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給孩子定規矩,專治各種「我不聽」。

2020-09-14 小吖老師

中國有句俗話: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規矩」是經常被提到的一個詞。在學校,有校規、班規;在家裡,家長也會給孩子定規矩,但是,遵守規矩就意味著不能隨心所欲,所以孩子往往很難去接受和實行,這也成為了不少家長頭痛的問題所在,那如何跟孩子定規矩,孩子才不會反感和牴觸呢?

  • 孩子為什麼不遵守規矩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就要弄明白孩子不遵守規矩的原因,根據美國著名育兒專家喬治.M卡帕卡在其論著中所說,孩子不守規矩的三點原因,如下:

1、孩子沒辦法按照家長說的做。例如父母要求一個只有兩歲的孩子安靜地坐一小時,這違背了這個年齡段孩子好動的習性,孩子就做不到了。

2、孩子不知道具體應該怎麼做。比如有的父母在教訓「不要調皮」時,卻沒有告訴孩子你不可以做那些事,以及能做那些事才算「不調皮」。以上說明我們定的規矩本身就存在問題。

3、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要聽家長的話。有的家長不許孩子玩手機,而自己抱著手機玩得不亦樂乎,這樣的做法會直接威脅到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地位,以後也難以完全信服家長。

4、孩子們認為只要不遵守規矩就能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孩子拒絕遵守要求的目的很直接,就是想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正在玩手機的孩子,你叫他現在去睡覺,他可能會不情願或大哭大鬧。

  • 如何制定規矩才更有效

我們的孩子,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缺乏自制力、計劃性和判斷力,所以需要我們家長幫助制定一些規矩,來更好幫助他們學習和成長。既然規矩少不了,那麼,制定怎樣的規矩,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呢?

1、和孩子眼神直視,告訴孩子該怎麼做。

態度要端正,語氣要堅定,最好交流的時候要和孩子眼神直視,不要讓孩子覺得你的要求可做可不做。

2、給予恰當的後果。如果孩子不守規矩,就給予一點懲罰,要注意的是懲罰的具體方式要在開始之前就要說明,在執行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給孩子兩次左右的機會,其間會警告,怎麼警告呢,直接告訴孩子不執行的後果,這後果是能立刻實施的。懲罰最好是撤銷式懲罰,就是撤銷一個他喜歡的東西,比如看電視,玩手機。


