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詞語辨析新思路:從思維和語法角度辨析「突然」、「忽然」!

2020-12-25 思維人格呂士申

在語文學習中詞語辨析也不是我們很容易掌握的。因為老師講這一類題目時,都是把結論告訴我們,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因此只能靠記憶,所以學習就是記憶力的運用,但其間沒有思維的參與,即便有思也是為了記憶而服務的。

由於現代漢語以雙音節詞為主,所以辨析之詞語大多是一個字以上的,更常見的是兩字的詞語,而且辨析的兩詞語大多是有一相同的字,因此我們可以用下述方法來對待(提醒:是通過例子說明這一思維方式,例子本身不是目的)。

比如「突然」與「忽然」兩詞辨析。

如果查《現代漢語詞典》,則兩者的解釋分別為:

突然:在短促的時間裡發生,出乎意料。~襲擊 他來得很~。

忽然:副詞,表示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他正要出去,~下起大雨來了。

我們這裡辨析不涉及詞性、範圍等。我們可以根據其不同的含義而分析,找出其異同,當然這需要運用語法知識,是對語法知識的運用。

「突然」是「在短促的時間裡發生,出乎意料」,強調的是「發生」的時間和結果。因此具備三個特點,其一,突然既然用的是「發生」來解釋,應是用於動詞的修飾和強調,即由「沒發生」到「發生」,這是一狀態的改變;其二,突然強調的是發生的時間短促,即不是在很長的時間裡,否則不是突然;其三,突然強調的是發生的結果是「出乎意料」,也即是在人的意料之外。以此三點可以用來分析突然的句子。(讀者可以就此三法對「突然襲擊」和「他來得很突然」進行分析一下,看看說話者內心是什麼感覺)

「忽然」是「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其中「突然」也被釋為「忽然」的一個義項。這表明「忽然」可以當作「突然」來用,但由於「忽然」還有「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因此可用「忽然」的未必可以用「突然」代替。我們來看一下「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是動補短語,「得」是補語的標誌,「迅速而又出乎意料」是並列短語用來補充說明「來」的,是「來」的補語。而「來」也是個動作,所以「忽然」也是用來修飾或限制動詞的。由於「迅速」是指動作的速度,「出乎意料」是指動作發生相對於動者發出者之外的人而言,是他人對該動作的反應,所以「忽然」這裡就具備有三個特點,其一,「忽然」也是用來修飾動詞用的,但它側重的不是從不發生到發生;其二,「忽然」是強調所修飾動詞動作的速度的,也即從動作的速度方面來強調或修飾動作;其三,「忽然」是強調動作本身出乎他人之意料,也即不在人們的意料之中,這一點與「突然」也還是有區別的(就此三點分析一下「他正要出去,忽然下起雨來了」想想是否可以換為突然,換了之後兩者的意思還完全相同嗎?)。

思考 :比較一下「突然」與「忽然」的異同。

下面我們再從詞上來看:

「忽然」和「突然」後一部分相同,都是「然」,所以兩詞的區別當體現在「忽」和「突」身上。因此只要弄明白「突」和「忽」的異同也就可以知道「忽然」和「突然」的異同了。

忽在《說文解字》上解釋為「忘也。從心,勿聲」是形聲字。而忘是形聲會意字,上為亡,下為心。亡是「逃」的意思,所以「忘」就是「從心裡逃走」,結果是不在心裡了,所以是「忘」。因此「忘」就是「忘記,不記得」的意思 。「忽」是「忘」的意思,因此「忽」也就有了「忘記,不記得」之意。因此在「忽」本身便是把本沒忘記的東西忘記這一過程,這是狀態的改變,而「忽」就是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改變或過渡動作本身,「忽」的結果是另一狀態的出現。這樣我們就知道為什麼「忽」的結果會「出乎人的意料」了,因「忽」讓狀態或情況發生了改變,而人還安於原狀態或情況,這是他們所未曾想到的事,所以「忽」對「忽者」而言不會「出乎意料」,「忽」只有對「忽」之外的人而言才有此結果。比如「天忽然下雨了」,下雨對「我」(即說話者)而言在我意料之外,但是天「下雨」,而不是我,對天而言就沒有「忽然」一說了。(忽略等也可以由此推出潛在含義,此略)

