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模式持續,快時尚品牌探索新賽道

2020-12-19 環球網

本文轉自【羊城晚報】;

在12月,各大快時尚品牌通常都會進行促銷清倉活動。記者近日走訪廣州的優衣庫、H&M、ZARA、GAP等快時尚品牌店鋪發現,不少店鋪均已在店內貼上了「大降價」、「限時直降」、「周年慶」等促銷信息,以H&M正佳廣場店為例,原價249元的襯衫降至80元。然而,除了價格變動幅度大,記者注意到,部分品牌在款式上的更新力度並不明顯,上新速度快的優勢並未發揮。

UR正佳廣場店開始換季折扣活動

GAP正佳廣場店開展周年慶活動

H&M正佳廣場店已開始年底減價活動

事實上,經歷了近兩年快時尚品牌的洗牌期後,一部分快時尚品牌被淘汰,而留在行業內的品牌紛紛探索新的賽道。

退店潮後這些品牌出現回暖

日前,英國高街快時尚品牌Topshop的母公司阿卡迪亞集團宣布啟動破產清算程序。說起Topshop,相信不少人仍有印象,它曾在上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憑藉獨特的設計風格和良好的品質,成為風靡歐美的高街品牌。Topshop在2016年正式進入中國,但尚未形成規模便於2018年匆匆離場,在天貓宣布關店,開啟全面清倉。究其最終破產的原因,業內人士歸結於其海外市場的敗走以及與其他品牌在電商發展上的差距,而今年疫情的影響則可能是壓倒Topshop的最後一根稻草。

事實上,整個快時尚行業近兩年都在掙扎前行。Forever 21、New Look、Superdry、Esprit、Earth Music & Ecology等品牌先後宣布退出中國市場,而強如ZARA,其母公司Inditex也在今年6月宣布全球關店1200家。國內品牌同樣感受到了洗牌期的陣痛,女裝品牌拉夏貝爾在去年關店約4400家。

不過,在關店的同時,部分品牌仍在開新店。在今年第三季度,國內快時尚行業迎來了回暖。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包括H&M、ZARA、優衣庫、MJstyle、無印良品、UR、C&A、GAP在內的8個快時尚品牌,2020年第三季度在國內共新增81家門店(不含升級重開門店),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約50%。其中優衣庫優衣庫新開門店34家,一掃前兩季度的頹勢;緊跟其後的是國產品牌UR和MJstyle,以17家和13家新店位列第二、三位; H&M僅增加1店,ZARA無增長。

發展電商 在中小城市加速擴張

電商的衝擊常被視作傳統快時尚行業遇到困境的原因。在今年的「雙11」也有所體現,據深尚科技聯合POP服裝趨勢、冷芸時尚圈發布的《2020雙十一消費者大數據分析白皮書》顯示,今年10月21日至11月11日的女裝市場上,波司登、摩安珂、錢夫人家國貨潮牌網紅店鋪強勢上榜,快時尚龍頭優衣庫排在第三位,錢夫人家排在優衣庫之前也是本土中小快時尚品牌的首次反超。

在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第一季度,ZARA在4月份的電商銷售額大漲95%,這與其在淘寶開設直播間有直接關係。為扭轉疫情影響帶來的敗局,ZARA母公司Inditex更是發布「2022戰略更新」,宣布了一項 27億歐元的技術投資計劃,方便顧客追蹤自己想要的商品,打破網上購物和實體店購物的界限,其中10億歐元將用於開發一個專有的技術平臺。在《2020雙十一消費者大數據分析白皮書》的女裝市場排名上,ZARA排到了第十位,電商起步較晚的H&M則排在了32位,本土品牌UR連續兩年「雙11」銷售額破億,排在第13位。