可能有些家長會質疑,說我也這麼做了,但孩子一次兩次還是不改,其實這並不是這些不起效果,是有些孩子需要更長的時間吸取教訓,而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堅持。相信,時間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喬治.M卡帕卡說過一句話:「懲罰的目的不是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遵守規矩,而是根據孩子的行為,執行正確的積極後果和消極後果,並讓孩子從中吸取經驗,糾正自己的不當行為」讓孩子在自我調整中又能學會與他人合作,這正是家庭教育的目的之一。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講規矩,說話不算數?這樣跟孩子定規矩,孩子不牴觸
    孩子說。「不行,說好了每天玩30分鐘,時間到了就應該停了。」媽媽說。「那我再玩10分鐘,明天減10 分鐘。」孩子說。孩子正玩著那一個遊戲,沒結束也不想關手機,媽媽想玩完這一局吧,孩子玩了一半也不願意,想如果是自己做事情一半放那了也不舒服,媽媽就妥協了。第二天你發現孩子沒有減10分鐘,還是照樣玩,一般都超過了30分鐘。
  • 《這樣跟孩子定規矩,孩子最不會牴觸》: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
    不讓他玩水,他偏要在陽臺上灑了水,然後脫光衣服趴在地上滑行;不讓他把床單,沙發墊拉下來玩,他就要每天都拉到地上當汽車騎;不讓他在床上蹦蹦跳跳,他卻肆無忌憚地越蹦越高,越蹦越快……我試過很多方法,試圖糾正他的這些不良行為:警告,吼叫,建立獎懲措施,甚至是直接上手打他。但都收效甚微。我常常有種想要把他塞回肚子裡的衝動。
  • 如何給孩子定規矩才能讓孩子守規矩?把握好這一個黃金法則好處多
    比如4歲的孩子不吃飯,每次吃飯都要大人哄著餵飯,要麼一邊玩玩具吃飯,要麼是跑來跑去地玩著吃飯。5歲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喜歡磨蹭、拖延,大人喊他起床了,他要賴床半個小時以上;大人喊他吃飯了,他要先玩上半個小時,再拖拖拉拉地吃飯;大人喊他該上床睡覺了,他卻磨蹭著提各種要求,就是為了多玩一會兒,再晚一點睡。
  • 總說孩子沒有規矩,那"規矩"到底是什麼?這樣做讓孩子遠離熊娃
    規矩是什麼?有人認為規矩是禮貌、規則,在我個人看來規矩是做人的底線,更是一個人自控的標準,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相信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就是天生喜歡在挑戰家長的底線,如果給孩子樹立一個底線規則孩子就不會輕易挑戰,沒有底線規則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喜歡跟家長反著來。
  • 我不!我不!我就不!孩子不聽話,媽媽怎麼辦?5招「搞定」不聽話的孩子!
    ◆媽媽請注意:孩子任性、倔強、不遵守規矩等,直接影響他未來的工作、就業,媽媽一定要重視起來!◆媽媽這樣說,孩子就會聽,媽媽這樣定規矩,孩子就會願意合作!「要上床睡覺了!」「我不睡!」「該洗澡了!」「我不洗!」「不要再吃糖了!」「我就吃!」「把玩具收起來!」「我不收!」
  • 孩子自控力差的幾個典型表現,媽媽這樣定規矩,娃越變越優秀
    ,學習不知道要落後多少了……」其實啊,這就是孩子自控力差的典型表現。如果您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動不動就喜歡發脾氣、做事拖拉墨跡、沉迷於手機遊戲不能自拔等等,都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要是你直接吼,只能換來孩子的牴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並且會加劇不良習慣和行為的發生,其實,孩子的多數毛病都源於成長環境和家長的教育,作為父母一定要先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孩子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 怎麼立規矩孩子才肯聽?3歲前這6方面做到位,孩子聽話家長輕鬆
    有一天我們聊天的時候,她問我孩子這麼小就這樣,到底該怎麼辦?孩子的規則意識為什麼如此缺乏?1、父母什麼事都順著孩子的想法,給孩子養成了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2、父母認為孩子太小,不理解所謂的規則和規矩,即使定了規矩也沒用,等孩子長大就好了。3、給孩子定的規矩沒有嚴格執行,孩子一反抗規矩就失效,規矩形同虛設。
  • 孩子不聽話愁壞父母,試試「三明治效應」,專治娃各種不服
    同事阿冰早晨一上班就開始抱怨孩子最近更難管教了,原來阿冰家的娃身上有很多小毛病,比如拖拉、任性、上課不認真等。以前阿冰訓斥時,孩子還能聽,可最近孩子突然有了自己的主意,無論阿冰怎樣批評,還是一點效果都沒有。不但如此,阿冰的兒子還開始抗議,說媽媽不尊重自己。
  • 給孩子定規矩,這是最好的時候
    3歲的孩子是一頭把媽媽氣的牙根痒痒的「小倔驢」,讓他洗澡,他偏偏不要。讓他安靜地坐著吃飯,他非要滿屋子亂跑,讓他向遇見的客人問好,他故意將頭轉向另一方…… 這是因為3歲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萌發,有了自我主張,但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能夠活動的範圍有多大,行為底線在哪裡? 我們可以把這個階段孩子的反抗行為,理解為孩子是在用一種變相的方式來試探父母的底線和邊界。