「突」在《說文解字》中是「犬從穴中暫出也。從穴在犬中。」也即是狗從穴中一下子出來了。我們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尤其是在鄉下,當我們在路上或村莊裡走時,冷不妨有隻狗竄出來,嚇自己一跳。大家想一想,狗一竄而出速度快不快?我們走路的時候知道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嗎?心裡有準備嗎?並且從「突」來看不是從「我」的角度來說的,而是從「狗」來看的。因此,「突然」是對我而言,但「突」源自「犬」自身而非「我」這一點,是與「忽」很不相同的。

相較而言,「突然」就更多客觀性,因是「犬」本身特點所使然,而「忽然」更多主觀心理因素,側重更多是言者的反應和心理感受。

這樣,「他忽然走了」和「他突然走了」的言外之意就很不同了。(讀者不妨琢磨一下兩者有什麼不同)

思考一:如果把以上兩個方面結合在一起,「突然」和「忽然」有什麼區別呢?各反應了言者什麼心情呢?

思考二:以上詞語辨析的思路是什麼?

思考三:詞語辨析一定要靠死記硬背嗎?

相關焦點

  • 高中語文實詞辨析題,這類題型,我們該如何正確區分?
    實詞的辨析是歷年來高考中的必考題,往往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這類題目字義非常相近,如果我們不多加揣摩,就一定會做錯。那麼這類題型,我們該如何正確區分呢?跟我一起來看看吧!辨析的內容是同義詞(等義詞和近義詞)的細微差別;辨析的原則是求同(找出它們的共性)與辨異(找出它們的個性);辨析的角度有詞的意義、色彩、用法和語境。
  • 高一語文:成語熟語巧辨析
    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 高中語文組張雪威各位家長大家好,今天張雪威老師為大家整理了成語(熟語)辨析的知識點。知識點名稱成語(熟語)辨析1.考綱解讀2018年高考語文大綱中相關成語內容的表述是: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今年考試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
  • 法律英語詞語辨析:「判決」的不同辨析
    其主要運用衡平法中,指法庭在審理和聽取各方意見後,根據equity(公平)和good conscience(良知)原則進行終於判決(final decree)或中間判決(interlocutory decree)。從理論上說,judgment包括decree與可以上訴的命令或裁定(order)。但是,由於現在衡平法與普通法逐漸融為一體, judgment成為decree的現代用法。
  • 五個詞語辨析方法,詞語辨析題怎麼做?看完你就知道了
    除了語境分析之外,做四川言語理解邏輯填空題我們還可以使用詞語辨析,詞語辨析就是通過對相近和相似詞做辨析,選出符合文段要求的詞語。這樣的題目在高考,考研考試中都有的。那麼,四川公務員考試中行測言語理解邏輯填空中的詞語辨析應該如何使用呢?
  • 法律英語詞語辨析:「定金」的不同辨析
    但是它們之間是有明顯區別的:首先,deposit與earnest money出現的時間和功能不同,前者是在要約成功後一方當事人存入的一筆款項以確保它們在後續合同履行問題中的表現。而後者是買房訂立合同時為了表現其誠意和能力所預付價款。其次,當deposit與其他詞一起出現時,往往翻譯為儲蓄的意思,如earnest money deposit保證金存款。
  • 高三語文第一輪複習知識點:辨析近義虛詞的方法
    高三語文第一輪複習知識點:辨析近義虛詞的方法 2011-09-01 18:10 來源:中學學科網 作者:
  • 法律英語詞語辨析:「履行」的不同辨析
    】,方便對於法律英語詞語有深入的理解與把握。可泛指所有履行職責和義務的行為,尤指執行複雜的任務或行動,且不限於金錢償債。如:bill for specific performance強制履約訴狀、failure to perform履行不能、in performance of duty履行職務過程中等。Perform與execute相似,都是去執行、去做某事。相比較而言,execute的詞彙使用範圍更窄,偏向法律性和政治性。
  • 同義詞辨析詞語分類
    適用對象在人或物方面差異:漂亮、美觀 醜、難看2)在具體與抽象事物方面差異:優美、美好3)在詞義側重點方面的差異主觀感受與客觀評價:舒服、舒適靜態與動態:全、齊 幹、乾燥自然與人工:美麗、漂亮其他:宏偉、雄偉3、相對於同一適用對象在程度方面的差異:冷、寒冷(天氣) 快、快速6、從理性意義,色彩意義,語法意義方面辨析差異
  • 法律英語詞語辨析:「違反」的不同辨析
    為了更好方便同學們學習法律英語,超律志開闢專欄【法律英語詞語辨析】,方便對於法律英語詞語有深入的理解與把握。其通常包括刑事和民事過錯。如:在欺詐(fraud)中,行為人既可以違反刑法也可以違反民法。因此,在應用於合同領域時,它可以和breach相互替代。然而,在現代法律英語語境中,violation尤指對刑法的違反,如traffic violations違反交通法規行為。
  • 詞語考查 | 詞語辨析、一詞多義、近義詞和關聯詞
    1、 如何正確理解和使用課內外常用詞;2、 理解並學會分析詞語的基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辨析常見的同義詞、多義詞、反義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意義;3、 理解語境中詞語的意義,欣賞和思考重要詞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表達效果;4、 根據新詞語和新詞語的情感和環境的積累,推斷出詞語的意義。
