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剛過,轉眼已是八月下旬。許多人的假期已顯示餘額不足,面對開學這樣的「驚喜」,大家又會有怎樣的反應呢?近日,記者在世紀金源購物中心隨機採訪到了一群即將開學的學生,一起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談到開學,即將上初一的陳宜生說:「還挺期待的吧,畢竟『小升初』還是有點不一樣,感覺自己長大了!」並表示期待自己能夠好好學習,保持成績。
初一學生陳宜生 攝影:石茂霖
他的小夥伴,同樣即將初一的張銘濤同學則表示,面對新學期的到來有點激動,可以見到新老師、新同學和新校園。他認為上了初中以後學習的壓力會變重,自己應該更加努力,端正好學習態度。
初一學生張銘濤 攝影:石茂霖
初三的楊羽欣卻說,既期待又有一點焦慮。期待告別無聊的假期生活,跟同學一起玩耍,又為沒寫完作業感到焦慮。
初二的婁同學表示,期待同學們的變化,好奇老師的髮型有什麼改變。
對於新學期的要求,即將進行開學「分班考試」的陳宜生說:「能考好就考好啦,考不好也就那樣,保持平常心。」
作業沒寫完的婁同學則表示,新學期的願望是「寫作業的速度再快一點。」
馬上面臨中考的楊羽欣說:「開學就初三了,希望自己繼續努力學習,能考一個理想的高中。」
佟先生的孩子即將高三,他認為自己的孩子也存在開學前焦慮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高三這個關鍵的階段。而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多多開導孩子,讓他們減少這種焦慮。(石茂霖 杜林靜)
針對開學前焦慮的問題,有以下幾點建議:
1.調整生物鐘
在開學前這段期間制定一個和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按照在學校的時間有規律的作息,從而能夠適應接下來的校園生活。
2.定個小目標
新學期應該有新的目標,可以在開學前好好計劃一下。立個flag,如一定要多讀點書啊,多鍛鍊,多考證,少在宿舍當鹹魚。
3.運動調整精神狀態
寒假期間,運動減少,會讓人變得「懶懶的」。收假後,就要多出去運動啦,既可以甩掉過年長的肉,又可以讓小仙女小鮮肉們重新獲得元氣,何樂而不為呢。
4.準備開學所需
提前收拾好行李,準備好去學校要用的物品,這也能夠在意識上提醒自己要進入開學的狀態。
5.陪伴家人
其實很多同學有開學焦慮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留戀家裡,雖然寒假在家肯定少不了父母的嘮叨,但是在要離家時還是十分不舍,所以趁著假期的最後幾天,趕緊放下手機,和家人一起聊聊天,陪家人一起出去走走。
下面還有一種自我暗示法:
克服焦慮症學習自我暗示,需要堅強剛毅的意志,要對自我及自我暗示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並在實踐中進行鍛鍊,使自我暗示得到恰如其分的應用。
冥想放鬆法
你可以用一件真實的物件,如某種球類,某種水果,或者手頭可以找到的小塊物體,來發揮自我想像的能力,具體做法是:
(1)凝視手中的橘子(或其他物體),反覆、仔細地觀察它的形狀、顏色、紋理脈絡然後用手觸摸它的表面質地,看是光滑還是粗糙,再聞聞它有什麼氣味。
(2)閉上眼睛,回憶這個橘子都留給你哪些印象。
(3)放鬆肌肉,排除雜念,想像自己鑽進了橘子裡。那麼,想像一下,裡面是什麼樣子?你感覺到了什麼?裡面的顏色和外邊的顏色一樣嗎?然後再假想你嘗了這個橘子,記住它的滋味。
(4)想像自己走出了橘子的內部,恢復了原樣,記住剛才在橘子裡面所看到的、嘗到的和感覺到的一切,然後做5遍深呼吸,慢慢數5下,睜開眼睛,你會感覺到頭腦清爽,心情輕鬆。
面對開學,積極的心態才能有愉快的體驗,當我們調整好心態之後,再一起來看看開學需要準備些什麼吧。
1.本子:剛開學時,本子是一種經常用到的物品。
(1)作業本:作業本是用來完成作業的
(2)筆記本:高年級的可以每科買一本筆記本,每本薄一些。低年級買一本就夠了。
還有其他的單線雙線本、單詞本等老師會要求買。
2.錯題集:這是成績好的與成績差的分水嶺。一般好同學會把在作業、試卷中錯過的題目,抄下來,讓自己「不在同一個地方摔倒第二次。」
3.筆:筆分為高、中、低年級。低年級通常用鉛筆,中年級通常用鋼筆,高年級通常用中性筆,但不管用什麼筆,一定要買自己合適的。
4.包書皮:包書皮買透明的、防水的,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書本。低年級同學最好再用包書殼套一下。
5.鉛筆:一般老師會用3H的鉛筆,買中華的。這樣寫的輕,方便塗改。
高年級一般會用自動鉛筆。
6.籤字筆:這是高年級的。籤字筆一般分為3種:紅、藍、黑。紅筆:用來批改作業藍筆:用來訂正作業黑筆:用來寫作業
7.尺子:尺子準備15釐米的,要買上面直線,下面波浪線的那種。方便做閱讀題。
8.姓名貼:這是一種貼在封面或物體表面上的。外框分紅、藍兩色,中間空白處用來寫名字。可以在筆呀、直尺呀之類的文具上貼,避免糾紛。
9.橡皮:橡皮要買軟一點的,擦得乾淨、舒服。
10.筆袋:因為文具盒落地聲音太大,所以用筆袋好,筆袋也很輕巧。
筆袋不要買太複雜的,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就買普通一點的。
11.文件夾:用來把老師的試卷等裝起來,就好找些。
(以上建議來自於百度經驗)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