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開始放棄快時尚模式,新推品牌主打會員制

2020-12-16 界面新聞

記者 | 周芳穎編輯 | 樓婍沁1

快時尚品牌H&M母公司H&M集團宣布將推出首個會員製品牌Singular Society。該品牌以訂閱模式為基礎,向會員提供高品質的服飾家居及必備日用品。

「價廉物美」是Singular Society誕生的核心。根據品牌網站公告,Singular Society將以成本價出售所有這些高質量和設計的產品。

目前品牌網站上羅列的105件商品涵蓋了男裝女裝、家居用具、廚房用品等方方面面。

雖未標明具體價格,但可以在產品品名中看到山羊絨、有機棉花等日常所見的高價格、高品質的原材料。以純色為主,品牌整體的設計風格精緻簡約。

H&M集團在聲明中表示該品牌未來有拓展品類的意向,以滿足會員的偏好和需求。但設計風格將保持「永恆」,也就是以簡約風格為主。高質量生產生活必需品也是該品牌強調的重點。

在會員制模式之下,僅有付費的會員可以購買Singular Society的產品。基礎版會員的每月會費為95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4元,每月可購買5件產品。升級版會員每月可購買25件產品,但每月會費會升至195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151元。如果選擇年付費計劃,兩種方案的總計年費都會有所減少。

結合成本價銷售策略以及會員制營銷模式,品牌在公告中表示,將僅靠會費盈利,而非產品銷售所得,並希望以產品作為服務來提供的理念與消費者達成長期的合作關係。

這不僅能緩解服飾品牌生產過剩的常見問題,公司還希望通過可持續、高品質的產品理念來引導消費者改變過度消費的問題。

其實,這樣的商業模式聽上去和美國會員制倉儲超市Costco有些類似。只有會員才能消費、每個品類精選SKU、商品價格低,這三大特性讓去年底在中國開設首家門店的Costco一炮而紅。

然而,服飾家用品牌與倉儲超市卻大有不同。相較於日常消耗品,服飾家用產品的復購率低,且品牌忠誠度高。純靠會費盈利,且主打銷售高質量日用品,可以想見Singular Society的目標客戶群為注重生活品質,尤其是環保、可持續發展等議題的中等收入群體。

但在這些客戶面前,有太多提供類似簡約設計基礎單品的品牌。Singular Society是否能在價格、產品風格及品質上拉開大差距以吸引消費者成為忠實會員仍是未知。

與此同時,想要打出獨特品牌理念的Singular Society雖然有H&M響亮的招牌作為背書,但聯想到以大量生產、快速上新、追趕潮流獲利的快時尚巨頭,這個品牌又聽上去很不可持續、很不高質量。

圖片來源:Singular Society官網

在近年來環保主義盛行之下,以H&M、Zara等為例的快消品牌因環境汙染問題一直被口誅筆伐。

快速大量的生產助長了過度消費的行為,從而導致這些廉價衣物容易被快速丟棄。只要將快時尚和環保兩個關鍵詞輸入搜尋引擎,就可以發現碳排放、水汙染這些與環保議題相關的話題與快時尚緊密相連。

然而,快時尚品牌本身就是建立在消費者高頻次、大量購買的消費行為上。在無法從根本改變盈利模式的情況下,近年來這些快時尚品牌通過不斷創新環保舉措來曲線救國。

以H&M為例,今年10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門店中引入「Looop」服裝回收系統,使用一種將舊衣服分解成新衣服的技術,其中無需添加水和化學藥品,比起從頭生產大大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

其實從2013年起,H&M就開始了舊衣回收項目,會在全球各門店設置綠色的回收桶,捐贈舊衣物的顧客可以收到H&M的折扣券來買新衣。根據H&M官網,品牌和紡織品回收公司I:CO合作,會將收到衣物分為三類:可以再穿的二手衣;二次利用改造成其他產品,例如清潔布;回收衣物變成紡織纖維的材料。

H&M官網宣稱,2019年已經通過該計劃收集了可回收再用的29,005噸紡織品,相當於約1.45億件T恤。

同時,H&M也在積極推出以可回收材料作為原料的衣服系列,比如有泳衣和牛仔等不同品類的Conscious系列。

雖然聽上去是個一舉多得好主意,但這些回收衣物當中有多少被再利用,又流向了哪裡,卻不得而知。此外,因回收而贈送的H&M折扣券又再次促進了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回收項目的環保效益也再打折扣。

不僅是品牌的問題,缺乏樹立具體行業條規的監管機構也讓服飾行業的「環保」和「可持續」一直局限於美好「倡議」或是「新舉措」的概念,而未成氣候。

圖片來源:Singular Society官網

在消費者環保意識增強、變得更理性的趨勢下,Singular Society是一直致力於擺脫快時尚「壞印象」的H&M嘗試的新方向。

目前,Singular Society僅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設立了旗艦店鋪,線上銷售範圍限於歐洲地區。

近期品牌將處於試運營階段,僅限受到邀請的客人成為會員開始選購,其他有意向的消費者可以申請候補名單,之後品牌會根據運營情況逐步開放名額。

由此可見,Singular Society仍在小範圍實驗中。相較於同類模式的倉儲超市Costco,限制購買數量、主打高質量簡約設計的Singular Society未必有擴張的野心,那服飾業過度消費的行為又如何才能真正由行業領導改變呢?