  • 孩子從小懂得規矩,長大才能更好適應社會發展,所以規矩要趁早立
    給孩子立規矩,這是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也是令人頭疼的一個過程。立不立?立高了不好,不立也不好。怎麼立?太嚴了不好,太鬆了也不好。規矩如何立得不挫傷孩子天性?如何立得令孩子信服?最近在讀《這樣定規矩孩子才願聽》這本書為家長們提供了一份全面應付「倔孩子」的最佳方案。
  • 這樣定規矩,孩子不會牴觸
    常常有媽媽留言說,孩子不聽話,怎麼辦。「不管我怎麼說,他就是不聽,非得我發脾氣大吼才行。」我們常常說要做一個平和的媽媽,但一轉身就火了。 前段時間發的文章《很多父母,被孩子慣壞了》留言點讚最多的是,「關鍵是有的孩子就像挑戰你情緒一樣,讓你平和不起來,一件事,好好和他說他不聽,他還對你發脾氣,用挑釁的眼睛看著你,我是心平氣和和他說了半小時沒效果,不聽我的,才發火的
  • 最好使的情緒繪本,專治孩子各種發飆
    每天被逼成神經病的爹媽一致趕腳:我這養的不是孩子,而是一個說變身就變身的小怪獸啊!那這次呢,我就來給大家推薦幾本好使的繪本,專治這些愛發脾氣的小怪獸。你真是我所看過的火氣最大的怪獸!僅僅是燒掉房子還不算什麼。阿古力身邊的吃的啊,用的啊,乃至他的朋友都跟著倒了黴了。這下古怪國的居民都不敢接近他了。為了熄滅火氣,阿古力想了各種方法。
  • 不想孩子越來越難帶,6歲前就要這樣立規矩
    作者|安歌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除了打,我還能怎麼教育孩子?比如,他會突然把髒手往別人身上抹;或者,他會突然過去打人、推人;大人明令禁止,可孩子根本不聽,甚至「口出惡言」:我要用剪刀把你剪了!講道理不聽,打罵也沒用。更糟糕的是,在管教和反抗的對峙中,孩子跟自己越來越疏遠了。
  • 這樣定規矩,容易破壞孩子的「自控力」,有人盯著他才肯學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既然孩子沒人監督就不學,那我就多陪著唄,就當增加親子時光了!,懲罰只會加強孩子對於不快樂回憶的印象,產生厭惡、抗拒心理。這樣會帶來一些後果,一方面,最後出來的規矩可能不切實際,另一方面孩子會覺得我們在"控制"他。這樣的規矩,在孩子看來,更像是"命令",是高高在上的指示,沒有平等和尊重可言。
  • 「憑什么爸爸能喝可樂我不行!」怎麼立規矩孩子才會聽?
    類似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經常有媽媽跟我吐槽,要跟寶寶講道理講規則可太難了!你還沒說幾句,寶寶就抗議了——不要聽不要聽,說著就跑開了!,就覺得各種難,殊不知,我們對規則的理解可能有缺失,因為規則不僅只有約束,還有保護。
  • 3歲孩子集體跳舞不聽指揮,家長找到背後原因,帶孩子學會規矩
    因為上的是私立幼兒園,孩子老師倒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在朋友接孩子的時候說了一嘴,希望朋友在家能夠給孩子一定的規矩,讓孩子聽指令一些。朋友說,那麼小的孩子有必要拘束嘛,事實上,很多家長可能也會有這種疑惑,孩子順其自然成長是不是更好?
  • 孩子沒有規矩不懂禮貌,多半是父母的溺愛,2招給他們立規矩
    導語: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大部分家長都會發現一個普遍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動不動就會亂發脾氣,出現與父母對著幹的行為。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多數家長還是會優先選擇對孩子進行說教,但孩子總是聽不進去,對自己的行為毫不制止,這樣讓很多家長感到非常的頭疼。孩子越來越沒規矩,對父母都這樣更別說對其他人了。
  • 規矩對孩子不僅有約束作用,更會使孩子得到安全感,立規矩要趁早
    父母不知道什麼是規矩有些父母自己還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孩子,這樣的父母自己還在隨心所欲的生活,只要孩子不妨礙自己,沒有絲毫的規矩。其實,好多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熊孩子之所以熊,就是因為父母過度寵溺孩子,根本沒有給孩子立好規矩。而在孩子眼中也沒有任何規矩意識,自由自在,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習慣了被隨時滿足。
  • 孩子的幾個「壞習慣」有問題,父母這樣定規矩讓孩子主動去遵守
    導讀:孩子的幾個「壞習慣」有問題,父母這樣定規矩讓孩子主動去遵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幾個「壞習慣」有問題,父母這樣定規矩讓孩子主動去遵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多立規矩孩子就有好教養?錯!沒有這4個前提,再多規矩都白費力
    朋友說:看看現在的孩子,我小時候哪敢這樣,長輩不坐下我都不敢坐,更何況這麼大庭廣眾下吵吵鬧鬧,東奔西跑的呢。另一個朋友馬上接口道:你可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現在的孩子可不是都這樣。我鄰居家的孩子,規矩定的可嚴了,食不言寢不語是最基本的,寫錯個字父母也要把本子撕掉讓孩子重寫,小小的孩子臉上連個笑模樣都看不見,倒是寧願那孩子能瘋玩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