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小故事讓你了解心理學】如何讓對方點頭,而不是反對

2020-08-27 嘹亮ing

運用心理定式讓對方不斷點頭

在心理學上有個非常著名的原理叫做「刻板印象原理」,指的是,一個人在一定的時間內所形成的一種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趨勢會影響他隨後的思維方式和言行舉止。即一個人在其已有經驗的影響下,心理上通常會對某一特定活動處於一種準備的狀態,從而使其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帶有一定的傾向性與專注性。

刻板印象原理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的思想和行為。蘇聯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關於「刻板印象」的實驗。


心理學家把同一張照片出示給參加實驗的兩組大學生看。不過,心理學家事先告訴第一組的學生:照片上的人是一個怙惡不悛的罪犯;告訴第二組的學生:照片上的人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最後,心理學家讓這兩組學生分別用文字來對照片上這個人的相貌進行描述。

結果,第一組學生描迷道:此人深陷的雙眼表明其內心充滿了仇恨,突出的下巴昭示著他沿著犯罪的道路越走越遠的內心……

第二組學生描述道:此人深陷的雙眸表明其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他在求知的道路上不畏艱難險阻的意志…

同一個人,之所以會得到如此截然不同的評價,僅僅是因為評價者之前得到的關於此人身份的提示有區別。一開始產生了反感,後來就很難認同;一開始認同,往往就會一直認同。在人際交往中,如果能夠巧妙利用人的心理定勢,就可以非常簡單地讓他人點頭稱「是」,對你心悅誠服

  • 「今天的天氣真不錯啊!」
  • 「是啊!」
  • 「夫人和孩子也都好吧?」
  • 「是的,很好。」
  • 「今年是你的本命年吧?
  • 「是的,我屬鼠。」

讓對方不斷地同意你的意見,製造對方「同意」的心理定勢,最後,引人正題,對方往往也會同意。

或許有人會懷疑,這個簡單得類似於哄小孩子的策略真的能夠奏效嗎?是的,這個策略雖然簡單,但的確非常有效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心理經歷:用「不」來拒絕對方,並不能讓自己心情愉悅,甚至有時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相反,表示同意的肯定性回答往往會給自己帶來愉快輕鬆的感覺。也就是說,對人來說,同意是自然的態度,而反對要比同意困難。

再加上心理定勢對「同意態度的強化」,人在連續地同意了一連串事情之後,要突然扭轉態度是非常困難的。再則,人天生有一種使自己的言行或者態度前後保持一致的需求,如果產生了不一致,就會造成心理不適。因此,通過製造對方「同意」的心理定勢來使對方心悅誠服,是切實可行的說服策略。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先就一些對方肯定會表示同意的事情取得對方的同意態度,使對方形成心理定勢,最後再道出正題,往往就會避免雙方的許多意見分歧,使彼此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共識。


