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伯矩鬲」:我已北漂三千年

2021-01-13 華夏經緯網

伯矩鬲 首都博物館提供

  尋寶儀 貝吉塔繪

  【鎮館之寶·首都博物館】

  編者按

  「去博物館吧!」——參觀博物館大概是我們最熟悉的文化活動,博物館是我們感受古代社會、了解一地歷史的最佳途徑之一。博物館裡的寶物常常被一大群好奇的人圍繞著。然而,除了拍個照發個朋友圈,再感嘆一句「這個應該很值錢!」之外,文物更多的時候只是讓人「不明覺厲」。

  「工藝精美」「傳世之作」這樣的詞彙已經很難給觀眾以回應。因為很顯然,這已經不是被告知文物有多好的年代,而是想知道文物好在哪兒的年代。

  有鑑於此,從本期起,本刊將開設「鎮館之寶」系列,每期一家博物館、一件鎮館之寶,用有趣、易懂的圖文回答大家一直想知道的「文物好在哪」的問題。

  大家好,我叫伯矩鬲(音「麗」)。

  提起青銅器,人們通常想到的是鼎,而提到鬲的時候,很多人,甚至不會讀……鬲是古代的一種炊器,通常用來煮粥。鬲也說明人類已廣泛食用熟食。但作為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我可是青銅藝術美的標本,絕不僅僅是一隻年頭比較久的鍋。

  43年前,人們把我挖了出來。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的西周墓地裡,我睡了3000年。當人類把我從地下挖出來、掃淨我身上的塵土時,他們放大的瞳孔、驚喜的表情讓我終生難忘。是的,我伯矩鬲又回來了!上次見到這種眼神,還是3000年前。青銅匠把我獻給我的主人伯矩時,他滿意地撫摸著我蓋頂的牛角:「這錢花得值了!趕緊拍照發個朋友圈!」在此,先要感謝1964年北京黃土坡村那個在家挖菜窖的村民,要不是你發現了兩件青銅器後告訴了考古工作者,我還不知道要被泥土雪藏多久。其次,感謝人類慧眼識珠把我送進了環境良好的博物館,要不我可能早已被當成廢鐵不知身在何處。

  如今,我在首都博物館裡也算「一哥」了,畢竟在幾年前,我成為首博唯一入選《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的文物,這相當於承認我是加V認證的國寶哦!

  話說,西周初年,周王在今天的北京地區先後分封了薊與燕。薊,在現在的廣安門一帶,燕就在我們房山琉璃河地區。考古工作者經過20多年的考古發掘,不僅發現了燕都的城址,還發現了兩百多座燕國墓葬,出土的一批帶有燕侯銘文的青銅器,確定了這裡就是西周時期燕國的都城所在。

  也就是說,我和我的文物兄弟們直接證明了北京具有三千年的建城史。所以說,我伯矩鬲,才是真正的北京老炮兒!

  優點一:我是自帶說明書的

  在我的蓋內及頸內壁,分別鑄有相同的15個字「才(在)戊辰匽侯賜伯矩貝用作父戊尊彝」。用白話文說就是:某年某月戊辰這一天,燕侯賞賜了我的主人伯矩許多海貝(海貝就是當時的錢),主人為了紀念這一榮耀而鑄造了我,並用於祭祀他的父親戊。

  我的主人伯矩是燕國的「行人之官」,負責迎接周王使者等外交禮儀活動。雖然主人住在分封國燕,但仍是周朝中的要人。主人掌管禮儀諸事,審美品位還是很高的。

  對了,我還有好多兄弟姐妹,什麼伯矩鼎、伯矩簋(音「鬼」)、伯矩壺等等共有20位,可以算是大家族了。歷史的潮水真洶湧,我們都各自流落天涯了。據說,伯矩壺在美國華盛頓弗裡爾美術博物館。而我最思念的是我的伯矩簋妹妹,她這一百多年裡,顛沛輾轉到英國,據說後來被拍賣了80萬英鎊。唉,希望她過得好。

  話說回來,主人伯矩收到燕侯的大筆賞賜,不是應該享樂投資嗎?花那麼多錢做一些鍋碗瓢盆,就算再精緻又能有什麼收益?

