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季,別人選擇了考研,我選擇了考公務員

2020-08-28 大嫂蘇麗珍

這可以說是大學畢業後最好幾個選擇之一了,它不能讓你走上康莊大道,但能給你的生活帶來最起碼的保障。


當初的我就是這樣,從某不知名學校畢業,畢業後直接選擇了備考公務員,沒有去想著實習啊,考研究生啊什麼的。


第一是因為應屆生這個頭銜,對於考公務員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可以說應屆生應該是最容易考上公務員的一批人了,因為選擇崗位的機會變多了,有不少崗位只要應屆生,而且國考一半以上都是應屆生才能報考。


第二是因為我過早的經歷過社會的毒打吧,以前上學的時候,每年暑假寒假,我都會選擇去外地打工,或者跟著別人進廠,或者自己找工作,當時想的比較簡單,與其天天跟父母要零花錢,要的錢不多不說,還要被叨叨一陣,倒不如自己去打工。


自己掙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買些自己想要的衣裳,化妝品什麼的,還能去旅旅遊,何不快哉,也不用再看別人的臉色了,正因為這段經歷,我比與我同齡的大學生看透了許多東西。


臨近畢業的時候,詢問了寢室中的幾個知交好友,問她們以後都有什麼打算,有的是已經找好了實習的單位,有的是選擇繼續往上考研,交流的再深層次一點,問她們以後想幹什麼工作,想定居在哪個城市,沒有幾個能回答上來的,大多都是,考到哪算哪,走一步看一步。


我也沒法反駁她們,因為我也不知道以後要幹什麼,要定居在哪個城市。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幹什麼,但是我知道自己以後不想去幹什麼,現在二十五六,研究生畢業,三十左右博士生畢業的不在少數,但以我如今的專業來看,除非一直往上考,不然不好找公作,但一直往上考,我又對自己沒多少信心。


我對我自己的斤兩很清楚,頂多考個研究生,但對於我們的專業來說,研究生正是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地位,除非考研的時候跨專業考,但跨什麼專業呢,你又怎麼能保證你選擇的那個專業以後好找工作呢。所以這就又到了我們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


其實人生的選擇,總是在不經意間就做好了的。


第一次備考公務員,然後出乎意料的成功上岸,行測73,申論68,這個成績能上岸屬實我自己都沒有想到,看來對於公務員考試來說,運氣是真的存在且佔了不小比例的。

至於資料的選擇,選的是中公的行測教材和各模塊的真題,當時因為沒有接觸過這種類型的考題,所以學起來磕磕絆絆的,所以花的時間有些長,大概花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算是先籠統的了解了行測考試的各個模塊,打好基礎順便摸一下自己對各個模塊的親和度,想某些資料分析,和數量關係題,當時學了一個月,還是處於,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的地步,不過我也沒有太擔心,畢竟剛接觸行測,有些地方搞不明白是很正常的。


每天一兩套真題,不建議做模擬題,無論哪條備考經驗都會明確的告訴你做題只做真題就行了,一套真題是很多的專家討論出來的,其含金量不是模擬題能比的,真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出題人的套路和思路。


先做近一年的真題,這樣可以對最近考題類型,難易水平,政策熱點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當時這個階段我的行測模擬測試成績基本上已經能達到六十分以上了,雖然已經到了及格線,但對於考試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


這個時候就到了回顧錯題的環節了,之前做真題時的不會的題型和模塊,只悶頭刷題是不會有多大提升的,還需要找規律,提升一下自己的解題技巧,這樣才有機會拿到高分,在這個問題上聽視頻課,比看資料書的效率更高,因為有老師的講解,理解起來會更方便快速一點。


視頻課我選擇的是阿甘上岸說,跟其他的比起來給我的感覺是解題技巧講的最好的,老師會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跟你講各個模塊,各個類型的題,做題有哪些規律,解題需要用到哪些技巧。


像困擾我許久的數量關係類型的題,阿甘上岸說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公式供你挑選,經過老師的講解,熟練掌握這些公式後,之前五六分鐘才能做完的一道題,現在幾十秒內直接搞定,做題的速度提升了,做題的正確率也提升了。


還有資料分析題,剛開始讀的時候雲裡霧裡的,幾乎每做一個選項都要重新讀一遍,這樣太不節能了,而且資料分析題講究的是準確率,不能錯太多,所以阿甘視頻課中幫我們分析了兩個大問題,一是計算量較大,時間緊迫,二是無法迅速定位到想要的數據,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才是資料分析拿到高分的關鍵。


聽視頻課一定要有針對性一點,主攻自己的弱項,自己擅長的可以稍微帶過,不要忘了看過視頻後,再做幾套題練習練習,畢竟做題總結才是關鍵,掌握了阿甘中的幾個方法,行測過個七十分不是什麼問題。


