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產婦都有坐月子的習慣。而月子飲食作為產婦和寶寶的重要營養來源,更是重中之重。錯誤的的飲食方式不僅會導致產婦身體恢復慢,恢復狀況不理想,更會引起寶寶焦慮,溼疹和其他疾病。合理的營養搭配,正確的飲食方式是產婦必須關注的問題。今天我們分享那些可能帶來傷害的月子餐,讓你安心做個好月子。
補血就要多吃雞蛋牛奶?
產婦在生產之後需要吃些補氣血的食物,這是眾所周知的。但通過牛奶和雞蛋來補血則是錯誤的。
牛奶雞蛋富含蛋白質和鈣質,但含鐵量比較低。我們說的補血,其實補的就是鐵元素。而僅僅是靠大量的牛奶雞蛋是達不到產婦每日所需的鐵元素攝入量的,不僅不能補血,還可能引發貧血。而且雞蛋中的卵黃高磷蛋白還會干擾鐵元素的吸收。
正確的補鐵方式是多吃瘦肉,動物肝臟和血,同時補充維生素C,促進鐵的吸收。
高蛋白越多越好?
月子裡補充蛋白質是大家的共識,但補多少是合適的呢?要知道蛋白質的過量攝入有可能引發便秘,消化不良,阻礙其他營養物質攝入並引發肥胖。
那產婦每天吃多少合適?
雞蛋2-3個
魚禽肉類200g
奶及奶製品 250-500ml
豆製品50-100g
再適量加入粗糧,蔬菜
如果產婦有大出血,嚴重貧血等現象,需要遵醫囑來制定膳食,不要自己盲目進補!
沒完沒了的喝湯?
喝湯進補是咱們的傳統習慣,不僅僅是產婦。平時大家吃飯的時候也會覺得喝湯很滋補。但其實湯裡的營養含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喝湯主要是可以幫產婦補充水分。因為產婦容易出汗,又需要哺乳,水分攝入量比普通人要高。
但依靠湯來補充營養是遠遠不夠的。不論是什麼湯,都要跟裡面的食材一起吃,只喝湯,不吃食材是錯誤的。
補鈣就喝骨頭湯?
產婦從懷孕開始,鈣質就在流失。產後哺乳期,產婦需要調動自身骨骼中的鈣質來滿足乳汁分泌的需求。如果不及時補鈣,會引起骨質疏鬆。
但補鈣的主要來源不該是骨頭湯。原因如上一條所說,骨頭湯裡的鈣質含量微乎其微,起不到任何補鈣的作用。最佳的補鈣食品是奶和奶製品。
也可以通過添加豆製品和其他含鈣量豐富的產品來補鈣。
水果要煮熟了吃?
有的產婦在坐月子的時候會將水果煮熟了吃,擔心水果涼,對身體不好。其實大可不必,蔬菜水果正常食用,只要不是剛從冰箱裡拿出來就吃就可以,保證每日的蔬菜水果攝入可以刺激腸胃蠕動,避免產後便秘,痔瘡。蔬菜水果還可以補充礦物質,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是產婦不可缺少的營養來源。
其實,合理的膳食結構是最重要的,不偏食,不挑食,保證肉蛋奶,蔬菜,水果,粗糧都要有攝入量。如果身體裡某類物質嚴重缺乏可在醫生指導下針對性地進補。
產婦也要少吃多餐,建議每日5-6餐。因為產婦的運動量較少,少吃多餐可以改善腸胃運動不夠,避免過度肥胖,也可以及時的補充產婦體力。
坐月子對於所有的媽媽來說都是一件人生大事,吃飽,吃好才能儘快恢復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