相關焦點

  • H&M新推品牌採取會員制 成本、銷售優勢會讓快時尚服裝沒落嗎
    12月15日,H&M推出了新的會員製品牌——Singular Society。這是首一個完全會員制的品牌,並且也是H&M集團試圖創新的既可以盈利也可以兼顧到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商業模式。年付費方案的會員模式價格會更加便宜。據H&M所言,這種會員訂閱模式可以大大減少服裝企業的生產浪費現象。成本、銷售廣等優勢會讓快時尚服裝沒落嗎近年來,國際快時尚服裝品牌以「快、狠、準」的核心特徵,憑藉SPA供應鏈模式,在全球得到了快速發展,並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獲得成功。
  • H&M集團推出首個會員製品牌Singular Society
    憑藉著快速複製、生產、上架最新款翻版時裝的能力,快時尚品牌曾經席捲全球。然而隨著2020年疫情的到來,電商的快速增長,許多消費者們的服飾消費觀念和需求改變,越發注重個性化服飾和運動休閒的舒適高質量服裝,以及時尚界對於「慢時尚」和「可持續理念發展」的重視,許多快時尚品牌似乎也迎來了增長阻礙。轉型也變得迫在眉睫。
  • H&M 推出租衣服務,這能拯救疲軟的快時尚嗎?
    ▲ 圖片來自:Best Outfits Ideas 2019兼顧「快速、優質、低價」的快時尚,在上新速度和價格方面的優勢已被電商品牌甩在身後,除 了 Forever21,H&M、Zara 和 GAP 等多家快時尚巨頭都面臨增長放緩的情況,紛紛放慢了門店擴張的腳步。
  • 除了H&M、ZARA了 極具潛力的快時尚品牌還有這些
    在商場裡可以看到的快時尚品牌都是「熟面孔」,高頻出現的品牌不僅會讓消費者視覺疲勞,品牌重複性過高也讓消費者失去了非要到你家購物中心消費的理由。 其實,除了H&M、ZARA、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等耳熟能詳的品牌外,還有很多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快時尚品牌,但無奈中國門店不多,只能選在在網上剁手。
  • 各施手段 H&M、優衣庫與ZARA的快時尚品牌鏖戰
    柳井正也同樣一直否認優衣庫是快時尚品牌,甚至推廣品牌的科技基因,但公司的名稱迅銷(Fast Retailing)在這件事上似乎拖了嚴重的後腿。唐小唐稱,快時尚曾被認為是零售業的一種創新,但近年隨著環保概念以及企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愈加受到關注,快時尚被貼上了一種富士康式的原罪標籤,它不但刺激了消費者的物慾,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同時生產的過程伴隨著大量的血汗工廠和汙染。
  • 「新物種」秀品薈開業,河南首家會員製品牌特賣倉開啟中原新零售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袁婷婷 2016年阿里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時至今日,「新零售」依舊是當下熱議話題。眾多企業在新零售轉型這條道路上的摸索從未停止過,創新模式推新品、玩直播,各方用盡渾身解數來推動增量與存量的活躍。
  • GAP、Esprit紛紛倒下,ZARA、H&M也遇瓶頸,快時尚品牌該怎麼辦?
    國際快時尚品牌曾因為代表西方的時尚潮流而風光無限,卻又逐漸因中國時尚市場的千變萬化,和新一代消費者的長成而落寞乏力。可是唯快不破的ZARA式經營方式,卻不能照搬到Esprit身上。Esprit也試圖構建「垂直模式」,將更多的環節控制在品牌手上。但是Esprit是依靠代工廠生產成衣的,很難控制生產周期。更具突破性的,是ZARA一反常規的設計理念。傳統的快時尚通過設計的款式迎合時尚潮流和顧客需求。
  • H&M、ZARA、優衣庫、GAP四大快時尚品牌的由來
    ZARA(需求面積:1000-2500平方米)、H&M、GAP、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是全球家喻戶曉的服裝零售品牌,也被歸類為所謂「快時尚」。在全球各大品牌榜上,這幾大品牌也常常位居服飾品牌前列。下面,全球君就按照創立時間順序,為大家介紹幾大品牌的創立過程。
  • H&M、ZARA、C&A等16個快時尚品牌選址要求
    4、Oysho是充滿青春活力與時尚動感的品牌,帶來了有趣、性感且女性味十足的內衣系列,舒適而休閒的家居服飾以及相應的配飾和鞋履。5、Stradivarius品牌女裝緊跟時尚步伐,是專為活力四射、激情洋溢的創意女性而設計的新潮服飾品牌。
  • 剖析快時尚品牌競爭優勢:Zara、H&M、GAP和優衣庫
    我想說,ZARA的品牌核心競爭力是目前全世界上所有品牌都模仿不了的。且不說規模,畢竟規模人人都可能做到,這裡著重說它的不可複製的模式。ZARA採用的模式叫做Vertical Integration,極大地縮短了出貨時間:平均為2周,因此以ZARA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一年可以有15-20個Collection。與之相比,普通的品牌出貨的整個流程需要4-6個月,一年一般只有兩個Collection。
