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愁壞父母,試試「三明治效應」,專治娃各種不服

2020-12-19 柏柏育兒漫畫

同事阿冰早晨一上班就開始抱怨孩子最近更難管教了,原來阿冰家的娃身上有很多小毛病,比如拖拉、任性、上課不認真等。以前阿冰訓斥時,孩子還能聽,可最近孩子突然有了自己的主意,無論阿冰怎樣批評,還是一點效果都沒有。不但如此,阿冰的兒子還開始抗議,說媽媽不尊重自己。

聽完阿冰的感慨,旁邊的葛大姐笑著說,這個呀,好辦!教給你個妙招,利用「三明治效應」來管教孩子,保證助你幫娃快速改掉壞毛病。原來葛大姐家的倆兒子是學校出名的「不聽話」,葛大姐為此非常頭疼,所以特意找了一個兒童心理專家諮詢,專家給到的訣竅之一就是這個神秘的「三明治法則」,通過對孩子的心理把控來進行有效的批評,孩子想不聽話都難。

三明治效應——專治孩子各種不服

做家長的都有一個感受,面對不聽話的孩子,脾氣一上來就忍不住,對孩子的指責通常也是簡單粗暴的,其實這種不顧及孩子心理感受的批評,通常是破壞性的,它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乖巧懂事,還會讓娃變得自卑或者叛逆。

心理學專家認為,提出批評的最好方式,就是先肯定對方的優點,並表達出自己的關愛之情,然後再慢慢說出自己的觀點,可以是批評也可以是建議,此時可以一針見血的指出孩子的不足,然後再對孩子進行鼓勵,表達自己的希望,並且說出自己對孩子的信任。這樣接受批評的孩子內心就不會排斥大人的「建議」,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

具體來說,當父母面對不聽話的娃時,要分三步進行教育:

第一步:消除牴觸心理

當娃做錯事或者不聽勸告時,父母首先要平息自己的「怒火」,努力想想孩子的「好」,將孩子的優勢在腦海中過一遍,然後把娃叫到身邊,將訓斥改為誇獎,此時本來排斥心理很重的孩子,以為父母又要指責自己了,可父母突然改變口氣,變成了對自己的認可和讚美,此時孩子強烈的牴觸情緒會一下子消失了。

第二步:指出問題癥結

當孩子敞開心扉時,父母就可以「切中要害」,直接說出問題的癥結,說清楚孩子的缺點,讓孩子了解自己需要改正的地方。這個階段家長不要模稜兩可、或者長篇大論的說個不停,只要把問題說清楚就可以了。

第三步:消除後遺症

批評過後的鼓勵非常重要,若父母此時的鼓勵會讓孩子重新生出希望,並重建信心,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若缺少這個環節,孩子可能會因為缺少父母對自己的信任而喪失信心,產生各種消極的情緒。

舉個例子:比如當老師說孩子在課堂上總是不認真聽課時,家長可以用這樣的開場白開始「對話」:

1.老師最近表揚你上課發言特別積極,課堂筆記記錄也比之前更認真了。

2.但是最近上課的認真程度怎麼降低了,走神、開小差,肯定會拉下功課的,上課就應該好好聽講,以後不能再和同桌聊天或者偷偷看課外書了。

3.你是個非常自律的孩子,比如能做到每天7點起床、晚上九點準時上床。上課專心對你來說並不難,我們通過這一周看下你的表現哦。

一般來說,若父母以這種「三明治」方式給娃溝通問題,相信沒孩子會拒絕這樣的談話。當然,也不要指望孩子一下子就能改掉身上的壞習慣,只要以良好的溝通為前提,再給孩子一些時間,相信收穫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並不難。

