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肛腸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在滬、寧兩地同步開展專題講座。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6月9日電 (記者 陳靜)顧氏外科是中國著名的中醫外科流派,迄今已逾百年,「顧氏外科療法」被先後列為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正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顧氏外科可持續發展論壇——2018國際肛腸高峰論壇暨滬甬肛腸微創培訓班9日舉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和傳統中醫流派學術思想交流搭建了平臺,傳承和發揚顧氏外科診療特色,以更好地服務患者。
本次會議中西薈萃,除多位中國肛腸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在滬、寧兩地同步開展專題講座外,更特邀日本高野正太教授、韓國HyeonKeunshin教授等國際學者就肛腸科常見病、熱點病、難治病介紹了國際前沿診療技術,並開展專項議題討論。
海派肛腸代表之一——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肛腸團隊,是百年中醫流派「顧氏外科」一脈強有力的分支,團隊由顧氏外科第四代代表性傳人、全國名老中醫陸金根教授及顧氏外科第五代代表性傳人、上海市名中醫曹永清教授帶領。
據悉,便秘全球發病率在12.9%到25.1%,中醫藥治療便秘頗具優勢。龍華醫院肛腸團隊開創「益氣開秘法」聯合中醫特色療法和現代康復治療便秘,並關注便秘患者軀體感覺、心理狀態、社會職能,形成包括心理、生理和護理等多層次醫療團隊,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症狀,並形成多模式多層次中醫綜合治療規範。
上海、寧波同屬長三角區域,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積極探索區域診療模式,於2017年與寧波市鎮海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合作,建立龍華醫院首個滬外分院,中醫肛腸科等優勢學科先期駐入。此次雙方以名中醫工作室為紐帶,成立上海市名中醫曹永清寧波工作室,以促進區域肛腸學科合作交流,探索專科專病區域診療模式,為廣大患者謀求福音。
作為顧氏外科第五代傳人,曹永清全面秉承顧氏外科精髓,傳承顧氏外科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主張「外科疾病分型分期,分而治之;靈活運用消、託、補法治療肛周癰疽竇瘻。他不斷拓展顧氏外科的學術內涵,勇於創新,融通中西,豐富和發展了顧氏外科學術思想;結合當代疾病譜系的發展和演變,將顧氏外科理論「外之症實根於內」「瘡瘍初起以消為貴」和「注運化重脾胃」相結合,把顧氏外科學術思想進行傳承發展,並形成了系列獨特的理論和技術創新。
當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寧波分院院長朱建耀在會上宣讀了關於成立《上海市名中醫曹永清寧波工作室》的文件,寧波市鎮海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局長孔海平及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院長肖臻共同為上海市名中醫曹永清寧波工作室揭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