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面前擺著一份商鋪宣傳材料,聲稱會有臺灣免稅店和眾多商鋪進駐,投資回報率高,潛力無限,且有知名國企地產的保證……面對以上重重利好,你會怎麼選擇呢?蘇州崑山市的上百名商鋪業主就做了一道這樣的選擇題,可結果證明:他們選錯了。
以「臺灣免稅商品體驗館」為賣點 進行大力宣傳
象嶼兩岸貿易中心地處崑山市高鐵南站北側,由象嶼集團旗下的森隆地產有限公司開發建設,該項目商鋪共三層,於2016年6月起對外銷售,主要面積在25到50多平方米。
從商鋪業主提供的資料看,該項目前期無論是書面廣告還是宣傳展板,都大力宣傳其為「臺灣免稅公園—華東館」「華東區唯一臺灣主題商業街區」,其中「臺灣免稅商品體驗館」作為賣點最為吸睛。
業主們表示,當時開發商宣傳廣告時稱,除了引進免稅店,還有一些商家和品牌已經開始入駐,租金回報率高,且有身為國企的象嶼地產投資建設,不會存在運營不起來的狀態。
商鋪業主疑似被「忽悠」 說好的「免稅店」不見蹤影
鋪天蓋地的宣傳造勢,加上國企地產品牌的背書,都讓意向客戶為之心動,紛紛籤訂合同,搶購商鋪。按照委託經營管理合同約定,業主統一將商鋪交由崑山遼拓商業經營管理公司運營,期限為十年,且註明「雙方即接受租戶和市場管理方因經營需要對該房屋進行裝修處置,而無需得到雙方的書面認可」。
該項目於2017年下半年正式運營,從第三年起業主可得到九成租金。可後來業主們陸續發現,不僅到手的收益遠不及預期,實際商鋪的招商運營也和當初宣傳大相逕庭,當初說好的「免稅店」,根本不見蹤影。
業主們多方查詢信息後了解到,通常開辦免稅店需要獲得國家有關部門的資質審批,而且相關審批也並非易事,於是他們多次找到開發商要求對方提供批文,卻始終要而不得。這樣的反應似乎印證了業主們的猜測,他們被開發商當初宣傳的「美好遠景」給忽悠了。「假如有免稅店資質,但是因為市場原因,或者因為大環境不好,我都是可以理解。可你不具備開免稅店的資質,又怎麼能跟我宣傳有免稅店呢?」
商鋪位置被改成廁所 開發商對「免稅店」成泡影一事含糊其辭
1號樓的幾戶業主還發現,自己花大價錢買來的商鋪位置,竟被二樓和三樓的租戶改成了廁所。可無論是看商場平面圖還是建設規劃圖,該棟樓都沒有任何廁所的規劃設計。「我花了88萬然後買了一個廁所。」某業主氣憤地說。
我蘇特稿記者實地調查後發現,崑山遼拓商業經營管理公司將1號樓的二樓和三樓整租給一家醫美和直播公司,對方表示,由於該棟樓沒有廁所間,去其他樓棟上廁所又不方便,所以在徵得物業方面的許可後,在角落位置裝設了衛生間。
記者又向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建局核實後確認,若設置衛生間,規劃圖上應有明確標註,而規劃圖上沒有顯示,說明當初未做規劃。對此崑山遼拓商業經營管理公司管理人員表示,他們在前期招商時,並不知道後期會出現類似狀況。
針對少數業主的商鋪被改成廁所的問題,經營方只承諾委託期滿後會要求對方恢復原狀。而上百戶業主質疑強烈的免稅店成泡影,涉嫌虛假宣傳的問題,開發商則一再以市場環境存在變數作為託辭。
為此,不少業主從2019年10月起便陸續搜集資料證據,向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崑山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反映投訴,當地也為此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對開發商在前期宣傳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開展調查,並承諾無論是虛假宣傳還是虛假廣告,都會在8月30日前給予認定結果。
市場監管部門:認定其為違法虛假廣告,已發出行政處罰書
在8月31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參加《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全媒體直播的過程中,蘇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錢玲在直播連線中回應稱,根據《廣告法》的有關調整,認為該起虛假宣傳主要是通過廣告形式,而且有實際廣告費用發生,所以建議認定違法虛假廣告,而崑山市市場監管局依此要求做出相應的立案調查,行政處罰書已於今日正式發出,若受罰一方沒有異議的話,三天後即可對其作出行政處罰。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吳永才認為,蘇州和崑山的處理結果定性準確。「無論是從《廣告法》查處也好,《反不正當競爭法》查處也好,對於消費者沒有太大影響,定性為虛假廣告或定性為虛假宣傳,都可依據行政處罰進行維權,處罰都是一樣的,罰款都為20萬到100萬,情節嚴重的是100萬到200萬。」
吳永才表示,市場監管部門今後對於房地產銷售監管應提前介入,落實好省政府提倡的「雙隨機一公開」的檢查,特別是部門之間的「雙隨機一公開」的聯合檢查。「像這種房地產銷售行為,主管部門是住建部門,住建部門要編制好雙隨機計劃,和市場監管部門,還有包括消防、規劃等部門一起進行雙隨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查處,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樊居奇)
來源:江蘇廣電總臺「我蘇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