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飯後想睡,是什麼健康問題?

2020-12-15 中華糖友學會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中午吃完飯就犯困,頭部昏沉身體乏力,只想癱著睡一覺……為什麼會這樣呢?

01

為什麼飯後會發困?

飯後犯困也可以叫「餐後嗜睡」或「食困」,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可能是這些原因:

1、用餐後,食物在胃部積累,機體為了消化食物,將更多血液供應到胃腸道,幫助食物消化吸收。這種血液重新分布的情況降低了腦部供血量,腦部因氧氣供應不足,出現睏倦感覺。

但這種說法的科學性仍有待考證。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身體會優先保證大腦的血流供應,為了消化而減少大腦的血流量並不合理。

2、用餐不合理。研究顯示,人在攝入高蛋白食物、油膩食物和精白澱粉過多的食物後,易發生睏倦。而由於飲食習慣,我國居民午飯有吃得多、碳水化合物比例高(尤其是精白米麵類主食)的飲食結構特點,導致飯後體內的血糖迅速上升,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血糖又迅速下降,在2~3小時前後到達低谷。這一高一低的血糖大幅度升降,會使人沒有力氣,昏昏欲睡。

3、餐後低血壓。餐後低血壓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餐後2小時內,收縮壓下降≥20mmHg。餐後低血壓可引起進食後嗜睡、眩暈,甚至暈厥、跌倒等心腦缺血的表現。

02

糖友飯後發困要引起注意

飯後明顯的睏倦也是糖尿病的信號之一。研究發現,糖尿病人出現白天嗜睡犯困的可能性,是近健康人的2倍。由於糖尿病患者本身體內存在糖代謝紊亂,導致餐後血糖升高卻無法利用,而血糖是大腦的唯一能量來源,大腦能量供給不足,導致了糖友們比普通人更容易飯後發困。

如果糖友們經常出現 「飯後的困」,且飯後困的厲害、全身發懶,最好趕緊查查血糖。因為不僅是血糖升高的重要指示,更是對「午餐飲食不合理」發出的一種警示信號。

03

午餐如何做到科學膳食?

1、午餐儘量以清淡食物為主,不要攝入過多主食,應適當增加蔬菜的量(特別是綠葉蔬菜),儘量不選擇油炸等速食快餐。

2、主食儘量不選精白澱粉類食物,如白米飯、饅頭、麵條等,可將部分精白細軟的主食換成粗糧(全谷)、豆類和薯類等雜糧。

3、調整飲食順序:最適合糖友們的吃飯順序應該是:湯—蔬菜—肉—主食,不要一開始就先吃大量的米飯、面等主食。另外,午餐儘量不要吃的太飽。

4、保證飲食規律,確保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這樣能更好的保持一定的血糖水平,不會忽高忽低。

