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好不代表孩子笨,而是'數學焦慮'限制了孩子的潛能!

2021-02-19 快樂酷巴娃

(轉載自:英國女王大學微博)

求學時,你是否也曾被數學這門科目折磨過?是否也曾深深地焦慮過或自暴自棄過?

「為什麼別人都會我不會,是我笨嗎?」

「為什麼我明明這麼努力,但數學還是考不好?」

「我是不是真的學啥啥不行,乾飯第一名……」

 

對於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們來說,這種因對數學的害怕和擔心帶來的焦慮,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行為問題或生理症狀。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孩子平時做起題來還算得心應手,但一到考試就頭腦一片空白,什麼解題步驟、公式定理統統想不起來,導致每次考捲髮下來才一拍大腿「哎呀!送分題!」

 

英國女王大學心理學學院的最新研究表明,兒童時期對於數學的焦慮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考試成績,甚至還會影響孩子在未來學習數學概念和公式定理的能力。

英國女王大學心理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在英國和義大利的學校中挑選了200位6歲的學齡兒童,教授了他們此前從未學習過的數學內容,包括十位數的加減法,以及大於號、小於號的應用。

 

在實驗開始前,他們對孩子們的數學能力進行了評估,而在教學結束後和教學結束一周後又分別做了兩次評估。結果顯示:孩子對數學的焦慮感越強烈,他們的數學基礎也就越弱,在課堂上學到的內容也就相應更少。

 

研究還發現,雖然這些參與實驗的孩子只有6歲,但他們已經開始對數學感到焦慮。儘管學界對「數學焦慮是否會影響幼兒的學習成績」仍存在爭議,但我們的研究已證實:數學焦慮對幼兒的數學學習有影響

如果對數學的焦慮會導致幼兒在課堂上學習到的內容比同齡孩子要少,那麼對數學感到焦慮的學生在擇業時傾向於避開與數學有關的職業也就不足為奇了。

數學焦慮給人帶來的影響可不僅僅在學生時期,它可能是一種終生存在的影響。對數學感到焦慮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會對數字感到頭疼,比如,有可能在財務和健康方面做出糟糕的決策。

 

舉個最近的例子來說,對數學感到焦慮的人在解讀有關COVID-19的統計數據和圖表時會感到「老大難」,但是卻不得不根據這些數字信息選擇自己合適的生活方式。

 

對數學感到焦慮的人還常常面臨拖延症、迴避挑戰和自卑等問題,這些問題對人們的生活質量有很大的影響,也會阻礙人們的成功。因此,我們需要對數學焦慮症進行早期評估和幹預,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成績,還能幫助他們克服焦慮的情緒。

 

所謂言傳身教,父母可能會把自己對數學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因此,一些幹預方法側重於提高父母的自信,讓他們對自己輔導孩子數學的能力感到自信;同時為他們提供可以在家裡跟孩子一起玩的數學遊戲。電腦軟體和手機應用也很適合用來學習數學,而且這些軟體一般零基礎、易上手。

 

其他研究表明,幫助學生成功解決數學問題,這樣的經歷可以很好地激勵學生,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幫助他們克服焦慮。其實強烈的數學焦慮未必會導致考試低分,但卻限制了孩子們的潛能,而有老師陪伴學習數學可有效地減輕這種焦慮。

 

雖然數學焦慮會導致各種負面結果,但它們是完全可以克服和避免的。研究表明,我們應該在孩子剛入學或更早時就開始培養他們對待數學的積極態度。

 

作為巴黎高科優質教育基地,酷巴娃學園早於幾年前就領先開闢數學啟趣味數學課和各年齡段奧數邏輯,由名校專業數學老師帶著孩子們,啟用新加坡數學教學法,一起進入神奇有趣的數學世界,在遊戲中開拓發散性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開啟數學大腦,探索數學的奧妙,愛上數學之美。奧數邏輯則在趣味數學的基礎上,內容更加豐富和高深,遊戲及訓練題目難度增加,強化在邏輯思維方面的訓練,並融合袋鼠數學的思維挑戰方式,練習往年考試真題,實現從學習數學到熱愛數學的完美進階。酷巴娃的專業數學老師們來自瑪麗居裡大學數學系、巴黎高科應用數學專業等名校,教學重點突出,邏輯思維嚴密,耐心因材施教,舉一反三,循循善誘,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每周末1小時課程,具體上課時間請掃碼文末二維碼諮詢酷巴娃小助手。從適合5歲兒童的數學啟蒙一直到適合初中生的數學課,三人成班,每天一課,快來報名吧!

學生反饋:

酷巴娃奧數班群樂趣多,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家長的正面反饋很鼓舞人心呢!