值得一提的是,快時尚品牌在國內有開拓新一線城市、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市場的趨勢。據贏商網數據統計,2020年第三季度一線城市新增門店16家,新一線城市入駐新店最多,為30家。三季度快時尚品牌在低線城市加速擴張,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共有17家新店,分布於保定、信陽、三和等14個城市。其中優衣庫、MJstyle的下沉趨勢較明顯,在三線及以下的城市中,優衣庫開店9家,MJ style開店5家。

開闢「可持續時尚」的新賽道

近年,「可持續」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各大行業紛紛以此為核心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而快時尚快速更新迭代的特點往往與「可持續」背道而馳,因此,眾多快時尚品牌開始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轉型之路。

其中,優衣庫在今年的進博會上打造了「明日博物館」十大展區,第十個展區為環保展區,其主題為「服裝的可持續發展力量:減塑節水,守護綠色地球家園」。GAP大中華區總經理Steven Sare 表示,GAP要做可持續時尚的領袖。目前,GAP正在簡化產品配置,專注於牛仔褲、卡其褲、T恤、衛衣/褲這四大支柱產品。

9月,C&A STUDIO兩家概念店面世,在店鋪材質上使用環保材料,以樸實無華的材質,打造原始、自然的質感和安全、無害的購物環境。據了解,在產品段,C&A未來將發展生態環保的棉產品,發力可持續時尚,打造三大戰略支柱——可持續產品、可持續供應、可持續生活。此外,H&M集團旗下品牌Cos已推出了名為Resell的二手時裝平臺,開展轉售業務,該數字平臺被定位為循環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記者 徐煒倫)