  • 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詞語的考查辨析練習
    1、 如何正確理解和使用課內外常用詞;2、 理解並學會分析詞語的基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辨析常見的同義詞、多義詞、反義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意義;3、 理解語境中詞語的意義,欣賞和思考重要詞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表達效果;4、 根據新詞語和新詞語的情感和環境的積累,推斷出詞語的意義。
  • 2018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詞語辨析角度之含義側重
    2018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詞語辨析角度之含義側重 2018-03-13 15:01:09| 中公教育 張嚴松
  • 2020京考行測邏輯填空技巧之詞語辨析
    如果以上兩種情況都有的話,那就說明在詞語辨析方面還有所欠缺,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辨析詞語的角度,幫你把正確答案「揪出來」。我們會針對不同角度給大家列舉不同例題來加深理解。角度一:含義側重含義側重是指:詞語和詞語的含義非常相近,但詞義側重的方面不同。往往題目選項中出現意思相近或形近的詞就需要我們找到詞的含義側重點。
  • 初中英語重點詞語辨析:by, with, in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初中英語重點詞語辨析:by, with, in 2019-03-07 17:22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2015年中考語文複習指導:字音字形辨析
    1.字音辨析題:  答題技巧:常見字注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  A、對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隨意轉」的原則。吃不準的情況下,可多考慮從詞語具體意義的角度入手解決問題。
  • 初中語文字音字形的辨析方法
    小編準備了初中語文字音字形的辨析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 以音辨形   因形近而產生的錯別字,如果讀音有異,我們就可憑讀音來鎖定它。例如"氣慨"、"撲溯迷離",根據形近字與其讀音的差別,只要一讀,就會發現:慨讀kǎi,概讀gài,此處應為"概";溯讀sù,朔讀shuò,此處應為"朔"。   2.
  • 2018年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之從詞語辨析角度解決邏輯填空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8年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之從詞語辨析角度解決邏輯填空,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2018年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之從詞語辨析角度解決邏輯填空   在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題目中,邏輯填空是常考的題型,它本身考查考生語境分析和詞語辨析兩方面的能力,大家在做題的時候會發現,想提高自己的做題的正確率,除了需要用四大邏輯關係之外,也常常會涉及到對詞語的辨析。
  • 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詞語辨析角度之範圍大小
    在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邏輯填空部分,選出正確答案時大多數時候要涉及詞語辨析。眾所周知,在現代漢語中,一個詞有兩個層面:理性義和色彩義。因此我們也是從兩個方向進行辨析的。  理性義辨析的角度很多,例如範圍大小、語意輕重、含義側重等。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帶大家學習一下如何從範圍大小來選擇正確答案。
  • 高中語文近義詞辨析總結
    其中,即便是近義詞辨析、也是有相關技巧可循的。今天給大家來說一下,高考近義詞辨析,根據不同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劃分:1:高中語文,詞義的著重點不同,例如:很多近義詞,"詭辯"與"狡辯"同是"無理強辯"的意思。
  • 2018廣東省考行測備考技巧之選詞填空詞語辨析
    相信很多考生已經意識到詞語積累的重要性並且已經下了很多功夫,但仍然會有考生存有疑問:對於理科出身的考生,原本語言功底就相對較差,詞語積累又從何談起?而形近詞、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異又該如何辨別?即使記熟了詞語的確切含義,又能否準確結合語境及時加以甄別?其實,選詞填空問題與我們在求學過程中所接觸的語文學科知識有所不同,它既需要我們有一定的詞語積累,有需要我們擁有隨機應變的應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