很喜歡數學課很喜歡Coco老師,老師認真耐心能夠調動孩子積極性!小班教學挺好的,互動很多,孩子們都比較喜歡參與
之前是在假期文化營的時候上過Coco老師的數學課,孩子特別喜歡,最近太著迷了,整天嚷著要做數學題
妹妹看哥哥上數學課很好玩,也想上,哥哥說不是她的課,兩個人打起來了,我要給妹妹報名

相關焦點

  • 孩子數學不好不是「笨」,家長明確3點,奠定孩子學習數學的基礎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是培養孩子數學興趣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培養孩子關於數學邏輯思維的重要階段。1-6年級這個階段的數學基礎打好了,孩子上初高中接觸更難的數學、物理、化學,所遇到的挫折相比那些小學數學基礎不好的孩子更小,孩子在這些「難科目」上往往更有信心。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你在用笨方法教孩子嗎,快來自查| 育兒
    家長不愛學習和閱讀,就不能為孩子創造出一個好的閱讀和學習的環境,孩子自然也不會對書本感興趣。「笨辦法」4:把「笨」掛在嘴邊,給孩子過多的負面暗示說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頭禪,說起時甚至帶著愛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時,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聰明!」「李阿姨的女兒都能用英語和老外對話了,她比你還小呢。」有時,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現謙虛,「我兒子不行,很笨的。」「這孩子很沒腦子的。」如果家長總說孩子笨,勢必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定勢:「我笨。」結果影響孩子的智力活動積極性,反而限制了智力的發展,學習上不去。
  • 爸媽數學不好,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用對3招孩子事半功倍
    對於數學好的孩子來說,高考數學輕鬆就能高出平均分幾十分,數學滿分的高考狀元更是屢見不鮮,但因為數學「拖後腿」而上不了好大學的孩子比比皆是。孩子學了十二年的數學,成績仍然不高,那一定是孩子的數學思維不好。
  • 數學成績總是上不去,不是因為孩子笨,而是以下5個壞習慣鬧的
    分享學習故事,記錄點滴成長 數學是貫穿孩子學習始終的科目。可是數學跟英語、語文有很大的區別。數學的很多知識點不是孤立的、分散的,而是一環扣一塊的,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是非常緊密的。如果中間有哪個知識點沒有學好,很可能影響後邊知識點的學習,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其它科目的學習,比如物理、化學等。
  • 爸媽數學不好,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用對3招事半功倍
    對於數學好的孩子來說,高考數學輕鬆就能高出平均分幾十分,數學滿分的高考狀元更是屢見不鮮,但因為數學「拖後腿」而上不了好大學的孩子比比皆是。孩子學了十二年的數學,成績仍然不高,那一定是孩子的數學思維不好。
  • 豆瓣8分《數學荒島歷險記》:孩子數學差不是因為笨,家長錯了
    很多父母都表示,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數學成績還挺好的,怎麼一到了三年級,數學成績就遭遇「滑鐵盧」了呢?很多父母懷疑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天生就笨,智商不如別人家的孩子高?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家長可能錯了。懼怕數學:這是孩子數學成績差的第一道坎很多孩子都不喜歡數學,題目難,公式多,學起來太費力了!在《數學荒島歷險記》中,小主人公羅克是一名數學天才,但是自己也非常不喜歡數學課!
  • 孩子笨並非天生的,而是陷入了「習得性無助」
    她經常十分自信地對人講:「我的小愛因斯坦沒有任何毛病,你們不了解,他不是發呆,而是在沉思。他將來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學教授。」後來實驗者在給狗電擊前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倒地呻吟和顫抖。它本來可以主動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造成的惡果。
  • 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不是孩子智商不夠高,而是父母的啟蒙方法不對
    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不是孩子智商不夠高,而是父母的啟蒙方法不對!孩子數學成績不好,究竟是什麼原因?1.孩子對於數學缺乏興趣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數學是很枯燥的,如果孩子對數學沒有興趣,那麼無論你怎麼做,孩子都是學不進去,數學成績自然也不會好多少,只有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他才能細心的去研究、思考、運算。
  • 孩子總學不好數學是因為笨?可能缺少「數理思維」,難怪總學不來
