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解讀學習古詩詞的當代意義及方法研究

2020-12-17 冬月的書影小屋

《還珠格格》可以說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無論寒暑假重播多少遍,都看不膩。

劇中除了機靈的小燕子,呆萌的五阿哥,還有容易「奔潰」的爾康和溫柔的紫薇,每個角色都讓我們印象深刻。

尤其是紫薇對爾康的那段深情告白: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更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深深感動。

《還珠格格》劇照

殊不知,紫薇這句詩詞,背錯了!

而指出詩詞錯誤的正是《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專家組組長、《經典詠流傳》首席文學顧問李定廣教授,他曾在復旦大學開講座時強調,這句詩詞是錯的,不是「山無稜」,而是「山無陵」。

這句詩來源於《樂府民歌·上邪》,原文如下:

樂府民歌·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這是一首誓詞,表達了女主人公對堅貞專一愛情的追求。她為了證實自己的矢志不渝,列舉了五種不可能發生的自然現象:山幹了、江水幹了、冬天打雷、夏天大雪飄飄、天地合二為一。

其中,第一種不可能發生的自然現象就是「山無陵」,意思是大山變成平地。這裡的「陵」,則是指地平線上的山體。

那為什麼只能是「山無陵」,而不能是「山無稜」呢?這是因為只有「山無陵」是不可能出現的,而「山無稜」中的「稜」指的是稜角,在經過長期風化之後,沒有稜角的圓頂山、平頂山還是比較常見的,即「山無稜」是可以實現的,這也就不符合原詩的真正含義了。

為了改變詩詞誤用的現象,普及中國詩詞與中國文化,李定廣教授參與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命題製作,並編選、評註、賞析500餘首,跨越中華3000年的經典詩詞,將其記錄在《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一書中。

在《中國詩詞大會》熱播,掀起全民詩詞狂歡的同時,學習古詩詞的當代意義及方法,也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

《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書籍

(一)學習古詩詞的當代意義

對於這個問題,葉嘉瑩先生曾給出了她的答案:

人生各有自己的意義和價值,我追求的不是享受安逸的生活,我要把我對於詩歌中之生命的體會,告訴下一代的年輕人。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和精髓,帶有穿越千年曆久彌新的極高層次屬性。而把詩歌融入到自己對生命的熱愛與人生的追求之中,就是詩歌對葉嘉瑩先生來說的意義。

而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學習古詩詞除了具有可以應付考試的實用性之外,在當代至少還可以培養以下三個方面能力:

第一,提升審美能力著名美學大師朱光潛曾說過:「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我們最好從讀詩入手。」

在朱光潛先生看來,一切純文學的本質,都是詩。讀詩的功用在於提高審美能力,於人生世相中發現新鮮有趣的滋味。

而古詩詞則是培養趣味的最好媒介,因為能夠真正欣賞詩的人不但會對文學有真切的了解,還能發覺世界萬物的可愛之處,絕不會認為人生是一件枯燥的東西。

人們在精神需要上最主要的追求是真、善、美,而古詩詞恰恰就是將真善美融為一體,而且以「美」作為最突出特點的表現形式。

它相當於古代的流行歌曲,記錄著個人的喜怒哀樂,時代的變遷,是歷史的旋律。古詩詞鑑賞更是直接或間接地培養一個人的思想底蘊與審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第二,提升人格修養與氣質修養能力蘇軾曾在《和董傳留別》中寫下千古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指一個人讀的書多了,身上會自帶一股書卷之氣,現在比喻只要飽讀詩書,學有所成,氣質才華自然橫溢,高雅光彩。

這就說明,我們通過讀書,學習古詩詞,能夠體會到古典詩歌中純淨美好的精神世界,窺探古人生活的質樸或壯麗之美,在加深自己對生命和世界的理解時,提升人格修養和氣質修養。

向內來看,把讀詩培養成一種生活情趣,潛移默化地從詩歌中感受古代偉大文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力量,提升人格修養,比如:讀到「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樣的勵志詩的時候,就可以激發孩子的奮鬥精神。

向外探求,從詩詞中的生命和靈性出發,安撫心靈,提升人文情懷和氣質修養,三毛說的「讀書多了,容貌自然改變」就是這個道理。

在內外探尋之間,尋找學習古詩詞的真諦,引領現代人的精神生活由病態走向健康,提升人格修養與氣質修養能力。

第三,提高語言能力孔子日:不讀詩,無以言。

古詩詞語言純粹而凝練,是漢語濃縮的精華,常讀古詩詞,其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都會大大提升。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在《半小時漫畫唐詩中》一書中,很有畫面感地為我們解讀了詩詞對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影響。