相關焦點

  • 小尋市場負責人:向外探索,搏得可持續發展新賽道
    在此次盛典中,小尋市場獲得「2020年度新銳教育科技品牌」。對於企業挺過疫情衝擊,實現彎道超車更強增長,小尋市場負責人李嫿表示,這得益於企業去年在產品及APP平臺的內容布局。李嫿認為,向外探索而非「內捲化」消耗,才能為行業搏得可持續發展新賽道。「今年疫情期間,兒童出行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兒童電話手錶這一行業面臨洗牌危機。
  • 在線少兒英語「鐵打營盤流水兵」:賽道洗牌誰能上位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導從2019年開始洗牌後,本已成為紅海的在線少兒英語賽道正在發生新的改變。「伴魚希望抓住今年的機會成為少兒英語賽道的頭部品牌。」近日,伴魚創始人兼CEO黃河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1對1模式」虧損核心在哪在頭部英語公司普遍不盈利甚至微利的情況下,關於1對1規模不經濟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就又重回輿論熱點,而1對1佔據收入半壁江山的伴魚又該如何根除不盈利的「病根」?
  • H&M開始放棄快時尚模式,新推品牌主打會員制
    記者 | 周芳穎編輯 | 樓婍沁1快時尚品牌H&M母公司H&M集團宣布將推出首個會員製品牌Singular Society。該品牌以訂閱模式為基礎,向會員提供高品質的服飾家居及必備日用品。
  • FIDM與全球知名品牌GUESS聯手探索可持續發展時尚的未來!
    核心提示:時尚更迭速度越來越快,時裝產業給環境帶來的影響也愈發受到人們的關注。眾多時尚品牌開始探索可持續發展方式,從而推進時尚產業的綠色發展。全球知名服飾品牌GUESS也毫無例外,為建立循環時尚系統在努力探索著,並計劃在2020年之前將可持續發展項目擴大到全球範圍。
  • 2019快時尚品牌排行
    「快、準、狠」為主要特徵,是一種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時裝周展出的服裝推出面市,從而快速帶動全球時尚潮流的商業模式。快時尚能夠受到消費者的親睞,一方面是因為快時尚運作模式能夠提供豐富的、多樣化的產品,增加了消費者的時尚選擇;另一方面是因為快時尚品牌價格較為便宜,性價比高,品牌溢價低。 快時尚在中國的快速發展還因為趕上了好時機。2002年9月,優衣庫在上海首開兩店,正式進入中國市場;2006年ZARA在上海南京西路開出了第一家快時尚店鋪。
  • 從九毛九(09922)上市看中式快時尚餐飲爆發
    建議聚焦賽道優質、品牌及系統化平臺優勢凸顯、展店和業績確定性相對較高的國內餐飲龍頭。其中海底撈模式激勵獨樹一幟,品牌及平臺優勢突出,估值不低,未來建議跟蹤其快速展店後的同店表現;九毛九即將港股上市,估值預計不低,短看太二跨區域擴張有望支撐其收入業績較快成長,中線核心看跨賽道孵化新品牌能力;呷哺呷哺短期經營相對平穩,中線建議關注其新模型持續優化。
  • 快時尚行業洗牌加劇:Zara、HM日子不好過,快時尚要變『快消失』?
    快時尚,即以"快、狠、準"為主要特徵的快速時尚,品牌定位為20--30歲年輕群體。 自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快時尚品牌因平價、上新品速度快、緊跟時尚潮流三大特點迅速佔領中國市場。
  • 快時尚品牌集體衰落,童裝能否強勢補位?
    2019上半年快時尚品牌新增84家門店,與前三年相比大幅減少,這背後是多個品牌的「辛酸淚」:繼New Look、Topshop撤出中國後,FOREVER 21也在今年上演大潰敗,ZARA、H&M、UR、MJstyle則接連閉店、放慢拓展步伐。曾經風靡全球的快時尚品牌落得如今的下場,有根源上的因素,其中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在於:抄襲。
  • 衣二三劉夢媛:潛在競爭對手是快時尚品牌
    從 2015 年末至今,它完成了多輪融資,並在資本支持下實現了快速探索。作為一個女性時裝月租APP,衣二三幾經變化,從收購洗衣工廠到自建運營中心,由租到以租帶售,到與品牌合作探索平臺模式,再到與阿里全體系深入合作,它的幾番變化讓「共享衣櫥」這個曾經被很多人不看好的模式在中國紮根下來。
  • 姬存希持續新奢探索 2020借力娛樂營銷提升品牌聲量
    當下,以95後、00後為代表的Z世代正不斷湧入消費市場,為其注入新的活力,並引領消費新趨勢,在奢侈品消費市場中,Z世代也同樣開始引領潮流。顯然,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的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時尚觀和更多元、更全面的品牌認知,在奢侈品消費中,品牌LOGO也不再具有絕對吸引力,產品則成為刺激購買的關鍵。
  • 歐派家居×慕思聯手打造 「新聯售」模式
    「新聯售,新夢想——歐派衣櫃與慕思寢具戰略合作發布會暨新聯售商業論壇」在廣州圓滿落幕。定製巨頭歐派家居與寢具行業領軍品牌慕思達成一項全新戰略合作——慕思?蘇斯將成為歐派與慕思開啟新聯售模式的一大嘗試。慕思?
  • 探索新零售模式 斯凱奇牽手雅戈爾合作開店
