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彌太郎的工作術》:原來這樣工作,真的可以使你快樂

2020-12-22 澎湃新聞

每天努力工作,但升職加薪總是落不到自己的頭上;目標明確,但總是無法按時達到預期。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惑,那麼松浦彌太郎的工作術也許可以幫助到你。

在普遍焦慮,又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松浦彌太郎從探索工作的「本質」出發,分享了很多實用的工作技能,和一些對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對許多工作中常見的問題,松浦彌太郎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關於熬夜加班,他告訴我們:

放棄睡眠的時間去工作,也許在短時間內,會改善工作效果,但對於積累長期的實際業績,反而會出現負面影響。

關於工資薪水,他認為:

公司付出的工資,只有一半是對工作的報酬,還有一半是對休息時間所支付的金錢。你同樣可以在享受休息日的同時,磨鍊工作的狀態。

他認為的「工作」,第一項是健康管理,第二項是快樂生活,最後才是完成被賦予的工作。

如果你每天被工作所累,想要尋找一個出口,不妨翻一翻這本書。

��本書試讀

第一章 《什麼是工作》

工作就是讓自己成為有用之人

自己的行為,能夠對他人有所幫助。

自己擁有的某些東西,能夠為他人帶來幸福。

簡而言之,我認為工作的目的就在於此。我認為工作並不是一種個人喜好,而是一種把自己與社會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活動。

「我一直在努力做我喜歡的事情。」 有些人會這樣說,並對此感到滿足。但僅憑這一點還不能將其稱為工作。

「我已經這麼努力了,但卻得不到認可……」

雖然有些人對此表示不滿,但這是理所當然的。

無論音樂、藝術,還是料理,都是如此。

即使由於自己喜歡而拼命努力,但如果製作的歌曲無法打動人心,完成的藝術作品不能讓人心動,做出的料理也沒有人在吃完以後感到幸福,就談不上是一種工作了。如果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即使再怎麼拼命,也只不過是自以為是的自我滿足而已。

這不僅限於創意性工作。公司的銷售、SE、財務以及服務行業都是一樣的。如果僅僅以自我為中心完成個人任務,即使能力再強,也不能視為完成了本質意義上的工作。只有將自己的能力運用於組織和顧客,擁有造福社會的意識,才是連接個人與社會的不可或缺的條件。

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如果沒有樹立幫助他人的意識,那麼無論做什麼都不會成為一項「工作」。

反之,無論多麼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能夠找到讓自己對社會有所貢獻的方法,就可以成為自己的工作——這是我在十幾歲時就學到的規則。

高中輟學後,我往返於美國和日本之間討生活,為了賺錢,我也曾在建築工地進行體力勞動。

那個時候,我無書可讀,無權無勢,也沒有工作。既沒有想做的事,也沒有擅長的事。自暴自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著,幾乎陷入走投無路的絕境。

當時的我,為了尋找自己存在的理由,無論多麼微小的事情,只要能夠使他人得到快樂,我就會盡全力去做。

像我這樣一無是處的人,要想使他人得到快樂,似乎是個很難的課題。但其實一點兒都不難,在我每天打工的建築工地就能夠輕易地找到。

比如老闆讓我去買煙,當我飛奔著買回來的時候,老闆誇獎說 :「哇,這麼快啊。」當時,這句話令我高興得心潮澎湃,真實地感受到了自己是個對他人有用的人。

無論是身強力壯的男人做的沉重的搬運建材的工作,還是連小孩子都能做的買罐咖啡的事情,只要全心全意去做,就能給他人帶來快樂。

可能有人認為這不就是單純的體力勞動嗎?但是,這對於一無是處且一無所有的我來說,不管自己做什麼,只要能夠切身感受到自己對別人是有用的,就是一種無比的幸福。

這也許是因為高中輟學後,我感覺自己被社會所淘汰,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才如此拼命努力的緣故吧。抑或是源於自我經歷所產生的根深蒂固的自卑感。但是,我認為無論做什麼,只要能幫助到別人,讓他人得到快樂,就能夠使我得到新生。

我經營二手書店也是如此。是為了給設計師或攝影家等真正需要這些書的人,提供那些被埋沒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很難尋找的舊書。尋找書籍並不是我擅長的事,但是當他人真的因此得到了幫助的時候,這件事情就已經變成了我的一份伴隨著巨大喜悅的工作。

寫文章也是一樣。並不是作者一個人在單純地碼字,而是通過發表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使他人受益,這樣才能稱之為工作。

