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三次讓鶯兒倒茶背後的深意,很多人都沒讀出來

2020-12-14 少讀紅樓

《紅樓夢》中,寶釵是「任是無情也動人」,是封建社會貴族家庭淑女的典範,端莊賢淑、溫柔大度、才藝超群、舉止嫻雅、說話得體,深得人心,既能討長輩們的歡心,又深受底下人的敬重,即使是一起玩耍的姑娘們,也覺得寶釵比黛玉好。雖然現實功利,對人沒有多少真情,但瑕不掩瑜,自有風採。

像這樣一位深得人心、識大體的大家閨秀,調教出來的丫頭自然也是知書達理、善於察言觀色、懂得揣摩人心、能說會道的。

在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中,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情節,就是寶釵生病後,寶玉去探望寶釵,按常識來說,家裡來客人了,首先要端茶倒水,這是底下人的本分,不需要主人命令的,但鶯兒不這樣。

首先,寶玉來了後,鶯兒沒想到要去倒茶,寶釵只好命令;其次,寶釵三次命令鶯兒倒茶,鶯兒都沒去,直到林黛玉來了,寶玉都未能喝上鶯兒倒的茶;最後這段情節設置的非常巧妙,很值得玩味。

一、為什麼客人來了,鶯兒沒想到去倒茶?

寶玉來寶釵屋內,兩人先是問了好,說著,寶釵便讓寶玉坐在炕沿上,命鶯兒斟茶來。聯繫下文中的寶釵回頭向鶯兒笑道,可以看出鶯兒是在屋子裡的,她知道寶玉這個客人來了,但她第一時間沒想到倒茶。

原因可能是她知道一會兒寶釵會看寶玉身上戴的玉,她也好奇,想看看到底是什麼好東西。

《紅樓夢》中第一次提到寶釵,是說薛家來京城的原因之一是寶釵要待選妃子或才人、贊善,第三回說道「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徵採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

而到了第六回,寶釵已經住進了梨香院,後又搬進了大觀園,常住在賈家,雖然文中並沒有明確說出寶釵落選了,但從一些細節可以看出寶釵落選了。

第一,第七回中薛姨媽對周瑞家的說,這兒有十二支宮花,寶釵不喜歡戴,放在這兒可惜了,拿去給其他姐妹們戴。宮花,是宮裡面之物,為什麼薛家會有呢?有一種說法是因薛蟠是皇商,他從宮裡面帶出來的。但是按照薛蟠的性格,他不會想到從宮裡帶宮花出來,況且薛家的人用不著宮花。還有一種說法是宮花是寶釵落選後的賞賜之物,聯繫全文,第二種解釋更合理。

第二,第八回中,黛玉知道寶玉過來看望寶釵後,心裡酸酸的。說明在黛玉心裏面已經將寶釵視作競爭對手了,如果沒有落選,那待選之人將來可能是皇宮裡的人,沒人敢惦記,黛玉不必吃醋。如果落選了,寶釵就是黛玉最強的競爭對手,寶玉來看競爭對手,黛玉心裏面自然不舒服。

第三,第三十回中,寶玉將寶釵比作楊貴妃,寶釵不由得大怒,回思了一回,臉紅起來,不好當面發作,所以諷刺寶玉:「我倒像楊妃,只是沒有一個好兄弟好哥哥,可以做得楊國忠的。」楊國忠是誰啊,他可是在楊貴妃得寵後,才飛黃騰達,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的。而你賈寶玉,有個親姐姐是貴妃,你還沒走上仕途,將寶玉狠狠諷刺了一回。

第四,可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寶釵之所以大怒、羞紅了臉,可能寶玉的話說到了她痛處,而這個痛處就是她選妃失敗。

還有很多細節,不一一贅述。那麼,當寶釵落選後,薛家自然而然會將眼光放在賈寶玉身上,因為無論是家世人品,還是外貌才情,寶玉都是一等一的,是最合適的女婿人選,況且寶玉身上還有塊玉,正好符合癩頭和尚送金鎖的初衷。

第三十四回,薛蟠在氣頭上,對寶釵說道:「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見寶玉有那勞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動護著他。」聯繫第八回,鶯兒也知道寶釵的金鎖要選個有玉的相配,可知這是薛家母子和貼身丫頭都知道、心照不宣的事。

當寶釵落選後,薛家上下對寶玉及其身上戴的那塊玉產生的好奇、興趣,私底下鶯兒肯定知道若有合適機會,寶釵勢必要看通靈寶玉,所以,寶玉來屋子裡看望寶釵,身邊又沒有其他人,正是個好機會,鶯兒不去主動給客人斟茶,是好奇寶玉身上戴的玉、存了看玉的心思的。

二、為什麼寶釵三次命令倒茶,鶯兒不去?

