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跟孩子定規矩,孩子最不會牴觸》: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

2020-08-17 儲念遙

不到5歲的大寶已經進入了人生中第1個小叛逆期。

不讓他玩水,他偏要在陽臺上灑了水,然後脫光衣服趴在地上滑行;不讓他把床單,沙發墊拉下來玩,他就要每天都拉到地上當汽車騎;不讓他在床上蹦蹦跳跳,他卻肆無忌憚地越蹦越高,越蹦越快……

我試過很多方法,試圖糾正他的這些不良行為:警告,吼叫,建立獎懲措施,甚至是直接上手打他。但都收效甚微。

我常常有種想要把他塞回肚子裡的衝動。

五六歲的孩子自我意識明顯強烈,加之大腦額葉不夠活躍所帶來的性格衝動,會讓他們產生注意力不足,多動症等表現。

他們做事不經思考,無法有效控制情緒,從而與父母產生激烈的衝突。

那麼如何給6~12歲的孩子定規矩,讓他毫無牴觸的修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呢?

《這樣跟孩子定規矩,孩子最不會牴觸》這本書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總結下來就是簡單的4條。



1.事先約法三章並告知可能的後果。

提前約法三章是給親子雙方都事先做好心理準備,以便調整到最佳狀態,避免遇事時的激烈衝突。

比如父母跟孩子約定好,每天放學後十點之前寫完作業就可以看一小時電視。如果十點之前沒有寫完作業的話,就需要幫父母洗碗。

提前約定好的好處是,父母避免了每天的單一重複指令孩子卻不聽從,而且隨著每一次的重複,父母的火氣會越來越大。而且常常會以體罰收尾,這樣的結果是,孩子更叛逆更不聽話,父母更生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執行這一點父母要注意的是,溫柔而堅定。如果孩子沒有按照規定執行的話,嚴格執行後果。

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言必出,行必果。這樣他們再下一次無理取鬧時,才會優先考慮會發生的後果以及要承擔的責任。



2.列個任務單培養孩子的自覺力。

睡覺前喊孩子洗漱;回到家後提醒孩子趕緊寫作業;穿過的髒衣服到處亂扔;動不動就跟弟弟爭吵。……

如果同樣的一件事情,父母每天都要重複嘮叨,而孩子仍舊不會改正時,父母就要考慮改變策略,變被動為主動,讓孩子列個任務清單,每天按照任務清單去完成事項。

完成後可以以不需要花錢的行為,來作為獎勵。比如可以看半小時電視,可以睡個懶覺,或者是可以和朋友出去玩等。

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自覺力,而且當他每完成一件事情時,都會激發他內心的成就感,從而有了持續下去的動力。

3.先提醒,後執行,重複練習。

當孩子看電視正看得正入神,你要求她關掉電視立馬洗漱睡覺。孩子會乖乖的聽你的話,關掉電視去洗漱嗎?

當你接了個臨時電話,火急火燎的穿上衣服,準備出門,然後讓玩樂高玩得正投入的孩子也趕緊放下手中的玩具,跟你一起出門時,你覺得他會樂意嗎?

答案是否定的。

而且我相信如果換做是你的話,你也會十分不樂意的。

誰都不願意在全身心投入在一件事情當中是被突然打斷的。

所以不要總是怪孩子不聽話,愛哭鬧,很多時候是父母用錯了方法。

要求孩子執行時需要提前告知,讓孩子有心理預備的過渡期。比如「這集動畫片看完就要關掉電視睡覺了。」或者是「再繼續哭鬧著要玩具的話,我們就要執行後果了。」

這樣的提醒會有效降低孩子的牴觸情緒。

如果一次提醒不能奏效的話,開始可以多提醒幾次,並且告訴他,我最多只提醒你三次,三次之後我們就要執行後果了。

提醒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情緒穩定,態度堅定。這樣孩子才不會抱有極大的牴觸心理。



所以別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脾氣差,性格倔,不聽話。很多時候是父母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

