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M9高校的實力
武漢大學醫學院能進入中國首批雙一流M9醫學院名單讓無數的網友們感到吃驚,畢竟武漢大學醫學院是曾經湖北省的省屬醫學高校,湖北省醫科大學,不僅是歷史底蘊和學科綜合實力,似乎遠不能和同城原衛生部直屬的同濟醫科大學相比,然而在武漢大學與同濟醫科大學合併未果後,面對同濟醫科大學併入華中科技大學後,讓華中科技大學的綜合實力趕超武漢大學,尤其是醫學院是武漢大學最大的短板,因此武漢大學藉助曾經和同濟醫科大學合作教學的經歷和強大的理科實力,投入巨資發展醫學院,藉助武漢大學的學術聲譽,讓原來的湖北省醫科大學的生源提升一個臺階,經歷了快20年的發展,如今的武漢大學醫學院綜合實力已經可以和同城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相比,甚至藉助強大的基礎理科實力,目前武漢大學醫學院在學術影響力上超過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學術聲譽超過同濟醫學院
一場新冠疫情讓武漢市的雙子星高校的附屬醫院大幅提升了曝光率,相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和附屬協和醫院,先天帶有貴族的血統,同濟與協和兩大百年醫學金字招牌,武漢大學醫學院附屬中南醫院和附屬附屬人民醫院名不經傳,然而卻在學術科研領域藉助武漢大學綜合理科實力的支持下,發布COVID-19科技貢獻的前三名醫院中,武漢大學附屬中南醫院和附屬人民醫院僅次於美國哈佛大學下屬的麻省總醫院,這也是為何武漢大學醫院會在學術聲譽領域超越同濟醫學院的原因之一,當然同濟醫學院目前的發展態勢很微妙,由於合校後遺症,兩家強大的附屬醫院財務獨立,與同濟醫學院屬於同級機構,甚至兩家附屬醫院的影響力超過了同濟醫學院,對比華中科技大學主校區各種高大上的大樓拔地而起,同濟醫學院一座新建的醫學轉化大樓,修建了多年都沒能投入使用,痛苦的合校磨合期,讓同濟醫學院發展緩慢,如果剔除掉附屬同濟醫院和附屬協和醫院的科研學術數據,同濟醫學院的學術影響力甚至是下降的,反而在主校區合校後組建的生命科學院卻發展迅猛。這也是為何原同濟醫科大學海外校友諫言萬言書的重要原因,同濟醫學院從2016年之後,似乎才有起色,隨著新冠疫情過後,國家開始重視醫學建設,拖延多年的醫學轉化大樓也許能在2020年底投入使用。
醫學需要基礎理學的支持與理解
醫學其實偏向理學,出成果就像讀醫學一樣的漫長,應用型工科講究短平快,醫學和基礎理科一樣,都屬於長期投入才能看到成果的學科,因此再看到原湖北醫科大學在合併入武漢大學後的快速發展後,原同濟醫科大學的校友們非常的痛心,畢竟原來的同濟醫科大學有著武漢大學醫學院純正的血統,曾經學科教授相互授課的歷史,讓很多人認為武漢大學會和同濟醫科大學合校,然而由於存在各種原因,最後卻成就了華中理工大學,如今的華中科技科技大學藉助合校的發展,目前已經從工科高校成長為綜合性高校,但是在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地球物理學、地球科學等講究知識底蘊的理科中,武漢大學還是湖北省第一,武漢大學醫學院的快速發展也是正是藉助了武漢大學強大的理科實力而快速發展,尤其是頂尖生命學科領域,前沿生物醫藥和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讓武漢大學醫學院的整體學術實力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