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經典,賦活非遺!司南論壇圓滿結束!

2020-12-24 騰訊網

2019年亂世王者-司南論壇

今天在海口圓滿結束啦!

今天的司南論壇現場巨星雲集

針對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也發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那麼各位大大都有什麼精彩的發言呢?

快來跟隨小蟬一起看看吧~

潮汕木雕大師陳澤銘老師,在他的演講當中提到了三個「破」,不僅僅是指對這次木雕藏品在工藝上的突破,同時也是在非遺技藝在年輕人傳承的思路上有所突破。

陳大師希望能夠通過遊戲這種年輕人喜歡的形態,用傳統的手藝,讓他們投入其中的內容活起來,為潮州木雕的傳承探尋出另一條路,讓更多年輕人,關注到這門藝術。

非遺粵繡傳承人孫慶先大師的兒子孫天誠,他通過「出圈」這個詞以一個年輕人的角度,為我們分享了他對於非遺保護的一些看法。

他希望讓潮繡能夠變成一件輕鬆有趣的事,跳脫出傳統的框架和潮流碰撞出新火花,最終成為我們現代特色文化的一部分。

國禮匠人崔長傑老師為我們分享了他為九鼎冠軍聯賽戒指設計的心路歷程。

在他的分享中,我們了解到KCL-S2賽季白虎扳指設計背後的故事:這一次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的交融,同時也是一次自我迭代升級的嘗試。

他希望可以讓非遺走出深宅大院,讓非遺技藝被大眾重新認知並接納,最終讓這古老的文化瑰寶變成新的潮流,成為年輕引以為傲的記憶。

而我們的亂世主公「Mars、頑主六哥」也展開了他關於非遺文化傳承的思考。通過從小到大的親身經歷以及對於亂世王者X非遺技藝合作的解讀,他認為非遺的傳承不能只停留在將它們收進名錄裡,寫到百科全書中,還應該發揮其舊有功能,讓它們融入現代生活中。

只有這樣,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會重新煥發出生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人接觸並了解到非遺的魅力,讓保護、傳承的工作進入良性循環。發揚、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人人有責。

另一位亂世主公「江南超王」的演講基於親身經歷的同時,也通過他熟悉的行業角度為我們進行了更為深度的分析:在網際網路時代下,藉助數位化的力量,可以建立非遺大數據平臺對非遺信息進行採集。這些信息匯總形成線上的非遺數字博物館,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這個線上博物館更直觀更全方位地去真正地了解到非遺的魅力所在。

我們可以將非遺最優化保存與呈現,通過數字資源的有效傳播,「保存」、「放大」和「延伸」非遺數位化的價值。保護非遺,任重道遠。

咱們的策劃大大格雷森也談到了遊戲做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初心——他們並不想將非遺生硬地植入遊戲中,而是期望通過遊戲的邏輯將藝術之美傳遞給玩家,在每一次非遺合作中,進一步拉近玩家與非遺的距離,增進了玩家們對傳統文化認同感。

非遺合作賦予了亂世王者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核,讓傳統文化精髓和遊戲內核緊緊聯繫在了一起。遊戲已經不只是單純的閒暇娛樂,遊戲可以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正如一方粵繡,說大不大,卻可容下壯闊的錦繡山河,一塊木雕,說薄也薄,卻承載了厚重的千年文化。

最後,著名作家,出版人,單向空間創始人,《十三邀》主創許知遠老師也從泛文化角度講述了自己對於世界的好奇,對於非遺世界和遊戲世界的理解和好奇,對兩者融合的好奇,對每一位非遺傳承人的好奇。觀察別人可以為自者帶來一種自由,打破生活的單調,這同樣是遊戲對於非遺的價值。

亂世王者也將會一直致力於傳遞遊戲的正向價值,聚焦遊戲內容打造與文化連接,拓展遊戲IP的表現形式與影響力,為玩家帶來更優質的遊戲文化體驗。

司南論壇雖然已經結束,

但對於非遺的討論不會停止!

歡迎大家到

【司南論壇·線上分論壇】繼續參與討論

一起賦活非遺~

【司南論壇·線上分論壇】參與方式

01

微博

即刻起帶話題#吹爆家鄉非遺##亂世王者司南論壇#轉發評論【亂世王者手遊】官方微博的置頂微博,發表你的觀點,分享身邊的非遺,點讚最高的用戶,有機會獲得官方送出的精美禮品。

02

知乎

回答許知遠老師的提問,加入圈子」亂世王者司南論壇「,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討論。點擊進入知乎圈子

03

遊戲社區

在遊戲微社區、興趣部落、微信遊戲圈內,參與話題討論:#今年最後一個非遺合作上線啦~和司南論壇一起守護非遺#

·榮耀史冊-玩家智慧文創集·

《榮耀史冊》即將開啟【本紀篇】

期待各位主公進入【榮耀史冊】小程序

共同感受《亂世王者》的魅力!

