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八座周天子墓被三個國家盜挖,如今寶物成外國鎮館之寶

2020-12-11 稗史候說

1920年,在洛陽白馬寺的金村附近來了一個日本人山中定次郎。山中定次郎帶著一個偽裝成風水先生的「摸金校尉」到村中探訪古墓,當時村民並未察此人的意圖。

一個月後,「摸金校尉」搞清楚了金村地下古墓眾多,連成一片。地下情況探明之後,山中定次郎以重金賄賂當地官紳,以科學考察為名進入金村挖掘古墓,從事古董外貿生意的中國盧吳公司也參與進來。

不久之後,美國探險隊、加拿大福格探險團、日本商隊三個國家的盜寶團隊湧入金村,盜挖、盜搶金村古墓。在長達五年之久的時間裡,三個國家的盜寶者荷槍實彈,搭起帳篷,修建臨時圍牆盜寶。

事後不完全統計,金村有8座東周天子大墓被盜挖,損失寶物5000多件。

當時被挖到的寶物,大多被運到北京等地出售,很多珍寶源源不斷流失到海外。這5000多件文物,流失到了日本、加拿大、美國等10多個國家的博物館或者私人手中。

具體來說:日本有2000多件文物,美國有1000餘件,加拿大有1000件,瑞典有700多件。

金村之下是一個巨大的古墓群,古墓大多為東周時期的貴族墓地。由於時代變遷,地貌改變,很多古墓層層疊疊安葬,新墓葬在舊墓之上。所以當年三個國家盜挖金村古墓時,所挖出的寶物有很多是周代、戰國和漢代時期的古墓。

其中,出土玉器最精美、文物最多的古墓還是以東周天子的八座大墓為主。

金村古墓出土的玉器非常精美,玉龍、金鑲玉盤、玉人俑非常逼真,青銅器價值連城,堪稱絕世珍寶。如今,這些珍寶陳列在世界各國的博物館之中,其中有很多珍貴寶物如今成為了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越過千年時代光華,再來看這些精美絕佳的國寶,卻記錄著一段屈辱的近代史,這不得不令人唏噓感嘆。

