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防疫專家吳浩:秋冬流感疫苗,每個人都有必要接種嗎?

2020-12-20 新京報官微

吳浩認為,把握好進口食品安全和環境安全兩個重點,控制好秋冬疫情是有信心的。

文2529字,閱讀約需5分鐘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攝影記者 陶冉 編輯 陳思 校對 盧茜

經過8個多月的疫情防控,國內迎來疫情後的第一個長假期。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專家、北京市社區衛生首席專家吳浩昨日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專家們將重點關注這次大規模人員流動呈現出的規律和變化,對現階段防控和應急能力做出真實判斷,為下一步疫情防控提供依據。

談到可能到來的秋冬疫情,吳浩認為,只要把握好進口食品安全和環境安全兩個重點,控制好秋冬疫情是有信心的。同時鼓勵大家接種流感疫苗,但表示要解決好資源向誰用的問題,「老人小孩等易感人群和服務行業等風險人群應該首先接種。」吳浩說。

剛剛獲得北京市抗疫先進個人榮譽,對自己的假期安排,吳浩表示,排了兩天班,但實際上每名醫務人員都在隨時待命。

▲10月1日,吳浩在「盧溝曉月」中秋詩會現場。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

假期流動情況將為下一步防疫作參考

新京報:親自參與了8個多月的「抗疫」,如今人們能正常出行、度假,感受如何?

吳浩:今年中秋和國慶趕在了一起,有了一個超長假期,可以有條件、有限制地玩一玩、聚一聚,跟家人、朋友一起過節,這是半年多以來每個人自覺參與防疫的成果,非常來之不易,大家都辛苦了。

現在還不能說疫情結束了,大家還不能完全放鬆。醫務人員更要做兩手準備,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密切關注疫情變化,遇到突發情況,儘可能做到早發現。

北京的防控組和防控專家組還沒撤,始終在工作狀態,假期之前,我們社區防控組剛剛進行了一次拉網排查,給政府決策提出一些建議。

這是疫情以來第一個長假期,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和一些聚集情況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為我們真實判斷防控和應急能力,以及下一步防疫決策提供參考。

新京報:中秋國慶假期出行,有哪些防護建議?

吳浩:首先每天都要關注全國的疫情通報,同時自覺配合執行相關部門和景點的防疫要求。大家要注意旅途期間不要過度疲勞,不要熬夜,避免因為抵抗力下降,被病毒趁虛而入。

如果旅途中出現不適症狀,要及時向隨團領隊報告;如果是個人出行,那麼要儘快就近就診。就診過程中要如實向醫生講述自己的行動軌跡,便於醫生準確判斷。同時要注意,就診途中儘量步行或者騎單車,如果有特殊情況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要注意佩戴好口罩,開窗通風。

━━━━━

對秋冬疫情防控很有信心、很樂觀

新京報:如何看待秋冬可能到來的第二波疫情?

吳浩:首先我們要思考,為什麼會出現反彈的可能性?我認為,第一個是病毒存在的環境可能還沒有完全清除掉,所以這段時間一直在大力倡導愛國衛生運動,就是要清除病毒存在的環境。第二點,通過這段時間的疫情分析可以看到,進口冷鏈食物的外包裝是「重災區」,所以海關和檢驗部門也加強了這方面的排查。目前來看,食品搞乾淨,環境搞乾淨,病毒再來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這8個月的抗疫也讓人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改變,比如,我們開始提倡分餐制,在人員密集的地方仍然會比較自覺地佩戴口罩,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勤洗手等等,這些也都減少了交叉感染和傳播的可能性。

秋冬我們還會採取主動免疫的方法,比如說接種流感疫苗,加上戴口罩,能夠減少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也就減少了到醫療機構就診導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再加上我們有專業的醫務人員隊伍,會更多地發揮專業機構早發現的功能,通過這半年多的防疫,我們摸索了一整套防控救治方法。只要思想不鬆懈,整體來看,對秋冬的疫情防控,我是很有信心、很樂觀的。

━━━━━

提前預約,不要扎堆接種流感疫苗

新京報:各地相繼啟動了秋冬流感疫苗接種,每個人都有必要接種嗎?

吳浩:對流感疫苗,我們建議對易感人群、風險人群進行接種。比如說老人、小孩、一線醫務人員、服務行業人員,或者經常出差的人等,這些人群應該首先接種。

現在很多人都在排隊接種流感疫苗,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鼓勵大家都去接種。但實際上,疫苗數量是一定的,醫療機構也有它的承受能力。

我們必須要面對「資源要向誰來用」的問題,公共衛生實際上就是成本和收益最大化的一個概念,保護易感人群和風險人群,就能最大程度控制住疫情的傳播,這就實現了我們追求的最大化。疫情暴發期間我們採取精準防控,而不是一刀切,實際上也是拿出最小的代價去換取最大的收益。

當然,其他人群也可以去接種,但是建議大家接種之前一定要做好預約,避免集中接種造成聚集,對醫療機構帶來衝擊。

━━━━━

做好防護,秋冬發熱病人可能減少

新京報:秋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一些症狀與新冠類似,普通人如何辨別?

