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臺灣「中華徵信所」今年4月最新統計,臺灣地區有716家上市公司(含F股)在祖國大陸投資。大數據將在臺企供應鏈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以更好地服務兩岸經濟一體化發展。為此,臺灣政治大學商學院組織供應鏈管理學術交流參訪團,前來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考察。
7月3日,臺灣政治大學(簡稱「政大」)商學院教授黃思明、副教授張欣綠、助理教授杜雨儒,率領供應鏈管理學術交流參訪團,前來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考察。政大成立於1927年,首任校長為蔣中正,是臺灣地區文法商及管理類的頂尖名校、公務員搖籃,已將大數據納入創新研究範疇。
所謂供應鏈管理,是讓供應鏈運作達到最優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應鏈從採購開始,到滿足最終客戶的所有過程,從而縮短現金周轉時間、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實現盈利增長、提供可預測收入。從大數據視角來看,供應鏈管理也是數據鏈管理,亟需內外部數據有序流通。
一般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當優先疏通內部數據,再適當融入外部數據,優化供應鏈,實現精準化管理。深圳一家物流企業,就通過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採購貿易通關數據,用來拓展國際市場。數據資產雄厚的企業,還可以通過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參與分享經濟,開創新贏利點。
作為我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自2015年4月正式運營以來,已發展泰康人壽、寶鋼集團、中信銀行、騰訊、京東等1000多家企業成為會員,可交易的數據涵蓋30多類、總量超150 PB,累積交易額突破1億元,為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政大商學院在供應鏈管理研究領域成就顯著,已經開始利用大數據思維來推動此領域的創新研究,在今年5月與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接洽,最終實現了此次來訪,就學術問題深入交流。
根據臺灣「中華徵信所」今年4月18日最新統計,臺灣地區有716家上市公司(含F股)在祖國大陸投資。不少臺企積極參與國家大數據戰略,在貴州省尤為突出。隨著兩岸經濟合作快速增長,大數據將在臺企供應鏈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務兩岸經濟一體化發展。
以此為契機,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與政大商學院初步建立了溝通機制,為後續大數據合作研究鋪平了道路。目前,交易所已同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合作創建了我國大數據領域第一個院士工作站,聯合清華、北大等20餘所高校成立了「中國大數據交易聯合實驗室」,不斷擴大學術界「朋友圈」,在產學研一體化發展中,為數據交易、大數據創新應用獻智獻策。
中國工程院沈昌祥院士工作站落戶貴陽大數據交易所
中國大數據交易聯合實驗室在貴陽揭牌成立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與中國政法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推動數據確權立法探索
中信銀行與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合作成立金融風險大數據實驗室
清華大學校友總會秘書長唐傑一行參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
劍橋大學專家參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 交流大數據研究與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