5、餐後一小時左右適當進行運動,如散步,輕鬆的家務等,可以幫助腸胃消化,促進血液中的糖進入細胞,幫助控制餐後血糖,緩解飯後睏倦。

此外,注意細嚼慢咽、少稀多幹,也能延緩餐後血糖快速升高,避免飯後出現頭昏腦漲、全身發懶的現象。

相關焦點

  • 糖尿病早期症狀:吃飽想睡、眼睛霧?
    吃飽想睡、眼睛霧?這些糖尿病早期症狀,很多人都忽視了! 現代人飲食西化,糖尿病癒來愈普及,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糖尿病的病人在發病的早期,大部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只有一些不容易引人注意、或不舒服的感覺,若沒有刻意檢查的話,根本無從發現。吃飽想睡、眼睛霧?
  • 飯後若有3個異常,十有八九是糖尿病在「示威」,及時檢查
    糖尿病也是嚴重影響人類的健康,而且糖尿病所導致的併發症,也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的損傷,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一件事,所以在平時,也要注重控制好血糖的水平。而且,對於一些糖尿病患者來說,當身體出現以下幾個異常表現的話,其實也是體內血糖控訴的信號,勸你儘早去醫院檢查治療,避免加重摒棄的發生,希望你別不自知。
  • 體檢也發現不了的「隱形糖尿病」、注意飯後血糖值上升
    有人指出,在健康檢查中沒有發現異常,但實際上患有糖尿病的人不在少數。為了找出這些「隱形糖尿病」,有必要調查一下是否存在「飯後高血糖」。就此諮詢了東京醫科大學醫院(東京都新宿區)糖尿病、代謝、內分泌內科的小田原雅人主任教授。
  • 老年人飯後血糖正常值 血糖值多高是糖尿病
    老年人飯後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在生活中,血糖值是衡量身體健康的重要標準,那麼,你知道血糖高怎麼辦呢?血糖高是糖尿病嗎?血糖值超過多少不健康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血糖的知識吧!老年人一般容易高血糖,因此,定期的監測血糖值是非常有必要的,那麼,你知道血糖值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呢?來看看吧!老人飯後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 糖尿病患者飯後一小時內不要做這四件事,小心血糖會升高
    糖尿病在發展的過程中,給人體帶來的傷害還是比較大的,如果沒有通過合理的方式來降低自己的血糖,一旦等到糖尿病加重,就有可能會引發一些併發症。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只關心自己可以吃什麼食物,不可以吃什麼食物,卻很少有人會關心自己在吃飯之前,吃飯之後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 「紹興市民健康課堂」糖尿病患者懷孕可能面臨的健康問題
    糖尿病孕婦本身可能發生的風險包括:視網膜病變加重、糖尿病腎病變惡化、酮酸中毒、高血壓、水腫、子癲症、子癲前症、泌尿道感染、低血糖、羊水過多等。  胎兒的危險除了畸形與死亡外,早產、子宮內生產遲滯、巨胎症等也可能發生,新生兒時期容易發生的問題有低血糖、黃疸、低血鈣症、低血鎂症、呼吸窘迫病症候群等,這些疾病皆會危及新生兒的健康甚至生命。
  • 胰島功能不好的人,飯後出現3個現象,或是糖尿病上崗了,莫忽視
    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時,人們的健康問題也變得非常棘手,因此,健康問題成了全民的熱點話題,所以人們更加注重養生,即便如此,很多人的身體還是受到了疾病的折磨,身體的一些機能下降,引發了身體不適。為了機體的正常運作,遠離糖尿病,就需要我們從生活的方方面面下手,合理科學的預防糖尿病,當然了,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及時發現身體發出的小信號,加以重視起來,而胰島功能不好的人,在飯後也是會有提示的。
  • 東北女子全家查出糖尿病,醫生怒斥:飯後怎能做「這件事」,無知
    導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高的人開始重視自己的健康問題。但是有關調查研究顯示,現在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亞健康,亞健康是也是影響身體的一種因素,往往被很多人忽略到。案例分析:東北的範大姐一家,最近迎來了人生的低谷期,原來這一大家子人都被確診了糖尿病,不過他們家族中根本都沒有糖尿病基因,沒想到的是他們卻都查出了糖尿病,經過醫生的再次檢查,最終確定了這個事實!範大姐一家人也都沒有什麼壞習慣,為何全家血糖偏高呢?
  •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糖尿病能吃什麼水果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在逐漸的增長,那得了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例如有:口腔問題,牙齒鬆動。四肢伴隨著疼痛,手腳麻痺等現象。口乾舌燥、視力減退等。那糖尿病的患者吃什麼水果比較好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飯後不能午睡?營養師:要想身體健康,飯後別著急做這3件事
    酒足飯飽後,多數人還想畫上一個完美句話,於是飯後應該做哪些事應運而生。生活中,也流傳著各種說法,如飯後不能午睡、不能運動、不能喝水、喝酸奶、洗澡等等,幾乎涉及了所有禁忌,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要想身體健康,飯後別著急做這3件事。