END

相關焦點

  • 巧用「三明治效應」批評孩子,讓孩子在讚美中發現自己的錯誤
    很多孩子犯了錯誤之後,面對父母聲色厲害的批評卻一點兒也聽不進去,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為什麼孩子不能夠把自己對他的批評記在心上,再也不犯同樣的錯誤呢?不少父母因為孩子不聽管教,不把批評放在心上的問題而愁掉了頭髮。
  • 孩子頂嘴不聽話,脾氣"一點就炸"?巧用"南風效應",比打罵更管用
    娃頂嘴不聽話,脾氣&34;,巧用&34;,比打罵管用文丨小凡媽媽-育兒點金術(歡迎新手爸媽交流育兒經驗,老手爸媽探討養娃心得)作為家有二寶的我,相比於孩子&34;的日常伺候而言,最讓我心累的是&34;的脾氣,前邊還好說,起碼是體力上的勞累,習慣了也就好了。
  • 這個光頭「壞叔叔」專治孩子不聽話,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奉為圭臬
    這不,一襲黑衣、戴著粗金鍊子的光頭「壞叔叔」,在社交網站上火了。為此,「壞叔叔」的主頁上留著出售定製視頻的聯繫方式,做父母的把孩子的名字和壞習慣發給他,可以拿到需要的視頻。比如,「不寫作業、不吃飯?就把你抓走!」比如,「晚上要早點睡覺、不準熬夜,如果你還不聽話、不乖,壞叔叔準備開車來你家。」大家看到了吧,「壞叔叔」的這些自拍視頻內容就是與眾不同,為「壞孩子」量身定製。
  • 孩子不愛學習?父母試試「鳥籠效應」,讓娃變得主動產生興趣
    每天放學後不按時作業,非要張姐拿著雞毛撣子再三催促才肯動,看著排名倒數的成績,讓她愁得不行,不知如何是好?如何讓孩子愛學習是令諸多父母頭疼的問題,其實,只要合理利用「鳥籠效應」,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愛上學習,自己主動去學習。
  • 想讓孩子乖乖聽話,不能光講道理,家長可以試試"邊門效應"
    想讓孩子乖乖聽話,不能光講道理,家長可以試試&34;孩子不聽話,家長都很頭疼,大多數家長都會說跟孩子講道理比較有用,但是跟孩子講完道理孩子會乖乖聽話嗎,第二次孩子是不是還會犯,跟孩子講道理太過於直接,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 各種壞習慣-不聽話(一)
    不重視學前生活習慣的塑造和培養,必定會造成入學後各種麻煩。 總有一群「別人家的娃」,被家長羨慕,被老師喜歡,被同學妒忌。這些娃,聰明,自覺,執行力強,自驅力爆棚。然後,有些酸溜溜的話就刮過來了……這些娃是來報恩的,是生出來的,是雞不出來的……每個娃,生來平等,一張白紙。最後呈現什麼顏色,什麼風格,都是原生態生活環境,家庭氛圍,薰陶和培養出來的。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巧用三明治法則輕鬆應對
    大家好,我是寶媽的逆生長,久違了,今天,我們來聊聊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生活中,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犯了錯誤,你好心提醒,孩子非但不領情,還嫌棄你嘮叨;婆婆缺點明顯,你善意批評,婆婆半點不接受,關係還出現隔閡;老公的缺點讓你難以忍受,你出於為他好的立場,表明你的觀點,卻遭到老公的攻擊,引發雙方的激烈衝突。批評這事,很難!
  • 孩子變成「小胖墩」可愁壞家長,控制娃的體重,不妨換個餐具顏色
    而胖會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小胖墩」們可是愁壞了家長,到底該如何控制娃的體重呢?孩子變成「小胖墩」可愁壞家長同事小金家的兒子,雖然才7歲,但體重已經達到了80斤,這可把我同事給愁壞了,怎麼才能幫助娃減肥呢,成了全家人的首要任務。
  • 孩子不聽管教?家長可以嘗試「阿倫森效應」,讓孩子更加省心
    文/心蕊編輯/心蕊相信很多家長都曾經抱怨過,孩子不聽話,難管教,明明自己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算得上是嘔心瀝血,盡心盡責,可孩子卻總是與父母對著幹,經常各種折騰。有些父母會發現,不管對孩子運用哪些手段,都沒有辦法讓孩子乖乖聽話,與父母意見達成一致,為此,很多父母感到苦惱。
  • 孩子調皮不愛聽管教?父母善用「暗示效應」,比打罵更有效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教育對於父母來說是人生必修的一門課,是父母們最重要的一堂課,孩子被教育成什麼樣,將會直接反映出了父母的水平。很多的父母在面對孩子「不聽話」這一節課的時候,往往都是不懂如何去處理。