當你看到一個漂亮姑娘時,你只會說:媽呀,漂亮!而西漢音樂家李延年會說: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當你考了全班第一的時候,你只會說:媽呀,真爽!而詩人孟郊會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詩詞其實是一種表達感情的高級方式。在這樣的突出對比下,我們可以很明顯地能夠感受到學好古詩詞的重要性:豐厚文化底蘊,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優秀的古詩詞,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結晶,也是現代營養豐富的精神良藥,在當代具有提升審美能力、人格修養與氣質修養能力和語言能力的重要意義,具有永恆的思想情感和藝術魅力。

(二)學習古詩詞的方法研究

在了解了學習古詩詞的當代意義之後,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如何學習古詩詞。本文將從以下三個層面具體分析優化古詩詞學習的方法。

第一層面:大量積累,旨在堅實基礎,豐厚素養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背來也會吟」。這其實講的是一種經典古詩詞閱讀的境界,也是學習古詩詞的重要方法。

因為「量變是質變的基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首先從量變開始,在達到一定程度的量的積累之後,才有可能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而《中國名篇名句賞析》這本書就很好地滿足了「量」的需求,書中所選詩詞基本覆蓋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的命題範圍,以及備選但實際未播出的詩詞若干首。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所選的經典詩詞是在作者吸收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確保注釋準確無誤的前提下,進行賞析和評註的,深入淺出,活潑平易,一步一步引導讀者進入詩意的美的殿堂。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注重量的積累,廣泛閱讀和背誦名篇名句,在了解常見的文化知識和文學典故的基礎上,掌握古詩詞的基本特點,豐厚自身素養。

第二層面:學會審美,旨在深入探究,審美怡情優秀的古詩詞,不僅充分顯示出古代文化精英無與倫比的藝術創造力,更滲透著濃鬱的人文意識。要想學好古詩詞,必須讀懂古人的這種審美情趣。

餘秋雨先生曾說:「在孩子們還不具備對古詩文經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時候,就把經典交給他們,乍一看莽撞,實際上都是文明傳代的絕佳措施。」

這也就是說,培養審美能力的第一步是學會吟誦古詩詞。在孩子剛接觸到古詩詞,還不太理解具體含義的時候,通過吟誦古詩詞,它們既可以感受詩詞音韻之美,又可以促進記憶力。

當他們對古詩詞有了初步了解之後,可以從章法修辭的角度,去賞識其中高超的表達技巧,領悟詩人的情感表達。古人表達情感的方式很含蓄,一般不會直接表明自己的情感態度,而是通過「借景抒情」、「用典」等修辭手法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因此,想要正確領會作者的意圖,就需要明白這些章法修辭背後的意義,通過作品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對作者的思想狀況,對作品的寫作背景和寫作目的有所理解。

最後,把握整體基調之後,領略其中的情志意趣,提煉主旨。在讀懂全詩,理解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思想之後,提煉出全詩的主旨,深華主題。

孩子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可以逐步深入研究,首先,通過吟誦把握節奏感;其次,利用修辭領會情感;最後,把握基調提煉主旨。甚至對於一些重要古詩詞,可以更進一步地分析該作品在當時的現實意義,以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價值,這也是學會審美的重要內容。

第三層面:學以致用,旨在探究求真,理性拓展古詩詞具有超越時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頗具現代意義。在孩子學習和理解了古詩詞的思想內涵之後,相當於完成了「入乎其內」,還需要實現「出乎其外」的效果,學以致用,讓他們的心靈與詩詞的思想內容達到相通和共鳴,在實踐中自由運用所學過的知識。

其一,多元感知,利用視覺、聽覺、味覺等,在生活中直接引用古詩詞。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處處皆詩詞,隨處可見的書名、店名、商品、曲名等都可以引用古詩詞。

比如:「稻花香」酒就引用了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的「稻花香裡說豐年」;電視劇、歌曲《幾度夕陽紅》就引用了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等。

其二,古為今用,創造性的間接引用古詩詞。這也是當代意識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理性審視,用現代人的眼光,對某些詩句變形或者引用主題等。

比如瓊瑤老師的小說就很喜歡圍繞古詩詞展開,她的小說《在水一方》取自《詩經·蒹葭》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庭院深深》取自歐陽修的《蝶戀花》中「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等。

無論是直接引用還是間接引用古詩詞,都是古典詩詞與現代經濟生活的一種巧妙結合,激發孩子對古詩詞的興趣,旨在探究求真,理性拓展,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最終目的。

而李定廣教授將自己的研究心得與最新學術前沿成果相結合,編纂《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的行為,則是直接引用與間接引用並存的方式,在有限的賞析文字中,道盡了古詩詞的文化意蘊和蘊含其中的詩美與哲理。