吳浩:我們一直鼓勵大家跟社區家庭醫生籤約,這樣出現症狀難以確定的時候可以首先向自己的家庭醫生諮詢。

如果個人判斷,首先要排查自己近期有沒有去過高風險地區,被感染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其次要看症狀,從呼吸道症狀來看,如果咳痰 或者打噴嚏、流鼻涕嚴重的話,那麼是新冠的可能性就不大,新冠基本是以乾咳為主。

如果伴有發熱、乏力、嗅覺減退,或者不發熱的肌肉酸痛等,那麼要關注新冠,不過首先還是要回想一下自己去過哪些地方,有沒有感染可能。

相關症狀如果兩三天沒有緩解,那麼要去醫院就診,如果醫生懷疑有新冠高度可能性,會進行核酸檢測。

新京報:對秋冬季個人防護有哪些建議?

吳浩:從個人防護角度來講,只要到人多的地方,特別是密閉環境下,就要自覺戴好口罩。要注意正確佩戴,每隻口罩佩戴的時間儘量不要超過4個小時,現在口罩供應也比較充足,購買口罩時一定要認準合格產品。

還要勤洗手,建議大家隨身備好手消,特別是在公共場所,比如在公交車上觸摸到扶手,那麼建議之後立刻進行手消。秋冬季節外套很厚,不會經常清洗,建議大家回家以後儘量把外套脫到家門口。