第一次命令倒茶:寶釵和寶玉寒暄了兩句後,一面讓寶玉在炕沿上坐了,一面命鶯兒斟茶來。

第二次命令倒茶:寶釵看完寶玉的玉,又從新翻過正面來細看,口內念道:「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念了兩遍,乃回頭向鶯兒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這裡發呆作什麼?」鶯兒嘻嘻笑道:「我聽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寶玉聽了,忙笑道:「原來姐姐那項圈上也有八個字,我也鑑賞鑑賞!」

第三次命令倒茶:寶玉看完寶釵的金鎖後,笑道「姐姐這八個字倒真與我的是一對。」鶯兒笑道:「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寶釵不待說完,便嗔鶯兒還不去倒茶。

第一次命令倒茶,鶯兒不去,原因跟上面客人來了鶯兒不去倒茶一樣,是因為存了看玉的心思,想看看通靈寶玉。

第二次命令倒茶,鶯兒不去,是因為寶釵看到「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後,念了兩遍,發現正好與自己金鎖上的字是一對,不覺發了會兒呆。等回過神來,話題很自然地引到鶯兒身上,這時候鶯兒就發揮解說員的作用了,把自己主人心裡想的又不好意思說出來的話,借自己的口說出來。

這樣,既沒讓自己的主人失了身份,又把自己主人想表達的意思都表達出來了,如果沒有鶯兒,那這一回的情節怎麼發展下去呢?

第三次命令倒茶,是寶玉看完寶釵金鎖後,果然覺得和自己的是一對兒,於是心直口快、不假思索地說出來,「姐姐這八個字倒真與我的是一對」,這時鶯兒本來想說這個金鎖是癩頭和尚送的,必須鏨在金器上與有玉的正好相配,但寶釵打斷了鶯兒的話,嗔她趕緊去倒茶。

試想寶釵一個未出閣的大家閨秀,說金鎖和玉的字正好是一對,尚且可以,要說自己和寶玉是一對,那怎麼好意思說出口呢?況且這是書中寶釵和寶玉第一次見面,第一次見就談到兩個人是一對,為時尚早。

三、曹雪芹設置這個情節,巧妙在哪兒?

「文似看山不喜平」,「比通靈金鶯微露意」這段情節安排得可謂巧妙之至。

首先,寶玉和寶釵兩人看玉時,安排鶯兒在場,鶯兒的在場不僅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且使情節充滿了趣味性和可讀性。

試想如果只有寶玉和寶釵兩人看玉,那麼到寶釵看到「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後,故事應該就結束了,但鶯兒的加入讓故事得以繼續發展下去,直到引出金玉良緣。寶玉執意要看金鎖,發現上面刻著的字與自己的是一對兒,就是鶯兒推動的。

其次,鶯兒未說完,被寶釵打斷了的話,不僅給賈寶玉和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耐人尋味,而且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如果這段情節讓一個二流小說家寫,可能寶釵就不會打斷鶯兒的話,鶯兒會把金鎖要跟有玉的相配直接說出來,沒有留白、懸念,賈寶玉和讀者都很清楚明了地知道鶯兒的意思,後續的發展可能會像現在的宮鬥劇、愛情劇一樣,寶釵也沒了她那個年齡段該有的嬌羞和大家閨秀的風範。