要想孩子在成長期擁有良好的性格和品質。我們需要為孩子制定好規矩,合理引導和修正孩子的行為。與此同時,父母要注意的是,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當你越冷靜越溫柔而堅定的時候,孩子就越樂意遵守規矩。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講規矩,說話不算數?這樣跟孩子定規矩,孩子不牴觸
    媽媽會說定了規矩,孩子不遵守,怎麼說話不算數啊!有時還會和孩子吵起來。我家孩子定的規矩也是每天30 分鐘,提前5分鐘我會提醒他,再有5分鐘就到時間了,這樣他正在玩的遊戲結束就不會再開始下一局了。這樣有時他還會提前結束,自己還自言自語地說,時間不夠再玩一局了。 3.因為父母沒有堅持原則,孩子一請求一鬧就妥協了。
  • 這樣定規矩,孩子不會牴觸
    我們要考慮孩子的身高和力量。而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如何如何。這不是尊重,而是蠻橫。這不是孩子挑食,而是我真的沒有用心做啊。 當有了這樣的共情。就不會因為孩子磨磨蹭蹭而發脾氣了。 當然,孩子在戶外,隨便找一地兒就坐下,肯定不妥。你也不會讓孩子一個人坐在大廣場的地板上玩。
  • 這樣給孩子定規矩,專治各種「我不聽」。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規矩」是經常被提到的一個詞。在學校,有校規、班規;在家裡,家長也會給孩子定規矩,但是,遵守規矩就意味著不能隨心所欲,所以孩子往往很難去接受和實行,這也成為了不少家長頭痛的問題所在,那如何跟孩子定規矩,孩子才不會反感和牴觸呢?
  • 孩子從小懂得規矩,長大才能更好適應社會發展,所以規矩要趁早立
    給孩子立規矩,這是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也是令人頭疼的一個過程。立不立?立高了不好,不立也不好。怎麼立?太嚴了不好,太鬆了也不好。規矩如何立得不挫傷孩子天性?如何立得令孩子信服?最近在讀《這樣定規矩孩子才願聽》這本書為家長們提供了一份全面應付「倔孩子」的最佳方案。
  •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很多家長在親子關係上都有著各種困擾:如果對孩子太嚴厲,孩子會牴觸、會疏遠;如果對孩子太寵愛,孩子會恃寵而驕、會不受管束。尤其是在孩子的叛逆期,孩子不願意聽家長的話。孩子的叛逆並不是手握大權就能解決的問題。
  • 如何給孩子定規矩才能讓孩子守規矩?把握好這一個黃金法則好處多
    孩子從可怕的2歲,過渡到叛逆的3歲,本以為孩子到4、5歲上幼兒園了之後,會越來越懂事,誰想到這個年齡的孩子越來越有主見,更不好管教。如何給孩子定規矩才有效可以立下規矩之後,讓孩子能乖乖學會遵守規矩呢?把握好這一個黃金法則:讓孩子參與定規矩的過程。為什麼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一直在定各種各樣的規矩,但是對孩子來說一直都沒有效果呢?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現得「很不聽話」,是不是青春期叛逆開始了?爸爸媽媽該怎麼辦? 通常我們覺得青春期孩子叛逆,大多是父母自己的原因,是父母沒有適應孩子的快速成長,沒有學會如何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所以,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2、面對青春期孩子,不需要如臨大敵 爸爸媽媽常常把孩子到了青春期這件事,看得非常嚴重,有的甚至孩子才十來歲,就擔心孩子過兩年不好管了。
  • 總說孩子沒有規矩,那"規矩"到底是什麼?這樣做讓孩子遠離熊娃
    但是從孩子的教育的角度來說,父母就是孩子成長的參照物,孩子究竟是近朱者赤還是近墨者黑,這就要取決父母如何做好榜樣了,所以想要孩子真正懂得規矩,那麼父母就首先要自己明白"規矩"究竟為何物。
  • 給孩子立規矩③丨孩子牴觸立規矩的4個原因
    相信龍龍的父母平時肯定跟他強調過,未成年人不能開著車上路。但是,當龍龍情緒失控的時候,所有的規矩都讓步了。立規矩的第一步就是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家長定的規矩不夠具體、明確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四歲的小女孩要吃棒棒糖,她媽媽不願意,就讓孩子在買棒棒糖和買水裡選擇一樣。小女孩選擇了前者。
  • 睿智燈塔-孩子叛逆怎麼辦,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
    孩子叛逆怎麼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不管家長說什麼,他們都會有各種歪理,振振有詞地反駁,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作為家長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呢?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獨立意識逐漸增強,渴望擺脫父母的束縛,如果心中有了什麼想法,往往會和同齡人交談,但不會與自己的父母溝通;對父母的教育也不會選擇盲從,反而有選擇性地聽取,有些叛逆心理嚴重的孩子甚至會完全否定父母的言論。而他們的這種表現,在家長眼裡,認為孩子不再順從自己的要求,與以前乖乖聽話的形象相比,會有種受到權威挑戰的感覺,不免產生極大的失落感和挫敗感。