    文|萱媽(戳↑關注,你想了解的的育兒知識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從小到父母管的比較多的就是孩子的學習了,因為學習的好壞關乎著孩子未來的發展。說到學習,讓人頭疼的就是孩子的數學了。每次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父母在一邊看著都非常著急。看到孩子連簡單的題目都做不好,就會很生氣。
  • 「數學焦慮」席捲全球,無論大人還是小孩為何如此害怕學數學?
    不只是學生,其實很多人即便走向社會也常常因為數學發怵。人們因為學習數學而產生的憂慮、緊張狀態,正在成為一種常態,且這種「數學焦慮」影響人群廣泛,使得世界各地的人都在深受困擾。還有人將數學能力與智商劃等號,「聰明孩子數學成績好」、「笨孩子學不好數學」等言論,讓很多孩子默認自己「不是學數學的料」,大大挫敗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 數學差的孩子,並非天生「笨」,多半是父母這方面教育沒有做好
    提到數學,想必有的家長都會感到頭疼,尤其是看到自家孩子的數學成績,更是心頭一緊,強忍著自己想揍孩子的衝動,大部分家長都會心生疑惑,為什麼孩子的數學成績會如此之差?是笨嗎?其實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孩子數學成績差並非是孩子天生就「笨」,而是和父母有著很大的關係
  • 為什麼有些孩子再怎麼努力也學不好數學?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天爺似乎把孩子悄悄分成了兩波,一波學習數學幾乎不費力氣,另一波再怎麼費勁,就是學不明白數學。有些孩子明明小學成績還不錯,到了初一,一接觸到抽象的代數就不行了;也有的孩子初中數學學得還不錯,到了高中成績就一蹶不振。
  • 孩子數學學不好與智商有關嗎?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潛能開發>大腦潛能>正文孩子數學學不好與智商有關嗎?兒童保健科專家指出,智商低下只是學習能力差可能的原因之一,雖然智商可測,但目的不是為孩子貼智商高低的標籤,而是告訴家長怎麼引導孩子發育、發展。要做專業的智力、智商測試,可到各大醫院的兒童保健科、心理科或神經康復科。
  • 孩子的數學成績好不好,不是看智商,而是看家長能不能做好這一點
    不少家長表示,英語的學習像是一種天賦,語言類的能力我們想管也無能為力,那麼孩子數學學習不好,是因為不夠聰明嗎?數學成績往往與這項因素有關,家長們知道嗎?見過一個育兒最佛系的家長,他們家是典型的暴發戶,因為拆遷得到了非常多的補助,再加上兒子工作非常賣力,一家人老早就從老城區搬去了市中心。
  • 數學成績上不去,不是孩子笨,是這幾個壞習慣鬧的!
    那麼,怎樣才能幫孩子解決數學這個「老大難」問題呢? 01 糾正數學學習的壞習慣數學成績上不去,或多或少與學習習慣有關。如果孩子在數學學習中有以下習慣得話,一定讓孩子儘快解決。1. 02 重新認識數學除了糾正錯誤習慣之外,最關鍵的還是激發孩子內心對於數學的興趣,提升數學能力。如無意外,數學學習不好的孩子一般遇到最多的就是以下問題:1. 算數很慢,是不是學不好數學?「算數很慢,是不是學不好數學?」
  • 孩子數學成績差,原來與語文學習有關!
    這說明了大腦的無限潛能,但需要科學的、有效的教學支撐。對不少孩子來說,數學是比較難的科目。雖然平時課沒少上,作業沒少寫,習題沒少練,但總是出錯,成績不理想。而且,許多剛入學的孩子數學不好,語文特別是閱讀也不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別總說孩子腦子笨,了解「智力三元」理論,正確激發孩子的潛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頭腦出眾。決定孩子智力高低的既有先天的遺傳因素,也跟後天的教育有關。並且每個孩子都有他們各自的潛能,有各自的優缺點,父母不能單從孩子某一方面的表現來判斷他們是否聰明。
  • 孩子數學學不好怎麼辦?
    很多家長抱怨說自己的孩子各科成績都很好,但就是數學怎麼都上不去,給孩子報了數學補習班,效果也不是特別好,錢也白花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原因基礎知識薄弱這是成績在高分以下的通病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習慣有所欠缺每個人的思維能力各不相同,思維習慣也各有所長,有些同學比較偏向形象和感性思維,對於數學的數字和邏輯思維相對較弱。這樣的同學對於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解方面不太會有大問題,但可能在一些相對較難的題目的處理上會感到比較吃力。其實這個情況完全可以通過有效的教育方式改善的。
  • 孩子數學成績上不去,不是腦子笨,是這幾個壞習慣鬧的!
    重新認識數學除了糾正錯誤習慣之外,最關鍵的還是激發孩子內心對於數學的興趣,提升數學能力。如無意外,數學學習不好的孩子一般遇到最多的就是以下問題:做題很慢,是不是學不好數學?「做題很慢,是不是學不好數學?」恐怕很多人認為這根本不算一個問題——做題慢,當然學不好數學啊!其實,認為數學能力就是快速計算且計算正確的能力、快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以及快速解決數學謎題的能力,這跟真正的數學之間還有不小的差距。
  • 如何培養孩子在數學方面的興趣,克服數學恐懼
    張女士最直接的想法是給孩子報個補習班,但補習班的老師說,這是因為孩子做數學時很難有難題迎刃而解的快感,「像這樣的孩子,比提高分數更加重要的,是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起碼要降低他們對數學的排斥心理」。 的確,「讓學生產生恐懼的不是數學本身,而是應試教育和以往的數學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