這本權威、可靠的詩詞讀本,適合中學生、大學生以及不同層次的廣大詩詞愛好者閱讀。帶領我們在500首經典詩詞的積累中,提高審美能力;在穿越中華3000年的古典審美中,鍛造人格修養與氣質修養能力;在學以致用中提升語言能力。

相關焦點

  • 常見詩詞名句賞析
    常見詩詞名句賞析楊萬星        有沒有一句話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被你反覆吟誦有沒有一首詩像是詩人穿越千百年專為某一刻的你而寫有沒有一本書令你愛不釋手字斟句酌        其實有些古詩詞可以不記全篇
  • 2019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大全,名家名作配題練習,助你滿分拿下
    2019年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大全,名家名作配題練習,助你滿分拿下這道題!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古詩詞是中華文化中的精粹,是中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另外,在語文新課程標中也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縱觀各地近幾年的中考語文試題,對古詩詞考查的比重在逐年增大,題型從傳統的上下句默寫到越來越重視詩詞賞析,尤其詩詞中的名句更是考查重點。
  • 2018中考語文複習系列專題六:古詩詞賞析知識點及技巧(一)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古詩詞賞析是中考語文中必考的一種題型,縱觀歷年中考試題不難發現,這類題目一般文字淺易,學生對考點也比較熟悉,但答題結果卻年年失分嚴重。其主要原因就是對詩詞的有關知識點沒有很好地掌握。
  • 《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王立群點評百首古詩詞,幽默有乾貨
    勇奪詩詞大會冠軍的武亦姝被清華大學錄取的消息,激發了更多父母為孩子添置古詩詞書籍的衝動。曾在《百家講壇》擔任主講人,且是《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的知名學者王立群教授近日推出新作《王立群妙品古詩詞》,從私人角度點評,乾貨滿滿。
  • 學習古詩詞賞析的關鍵是什麼?具體怎麼做?老師的這篇文章說透了
    如今在語文的學習之中,古詩詞也成為孩子們學習語文的一大難點,其實學習古詩詞的孩子們,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有的孩子對於古詩詞賞析可謂是得心應手,而有的孩子即使怎樣去學習也無法入門。其實,這兩者的區別就在於學習的興趣,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是學生能否熱愛古詩詞的關鍵。
  • 《中國詩詞大會》裡這36句古詩詞名句,是你不得不讀的經典
    《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作為央視一檔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自2016年以來,已經連續播出了六季,深受廣大幼青老觀眾的喜愛。同時《中國詩詞大會》本著「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中華傳統文學中經典的古詩詞句,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 一部藏在古詩詞裡的中國地理,讓孩子學習一舉兩得
    而這套《跟著古詩詞學地理(便攜版)》,裡面不僅有多位知名詩人的64首經典古詩詞,主要依據教育部統編教材編撰,既有耳熟能詳的名家名篇,又有圍繞教育部規定的中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書中對每首詩還有深入解讀,附有詳細的詩人生平、注釋、譯文、賞析;對每個地方會有相關的地理地形、風土人情的解讀。比如龔自珍 《己亥雜詩》(其五) 。
  • 詩詞不用背,讀完自然會!1-6年級畫圖速記古詩詞,記憶法大師編寫,解鎖詩詞學習新方法~
    說實話,萬萬沒想到,學習古詩詞,居然真的能用畫畫來解決,而且,還讓人更懂詩詞的含義和意境。通過圖畫方式,讓我們對古詩詞的記憶力和感悟力更上一層樓。而且詩詞在康震老師的筆下變得更有趣味,更生動。如「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 詩詞才女武亦姝被清華高分錄取:出類拔萃孩子的背後都說明了什麼
    在武亦姝身上,我們看到了武亦姝的見多識廣,這些其實都是從書本上獲得的,尤其對於普通的家庭,沒有太多的錢花在孩子身上,最好的一種方法就是早點培養閱讀,養成自律和自學的習慣,從智力上開發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武亦姝的出色來自於她對古詩詞的熱愛,最終才能厚積薄發,可見她的語文學習能力很卓越。然而作為我們普通的一員,憑什麼不努力學習詩詞呢?
  • ...梅媛名師工作室四川省課題《古詩詞群文閱讀中意象賞析之於...