但曹雪芹寫時,既把該表達的通過金鶯「微露意」表達清楚了,又給賈寶玉和讀者留了白,引起了大家的想像和注意。而且為第三十四回,薛蟠和寶釵吵架,把寶釵氣哭埋下了伏筆。

總之,寶釵三次讓鶯兒倒茶,鶯兒不去,是故事情節的需要。客人來了,鶯兒不去倒茶,符合人物性格和故事發展階段。主人命令倒茶後,鶯兒還不去,是故事的發展需要鶯兒在場。

作者:阿順,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裡寶釵連喊三次讓鶯兒倒茶,鶯兒為什麼不去?
    那我們先還是回放下當時的場景,寶玉進去就問寶釵可大安了,寶釵見是寶玉來了當然就很有禮貌的回答了寶玉的關心問話,然後讓寶玉在炕沿上坐下,就讓鶯兒倒茶,這個時候寶釵又問好,問了老太太姨娘安,又問別的姐妹們好,寶釵不可能一口氣問老太太,姨娘,姐妹們好,是不是應該一個一個地問,還不用說寶釵問姐妹們好是主要問哪幾個人,就算是一句話姐妹都好,那麼寶玉應該是不是要回答三個問題
  • 黛玉與寶釵誰的管理水平更高?紫鵑和鶯兒各倒了一杯茶,立顯高下
    黛玉的住所瀟湘館,除了雪雁和紫鵑兩個貼身丫頭,還有為數不少的小丫頭以及教引嬤嬤、老嬤嬤等,日常工作人員大約在20人左右。但瀟湘館從始至終未有過混亂的事情發生過,也未見有下人越矩及惹事生非。再反觀大觀園的其他地方,寶玉的怡紅院是下人們爭相去當差的所在,人多差少待遇優厚,管理卻極為混亂,偷竊事件時有發生;迎春懦弱無能,奶媽居然敢拿她的累金鳳去還賭債。
  • 為了嫁給寶玉,寶釵做了一件極隱秘的醜事,最終被平兒抖了出來
    試想薛家人口之凋敝,合家只有一母一兄,兄長薛蟠無用不說,還淨惹事,所以這重振薛家的重擔全由寶釵一人來挑,寶釵便是有著那「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高遠志向,也要為了攀附賈府成日家圍著「愚頑怕讀文章」的寶玉轉了。
  • 紅樓夢:鶯兒的本名,隱喻了薛寶釵的身份、品格、和不幸婚姻
    而寶玉,恰好就是銜玉而生的玉郎,註定了要和寶釵結為夫婦。二寶的婚姻,就稱為「金玉姻緣」。金玉姻緣,自古就被認為是天賜良緣,是美滿婚姻。可寶釵和寶玉的金玉姻緣,卻以悲劇收場。原著有很多細節,都伏筆了寶釵婚姻不幸,「金鶯」改為「鶯兒」,就是其中一處伏筆。鶯兒原名叫「金鶯」,寶釵嫌拗口,就改成了「鶯兒」,把「金」字去掉了。
  • 「時寶釵」的「時」是什麼意思?很多讀者都沒有讀懂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的回目,是「敏探春興利除宿弊,時寶釵小惠全大體」。這一回文字的內容,主要說的是探春在大觀園中實行「責任承包製」,革除了賈府中的數項弊端,這樣一位能認清賈府的形式,及時作出修正的探春,當得起一個「敏」字。
  • 薛寶釵有好幾樣世人都沒有的好處,究竟是什麼?曹雪芹早寫出來了
    (第三十六回)鶯兒笑道:「你還不知道我們姑娘有幾樣世人都沒有的好處呢,模樣兒還在次。」寶玉見鶯兒嬌憨婉轉,語笑如痴,早不勝其情了,那更提起寶釵來!便問他道:「好處在那裡?好姐姐,細細告訴我聽。」鶯兒笑道:「我告訴你,你可不許又告訴他去。」寶玉笑道:「這個自然的。」正說著,只聽外頭說道:「怎麼這樣靜悄悄的!」二人回頭看時,不是別人,正是寶釵來了。
  • 被賈母評價為「老實」的三個人,一個比一個有心計
    王夫人攆走晴雯之後,得了空回賈母:襲人雖然模樣比晴雯次一等,然放在房裡也算的一二等的了,況且行事大方,心底老實,這幾年來,從未逢迎著寶玉淘氣……對於王夫人的說法,賈母表示了認同:襲人本來從小兒不言不語,我只說他是沒嘴的葫蘆,既是你深知,豈有大錯誤的?也就是說,薛寶釵、王夫人、襲人,三人都曾經被賈母評價為「老實」或者認可了別人對她下的「老實」的評論。
  • 寶釵和王熙鳳過生日,賈母都出銀20兩,是公允還是另有深意?
    為這兩個人過生日,賈母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出銀20兩,這是賈母對後輩的公允,還是另有深意呢?小編認為是是後者。對於薛家這個親戚,賈母是如鯁在喉,但又無可奈何,原本薛姨媽一家剛來到京城,住進賈府,所有的人,包括賈母都認為這是親戚情誼,住一陣就會離開。
  • 黛玉和寶釵,都讀了很多書,為何命運截然不同?讀書啟蒙很重要
    紅樓夢中的女孩都愛書,其中最愛書的,一個是林黛玉,一個是薛寶釵。黛玉讀的書,大多是林家家傳的正統書,屬於精而深的類型;而薛寶釵讀的書,廣而雜,涵蓋了從正統到雜書,也正因為如此,當黛玉只能從寶玉處得知《西廂記》《金瓶梅》等書時,寶釵已經將其中的詩詞爛熟於心。
  • 背後深意讓人心跳加速