然後就是申論的備考了,申論的前幾題沒有什麼技巧,多寫真題,多跟答案做對比,然後慢慢修改,慢慢學習答題的結構,阿甘中關於申論的描述並沒有太多,就連中公跟華圖的真題分析也是各執一詞,但是正因為申論做題是沒有一個準確的參考答案的,所以我們要多做對比,從而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大作文也是一樣,平常除了多看範文,多關心關心新聞,還要積累些經典的名言句子,重要語錄等,寫作文的時候方便代入其中,作文要注意和材料緊密相連,甚至有些答案,在材料中就能找到,關鍵是你如何把它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還要注意寫上一副工整的字體,俗話說,見字如見人,有的時候印象分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就是當初我備考時的經驗分享了,希望能對想考公的同學起到幫助,如果大學剛畢業沒有考公這個想法,想去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那就去吧,沒人會攔你,年輕人有闖勁有拼勁是好事,到時被社會蹂躪個幾年,再來考公也為時不晚啊。

相關焦點

  • 大學畢業,一半人選擇考研,一半選擇考公務員,走進社會很難嗎?
    我想,這對於很多中流大學的大學生來說,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大四面臨畢業的時候,所有人帶著迷茫和對外面世界的恐懼,一部分人選擇考研,繼續留在校園。一部分人聽從父母意見,選擇考公公務員、國企、銀行等等。就想奔著「鐵飯碗」去,也是害怕在社會上面臨失敗,打擊。
  • 當代大學生畢業面臨的問題 考研,上班還是公務員,選擇很重要
    每年畢業季,無數大學畢業生即將開啟新徵程。留在本地,還是外出打拼;進行考研,繼續深造;還是考公務員,找一個鐵飯碗,這成了很多大學畢業生面臨的選擇。大學畢業是一個重大的裡程碑,首先祝賀你取得的這份成就。那麼,大學畢業後你的下一步目標是什麼?
  • 大學生畢業選擇考公務員,5類職位報考要慎重,選擇不好影響發展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非常激烈,再加上近年來大學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含金量也越來越低,畢業就業問題也是困擾著很多大學生,再加上有些專業社會需求也基本上飽和了,要不就是需求量很小,但是大學生人數卻很多,這也導致了很多大學生選擇考研、考公、考編。
  • 本科畢業工作4年了,是選擇考碩士研究生好還是選擇考公務員好?
    近段時間,有位網友給我留言:她的兒子2015年本科畢業後考了兩次公務員都沒成功,目前已經27歲,她希望兒子能考研究生或者考公務員,不知道該怎麼選?關於網友的留言,筆者結合個人經驗談談自己看法。網友兒子本科畢業後,兩次考公務員失敗,根據網友描述可以知道,她兒子這四年工作不盡如意,處於迷茫期。「本科」、「研究生」、「公務員」,三者之間總有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人生總是走在向左或者向右的十字路口,是該「考研」,還是考「公務員」,讓人難以抉擇。
  • 為何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待業在家等考公務員?
    為何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待業在家等考公務員?大學生就業難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畢竟現在的大學生也沒有幾十年前那麼吃香,每年幾百萬大學生畢業,往往前一年的大學生還沒有找到合適工作,後一年的畢業生就又將湧入求職市場,一茬接一茬,但是,這也只是外部環境而已,雖然說就業難,但是只要肯努力,還是能找一份不錯工作。
  • 考研與考公該如何選擇
    這個學期,會是拼搏的一個學期,實習的開始,考研的開始,這個學期將會很辛苦很難熬。在這個時候,相信同學們會分成了好幾波,有的選擇考研,有的選擇考公,有的選擇直接找工作。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心裡會有個疑問,到底是哪個更適合現在的自己,到底應該選擇哪一個呢?考研吧!當然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 考研與考公務員有什麼不同?在做選擇之前,你要先看清這些問題
    這麼看來學歷依然成了一塊必不可少的敲門磚,所以提升學歷當代當代大學生最關心的話題。儘管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已提高,但是生活壓力也逐漸加大,一份收入穩定可觀的工作成了人們的奢望,說起穩定大家可能都想到了,非公務員莫屬了,所以考研還是考取公務員就成了有些大學生糾結的問題,到底畢業後該去考研還是去考公?
  • 三本大學生畢業後,應該考公務員還是研究生?
    大學生畢業後,很多人都面臨著到底是升學還是就業的選擇。作為三本大學生,畢業之後,到底應該選擇考公務員呢,還是應該選擇考研究生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的建議是,如果你要在這兩種考試中選擇一種,儘量選擇報考公務員。
  • 三本大學生畢業後,應該考公務員還是研究生?
    大學生畢業後,很多人都面臨著到底是升學還是就業的選擇。作為三本大學生,畢業之後,到底應該選擇考公務員呢,還是應該選擇考研究生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的建議是,如果你要在這兩種考試中選擇一種,儘量選擇報考公務員。
  • 二本畢業,到底選擇「考研」還是「考公」,聽聽過來人的幾點經驗