  • 專治各種不服
    2020年的高考已經塵埃落定了,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孩子將會歡天喜地的接到名校的錄取通知書,有的孩子可能會失落與失意如果對此素材中涉及的人物、事件、人物特點與性格不了解的話,很難抓住主題寫出一篇好文章。
  • 孩子學習別強迫,試試「鳥籠效應」,從此讀書學習再也不用愁
    孩子學習別強迫,試試「鳥籠效應」,從此讀書學習再也愁愛因斯坦曾經說過:&34;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孩子對自己所接觸的事物感興趣,開始培養孩子的興趣,想讓孩子感興趣也是少不了家長的引導,想讓孩子自己主動學習那就少不了家長的引導。
  • 孩子越罵越叛逆?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文/小熊育兒日記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乖巧聽話的時候,仿佛是一個天使,讓人心甘情願的為他付出。然而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化身為小惡魔,任憑你如何吼叫和批評他也沒用,越罵越叛逆,讓父母頭疼。殊不知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打罵方式在教育上並不可取。王女士家中有一個5歲的男孩兒,正是調皮搗蛋,貓狗都嫌棄的年輕。
  • 想讓孩子聽話,試試這4招
    孩子不聽話,真的是孩子的原因嗎?會不會是我們自己的溝通方式不對呢?在與孩子溝通之前,看看下列這些我們做好了嗎:1、不是所有的規矩都是合理的無規矩不成方圓,捧著這句老話,一些家長開始立規矩:這個不許碰,那個不許玩,吃飯得飯點,上廁所要定點......
  • 五歲的孩子拒絕各種「上課」,這可愁壞了父母
    並且呢,只要爸爸媽媽一提到上課這件事情呢,孩子就特別的反感,很不喜歡,只要是關於是上課的東西呢,孩子總是條件反射性的去說不用了,那其實這個情況呢不僅僅是今天才有的,有好一段時間了,孩子各種活動都不去參加,所以呢,爸爸媽媽也試著尋找各種的活動,想著孩子會對不同的活動感興趣,這樣的話,對於孩子來說多了一些選擇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可是呢,還是沒有任何的效果,不管什麼課程基本都是一樣。
  • 還在批評式帶娃?試試「肥皂水效應」,讓孩子心甘情願接納意見
    文章/熊二編輯/曉琪許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惑,自己家的孩子在犯了錯時候,家長想要趁此機會對孩子進行一番教育,可是家長才稍微批評一下孩子,自家的娃就怒不可揭,一點也不願意接受父母對自己的建議,還會大聲跟家長頂嘴。
  • 媽媽在,寶寶更容易不聽話?多少媽媽還在為孩子「不聽話」背鍋
    奶奶眼中的乖寶寶,看見媽媽就變成了小惡魔只好把老家的婆婆叫來家裡幫忙帶娃,本來想著隔了兩三個月沒有見奶奶,孩子可能會不適應,有可能會在我和老公上班之後哭鬧,所以在老公第一天恢復上班後,我不放心地給奶奶發視頻,想看看寶寶的情況怎麼樣,奶奶說孩子很好,也很乖,很聽話。
  • 「不聽話就把你抓起來!」別再恐嚇教育孩子了,只會給娃造成傷害
    編輯:張大貓生娃不易養娃更難,教育孩子從來不是件簡單輕鬆的事情。尤其是孩子小時候的叛逆期階段,不聽話的娃真是讓新手父母頭疼到不行,不知道該怎麼教育。靠嚇唬就能把孩子教育好了?昨天群裡聊天還聊到孩子不聽話的話題,結果有個寶媽神秘一笑,給我們推薦了一個小視頻的博主。
  • 父母越嘮叨,孩子越不聽話?超限效應:你觸碰到了孩子的忍耐極限
    閨蜜沒想到小小年紀的兒子竟然開始學著頂撞自己,而閨蜜也發現越嘮叨孩子越不聽話,甚至逆反心理越來越嚴重。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像我閨蜜一樣,他們發現越是說教越讓孩子有反感,而有一位心理學家也曾對小學的孩子做過一個實驗,但問及孩子最不喜歡家長的行為時,有80%的孩子寫道討厭父母的嘮叨。
  • 「專治各種不服」締造者門文峰:河南建業是最棒的!
    說起門文峰教練,不是建業球迷可能對他不太了解,但是說起一個中超名詞您絕對會知道——專治各種不服!正是他帶領「升班馬」河南建業隊在2007年連平北京國安、上海申花、山東魯能三大強隊,建業「專治各種不服」的稱號一炮打響!小編是建業老球迷,跟老門是舊相識,趁他這兩天回家辦事,見了個面,聊了聊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