乖巧小蟬,求主公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AR科技賦能中國非遺 指尖傳承揭開保護新局面
    AR科技賦能中國非遺 指尖傳承揭開保護新局面 2018-06-0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伴隨著一段優美的苗族歌謠,苗族圖騰蝴蝶在屏幕上翩翩起舞,我們仿佛進入了製作銀飾的移動工作坊內,配合提示點擊屏幕,拿起錘子將不規則的銀塊敲出蝴蝶大樣,再點擊鏨子等不同工具雕刻不同部件、區域的紋樣,經過明火焊接之後
  • 「非遺傳承文創共融」兩岸高校文創論壇在臺北舉行
    新華社臺北3月23日電(記者劉剛 肖正強)以「思木·創生」為主題的「非遺傳承·文創共融」兩岸高校文創論壇,23日在臺北圓山大飯店舉行。這也是第三屆黃公望兩岸文創設計大賽系列活動之一。論壇邀請來自兩岸院校的六位木藝教育家做主旨演講和經驗分享,分別從「人與家具的基因演變」「林下經濟的東方物象」「生活木器中的東西方思路」「當透明遇見木紋」「家具設計是生活品質的優化設計」「重構榫卯·傳承創新」等六個方面,闡釋具有中華文化基因的創新工藝概念,探討木藝產業文創化之路。
  • 傳承非遺,打造蓉城新IP——FUNNY ICH嘉年華即將開幕
    非遺動漫沉浸體驗展、經典車第一印記展、天府小匠人 成都非遺小小傳承人競技活動等,從非遺「走進生活」入手,彰顯非遺的無限魅力。成都緊鄰藏羌地區,擁有巨大的非遺資源和歷史傳承,是非遺博覽園的「地利」。眾多跨界融合活動將非遺的審美情趣融為一體,並轉化為商貿輸出,成為非遺經濟的重要孵化器。
  • 司南論壇:星空演講話人生 司南論壇辨前途
    近日,由騰訊首款戰爭策略手遊《亂世王者》聯動大型名人演講類綜藝節目《星空演講》打造的《星空演講》亂世王者司南論壇專場正式上線騰訊視頻。亮相論壇親自講述自己故事的有演員潘粵明、歌手胡夏、作家馬伯庸以及資深玩家&成功創業者身份的孫樹鋒,在他們的話語中,都談到,每個人的成功既非偶然也非必然,而是積累量變帶來的質變。
  • 非遺瑰寶齊保護,民族文化「童」傳承
    非遺瑰寶齊保護,民族文化『童』傳承」 第40期小主人論壇圓滿結束。廣州剪紙傳承人練曉紅表示,看到同學們對剪紙的好奇和熱愛,感到很欣慰,「終於看到傳承非遺的種子在孩子心中開出了花」。論壇環節:大小主人為「保護非遺」說想法、獻良策在論壇環節,小主人們紛紛為「非遺保護」說想法、獻良策。
  • 打開「嶺南之窗」 「廣式非遺」活了也火了
    當最傳統的經典魅力與最現代的時尚動感相遇,一扇面向世界的嶺南非遺文化展示之窗隨之開啟。  透過「嶺南之窗」,看到的是廣州近年來在非遺保護傳承上的出新出彩,以及一座老城市不斷釋放出的新活力。城市西邊,永慶坊裡,10個非遺大師工作室在此聚集發光;中軸線上,廣州塔下,嶺南非遺文化展和名家周末大舞臺交相輝映;四處熠熠生輝的光點,是散落在校園、公園等地的非遺活動。
  • 大師小匠喜獲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兩項大獎
    12月11日,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非遺傳承創新模範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論壇以「人類非遺傳承、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展開討論,目前中國共有崑曲、京劇、中國書法、古琴藝術、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等4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人類非遺,這些項目的列入人類非遺目錄後,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傳播和對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2020首屆「天工精製」高峰論壇舉行 探討首飾行業非遺傳承
    2020首屆「天工精製」高峰論壇近日在深圳市羅湖區舉行,論壇以「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傳承、創新、共享與發展」為主題,採取主旨演講和圓桌論壇兩種形式,深入探討了「該如何來保護」、「要怎樣去傳承」、「靠什麼來創新」、「如何謀求更廣闊的發展道路」等熱點話題。
  • 「非遺」傳承,與致富「比翼飛」
    全村290多戶居民中,近一半人主要職業是製作樂器,其中還有多位樂器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走進加依村,民房和院落經過統一裝修設計,顯得非常古樸,人們似乎看到了加依村百年前的樣子。(新華網)  傳承非遺文化,是我們的歷史擔當;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的時代責任。在非遺發展路上,傳承、致富比翼飛,抒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精彩畫卷,很美!  傳播「非遺」,打造物質、精神雙豐收。
  • 非遺進校園 傳承育新人
    近日,第二屆全國民辦高等教育論壇在我市舉辦,一場由信陽非遺傳承人與高校學生聯袂參與的非遺表演讓與會嘉賓耳目一新。 日前,第二屆民辦高等教育論壇在我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50所高校的校長、專家學者齊聚信陽,交流經驗,謀劃未來。論壇舉辦期間,與會嘉賓來到信陽學院信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館,觀摩非遺傳承人展示和學生傳承實踐活動。