《生活手帖》主編的這份工作也是如此,這本雜誌凝聚了我和編輯部所有人的感動,希望讀者因此得到快樂,得到幸福。

因此,不要過於糾結自己想做什麼,而是要思考自己能為社會做出怎樣的貢獻。我們最終的目標是通過自己的工作使他人獲得幸福。

只要記住這點,就能夠對工作做出正確的選擇,每天的工作方式也會發生變化。

編輯|筆下長青

原標題:《每日新書| 《松浦彌太郎的工作術》:原來這樣工作,真的可以使你快樂!》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生活美學先行者松浦彌太郎的幸福工作術
    在《思考的要訣:松浦彌太郎的幸福工作術》中,生活美學先行者松浦彌太郎重新反思了思考在高質量工作中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系列獨特、具有實際操作性的思考方法,即「思考的要訣」,幫助人們養成思考的習慣,進而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點子和讓人無可指摘的企劃方案。「思考的要訣」也是讓人們在某件事情上獲得成功的基礎。只要「基礎」穩固了,便能彈性地應對每天發生的事情。
  • 松浦彌太郎另類成功學:真正會工作的高手,都很懂休息
    也許你現在的生活平平淡淡,工作上忙忙碌碌卻收穫甚微,想要改變卻不知從何開始;也許你現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焦慮迷茫,不知道如何擺脫困境。那麼你可以打開《松浦彌太郎的工作術》,他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出發,通過分享他的立身處世原則,和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小故事,向大家傳遞他的樂活工作哲學。
  • 「人生·工作」=思維方式 X 熱情 X 能力
    書名:《松浦彌太郎的工作術》 作者:[日] 松浦彌太郎 這是今年我看的第三本松浦彌太郎的書了,高中輟學的他只身前往美國打工,還擺過攤,這樣的他創辦了個性書店之前分享的《把自己當作公司來經營》,我評價為是教我們樹立正確金錢觀的理財書;那麼,這本「工作術」,也可以說是讓我們有一個正確的工作觀、職場觀職場書。書中的34項實用技能,正如封面的介紹所說「幫你在不確定世界尋找確定性」。
  • 你需要斷舍離工作術
    《斷舍離工作術》 (日)鳥原隆志 著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工作為什麼總是做不出成績?事情為什麼總是沒有進展?問題為什麼總是越來越多?面對這些壓力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往往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只會做加法,卻不得要領來給自己減負。
  • 松浦彌太郎送給年輕人的《100個工作基本》
    不懼失敗,果斷地推進工作,讓自己儘快成為那個敢於面對一切的勇者。2、樂觀的人更強大。人生在世,真的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境。事情的好壞,完全取決於你怎麼看待它。事業有成的人,並非學歷、人脈有多優越,而是擁有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任何遭遇的能力。
  • 松浦彌太郎《100個基本》:一本精緻實用的人生箴言錄
    在這本書中,松浦以更貼近的姿態、更誠懇的思考,審視日常的美好:原來好的生活可以很容易,恪守「基本」,才能享受生活;原來通過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夠真正理解自己的本質。松浦彌太郎被媒體稱為全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他將文藝融進生活裡,關注家庭,關心生活,這《100個基本》講的就是他的生活美學觀念。
  • 《高效PDCA工作術》:工作流程要循環驗證,改善調整,達到最優化
    工作流程的優化,不能圖快,需要一步一步循環優化,才能慢慢趨於完美。《高效PDCA工作術》這本書是專門解讀工作流程的認知方面的實踐總結。每一次循環的結果都可以作為寫一次執行的方案進行再一次驗證。作者強調這個流程的關鍵在於通過不斷地循環往復,最終會達到一個趨於完美的狀態。精心打磨每一道工序,不斷完善不足之處,品味流程優化的「工匠」精神。
  • 用跑步收穫的人生,松浦彌太郎教會我們自律一點都不難
    01書中記錄了松浦彌太郎,45歲時剛接手《生活手帖》總編輯工作不久,因為年紀和工作的雙重壓力,身體開始發生一些前所未有的異樣和危機感。基於這些原因,他覺得需要加入運動,來調節當時的身體和精神狀態,他選擇了在他眼中最簡單的運動---跑步。
  • 《孤獨的150個信念》松浦彌太郎:與孤獨共生的3個方法
    01、松浦彌太郎孤獨的童年經歷:「孤獨」也可以成為保護我們的盔甲松浦彌太郎出生於60年代,父母和姐姐都忙於工作和學習,是日本東京忙碌的一家人,他一個人經常獨自在家,感受孤獨和寂寞。家附近有一家書店,就成了松浦彌太郎擺脫孤獨的小天地,童年大部分時間留在那裡,與書為伴。
  • 松浦彌太郎《100個基本》:關於計劃、目標、習慣養成的人生地圖