  • 【答網友問】為什麼人吃飽了就想睡?
    問:為什麼人吃飽了就想睡?答:飯後膽囊收縮素的升高可能與餐後的睡意有關,另外,也有研究提示,餐後血糖升高,食慾素含量下降,可能是犯困的另一原因。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在吃飽飯後,沒過多久就會感到睏倦,恨不得立刻躺到床上睡一覺。記得小時候曾在《十萬個為什麼》上面看到「吃飯後為了有利消化,消化系統的血流量會增加,相對的,大腦的血流量就會減少,所以人就會覺得想睡覺」,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正確,大腦作為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它的血液供應要優先保證,為了消化而減少大腦的血流量並不合理。
  • 飯後吃什麼水果有助於消化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健康的身體真的是特別的重要的,所以,為了我們的健康,大家還是得多注意一下的,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健康養生,哪些養生常識是需要好好的注意的呢,其實,飯後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幹的,好了,下面就來看看。
  • 常常剛吃完飯後就覺得肚子餓,這可能是糖尿病的徵兆
    大快朵頤後,通常令人感到心滿意足、神清氣爽,但有些人經常在飯後沒多久就又覺得餓,以為自己沒吃飽。其實,進餐後很快又感到飢餓,可能是糖尿病的徵兆,而「極度飢餓感」還可能正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狀。
  • 飯後吃什麼水果好 飯後千萬不能做這些事
    吃飯是人最終要的一件事,有許多人還有在飯後吃個水果的習慣,那您知道飯後吃什麼水果好嗎,發後做哪些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呢,飯後最好不要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鮮柚肉含有類似胰島素成分,有降血糖功效,極有益於糖尿病。此外,柚子還有健胃脾、潤肺、補血、清腸、利便功效,可促進傷口癒合,對敗血病有良好療效。現代醫學還發現,柚子有預防腦血栓、抗癌、減肥等效果。
  • 飯後犯困很正常?醫生提醒:「飯後困」還有可能是4種疾病導致的
    吃完飯就犯困,相信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那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正常在人體進食過後,身體各個器官和組織都會得到營養和能源的供給,顯得神採奕奕。如果出現飯後睏倦的現象,就很有可能是我們的身體出現了健康問題。如果不及時發現原因,忽視了症狀,就會可能留下健康隱患。
  • 飯前喝湯好,還是飯後喝湯好?常喝這些湯,身體越來越健康
    我們常常有這種疑問:湯是飯前喝還是飯後喝更健康?有的人認為飯前喝湯比較好,可以控制飯量,防止長胖;有的人則認為飯後喝湯比較好,有利於營養的吸收,還能促進消化。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的答案,不論是飯前還是飯後,只要不過量,自己想什麼時候喝就什麼時候喝,不過要注意的是,喝多少以及喝的是什麼湯。一般來說,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葷湯,一種是素湯。喝葷湯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 飯後運動會導致胃下垂?飯後多久開始運動才科學?
    飯後運動是否會出現不適,和胃部食物的消化和排空有直接關係。對於大多數人,普通飲食後1到3個小時進行運動是適宜的,如果只是散步類的活動,只要沒有明顯不適也可以飯後就進行。當飲食量較多或進食高脂高纖維食物時,可以適當延長時間間隔。對於胃食管反流病、幽門狹窄、功能性消化不良、糖尿病胃輕癱以及一些服用藥物的患者來說,需要較普通人等待更長的時間再進行運動。
  • 36歲男子空腹血糖20,糖尿病離世,醫生:飯後3事,害了不少人
    導語: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但是不管多麼關注,都逃離不了慢性疾病的侵襲。尤其是對於一些血糖偏高的人來說,其實還是被這種慢性疾病困擾很嚴重,在他們看來糖尿病依然是無法治癒的,往往這部分人群就會喪失自信心,一直被這種負面情緒壓抑著,所以這些人可能就會在血糖上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是你,你知道如何降血糖嗎?
  • 醫生提醒:飯後3件事,堅持半月,降低血糖,和糖尿病說拜拜
    大多數的疾病都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被稱作「生活習慣病」,當不良的生活習慣所帶來的壞影響積累到一定的地步,就會在人的身體健康上表現出來。就比如說糖尿病,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就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所導致的,在其帶來嚴重併發症之前,一定要注意防控,控制血糖。
  • 三位院士聲明:糖尿病患者,飯後2件事,堅持29天,勝喝降糖水
    34歲男銷售肩疼一年,查出糖尿病,醫生:「2疼1涼」預示血糖高了2疼:1、 肩疼糖尿病起病時隱藏得很隱匿,而且進度相對緩慢,當血糖高出一定範圍1涼——小腿發涼糖尿病神經病變主要是反映在下半身的,患者會感到腿部發涼,並伴隨麻木症狀,如果此時認為是普通的身體疾病,就會出現蟻走感,使人的健康和血糖受到一定程度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