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耐克、阿迪達斯一樣的命運,快消品牌的風靡卻在中國遭遇一大波冒名頂替的「網絡官方旗艦店」肆意襲來。
日前,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官網發布聲明,稱發現不法分子假冒優衣庫官方網絡旗艦店的名義,發布招聘兼職客服等虛假信息。
優衣庫中國官方網站
由此可見,些山寨、甚至是假冒的優衣庫網店仍然在網際網路上混淆視聽,這些企業不僅僅在欺騙消費者,兜售優衣庫的仿牌商品,還打上了那些試圖從事電商行業的求職人員的主意。
據了解,目前在國內,優衣庫在中國大陸官方銷售渠道只有所有線下實體店和線上開設的優衣庫官網、天貓旗艦店兩家。除此之外,優衣庫尚未授權給其他電商平臺以及經銷代理商。
對於招聘事宜,優衣庫方面也表示,公司不會在在任何渠道以優衣庫官方網絡旗艦店的名義招聘網店客服/網店兼職客服;亦不會使用各種聊天工具面試應聘者,或要求應聘者提供身份證號、銀行卡帳號等敏感個人信息,也不會要求應聘者安裝任何軟體。
不過,通過百度檢索發現,網絡上充斥著各類優衣庫在線店鋪的招聘啟事,包括淘寶客服、網絡兼職、導購,乃至店鋪刷單人員的招聘信息令人瞠目結舌。
假冒優衣庫官方旗艦店的網絡招聘廣告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招聘信息的工作地點卻散落在全國各地,而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商貿有限公司中國區的實際所在地就在上海。此外,這些所謂的「優衣庫淘寶官方旗艦店」均很隱晦地屏蔽掉了自己的聯繫方式,而是通過留言方式吸引應聘員工。
更加獨特的是,如果在淘寶輸入「優衣庫」關鍵詞搜索,出現的商品列表則更令人眼花繚亂:優衣庫專櫃同款、優衣庫反擊促銷、優衣庫代購、優衣庫原單……顯然,在淘寶平臺中,並未因優衣庫官方身份的進駐,而迫使那些原有抄襲、仿造優衣庫品牌、風格的店鋪銷聲匿跡。
「雖然在搜索結果中,優衣庫天貓官方旗艦店仍然排在前三的位置上,但並不能阻擋那些『假』優衣庫的存在,甚至從第四個位置開始,就堂而皇之地出現。」一位優衣庫線下店的店員告訴億邦動力網,自從進入中國電商市場,假冒優衣庫的行為就「根本停不下來」。
實際上,不僅僅是優衣庫,包括zara、無印良品、H&M等多個國際知名快消品牌,在國內網絡銷售渠道中都面臨類似的遭遇。
就在6月份,無印良品剛剛入駐天貓,成為繼優衣庫、GAP之後又一進入國內B2C電商平臺的快消品牌;ZARA也將於今年秋季成為天貓的新成員。但無印良品們的「攪局者」並未因為正規軍的進入而偃旗息鼓,相反一如既往地喬裝打扮,有的商家不惜在店鋪主頁上直接打上「無印良品」的字樣和logo,以達到魚目混珠的效果。
在電商平臺上,優衣庫、zara、無印良品等快消品牌無一倖免,均遭到仿製
這顯然與天貓今天的主題策略相違背。特別是喬峰(王煜磊)執掌天貓後,鼓勵國際品牌和時尚範,聚焦一線和區域核心城市人群成為首要目標。「但流量入口被淘寶牢牢把控,「萬能的淘寶」似乎正在讓用戶體驗變得混雜,變得很Low。」上述人士說道。
問題並非只局限於淘寶和天貓之間的天然悖論,在京東、噹噹等開放平臺上,以「同款」身份出現的仿牌不在少數。
「開放平臺的終極困境就是海量商家同質化競爭嚴重,只有在商品標籤、款式上藉助知名品牌的知名度,才能迅速上位。」一位羽絨服品牌商家告訴億邦動力網,國際品牌之所以多年來對中國本土電商化始終處於觀望狀態,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正式大量混淆視聽的假冒品牌的存在。
其實,淘寶由始至終從未放棄過對假貨的清理,特別是所屬的阿里巴巴集團上市在即。
據媒體報導,從去年開始,有上市意向的阿里巴巴對假貨的打擊力度明顯加大,實行了「史上最嚴打假政策」。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也曾坦言,假貨已成為阿里巴巴最大的毒瘤,並表示阿里巴巴在保護智慧財產權的資金投入「上不封頂」。
不過,無死角的打架對於電商平臺而言,似乎是一場持久戰。
目前,電商約佔優衣庫中國整體銷售的6%。優衣庫在2013年天貓雙十一單日銷售額破1.2億,總計銷售超過百萬件商品,同比增長超過500%。
如此出色的表現,正在激勵更多時尚快消品牌闖入國內電商領域。
H&M大中華區、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總經理Magnus Olsso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天貓像是一個線上購物的集市,一個門戶網站。這種模式在美國和歐洲也很常見。對H&M來說,重要的是專注於品牌所提供的購物方式,以及如何更好地與顧客保持聯繫,並且為顧客提供超越期望值的服務。
但目前來看,無論是優衣庫,還是H&M,這個美好的願景在國內電商市場上可能會大打折扣。
本文轉載來自:億邦動力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