    隨後,她詳細闡釋了《古詩詞群文閱讀中意象賞析之於審美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的背景、核心概念界定、相關研究綜述、研究價值意義和創新點、研究目標和內容、研究思路和方法、預期成果、預期效果。梅媛老師指出,本課題是在四川省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於大規模推廣的群文閱讀理論與實踐深化研究」總課題組的指導下進行研究,通過老師們細緻入微的分析梳理,結合我區學生實際,本課題著眼古詩詞意象賞析,立足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倡導課程多元化,不斷推進課程改革,探究古詩詞群文閱讀中意象賞析與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關係,形成在小學高段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實踐過程中,緊扣古詩詞意象,通過古詩詞意象賞析幫助學生品鑑古詩詞的人文美學價值
  • 拒絕死記硬背,3種方法解鎖詩詞學習新方法,輕鬆提升孩子記憶力
    高考即將來臨,在2020年的部編版高中語文課本裡,古典詩詞在試卷裡的分數佔比也增加了,且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形式。比如在語文試卷裡,經典名句的背誦與默寫、詩詞歌賦的賞析、詩人歷史背景、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等等分數比例已然佔30%,這是什麼概念?這表示古詩詞和作文的分數已經比肩而立了!
  • 背詩詞的最佳次序——應對比重加大的中高考
    《背詩詞的最佳次序——應對比重加大的中高考》 文/曉東-奶爸&心理師 自2017年始,全國統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新教材,詩詞、古文比例大幅增加,此趨勢也已在小升初、中考和高考中得到體現。 孩子們應如何高效地記憶詩詞呢?我把背詩詞的目的分為三種類型,分別對應三種背誦順序。1.高考型。
  • 《中國詩詞大會》學術總顧問也來自上海:為出題常熬夜
    李定廣教授(右一)與節目組合影(圖片來自上海師範大學)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2月9日報導:日前,《中國詩詞大會》刷爆各大網絡,上海三名女中學生的不俗表現成為佳話。  連續兩屆擔任節目學術總顧問  事實上,李定廣教授已連續兩屆擔任《中國詩詞大會》學術總顧問。他說,擔任兩屆學術總顧問非常辛苦,「比如出題的時候,七八個人各自待在屋子裡,每天從天色蒙蒙亮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鐘,期間除了吃飯、睡覺,大家把所有的時間和心思都撲在了出題上,還要反覆審定修改。」
  • 《給孩子的古詩詞》:112首傳世名篇,開啟孩子想像力和閱讀力的大門
    古人寫詩作詞,所涉內容極廣,《給孩子的古詩詞》針對孩子的成長特徵,劃分為以下七個部分——「萬紫千紅總是春」「綠樹陰濃夏日長」「我言秋日勝春朝」「絕愛初冬萬瓦霜」「且喜人間好時節」「坐見山川吞日月」「萬物靜觀皆自得」,分別展現了春夏秋冬四時景物,中國傳統節日,山川河流、亭臺樓閣,動植物以及童真童趣的情境。
  • 每天學習古詩詞,傳承詩詞文化
    我國的詩詞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尤其是那些朗朗上口的經典名句,幾乎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經常掛在嘴上的,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悠悠的歷史長河中,詩詞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詩,宋詞,元曲等詩詞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 初中生高分必備:7~9年級古詩詞賞析大全,附3年常考經典題型!
    初中語文:7~9年級古詩詞賞析大全,附3年常考經典題型!家有初中生必備一份,助力孩子考取語文高分,成績直上110+!隨著中小學語文教改的逐步深入,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在全國統一的部編版教材中,古詩詞的篇幅明顯增加,大小考試也將它列為重點,進行深度考查。這對於中小學生,尤其初中生而言,光會背誦和默寫一些古詩詞名句,是遠遠還不夠的,還要會對這些經典古詩詞及名句進行賞析。
  • 《中國最美古詩詞》:與經典相遇,永遠都不晚
    我當時語塞,以我有限的詩詞存儲,真無法想出一句貼切的詩詞來應對。這無疑是讓人沮喪的,但卻是客觀事實。當然,術業有專攻。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詩詞大家,能夠七步作詩,但那些傳唱千年的千古名篇卻應該成為我們人生的底色,溫暖我們的生活。
  • 讓我們一起感受詩詞人生,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古詩詞
    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的榜樣,要想讓孩子學好古詩詞,首先我們要對古詩詞有一個認識和學習,當我們對古詩詞提升了感知力的時候,自然會在孩子學習古詩詞方面有一個幫助。所以,我們在2021年的第一個月,決定將主題閱讀定為:詩詞人生。
  • 王立群推出「新詩話」 獨家妙評100首經典古詩詞引熱捧
    千龍網北京8月5日訊 近日,著名文化學者、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王立群新作《王立群妙品古詩詞》推出。此次,王立群著力於恢復中國古人點評詩文的傳統,全書見解獨到,風趣幽默,力求發前人所未發,道今人所未言,深入淺出的流行語言讓傳誦一兩千年的100首古經典詩詞活在了當下。
  • 描寫臘八節的經典古詩詞名句 10首關於臘八節的詩詞賞析
    描寫臘八節的經典古詩詞名句《臘日》【唐】杜甫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