發國難財,蔣仁生和智飛生物,一戰成名。
幾乎是一夜暴富的蔣仁生,並沒有忘乎所以,他把大部分賺來的錢,都投入到疫苗的研發。
那段時間,蔣仁生將目光投向了肺結核病。
全球有1040萬人患結核病,每年有180萬人死於結核病,有20億人體內潛伏著結構桿菌。
蔣仁生就想研發篩查結核桿菌的試劑,以及預防結核病的疫苗。
2007年,聽說安徽龍科馬有基礎技術,蔣仁生就想著一起合作。第二年,智飛生物乾脆就將龍科馬給收購了。
三年之後,雖然智飛生物的自研疫苗上市,但始終難於貢獻利潤。
憑藉著代理疫苗打下的底子,在2010年9月28日,智飛生物成功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當天,蔣仁生獲得了96億的財富。從創業到百億身家,蔣仁生只用了不到10年時間。
10年之前,蔣仁生還是一個正科級別的公務員,他創造了第一個財富神話。
蔣仁生善於銷售疫苗,智飛生物的大部分業績,也靠代理銷售而來。上市那一年,智飛生物一年的銷售額是7.37億。
可上市之後,智飛生物的營業額也停滯不前。
2015年,智飛生物銷售額不升反降,只有7.13億元。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2016年,山東發生了5.7億元的非法疫苗驚天大案,大量疫苗未經嚴格冷鏈運輸,銷往了全國24個省市。
此次疫苗大案震驚全國,國家重拳出擊,直接砍掉了中間商的合法地位,讓疫苗廠家直接供貨醫療機構。
這對靠代理銷售疫苗的智飛生物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2016年,智飛生物的營業額和利潤直線暴跌,全年利潤只有區區3300萬元。而前一年,智飛生物還創造了1.97億元利潤。
蔣仁生再一次遇到了危機,智飛生物面臨生死存亡。
代理銷售的業務沒了,只好加大自研疫苗的銷售。
智飛生物自研的三聯苗疫苗,已經上市了2年。2017年,三聯苗開始放量銷售,一舉達到了500萬隻。
三聯苗是智飛生物獨有的疫苗,蔣仁生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智飛生物因此死裡逃生。
2017年,智飛生物創造了4.32億元的利潤,走出了一個深V型反轉。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2016年的疫苗大案,給智飛生物帶來了災難,同樣也帶來了機會。
當時,國家取消了國產疫苗經銷商的合法地位,對國外的疫苗廠商,又要求他們必須通過代理商全權銷售,不允許國外廠商直接對醫療機構銷售。
這對疫苗銷售高手蔣仁生來說,無疑是天大的機會。
智飛生物,以強大的銷售能力,拿下了國際疫苗大廠默沙東的獨家代理權。
此時,默沙東的預防型宮頸癌疫苗(HPV)開始火爆,成為了婦女爭相接種的產品。
HPV開始一針難求,價格也是水漲船高,靠著這個代理權,智飛生物賺的盆滿缽滿。
智飛生物的銷售額,也突破了50億,節節高升。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生物製藥公司的發展。
智飛生物搭上了疫苗概念股,股價一飛沖天。
年初,智飛生物的股價還不到50元一股;而如今,它的股價已經暴漲到了134元。最高峰的時候,還一度摸高到了190元。
智飛生物的市值,一舉達到了2144億元。持有智飛生物50.7%股份的蔣仁生,財富達到了1087億元。
短短半年時間,因為一場疫情,蔣仁生賺到了1000億元。
蔣仁生用了第一個10年,賺到了100億元;又用了第二個10年,賺到了1000億元,再一次創造財富神話。
股價高漲的智飛生物,並不是沒有短板。
智飛生物一直存在自研短板,其大部分業績,還是靠代理銷售而來。
尤其背靠默沙東大樹,過著躺賺的日子。
由於自研疫苗業績佔比太少,再加上疫苗本身與新冠疫情關係不大,靠著概念炒起來的股價,智飛生物能否有足夠的實力和利潤來兌現呢?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智飛生物高企的股價,也讓蔣仁生和一些股東,出現了高位套現的衝動。
2020年11月18日,蔣仁生質押了780萬股智飛生物的股票。
而早在一年之前,蔣仁生也密集做了減持,套現了13億元以上的現金。
蔣仁生質押和套現,是不是對高股價沒有信心?智飛生物能否支撐起如今虛高的股價?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