參考文獻:《金村古墓被盜之謎》、《金村古墓文物劫難》

相關焦點

  • 國寶之殤:金村周天子墓被盜,珍貴文物流落海外,成異國鎮館之寶
    不僅是圓明園中的文物瑰寶,周天子墓中的陪葬品也流落在外,成為供在國外博物館中的鎮館之寶,雖說現在是個文化互通交融的年代,但看著我們國家的出土的大量文物都遠在異鄉,作為一個中國人,小編的心裡也是萬分痛惜。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提前看看12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過過癮01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陶鷹鼎「 6000年前的猛禽容器卻萌化了無數現代人的心 」在國家博物館中「背手而立」的它,被網友戲稱為「出門遛彎的老大爺」。劍上用鳥篆銘文刻了八個字,「越王鳩淺(勾踐),自作用劍」。隨後工作人員將資料圖片寄給當時的專家學者,故宮博物院研究院的唐蘭認為這把劍的主人,就是中國歷史上的臥薪嘗膽的主角——越王勾踐。這個意見引起了轟動,郭沫若也回信明確指出「越王劍,細審確是勾踐之劍」。
  • 英國博物館中十件鎮館之寶,其中三件來自中國,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英國博物館是一座著名的國際博物館,一談到國際大家應該就猜到了,在博物館中除英國本國的文物之外,還有很多是外國的,五花八門,其中有一半的文物都是當年從中國掠奪的,或者是英國商人在中國購買然後流落到英國,最後被存放在博物館中。
  • 溥儀縫在衣服裡的寶物,死都不肯放手,如今成為故宮鎮館之寶
    1924年11月5日下午,溥儀離開了他出生的地方,此時溥儀沒有傷心反而有一點喜悅,因為出生在這個高牆裡面,從小也生活在這裡面,終於能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他一點也不擔心,因為早在1922年就有所預料,陸陸續續打包好大大小小几十箱寶物運到宮外,這裡面有很多都是現在的鎮館之物。
  • 大英博物館十件鎮館之寶,其中三件都是來自中國
    英國博物館是著名的國際博物館,一說「國際」,大家就應該猜到了,除了博物館中的英國文物外,還有許多外國文物,其中一半是從中國掠奪的,或者是英國商人在中國購買然後流入到英國,最後存放在博物館裡。該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那時,有一位非常著名的醫生,同時他也是一名收藏家,在他去世前將過去幾十年的藏品超過71000件全部捐獻給了國家。如果要集中管理這麼多的文物,他們只能建一個博物館,所以英國博物館就誕生了,在整個英國博物館收藏的數萬件藏品中,根據文物來源,分成了三個文物館,一共有十件鎮館之寶,一說到鎮館就肯定是價值連城,在這十件寶物中,中國的有三件。
  • 武則天乾陵11號陪葬墓遭盜,地下炸出隱秘盜洞,隔了10天才挖
    1960年代文物部門田野調查時確認,乾陵陪葬墓現有17座:太子墓2座,分別是章懷太子李賢墓、懿德太子李重潤墓;王墓3座,分別是澤王李上金墓、許王李素節墓、彬王李守禮墓;公主墓4座,分別是義陽公主墓、新都公主墓、安興公主墓、永泰公主墓。
  • 民國軍閥盜寶:瘋挖8天,出土一件「天書」,如今是故宮鎮館之寶
    然而馬鴻逵這個人並不是安於現狀的人,他野心勃勃,當年他知道孫殿英幹過盜墓的事情,所以他也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盜挖出寶貝。 駐紮到泰安以後,馬鴻逵時不時就能聽到在泰山腳下藏著寶貝,為了確認這個消息是否屬實,馬鴻逵還特意找當地的學者去詢問,果不其然,馬鴻逵證實了這個消息確切性,於是他決定幹一票大事,盜走這些寶貝。
  • 陝西十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見過幾個?
    今年全國高考的一道數學題讓現藏於陝歷博的「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一夜走紅這是繼2017年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中陝歷博三件國寶「爆紅」後的又一次「歷史」事件高考結束後各地考生紛紛打卡陝歷博一睹「最牛印章」的真容
  • 山西鎮館之寶「虞弘墓」,在海外展覽數十年,被遊客刻下大量刮痕
    遊覽過山西山西博物館的遊客們都知道,館內有一座鎮館之寶,重達五噸,上面雕刻著異域風情的圖畫,它正是虞弘墓石槨。不過細心的遊客們也會發現,在石槨的邊緣卻出現了大量新的刮痕,據館內工作人員解釋,原來這些刮痕是在出國展覽時留下的。
  • 夜遊上海:14座博物館與它們「鎮館之寶」的故事
    這131座博物館中,有的記錄了上海的城市發展,有的紀念名人,有的則記錄了重大歷史事件。7月到9月,上海14家博物館將在特定時間實施舉行夜展,1個文物故事1座博物館,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些「鎮館之寶」與博物館背後的故事。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中,並沒有列出「鎮館之寶」的名目。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些收藏大戶的「主事」館(院)長,曾在不同場合上說過,他們那裡沒有所謂的「鎮館之寶」,因為精品太多,難以抉擇。陝西歷史博物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 「商代文明」、「陶瓷文化」——江西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2012年的時候,江西省博物館開始進行一個「鎮院之寶」的評選活動,歷時兩年左右時間。以當時所藏的20件精品文物為候選對象,全民參與。從中選出十個作為「鎮院之寶」。在此期間「海昏侯墓」還在發掘之中,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墓中出土的精品文物沒出現在評選名單之中。
  • 山西博物院鎮館之寶
    出土於第一代晉侯燮父墓中。整體造型為佇立回首的鳳鳥形,鳳尾下彎成一象首,與雙腿形成三點支撐。器蓋和腹底鑄有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說明該器為晉侯宗廟祭祀的禮器。鳥尊器型罕見,是博物院的首席鎮院之寶。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娓娓道來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西安代表性博物館之一,早前被熱追的紀錄片《國家寶藏》第四集就介紹了陝歷博的三件國寶。葡萄花鳥紋銀香囊1970年出土於何家村窖藏,通體銀質鏤空,內層球體可自由旋轉,通過鉤鏈和活軸與外壁相連,使球囊能夠隨意轉動而香料不會灑出。千餘年後仍能靈活轉動,令人嘆為觀止。
  • 太平軍的馬槽,劉銘傳家四代誓死保護,現已成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
    劉銘傳當時手握重兵,他保存這件寶物,肯定沒人敢來要。但是劉銘傳死後,這件寶物給他的後代帶來不少麻煩。先是美國人,承諾給劉家一套美國房產,希望能換得此寶貝,但是劉銘傳的四世孫劉肅果斷拒絕。後來國民安徽省主席劉鎮華派人強行搜刮,也沒有找到此寶貝。新中國成立以後,劉肅馬上將這件寶貝無償獻給了國家,才正式解開這件寶貝的真面目。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兩件來自隨州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其中有兩件出自隨州曾侯乙墓! 為保證評選的廣泛性、公正性和權威性,本次評選活動公眾網絡投票和專家投票權重各佔50%,從20件候選「鎮館之寶」中,最終產生十大「鎮館之寶」。
  • 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伯矩鬲」:我已北漂三千年
    博物館裡的寶物常常被一大群好奇的人圍繞著。然而,除了拍個照發個朋友圈,再感嘆一句「這個應該很值錢!」之外,文物更多的時候只是讓人「不明覺厲」。  「工藝精美」「傳世之作」這樣的詞彙已經很難給觀眾以回應。因為很顯然,這已經不是被告知文物有多好的年代,而是想知道文物好在哪兒的年代。
  • 孤品悲鳴,南京博物館鎮館之寶,這杯絕了……
    在南京博物館中,有一件國家一級文物藏品,讓一眾紫砂大師為之傾倒,費盡心力仿製。這件珍品就是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聖思紫砂桃形杯。此次除了參觀正常開放的展廳外,還到地下庫房看其他寶物。就是在地下庫房看到了妙手天成的,國家一級文物「聖思桃杯」。
  • 山大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有哪些「鎮館之寶」?
    仙人臺遺址出土的編鐘和禮器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成為全國高校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山大博物館從國家二級博物館躋身一級博物館僅用時兩年,哪些過人之處讓它成為全國「唯一」?這裡有哪些值得細數的「鎮館之寶」?普通市民如何才能一睹其風採?
  • 青島博物館鎮館之寶:丈八佛險被日本人偷走(圖)
    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咱青島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中也有很多傑出的寶物:如青島市博物館的北魏石佛像、明萬曆《道藏》、宋代鈞窯鼓式洗,即墨市博物館的宋版《妙法蓮華經》、漢「諸國侯印」,萊西市博物館的西漢木偶人等,都是珍品。今天國際博物館日,讓我們走進這些青島本地的博物館,看看這些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