    第二部分是在其書店「COW BOOKS」成立10周年之際,重新檢視工作,為所有工作人員寫下的100條管理準則,激勵員工勿忘初衷,把失敗當作教訓,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大體的事情,都可以自己負責解決。只有帶著「說服自己的關鍵在於自己」的覺悟,才可能不依存於他人,用自己的雙腳走下去。生活中,確實是這樣的,無論遭遇過什麼事情,經歷過什麼樣的人,是歡樂也好,是苦難也罷,哪一樣不是要我們自己去扛!去與天地鬥高低,去和人爭長短,怨恨指責別人的同時,還不是氣難平?
  • 松浦彌太郎的三個護身符,普通人遠災避禍的法寶
    松浦彌太郎在他50年的人生中,不斷地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成長節奏:例如每天早起一小時;馬上行動,不把注意力從眼前的問題逃開;在競爭上也不抱常勝的想法;每天給自己留一些緩衝的時間等等。這些做法,可以有效地撫平那些因不安和無助產生的急躁,斬斷「速成」的妄想。我們可以學習他的這些方法,也可以自己嘗試總結,最重要的一點,是把它視為生活的「基本」,堅持下來。
  • 這2句話讓人茅塞頓開:原來快樂和幸福可以這樣得來
    看過古人關於快樂和幸福的2句話後,恍然大悟,原來所有的快樂和幸福都是比較而來的。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體悟上面所說的「境由心生」那句話,就覺得很具體,很明白了。一、無病之身,不知其樂也。病生始知無病之樂沒病時不知身體無病的快樂,只有生病時才能體會。
  • 11月成長書單推薦-願你內心充盈且堅定
    《松浦彌太郎的工作術》一個人獨有的原創思考,會成為他真實的自信。但思考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完成的事。那些不經意間意識到的問題、感到痛惜的教訓、從頭來過的體驗,以及確認的道理……作為一個個「基本」觀點整理在書中,讓這種樂活工作哲學比以往更加完整和成熟。松浦彌太郎先生在書中如何樂在工作、享受生活、待人接物、發揮創意、整理信息、設計職業生涯6個角度,提出34條打破框架的逆向思考。
  • 工作必備技能:PDCA工作術
    來源:《高效PDCA工作術》至此,各位已經對PDCA循環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到此為止,計劃階段可以暫時告一段落。前面曾經說過,PDCA循環的一半是在制訂計劃,這樣說似乎也不為過。原本設定的目標是山頂,卻向著海邊走去,這樣的話,目標永遠不可能實現。冬季登山,卻穿了一雙海濱的沙灘涼鞋,這同樣顯得有些脫離實際。
  • 松浦彌太郎推薦的這10件生活好物,或許是你新年交換禮物的最佳清單
    全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彌太郎近日 Mr Tiger 專門從他的名作《好物100》中,甄選了10件松浦彌太郎特別推薦的珍藏好物與大家今天進行分享。價格從幾十到一千元不等。最為關鍵的是這些物品現如今在國內都可以買到。
  • 你想早點下班嗎?提高工作效率的兩個方法送給你
    原來一個小時完成的工作,你可能只需要50分鐘做完了,當你把專注力提高兩倍的時候,工作效率也能隨之提升兩倍。這樣就能留出更多的時間用來休息和娛樂。那麼如何提高效率,難道就是給自己加油打氣嗎?當然不是。你可以試試下面的兩個方法:1.For You 工作術開會的時候,總有人以工作忙為藉口而遲到,讓大家在辦公室等候。
  • 教師節快樂 | 原來你是這樣的老師
    教師節快樂 | 原來你是這樣的老師 南朗發布 南朗發布微信號 nlzxcb1117 功能介紹 傳遞政府政策信息,發布生活資訊。親愛的老師感謝您的陪伴讓我們不覺孤單親愛的老師感謝您的引領為迷茫的我們指明方向親愛的老師感謝您的守候給了我們最好的成長時光親愛的老師,您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
  • 從斷舍離看減法工作術,有用、有價值、有意義,才是高效的核心
    如果你現在剛好有這方面的煩惱,相信斷舍離式的減法工作術,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總以為自己在工作中能夠成為一個全面能手,可以一直搞定很多事情,但事實上幾乎很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尤其是當忙碌成為常態,日常瑣碎的流程佔滿了大部分的工作時間,完全成了被任務帶著走的節奏時,你也只能是一邊麻痺地執行,一邊給自己『洗腦』:「忙碌才是工作該有的意義。」
  • 《即答力:年輕人的自我更新指南》:對你來說,「成功」是什麼?
    去餐廳吃飯,對於店員的推薦菜,你會如何回應?選擇立刻點這道菜,會讓店員感受到自己的建議被傾聽,進而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樣積極姿態的即答,會帶來良好連鎖反應。與世界打交道,認真對待是基本準則,發揮即答力,會減少因缺乏共同文化基礎產生的分歧。
  •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解讀經典PDCA工作術
    所謂PDCA便是指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調整(Adjust),這一工作方法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業管理各項工作的一般規律。看似簡單的四個詞語裡卻蘊含著我們工作成功的秘訣。如果你能認真的做好這四個步驟,你的業績將有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