    薛寶釵:我輸了說起紅樓夢,值得品味的地方還是很多,曹公筆力驚人,哪怕是描寫的一草一木也恨不得多讀幾遍,或許能挖掘出更深刻的東西。說起紅樓男女主,賈寶玉與林黛玉則是繞不開的,寶玉黛玉的關係微妙,描寫他們的諸多細節也是值得放慢腳步細細品味。
  • 《紅樓夢》寶玉說寶釵「體豐怯熱」像楊貴妃,寶釵為何大怒?
    「天生麗質難自棄」的楊貴妃,曾是很多美人心中的夢想,想那楊貴妃「一朝選在君王側」,歌舞昇平的享樂生活,享盡榮華與浪漫。《紅樓夢》中,寶玉就曾把寶釵比作楊貴妃,而寶釵登時就怒了,這是為何呢?寶釵道:「我怕熱,看了兩齣,熱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來了。」寶玉聽說,自己由不得臉上沒意思,只得又搭訕笑道:「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寶釵聽說,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樣,又不好怎樣。回思了一回,臉紅起來,便冷笑了兩聲,說道:「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
  • 紅樓夢中的三個名字中帶顏色姑娘,演示了不同的生命色彩
    紅樓夢中有很多的女孩子,她們的性格不相同也是因此她們之間有著不同的顏色。這三個女孩子名字中帶有顏色,她們會正如名字所帶給人的感覺嗎?紅樓女兒多色彩,她們的故事是什麼呢?第二,黃鶯兒是金黃色的,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孩鶯兒是寶釵的丫頭,她的本姓黃,她就好像是一種活潑快樂的小黃鶯,她陪著寶釵是身邊,帶給了寶釵生命中的一種感動和快樂。黃鶯兒就是快樂和活潑,而這正是恪守禮教的寶釵最沒有的特點。
  • 寶釵真的喜歡寶玉?還是黛玉把寶釵當成假想敵?
    (《李維楨·大房集》),甚至在《二刻拍案驚奇》中出現了「以商賈為第一等生業,科舉反在次著」的說法。清代沈垚更有:「宋元明以來變遷之大較也。天下之士多出於商,則嗇之風日益甚。然而睦婣任恤之風往往難見於士大夫,而轉見於商,何也?則以天下之勢偏重在商,凡豪傑有智略之人多出於焉。其業則商賈也,其人則豪傑也。
  • 惜春一句話,解釋了林黛玉2次偷聽後為何都是無動於衷!
    元春省親後,賈環因為和鶯兒一起玩,耍賴後被賈寶玉訓斥,就跑回去和趙姨娘訴苦,趙姨娘就用一籮筐不中聽的話去罵她,恰巧被王熙鳳在門外「偷聽」到了,王熙鳳就直接在門外開撕趙姨娘了。正說著,可巧鳳姐在窗外過,都聽在耳內。
  • 在紅樓夢中,她們同樣心靈手巧,都是丫鬟,為什麼命運卻截然不同
    《紅樓夢》中,她們同樣手巧,都是丫鬟,為啥一個死的很慘都說現在社會競爭太激烈,每個人都得是多面手,光有技術能力不夠,還得能說會道,和周圍人搞好關係,特別重要的是,得跟對人,才能有不錯的前程。其實這道理在古代就通用。
  • 遭王夫人警告後,林黛玉用一句話,直接諷刺了寶釵不知廉恥的內心
    瞧她拿著通靈寶玉,把那上面的字,念了又念,還不是感受在其中;另一方面,也是她對於鶯兒的一種暗示,讓鶯兒直接道出她的八個字和寶玉的八個字,就是一對兒;從中試探出寶玉的反應,好讓自己進一步感受一下其中的感覺。這一切,當然就是薛寶釵的意淫了。只是她依然沒有摸到寶玉的心思。
  • 紅樓夢:有多少人深愛著林黛玉,卻終究活成了薛寶釵
    有不少《紅樓夢》的讀者不喜薛寶釵,細數原因,多半在於很多人認為薛寶釵虛偽冷漠、自私功利,令人不敢與之深交。寶釵這種做事目的性太強而為人處事又滴水不漏的個性,令不少讀者望而卻步,表示在現實生活中,只能與她這種人做泛泛之交。釵黛之爭,自《紅樓夢》問世以來,幾乎從未停息。擁黛者不喜寶釵,擁釵者不喜黛玉。
  • 寶釵撲蝶背後到底講了什麼?得知真相後,不敢恭維寶釵的人品
    黛玉葬花,埋葬的是自己的青春年華,寶釵撲蝶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娛樂行為,背後必定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含義,寶釵撲蝶背後到底講了什麼,得知真相後,不敢恭維寶釵的人品。第一,寶釵撲蝶,意欲拆散一對神仙眷侶芒種節那日,姊妹們都在園子裡祭餞花神,獨獨不見黛玉,寶釵便做主要自己找林黛玉去,忽見賈寶玉往黛玉房中去了,寶釵怕自己去了不方便連忙抽身出來,剛要尋別的姊妹去,忽見面前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十分有趣。一雙玉色蝴蝶在花叢中怱起怱落、來來往往,寶釵則一直小心翼翼地跟隨這雙蝴蝶,不巧最終還是跟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