相關焦點

  • 【每天一個小故事讓你了解心理學】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
    實用精要首先應充分考慮對方的利益重要的是,不要放棄,直到找出為止有時,在說服別人或想拜託別人做事情時,不管怎樣進攻或懇求對方,對方總是敷衍應付,漠不關心。這時你首先要消除對方心理上的漠不關心,然後再說服誘導。在推銷方面,推銷員為了喚起顧客的注意,並達到80%的購買率,往往是先誘導,後說服。通常,我們行動的目的都是「為自己」,而非「為別人」。
  • 每天一個心理學測試丨你人氣如何?
    你人氣如何?你是否受歡迎?今天來測測「真相」。是 → 15否 → 1414、你更喜歡恐怖片,而不是愛情片。是 → 15否 → 1615、如果現在還有男的用手絹,你會覺得很娘。是 → D否 → 2424、你認為,女人一定要擁有一個藍顏知己。是 → C否 → 2525、如果讓你在架子鼓和小提琴裡,一定要選一樣來學,你會選擇架子鼓。
  • 《分手心理學》分手後如何喚起對方愛的能力,讓對方主動找你複合
    文 |晴風圖 |網絡你在分手後,想要複合嗎?有沒有想過要如何複合呢?近日,看了一本好書,叫《分手心理學》,是作者曹學敏所著,整本書為我們分享了,我們在分手前,分手後的每一種心理,以及背後的原因。現在的你在對方心中是什麼樣的?未來的你在對方心中是什麼樣?只有了解到了這三點,我們才能更好地和對方去複合。
  • 【每天一個小故事讓你了解心理學】一層一層剝筍,一步步說服
    一層一層剝筍,一步一步說服實用精要在說服他人的過程中緊扣主題,從一點切入,由小至大,由遠至近,由淺到深,由輕到重,逐層展開,直至揭示問題的本質,進而達到引誘對方就範的目的。心理學家曾進行了一個著名的試驗
  • 說服人心的技巧:問對問題 讓對方立刻點頭
    「問題」其實隱含了「說服」的成分在裡面,只要你使用一點點的心理學在其中,就可以通過有技巧地問問題,解決很多生活及職場上的疑難雜症,甚至好的問題還能夠促使別人改變,藉以影響身邊的人。  日本心理學大師內藤誼人在《說服各種人的聰明問話術》一書中指出,好的問題比命令更為有效,只要善用問問題的技巧,就可以得心應手。
  • 《分手心理學》:那些阻撓孩子婚姻的父母,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在《分手心理學》這本書中,曹雪敏老師把因為家長反對而分手的情況,分為了兩種:一種是自己父母反對導致分手。另一種是對方父母反對導致分手。1,因為自己父母反對導致的分手在這種情況中,我們第一反應是覺得難受和不信任感。
  • 心理學:身體不會撒謊,教你如何從肢體語言讀懂他人內心
    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我們與他人交談時,只有10%的信息是來自對方的語言,而40%的信息是根據自對方的語調和語速得到的,50%來自於對方的肢體語言
  • 每天學點心理學之:如何用心理學,正確解決「人際交往」中的關係
    ,我們不妨從「心理學」上來看看這一「駁論」心理學認為,第一印象是一種優先效應。然後在往後的相處中,這種「不錯」的感覺將會不斷地影響你對這名老師的「看法」。但是這是相較於「淺層人際關係」,那如果說是「深層人際關係」又是如何呢?心理學上認為:在深層的關係中,不管你的第一印象是好還是不好,別人對你的評價,最後都會被作為一個優缺點並存的正常人來看待。
  • 如何通過面部表情看穿對方意圖?很簡單,沒學過心理學也可以!
    人們往往認為心理學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不是一般人能夠掌握的。其實這是錯的,心理學並不高深,它考驗的是人們對於細節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與其說它高深,不如說它細緻,對人性和現實事物了解的更加透徹的人就越是明白心理學的魅力。
  • 心理學:婆媳共處,根據對方的行為,這3種相處方式任選其一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婆媳、婚姻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幫助被婆媳問題困擾的朋友們解開心中的疑惑,防範被自己的婆婆、兒媳欺辱,守護好自己的幸福人生不被破壞
  • 心理學帶你了解愛情的本質,告訴你如何維持愛情
    不管是快樂還是憤怒悲傷,都不是外界給的,它是來自我們內心的。當月暈階段過去,兩個人更頻繁更深入的接觸後,各種缺點凸顯,優點還在只是看不見,看到的都是對方的缺點,其實事實是:並不是對方說的話做的事讓你不滿,而只是他說話做事的方式觸碰到你潛在的痛處,讓你舊傷復發。
  • 【每天一個小故事讓你了解心理學】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別人
    因此,若想要別人根據你的觀點辦事,請記住:「讓別人覺得給他出的主意不屬於你,而屬於他自己>西奧多·羅斯福在紐約州當州長的時候,猶如一個出色的外交家隨後,他們又向我提出另一個人選,但對這個人既說不出他的長處,也找不到他的短處。通常我就說,與論界不希望這種人佔據個位置。我請他們另舉賢能。第三個候選人比較合適些,但仍不完全合造。最後我對他們表示感謝並請他們再考慮一下,於是他們就提出了我自己選中的那個人。對他們的幫助表示感謝的同時,我宣布了對這個人的任命。我對政治活動家們說,為使他們滿意我是盡力而為了。現在該輪到他們助我一臂之力了。
  • 如何更好地建立親密關係?看看這20個心理學小竅門
    在心理學裡,心理學家Kelly最早給關係加以定義。他認為,關係是指二個人彼此能互相影響對方,並且互相依賴。之後,心理學家Levinger和Snoek在這個解釋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互賴模型,用它來說明親密關係中的變化特點。
  • 健玲,盼望心理學,NLP12前提假設六,溝通的意義在於對方的回應
    健玲盼望心理學溝通的意義取決於對方的回應,在溝通中重要的不是你講了什麼,而是別人聽到了什麼。這句話很有針對性,在生活中很多人經常說,「這句話我講了,有沒有聽到那是你的事情」。我們講了一個東西,如果我們想要表達的核心意思聽眾沒有意識到,那等於這句話沒講。
  • 心理學:每天都在學習,你真的了解什麼是「學習」嗎?
    家長們每天都把孩子的學習掛在嘴邊,可是,你知道「學習」究竟是什麼意思嗎?學習其實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在心理學中,對學習是這麼解釋的:學習是指個體在特定環境下由於練習或反覆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 心理學教你:如何通過對方細微的表情來看懂對方
    例如,當你口若懸河的和別人在討論交流你的觀點時,對方卻眼神呆滯,時不時觀望四周,或低頭看腳,這個時候很明顯對方對你的話題不感興趣。又如,當你面對自己喜歡、或者感興趣的人,通常都不會太久的「正眼相看」,更多的是斜視、偷看。這種遮遮掩掩的一方面為了掩飾你的不在意,一方面表現出了你的內心的波瀾不驚和興奮。
  • 心理學教你如何從細節看透一個人
    心理學一個神秘般的存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對心理學充滿著好奇,感覺心理學有的時候無所不能,它能夠讓人從一些不注意的細節看清楚一個人的本質,一個人偽裝的再好,也逃不過心理學的角度,現如今這個社會,居心叵測的人太多,我們很難從相處中感受到對方是否是真心。那麼下面心理學教你如何從細節看透一個人,一起看看吧!
  • 風暴心理學:如何高情商回答對方所提問題,化被動為主動你要知道
    你好,這裡是風暴心理學,我是周寧 本篇文章1900字 大約閱讀4分鐘在生活中、工作中,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在兩個人的對話當中,對方向你提出的問題,要佔很大的比例,有時候確實不想回答對方或者回答方式令自己並不滿意,腦袋一空不知道怎麼回答隨口就說出去了,這樣不自覺的就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了
  • 談戀愛時,如何了解對方?
    之前認識一個女孩,新婚不久,每次跟我聊天,總會跟我抱怨她老公的種種不是,總是跟我抱怨她老公家裡人的各種不好。她們談戀愛一年不到,就立馬走入婚姻禮堂。不久後,我就聽說她們經常鬧矛盾。我問她:「你們婚前在談戀愛,究竟在談什麼?」
  • 每天一個心理學測試丨知心的朋友有幾個?
    朋友的多少代表了我們應付孤獨的能力,不如此時此地讓我們做一個小測試,看看你我知心的朋友有幾個?任何自評的心理測試,都具有當下主觀性,會受此時此刻的情緒引導,不一定完全符合自己,不需要完全相信,不過每一次心理測試也是了解自己的機會,讓我們平常心的開始今天的小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