  • 孩子自控力差的幾個典型表現,媽媽這樣定規矩,娃越變越優秀
    如果您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動不動就喜歡發脾氣、做事拖拉墨跡、沉迷於手機遊戲不能自拔等等,都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要是你直接吼,只能換來孩子的牴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並且會加劇不良習慣和行為的發生,其實,孩子的多數毛病都源於成長環境和家長的教育,作為父母一定要先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孩子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 如何應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但是,實際卻不是這樣,這個作者因為自己本身就經歷過叛逆的青春期,所以認識很多這樣的孩子。關於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疏遠的問題,作者舉了一個例子:這就好比孩子們去坐過山車,當他坐進過山車的時候,會有人給一個壓杆,那個是保障安全的壓杆。他發現,孩子會去反覆推那個拉杆,他們把拉杆往上推,你以為他是不想要拉杆嗎?
  • 孩子最叛逆的3個年齡段,別再吼了,試試這樣做更有效!
    文:家長樹,大樹前幾日,樹媽跟幾位朋友聊天,聊到了自己孩子在哪幾個階段是最叛逆的,還聊到了那時候孩子是怎樣把家裡搞的雞犬不寧的。今天樹媽就給大家說說在孩子最叛逆的三個年齡段該怎麼管。家長應該這樣做:1. 千萬不能去順從孩子,如果過於去順從孩子的意願,很容易把孩子寵壞,讓孩子喪失「規矩」意識,越來越「得寸進尺」。2.
  • 正面管教 | 孩子越大越難帶?試試這樣立規矩!
    用「不行」、「不可以」、「不能」等類似的字眼來給孩子立規矩,會使脾氣倔強或自尊心強的孩子產生叛逆和反抗。相反,在遊戲中給孩子立規矩,寶貝既不會抗拒,還能維護親子關係。比如睡前要讓孩子去洗澡,可以和寶貝約定:每天睡覺前,要一起「袋鼠跳」到衛生間洗澡。在歡笑的氛圍中也可以巧妙地立下規矩。
  • 孩子最叛逆的3個年齡段,這樣管最有效
    面對兩三歲孩子的不聽話、難管教,很多家長都不知所措,輕則指責說教,重則打罵。其實,兩歲是一個轉折點,所有的叛逆都代表著孩子在長大,有了主見和獨立意識,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有耐心。2、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個階段的孩子馬上就要進入三歲,而三歲是獨立的開始,孩子在跨越這一步時心理上會有所牴觸,情緒容易焦躁,常常亂發脾氣,對爸爸媽媽進行語言攻擊。
  • 青春期孩子變叛逆,親媽被氣進醫院,這樣的孩子到底該如何教
    孩子當然不會睡一覺起來就叛逆了,只是家長沒有及時發現才會覺得突然。比如大事兒小事兒都要過問,孩子犯了錯就打罵孩子等。試想一下,如果身邊有一個人這樣對自己,大家會不會感覺有窒息感呢?孩子也是一樣,對孩子管教過度,只會激起孩子逃跑和叛逆的心。
  • 放假孩子很愛亂發脾氣?兒童叛逆期,這樣處理最妥當
    放假第十天,我又成了「壞媽媽」「她明顯是故意的,故意把書扔在地上,故意打妹妹,故意把門摔得砰砰響......」朋友這樣說。坦白說,在看《這樣跟孩子定規矩 孩子最不會牴觸》這本書之前,我也覺得孩子這樣是故意的,故意做錯事,故意惹大人生氣。但是看完這本書,我不這樣認為。
  • 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越早立規矩,孩子越優秀!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需要理解周圍世界的規矩,才能更好的融入其中。規矩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很多家長可能會存在思維誤區,覺得孩子太小立規矩沒有用,因為他們聽不懂,也不會遵守,所以就任由孩子撒潑胡鬧。
  • 孩子最叛逆的3個年齡段,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間,不要幹涉、侵入太多,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孩子叛逆,是家長最頭疼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其實,家長不明白的是,所有的叛逆都表示著孩子在長大。
  • 父母如何正確對待孩子叛逆?
    做為家長,在日常生活,總是會遇到一些孩子叛逆從而不知如何來引導正確方向,許多孩子在青春期叛逆期時候常常與父母對著幹,不聽父母的話3、人生第三個叛逆期是在12--18歲時,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