  事實上,我們都是有雙重身份的,除了鍋碗瓢盆之外,還是重要的祭器。

  在中國奴隸社會,祭祀祖先是一件大事,存世的商周青銅器大部分是祭器。那時,青銅器上的銘文內容,通常是記載王室給予分封地的諸侯或寵臣在政治和經濟上的賞賜。此外,受賞一事還會與祭祀先祖聯繫在一起,這是西周青銅禮器的一個重要特點。

  優點二:顏值高,感謝這個看臉的時代

  我們商周青銅器也有自己的穿衣風格,商周青銅時裝周的流行款是——獸面紋(或稱饕餮紋)。

  甲骨卜辭中記載,商人非常迷信,有時佔卜活動幾乎每天都有,還常常殺牛、羊、豕來祭祀鬼神,數量從幾頭到千頭不等,想想真是罪過。牛是那時重要的犧牲,牛頭紋也是青銅器的常見紋飾。

  我身上的七頭牛也是各有特色,蓋鈕的兩隻牛頭十分逼真,耳朵的弧度還能體現出牛耳的柔軟;蓋面是兩隻浮雕牛頭,牛角上有凸起的鱗片狀紋飾,還有四顆獠牙;三隻袋足上均有一隻浮雕牛首,朝向三個方向,牛角翹起凸出器身,鼻梁及牛口兩側都有夔紋作為裝飾。當時的青銅器,像我身上背著這麼多花樣翻新的牛頭的可是很少見的。在祭器上雕刻動物紋飾,或多或少繼承了原始圖騰崇拜的色彩,它們是溝通人與神的媒介。

  優點三:我為青銅藝術代言

  想像一下大名鼎鼎的后母戊鼎和商人面紋方鼎的樣子,你是否感覺到莊嚴神秘,甚至望而生畏?

  在我們商周時期,青銅禮器都是在祭祀和大型典禮時使用的。大型典禮可不是春晚那種難忘今宵的氣氛,我們在典禮上是奴隸主貴族們尊嚴和威嚴的象徵,是用來震懾奴隸的。我們的美,是莊嚴雄沉、獰厲神秘的,正如商周時代神秘的巫術文化、祭祀活動所傳遞出的感覺。