很多人擔心今年冬天醫療機構的應對能力,發熱門診會不會很火,我覺得只要民眾自覺地配合工作,發熱的病人反而可能會降低很多。

這裡也想跟大家說,就診過程中要自覺保持一米間隔,自覺佩戴口罩。從年初到現在醫務人員一直沒有休息過,心理和精神壓力也很大,希望對醫務人員多些理解。

值班編輯 花木南

相關焦點

  • 新冠與流感"接踵而來",接種流感疫苗對防疫有用嗎
    新冠與流感"接踵而來",接種流感疫苗對防疫有用嗎 2020-11-02 17:24:20 來源:新華網  |  作者:郭洋新冠與流感疫情交織出現將使醫療系統承受巨大壓力;對個人而言,也可能出現同時感染兩種病毒的情況,導致病情更加嚴重。因此,做好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在新冠疫苗成功研製並大規模接種前,預防新冠主要依靠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這些措施對預防流感也有效。此外,預防流感還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可用。
  • 防疫專家解讀:如何科學安全接種流感疫苗?
    今年秋冬季可能存在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因此季節性流感防控更加重要。本期健康沙龍邀請防疫專家胡明冬,給大家談談如何科學安全接種流感疫苗。【專家介紹】胡明冬,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老年醫學與特勤醫學科主任、呼吸與危重症醫學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參與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賴比瑞亞抗擊伊波拉疫情等重大非戰爭軍事行動。
  • 面對最近流感大爆發的情況下,有必要接種流感疫苗嗎?
    最近社區門診預約打疫苗的很多,有些疫苗斷貨。加上流感大爆發,導致門診病人急劇暴增,很多家長對於疫苗的選擇也會有困惑,不知道選擇哪種流感疫苗。希望這些知識能夠幫到家長。 目前市面上的流感疫苗大概分四種:全病毒滅活疫苗、減毒滅活疫苗、三價裂解疫苗、亞單位疫苗。 我國各城市防疫部門統一推廣使用的流感疫苗是三價裂解疫苗。
  • 警惕新冠與流感疊加,今年更有必要接種流感疫苗
    不過面對即將到來的2020年秋冬,大家的心情不免緊張。世界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持續。秋冬季本來就是流行病高發的時期,特別是流感,讓人惶惶。 流感疊加新冠,也是專家們擔心的。
  • 良醫|警惕新冠與流感疊加,今年更有必要接種流感疫苗
    文 | 舍文立秋後,生活在北方的居民立刻感受到了秋涼;這幾天,江南持續的高溫也終於有了緩解的意思。不過面對即將到來的2020年秋冬,大家的心情不免緊張。世界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持續。秋冬季本來就是流行病高發的時期,特別是流感,讓人惶惶。
  • 去年流感疫苗「脫靶」了嗎?我家孩子還有必要接種嗎?
    我國現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價滅活流感疫苗(IIV3)和四價滅活流感疫苗(IIV4)。2 為什麼流感疫苗年年都要打?因為流感病毒亞型多、而且易突變。流感病毒表面有兩個重要的抗原,分別是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 (N)。目前已發現H有18個亞型,N有11個亞型,組合成了自然界流感病毒毒力和傳播速度各不相同的病毒亞型。
  • 軍團薦讀|防疫專家告訴你如何科學安全接種流感疫苗
    今年秋冬季可能存在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因此季節性流感防控更加重要。防疫專家胡明冬,給大家談談如何科學安全接種流感疫苗。目前,被我國衛健委引進,並在全國各城市防疫部門統一推薦廣泛使用的是三價裂解疫苗。 記者:流感疫苗應該什麼時候接種? 胡明冬:流感疫苗在整個流感流行季都可以接種,9月、10月是最佳接種時間,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
  • 每個人都打流感疫苗,真的有必要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月丹 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出提示,流感病毒從本月下旬開始逐漸活躍,提醒公眾做好疾病預防。儘管每年都會迎來一輪冬季流感,但不少人仍然一邊小心翼翼地預防流感,一邊又在流感疫苗打與不打的討論中舉棋不定。
  • 接種流感疫苗有沒有副作用?
    接種流感疫苗有沒有副作用?再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不少國內專家建議大家要重視對流感的防護。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注射流感疫苗。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等人均建議,應及時普遍接種流感疫苗,並較充分地擴大接種人群。世界衛生組織、歐盟委員會等權威機構也已相繼發布通告,建議各國「今年應提早且擴大施打流感疫苗,以免遭到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夾擊。」
  • 上海浦東打流感疫苗很費勁,疾控中心:今年預約的人太多!
    上海市浦東新區一家社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前來諮詢和預約疫苗的人非常多。建議加大採購力度,加強企業供應穩定性「今年疫苗看上去一針難求,實際上往年很多疫苗無人問津。」疫苗專家陶黎納表示,疫苗的有效期只有一年,存貨只能報廢處理,醫院還要承擔回收和處置過期疫苗的成本。
  • B型流感來勢洶洶 專家建議:接種疫苗是良策
    南昌新聞網訊 3月14日,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春季開學以來,紅谷灘新區多所學校和幼兒園相繼發生流感聚集性疫情,經市疾控中心檢測均為B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據分析,B型流感疫情仍有蔓延的趨勢,對學校和幼兒園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學生的學習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B型流感來勢洶洶,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們要最好防疫準備。
  • 流感疫苗開始預約接種 市民可以諮詢預約接種流感疫苗
    8月20日市衛生健康委疾控科消息,尖草坪區滙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杏花嶺區壩陵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我市部分疫苗接種點,現已開始今年秋冬季節流感疫苗的預約、接種工作。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
  • 流感季節,孕婦可以接種流感疫苗嗎
    前兩天坐飛機,僅僅因為上飛機前有一點鼻塞,結果飛機降落時開始出現耳鼓膜疼痛,下飛機再上第二程飛機,起飛後簡直劇痛難忍,想跳飛機的心都有了。偶爾感冒後口周單純皰疹也會發作,口唇出皰疹、破潰、結痂,也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總之感冒很不舒服。而流感症狀會比普通感冒更重。
  • 收費疫苗有沒有必要接種?聽聽桃城區疾控專家怎麼說……
    桃城區疾控專家解讀接種疫苗存在的誤區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隨著市民防病需求的不斷增加,對疫苗的認可程度不斷提高,但部分群眾在認識上還存有誤區。對此,《衡水晚報》記者聯繫到桃城區疾控中心副主任趙曉謙,對群眾關心的一些問題予以解答。
  • 疾控專家提醒:不要錯過流感疫苗「最佳接種時間」
    水母網10月1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李俊玲 通訊員 馮雪英)秋冬將至,流感又將迎來流行高發期,也迎來了流感疫苗接種「黃金時間」。由於流感與新冠肺炎的症狀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預防流感顯得尤為重要。煙臺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廣大市民: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經濟有效的措施之一。
  • 流感疫苗要不要接種?不少家長接到學校通知,專家建議來了→→
    >建議及時接種流感疫苗以預防流感與新冠肺炎疊加感染的風險但家長有疑問學校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可是流感和新冠肺炎無關,也要接種疫苗嗎?隨著天氣轉冷是一些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重點人群接種流感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答市疾控專家說,秋冬季節是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流感
  • @蘇州人,2020年流感疫苗開始預約接種啦!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甲型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而引起流感反覆流行和大流行。
  • 疫情防控期間,有必要接種流感疫苗嗎?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變得更為複雜化,在疫苗空白期,防範新冠肺炎病毒的流行還是重中之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後的初期症狀和流感極為相似,都以發熱等全身症狀為主,這不但給個人生活帶來不便,也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給新冠肺炎的診療帶來困擾。因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預防流感也十分必要。
  • 專家預測:疫情第二波不可避免?4類人要早接種流感疫苗
    因為隨著每個國家對疫情的控制,第一波的慢慢被控制住了,然後各個國家普遍放鬆了防護,人們也開始逐漸放鬆了防控意識,慢慢的旅遊以及商業都開始啟動,年輕人也放鬆了警惕,因此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而且每年秋冬季節都是呼吸道疾病,流感的高發季節,也是增加第二波疫情的一個可能性。
  • 專家解答|去年接種了流感疫苗今年還用再接種嗎?
    而秋冬將至,流感也將迎來流行高發期,流感疫苗接種需求比往年同期有所增加。哪些人群需要接種?去年接種了,今年是否要重新接種?針對群眾關注的流感疫苗「熱點問題」,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主任醫師王進。流感疫苗是一個什麼樣的疫苗?有何作用?是否需要接種?是否需要人人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