    北京商報訊(記者 藍朝暉)12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目前美國運動品牌SKECHERS斯凱奇與雅戈爾已於12月1日宣布合作,探索合作開店的新零售模式。雅戈爾歷史上從未和其他品牌合作開店,這也是一次嶄新的嘗試。對於斯凱奇來說,與雅戈爾的合作能使其獲得更多的品類空間,能使其倡導的Family產品銷售理念更為完善。而雅戈爾的運營團隊也能在運營斯凱奇的過程中學習快時尚的打法風格,學習世界級品牌的運營模式,完成在「戰鬥中成長」的新零售實訓。「未來斯凱奇將通過超級大店這一零售模式進行線下的持續擴張。」
  • 姬存希布局新奢賽道 品牌高端旗艦店即將落戶全球一線城市
    姬存希品牌LOGO而在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新奢主義也作為一種新的時尚潮流發展起來。它的發展源於當下年輕消費者的入局,品質更優、更具文化意義、更具時尚感和個性化,成為其顯著特徵。姬存希也基於對行業變化的洞察,發力新奢賽道,打造更具特色的奢侈品品牌。2019年10月30日,姬存希登上巴黎歌劇院舉辦全球戰略發布會暨新品首秀,其新奢時尚系列的新品也首度亮相,引發全場嘉賓期待。在中外模特的精彩演繹下,其新品的新奢時尚魅力得到展示,也進一步傳遞「是焦點 就要璀璨」的品牌理念。
  •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時尚零售品牌渠道可能重新布局或洗牌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桂小筍10月28至10月29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主辦的「CCFA新消費論壇——2020中國時尚零售連鎖品牌發展峰會」在上海順利召開。「在推動連鎖零售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過程當中,應該更加關注時尚。因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需要有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的供應。」10月29日,全體大會上,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劉敏在致辭中表示,時尚對於上海國際城市建設來說非常的重要,近幾年,上海在推動首發經濟、品牌經濟、夜間經濟、免退稅經濟的過程當中,都離不開時尚。
  • 深度| 可持續時尚是國內服飾品牌的新機會嗎?
    隨著全球消費者意識覺醒,越來越多品牌開始順應這一趨勢,奢侈品牌Gucci母公司開雲早前發布了以可持續發展為落腳點的2025計劃,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母公司LVMH也正與中央聖馬丁等院校開展可持續發展研究,並在集團節能減排方面籤訂相關承諾協議,以H&M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則開始通過回收舊衣
  • 2020年中國快時尚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從門店數量上看,近兩年我國快時尚新增門店數量呈下降趨勢。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包括H&M、ZARA、優衣庫、MJstyle、無印良品、UR、C&A、GAP在內的8個快時尚品牌,在內地共新增218家門店(不含升級重裝門店),創歷史新低。
  • 艾萊依新品發布會:品牌運營戰略實力頂起時尚羽絨服領跑者之名
    在此期間發布的《覺醒——時尚羽絨服在中國白皮書》(以下稱「《白皮書》」)解讀了持續洗牌下的中國羽絨服市場,指出在羽絨服市場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市場格局已經發生改變,傳統羽絨服品牌遭遇成本、渠道、產品能力三大方面的挑戰,時裝品牌成為新贏家。同時對所有類型的品牌而言,零售能力與生存能力密切相關。
  • 品牌事件觀察:GAP宣布大面積關店,快時尚品牌是否走向式微?
    GAP計劃大面積關店,業界聚焦行業「洗牌」GAP計劃大面積關店的消息,很快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不少業內人士猜測,曾經叱吒一時的快時尚品牌近幾年聲勢漸弱,這是否意味著行業洗牌被按下了加速鍵?事實上,今年頻頻傳出快時尚品牌「關店」的消息。今年5月,快消時尚品牌ESPRIT關店在即,所有門店、官網通過打折促銷清理庫存;7月,Zara母公司宣布於2020年及2021年關閉1000至1200間實體分店;而此前已有Topshop、Forever21、Newlook等品牌退出中國市場......
  • 快時尚VS新銳品牌 誰能得到Z世代的心
    另一邊,創立於2018年的服飾新品牌Bosie Agender一直定位在探索無性別服飾下的各種有趣風格,成立不到兩年,銷售額就已破億元。核心人群中,70%是95後,20%以上是00後。2019年全年銷售額超1.4億元,今年仍能保持1.5-2倍的同比增長。  曾經紅極一時的時尚品牌頻頻閉店,而新生代品牌卻在快速成長。
  • 全球90%快時尚品牌進了天貓,國內服裝品牌還有機會嗎?
    但現在行情變了,快時尚品牌不僅加快了在線下各級渠道的布局,他們還看中了以天貓為首的線上渠道,全球90%快時尚品牌進了天貓,國內服飾品牌還有機會嗎?以下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賴松服裝言論, 時尚頭條網對文章有增刪。 昨天(8月18日),優衣庫的姐妹品牌GU宣布將獨家入駐天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