  三千年前,我作為陪葬物品被埋入土中,孤獨地在北京城的歷史裡漂泊了三千年。三千年的埋葬,腐蝕了我身上的黃金般的璀璨光芒,只留得處處青綠色的斑駁鏽跡。三千年的遺忘,祭典上的火焰早已熄滅了吧,主人風姿也無人記得了吧。好像只有我與這片土地守候到了今天。(陸寒)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伯矩鬲亮相燕國歷史文化展
    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伯矩鬲亮相燕國歷史文化展 2019-08-01 11:07:00來源:央廣網
  • 恭王府看相機出現前文物「寫真」 伯矩鬲及60餘幅全形拓將亮相
    修復後的大匾全形拓工藝自清嘉慶年間開創至今,已歷經了近200年的風雨。而出身金石世家的文物修復專家賈文忠,正是全形拓技藝的傳承者。7月3日,60餘幅賈文忠的全形拓作品將在恭王府亮相,其中不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伯矩鬲,山東淄博出土、迄今發現的最大長方銅鏡等珍貴文物的「寫真」。照相機出現前的文物「寫真」談到全形拓,就不得不提到一門歷史悠久的學問——金石學。
  •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北京之源 鼎天鬲地
    原題:北京之源 鼎天鬲地  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以河命名。大石河、小清河、永定河都流經此地,與北拒馬河交匯,而大石河下遊就是「琉璃河」。古時候,從中原北上大漠,或者從大漠南下進入中原腹地,都要經過琉璃河地區。作為北京的西南大門,這裡早在西周初年即成為燕國始封地,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也由此拉開序幕。
  • 老北京古銅張派第四代傳人賈文忠 曾制伯矩鬲拓片送給法國前總統
    童子拜觀音 拓片並補畫:賈文忠伯矩鬲拓片送給法國前總統在一本《金石永年——賈文忠全形拓精選》的畫冊中,第一張圖片名為伯矩鬲。伯矩鬲,1974年北京琉璃河251號墓出土,上下鑄造大大小小的7個牛頭,蓋內及頸部內銘文相同,造型精美絕倫,藝術水平高超,形象地反映了商周時期的鑄造技術,現作為國寶級文物收藏於首都博物館。
  • 各大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哪家強
    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萬曆孝靖皇后九龍九鳳嵌珠寶點翠鳳冠北京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天津博物館鎮館之寶: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東晉王獻之行草《鴨頭丸貼》重慶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烏楊石闕
  • 「商代文明」、「陶瓷文化」——江西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所以,到江西省歷史博物館裡參觀一番,你會為這片土地上曾經繽紛多樣的璀璨文明所折服。2012年的時候,江西省博物館開始進行一個「鎮院之寶」的評選活動,歷時兩年左右時間。以當時所藏的20件精品文物為候選對象,全民參與。從中選出十個作為「鎮院之寶」。
  • 【走進博物館】廣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令人驚嘆
    【走進博物館】廣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令人驚嘆 2018年12月22日 14:22  來源:廣西新聞網    廣西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二——鳳凰型銅燈,精妙的環保設計令人驚嘆。
  • 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新疆農民挖到同種雄尊,上交拿最高獎勵一千
    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擁有眾多的博物館,比如說依靠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故宮博物院、全世界人氣最旺、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在這樣的光環下,省市級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就黯然失色了許多!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出土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班簋,西周中期穆王時毛班所作,為清宮舊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瓷塑天鵝,一共燒制2件,一件留在美國,一件1972年尼克森贈送給毛主席——國際友誼博物館鎮館之寶「武士飲獸圖」門墩
  • 廣東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獨特的嶺南文化
    廣東省博物館,1957年開始籌建,1959年國慶節展館開放。上世紀九十年代進行了一次擴建。2010年新館建成,歷時六年,耗資近九億。新館坐落於珠江新城,有「月光寶盒」之稱。廣東省博物館有館藏文物16萬餘件(套)。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那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很難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寶貝。這是因為故宮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結構,93.2%的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6.4%藏品為普通文物,資料留存僅0.4%。也就是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夠「鎮館之寶」級別的寶貝太多了,幾乎件件都是壓箱底的寶貝。
  • 世界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從英國大英博物館到法國巴黎羅浮宮,從俄羅斯的冬宮到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世界知名的四大博物館中,哪些是它們的鎮館之寶?   大英博物館:《亞尼的死者之書》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並於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對民眾開放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創作於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
  • 盤點中國排名前五的博物館和他們的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存的作品,生動地記錄了北宋首都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的城市面貌和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2003年,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被國務院確定為64件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NO.3 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展示區從距今115萬年前的史前時期開始到唐後。陝西歷史博物館所展示的不僅是陝西省的歷史,更反映了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第一,對於一個國家,對於一個城市,沒有比博物館更能貼近這個國家、這座城市的原始脈搏,博物館裡有這個國家或這座城市的基因;第二,博物館裡的文物是歷史最具象的體現,文物跨越時空,是我們存在過的唯一證據。第三,博物館可以提升人的品位。蔣勳先生在《美的沉思》中說:這些瑩潤斑駁的玉石,這些滿是鏽綠的青銅器,這些夭矯蜿蜒的書法,這些縹緲空靈的山水畫,卻逐漸使我開始思考起它們形式的意義。
  • 中國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大盤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止2019年註冊博物館就有3410個。截止2018年,博物館文物藏品共計37540740套/件。中國人也尊重歷史,尊重知識,下圖為近五年博物館參觀人數統計:圖中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博物館裡藏品那麼多。我們需要把重點放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以收藏國寶級文物數量排名為依據,來盤點一下筆者心中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原標題: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用來確定船舶航行位置的「哈裡森天文鐘」 /晨報記者 鍾暉 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珍藏的「哈裡森天文鐘」、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大明混一圖》、17世紀荷蘭繪製的《中國地圖》……
  • 北京發現元大都遺址,出土國寶級元青花,後成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
    雖然明朝的北京城某種意義上是元大都推翻重建後的城市,但是卻還是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元朝首都的規格,元朝統治者用中原的方式,按照周禮的規定建設了都城,這是自從漢代以後,中國少有的真正依照周代禮制建立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