  • 2020廣東非遺創新發展峰會舉辦 省級非遺傳播與發展工作站授牌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012月1日,廣東省旅遊協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聯合第四屆文創產業大會·天河峰會組委會、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共同主辦,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承辦,中國光大銀行廣州分行協辦的「2020廣東非遺創新發展峰會」在廣州圖書館圓滿舉辦。
  • 活態傳承讓非遺活力再現 我市「我們的節日·活態非遺」系列活動...
    也正因如此,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歷了數百年甚至幾千年,至今依舊代代守護、弘揚與傳承,比如蘭州鼓子、洮硯藝術、蘭州刻葫蘆、唐卡藝術等。在金城蘭州更是形成了以黃河文化、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融合為代表的蘭州非遺項目,它們承載著蘭州人民共同精神信仰和追求。 如何保護和弘揚好非遺文化?蘭州市不斷創新方式和載體,堅持活態傳承,讓「非遺」活力再現。
  • 北京聯合大學牽頭舉辦首屆大運河非遺論壇
    ,搭建南北非遺融合創新發展平臺,來自南北各地政府機構、行業、企業和30餘所高校的管理者、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本次論壇。李學偉表示,北京聯合大學於2019年6月率先成立了國內首個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探索非遺傳承與現代大學教育體系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而今年的「北京工藝美術學術論壇」適應當下的新情況,納入「大運河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播傳承與發展保護」「大運河非遺戲曲學術論壇」和「大運河非遺與教育傳承」等板塊,形成了更加豐富、立體的首屆大運河非遺論壇。
  • 活化傳承非遺增強文化自信
    當天,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暨閩南海洋歷史文化論壇在廈門同安開幕,同時,第152屆同安區呂厝「送王船」文化節也精彩上演。  日前,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中國第一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合申遺成功的項目。
  • 心繫非遺,傳承手拉壺
    2020年8月3日,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會計學院組織學院中14名同學成&34;暑期&34;社會實踐服務隊,因疫情原因,這次&34;選擇在線上調研、採訪以及直播等形式去了解潮州手拉壺,為的是更近一步了解到我國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 中國年畫·美好生活|「年畫的文化內涵與當代價值」論壇圓滿落幕
    作為2021年畫傳承發展大會的重要環節,「年畫的文化內涵與當代價值」論壇結合近些年的年畫振興實踐,探討年畫如何在振興發展的過程中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探尋傳統工藝項目振興發展路徑,充分彰顯年畫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力量,形成全社會喜愛年畫、欣賞年畫、消費年畫的良好氛圍,為年畫的保護和傳承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 宿遷宿豫:「豫」見非遺文化,演繹時代新聲
    據悉,這是宿遷市宿豫區舉辦的2020年「非遺傳承進鄉村」暨傳統曲藝百場巡演活動的其中一場,此次活動從7月10日開始,9月17日結束,已為全區廣大基層群眾送去105道精神文化大餐。挑選的劇目既有傳統的經典節目,又有《人情新風宿九條》《好人贊》《掃黑除惡》等傳遞社會正能量弘揚新時代精神的新編劇目。
  • 打破非遺活態傳承的邊界,讓文化自由流淌
    從實用主義出發,用「服裝」這個最直接、最明顯、最易被大眾觸及的介質,讓非遺技藝活過來、活下去,不僅是服裝人的使命,也是人類文明傳承的召喚。 「天才媽媽×東鄉繡娘」·張肇達 如何讓非遺活過來、活下去?
  • 傳承非遺文化 賦能特色育人——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申報案例
    宜興以「紫砂」為代表的產業和文化資源,對學校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2、平臺優勢。依託獨特的區域優勢和人文歷史資源,學校創建了高水平、高規格的非遺傳承平臺,學校現為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紫砂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傳承創新基地院校、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點。3、師資優勢。
  • 「中國丹寨非遺周」:從苗族蠟染、古法造紙到非遺旅遊與論壇
    位於貴州黔東南州大山深處的丹寨匯集了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擁有苗族蠟染、古法造紙、苗族錦雞舞等七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納入非遺名錄的項目多達150多項。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非遺主題文化活動,從10月17日起,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貴州省丹寨萬達小鎮舉辦,並將持續一周多時間,包括論壇、展覽、演出、文創大賽等多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