  • 洗牌模式持續,快時尚品牌探索新賽道
    記者近日走訪廣州的優衣庫、H&M、ZARA、GAP等快時尚品牌店鋪發現,不少店鋪均已在店內貼上了「大降價」、「限時直降」、「周年慶」等促銷信息,以H&M正佳廣場店為例,原價249元的襯衫降至80元。然而,除了價格變動幅度大,記者注意到,部分品牌在款式上的更新力度並不明顯,上新速度快的優勢並未發揮。
  • H&M、ZARA、GAP三大快時尚品牌江蘇門店一覽
    搜鋪網消息:快時尚以「快、狠、準」為主要特徵,帶動了全球時尚。自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快時尚品牌以速度快、品種多、數量少、製售一體的效率化經營受到白領和時尚人士青睞。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江蘇地區,快時尚的擴張也是來勢洶洶。
  • 多品牌掀關店潮 發力童裝能否挽回快時尚頹勢?
    隨後,美國快時尚品牌Gap的首家嬰童裝專賣店也在杭州推出。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快時尚品牌巨頭不約而同選擇進入童裝市場,可謂應對整體行業遭遇下滑趨勢的轉型之策。  多品牌掀起關店潮  最近十餘年,以「快、狠、準」為特徵的快時尚,從興起到風靡,一度引領全球時尚潮流。剛剛過去的2017年,快時尚品牌開始呈現明顯頹勢。  先是2月ZARA首次關閉中國區最大旗艦店。
  • H&M等快時尚品牌日子難熬 零售行業失業率上升
    1   整個行業,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如果說最好賺錢的,快時尚要數其中一個,而在快時尚中,H&M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如今,H&M的日子也大不如前了。在這個第三季度,它的毛利率暴跌240個基點,創11年來最低值。   據預測,它在第四季度仍持續走低,到底是不是,誰知道呢?
  • 在h&m挑不到好衣服了?可以看看這個升級版的「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快時尚三駕馬車H&M、Zara、優衣庫中的h&m有種輕微掉隊的感覺。雖然Hennes & Mauritz集團Q2財報中顯示,第二季度淨銷售額達575億瑞典克朗,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1%,但我覺得這個增速的最大功臣並不是h&m,而是另有其人。那麼這個「救活」了h&m集團的頭號功臣是誰呢?
  • 內衣快時尚品牌MYBODY新店開業 進駐溫州萬象城
    2016年,全球內衣快時尚市場颳起一股關於「MYBODY」的業界神話,其獨特的「一站式全業態享受,超大豪華空間購物體驗」,迅速引領全球內衣快時尚的行業變革和時尚前沿。全新顛覆內衣品牌「奢華大店」的傳統印象,超400多平的豪華內衣空間體驗充分彰顯綻放女性自由美麗的生命之光,全新的視覺享受,獨特的全品類一站式購物,讓女性享受高端的內衣快時尚。
  • 會員制模式|創建會員制模式的管理組織:健康管理中心
    民營醫院一定要轉變經營思路,從經營科室轉變為經營客戶,從開發新客戶轉變為維護老客戶,從短期功利主義轉變為長期價值主義,放棄單次收益,追求終身價值。我給會員制下的定義是:醫院經營的重心,從經營科室轉變為「經營客戶」,從開發新病人轉變為「維護老病人」,把患者轉化為「會員」,提供「全程醫療服務」和「終身健康管理」,打造醫院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從而實現來患者、再就醫和轉介紹的目的,讓醫院從此不再缺病人。
  • GAP、H&M、優衣庫同上質量黑榜,快時尚服裝品牌怎麼了
    GAP、H&M、優衣庫同上質量黑榜,快時尚服裝品牌怎麼了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2015-11-24 08:20
  • 會員制海豚家正當紅,如何全新體驗最優價?
    這就是海豚家在2019年底品牌戰略布局的出發點,在調研分析千百萬粉絲用戶畫像、消費行為等後,回歸到「會員」需求特性本身,另闢蹊徑倒推研發升級產品,重視品質與個性化服務,讓海豚家在2020年開局成績斐然。
  • 贏商盤點:西安快時尚品牌統計 H&M及Uniqlo佔據首位
    快時尚品牌發展迅速,其拓店速度除了一線城市目前現有的門店數量以外,未來的主要拓展地無疑將以國內的二三線城市為主。自2009年9月,隨著ZARA(需求面積:1000-2500平方米)西安第一家門店在中環銀泰的開業運營,快時尚服飾品牌正式宣告進駐西安市場。在西安快時尚屆具有裡程碑式作用的Zara,如今又憑藉消費者對其的青睞,繼續佔領西安乃至周圍城市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