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數據來源網絡,並非官方發布,具體數據請參考官方發布為準。一些意見僅為小編個人拙見,只供娛樂性閱讀和討論!
江西教育實力最強的城市:贛州、九江落選,不是宜春,也不是撫州
「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江西曾經是教育大省,就拿近代來說,為中國革命的奉獻也可以說位居全國前列,傳統的革命根據地,紅色土地,在很多人眼中算是根正苗紅的地區啊,而且在建國前,江西還有首屈一指的國立中正大學,以及輝煌一時的廬山大學城。到如今江西的教育實力卻並不亮眼,目前也是中等水平,難以進位趕超,貪大求全。就全省來看,高校數量較多,有100多所各類高校,本科院校20多所,嗷嗷待哺,全省244個一級碩士點 ,其中20個及以上的高校有5家、10個以上的有11家,除了南昌工程學院碩士點偏少,井岡山大學、宜春學院、九江學院等校有待突破,其餘高校碩士點都不算少了;本科專業60個以上的高校至少10家,九江學院也有80多個專業。
經濟落後、區位不佳的江西省,養了這麼多高校、教職工、學科、專業,僧多粥少,顧此失彼,捉襟見肘。而且這麼多高校中沒有一所985大學,省內只有一個211大學-南昌大學,勉強保住了一流學科,縱觀全省,好像也就南昌大學勉強能拿得出手。寬且給中國國情註定高校不可能脫離城市,中國頂級大學幾乎都在核心城區,因為都是老牌高校,城市建設將高校包圍,即便是新建的大學城,像廣州大學城也是既獨立又緊密聯繫,再看江西規劃,竟然跑到省會隔壁的地級市去建大學城。對此只能用16個字總結江西的高等教育現狀了:大而不強,雜而不精,先天畸形,後天呆滯。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設!處於中部地區的江西,這些年經濟在全省範圍內並不突出。改革開放前,江西還是比較富裕的省份,依靠農業生活的不錯。改革開放後,特別是80年代末之後,國家重視東南沿海,希望先富帶動後富,優先發展沿海地區,這一政策推動了東南沿海等城市的飛速發展,然而華東六省一市,就江西不靠海,面對湖北,國家定位在武漢,一直是區域中心城市,南昌沒法比。連連被安徽、湖南趕超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沒有像樣的經濟基礎,何來資金投入教育事業?
如果非要在江西選出一個教育實力最強的城市,省會城市南昌的實力會更強一些。尤其是在中等教育方面,在全國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擁有六十多所高中學校,很多都進入了中國百強中學,例如:江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昌二中、蓮塘一中、南昌三中、南昌外國語學校、南昌大學附屬中學、南昌一中、江西省新建區第二中學等等,根據網路上數據每年考取清華北大的就有上百人,況且作為省會,南昌在教育資金投入方面比較充足,師資配備、教學設施、教育質量都居省內前列。
南昌是高教名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較集中,科技優勢明顯,科技創新能力較高。截至2012年,南昌擁有56所普通高等院校,包括本科大學29所,專科大學27所,數量位居全國前列,2008年在校研究生13568人,在校大學生46.38萬人,在校中專生15.26萬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6.72萬人。教職工10.18萬人,其中專任教師7.53萬人。全年招收研究生7036人,在校研究生2.10萬人,畢業研究生7203人。全市共有普通高校43所,招生14.00萬人,在校生50.58萬人,畢業生14.35萬人。在校友會2018中國城市大學競爭力排行榜20強中,南昌市位列18,雖然只有一所全國百強大學,綜合得分卻也不低。
南昌大學作為南昌唯一所211工程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高校、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由江西大學與江西工業大學合併組建,1997年,學校被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4年,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籤署共建南昌大學協議。2005年,南昌大學與江西醫學院合併組建新南昌大學。目前南昌大學擁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和撫州5個校區。可以說南昌大學為南昌的教育實力加了太多分。所以看完整篇文章,你覺得江西教育實力最強的城市是哪一個呢?可以在評論區寫下你的觀點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