    文/想想媽媽教育指南不少的二本畢業生,畢業時候面臨兩個選擇,到底是選擇「考公」還是「考研」?兩個選擇起來特別難,想要好好的做出選擇,當然是異常艱難,估計很多人做起來,根本沒有辦法實現。這是個兩難的選擇,想要做出完全完美的答案幾乎是很難的,其實在大四階段,大家應該做出自己的選擇,畢竟不可能兩件事情同時做,因為你沒有那樣的精力。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同時選擇,選擇好一個便可以了,那到底是選擇考公務員,還是選擇考研呢?
  • 畢業季又見「逃避式考研」 社會趨勢讓大學生們焦慮
    畢業季又見「逃避式考研」 社會趨勢讓大學生們焦慮時間:2019-07-29 15:34   來源:今日頭條 內場西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畢業季又見逃避式考研 社會趨勢讓大學生們焦慮 有機構發布報告顯示,大學生正在讀研和準備考研的比例在上升。
  • 作為女生,在大學畢業後,選擇考老師,考公務員還是考研更好?
    同時,教師、公務員這樣的職業本身也是十分受女生青睞的,女性在家庭中不需要承擔十分重的經濟責任,所以在實現自身職業價值的同時能夠顧及到家庭的感受,這是兩全其美的。本科畢業生在畢業時會面臨諸多選擇,作為女生的你在公務員,教師,考研深造這幾個方向上,會怎麼選擇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幫你解析一下這幾種選擇的利弊吧。
  • 考研還是考公務員?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這樣選,原因太現實了
    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很多本科畢業生都會選擇嘗試這條路:考公務員和考研。和大城市的大學生相比較起來,農村大學生似乎更傾向於考公務員。對他們來說,考研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考公務員更具有吸引力。為什麼會這樣?一些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這些理由都非常現實。
  • 考研、考教師和考公務員哪個更難?很多大學生答錯了!
    考研、考教師和考公務員哪個更難?很多大學生答錯了!那考編、考研、考公哪個更難?看小夥伴們是怎麼說的。網友一:結合我自己的經歷,談談三者的難易程度。1、談談考研。由於我自己是在一個二本院校上的大學,專業也不是非常熱門,考慮到以後可能不好找工作,於是在大三就開始準備考研的事情,中間還經歷了一次更換專業的風波,最後還是選擇繼續考本專業。經過一年的努力,結果順利的考入了一個985學校。
  • 又到每年畢業季,選擇考研、考公還是工作?其實因人而異
    考研結果已經出來了,上岸的同學已經可以享受他們的假期,為新階段的學習做準備了。而大部分畢業生要面對考公、工作還是二戰考研的選擇。其實沒有哪個選擇是最好的,但人云亦云、一味盲從定是最危險的,各位同學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同學們是適合準備考研、考公還是直接投入工作吧。
  • 城市大學生愛考研,農村大學生卻更愛考公務員
    近年來,考研逐漸成為本科生的一種趨勢,與此同時,在大學生群體中,我們也發現存在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農村大學生比較喜歡考公務員,而城市大學生比較喜歡考研。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呢?下面,就讓小編和你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大學畢業後是選擇考研,還是選擇考公務員更好?主要有這4點差別
    雖然高中沒有努力,但是到了大學就不一樣了,很多人要為未來做打算,不管是找工作,還是考研究生還是公務員,都要做決定了。不管畢業做什麼,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如果畢業能有不錯的工作,想必沒有多少人想去考研究生或者公務員,所以,在選擇上很多人都犯了難。尤其是考公務員還是研究生,更多人也是不知道如何選擇,其實,這條路上,主要有這4個不同點。
  • 大學畢業該就業還是該考研?輔導員意見來了:正確選擇大於努力!
    對於考研結束的學生來說,看著周圍的同學一個個都已經實習或者正在找工作,這更襯得自己無所事事,甚至有點空虛,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那麼大學畢業後,到底是該考研還是該就業呢?這可能是很多大學生一直在糾結的問題,也困擾了他們很久,畢竟很多時候,選擇大於努力。
  • 大學生的選擇關鍵詞:實習讀研考編,小縣城大城市,公務員、教師
    她和我訴說,不知「錢途」在哪,更不知未來的路如何走?實習、讀研、考編,小縣城、大城市,公務員、教師等關鍵詞擺在眼前,眼花繚亂,不知如何處置?看到她的茫然,我仿佛看到了12年前的自己。那時,我也一樣,誰的青春不曾青澀和迷茫?
  • 985畢業生在考研考試中,考不過二本畢業的大學生?保研是其一
    所以,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學生選擇了考研這條路,通過提高自己的學歷來增加自己就業選擇的機會。近幾年,隨著大學生就業難出現了考研大軍,我們現在也稱之為「考研熱」,足以證明現在考研的人數正在不斷增加。今天,小編你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985高校的畢業生在考研考試中,考不過普通大學畢業的二本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