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以說是大學畢業後最好幾個選擇之一了,它不能讓你走上康莊大道,但能給你的生活帶來最起碼的保障。
當初的我就是這樣,從某不知名學校畢業,畢業後直接選擇了備考公務員,沒有去想著實習啊,考研究生啊什麼的。
第一是因為應屆生這個頭銜,對於考公務員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可以說應屆生應該是最容易考上公務員的一批人了,因為選擇崗位的機會變多了,有不少崗位只要應屆生,而且國考一半以上都是應屆生才能報考。
第二是因為我過早的經歷過社會的毒打吧,以前上學的時候,每年暑假寒假,我都會選擇去外地打工,或者跟著別人進廠,或者自己找工作,當時想的比較簡單,與其天天跟父母要零花錢,要的錢不多不說,還要被叨叨一陣,倒不如自己去打工。
自己掙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買些自己想要的衣裳,化妝品什麼的,還能去旅旅遊,何不快哉,也不用再看別人的臉色了,正因為這段經歷,我比與我同齡的大學生看透了許多東西。
臨近畢業的時候,詢問了寢室中的幾個知交好友,問她們以後都有什麼打算,有的是已經找好了實習的單位,有的是選擇繼續往上考研,交流的再深層次一點,問她們以後想幹什麼工作,想定居在哪個城市,沒有幾個能回答上來的,大多都是,考到哪算哪,走一步看一步。
我也沒法反駁她們,因為我也不知道以後要幹什麼,要定居在哪個城市。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幹什麼,但是我知道自己以後不想去幹什麼,現在二十五六,研究生畢業,三十左右博士生畢業的不在少數,但以我如今的專業來看,除非一直往上考,不然不好找公作,但一直往上考,我又對自己沒多少信心。
我對我自己的斤兩很清楚,頂多考個研究生,但對於我們的專業來說,研究生正是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地位,除非考研的時候跨專業考,但跨什麼專業呢,你又怎麼能保證你選擇的那個專業以後好找工作呢。所以這就又到了我們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
其實人生的選擇,總是在不經意間就做好了的。
第一次備考公務員,然後出乎意料的成功上岸,行測73,申論68,這個成績能上岸屬實我自己都沒有想到,看來對於公務員考試來說,運氣是真的存在且佔了不小比例的。
至於資料的選擇,選的是中公的行測教材和各模塊的真題,當時因為沒有接觸過這種類型的考題,所以學起來磕磕絆絆的,所以花的時間有些長,大概花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算是先籠統的了解了行測考試的各個模塊,打好基礎順便摸一下自己對各個模塊的親和度,想某些資料分析,和數量關係題,當時學了一個月,還是處於,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的地步,不過我也沒有太擔心,畢竟剛接觸行測,有些地方搞不明白是很正常的。
每天一兩套真題,不建議做模擬題,無論哪條備考經驗都會明確的告訴你做題只做真題就行了,一套真題是很多的專家討論出來的,其含金量不是模擬題能比的,真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出題人的套路和思路。
先做近一年的真題,這樣可以對最近考題類型,難易水平,政策熱點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當時這個階段我的行測模擬測試成績基本上已經能達到六十分以上了,雖然已經到了及格線,但對於考試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
這個時候就到了回顧錯題的環節了,之前做真題時的不會的題型和模塊,只悶頭刷題是不會有多大提升的,還需要找規律,提升一下自己的解題技巧,這樣才有機會拿到高分,在這個問題上聽視頻課,比看資料書的效率更高,因為有老師的講解,理解起來會更方便快速一點。
視頻課我選擇的是阿甘上岸說,跟其他的比起來給我的感覺是解題技巧講的最好的,老師會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跟你講各個模塊,各個類型的題,做題有哪些規律,解題需要用到哪些技巧。
像困擾我許久的數量關係類型的題,阿甘上岸說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公式供你挑選,經過老師的講解,熟練掌握這些公式後,之前五六分鐘才能做完的一道題,現在幾十秒內直接搞定,做題的速度提升了,做題的正確率也提升了。
還有資料分析題,剛開始讀的時候雲裡霧裡的,幾乎每做一個選項都要重新讀一遍,這樣太不節能了,而且資料分析題講究的是準確率,不能錯太多,所以阿甘視頻課中幫我們分析了兩個大問題,一是計算量較大,時間緊迫,二是無法迅速定位到想要的數據,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才是資料分析拿到高分的關鍵。
聽視頻課一定要有針對性一點,主攻自己的弱項,自己擅長的可以稍微帶過,不要忘了看過視頻後,再做幾套題練習練習,畢竟做題總結才是關鍵,掌握了阿甘中的幾個方法,行測過個七十分不是什麼問題。
然後就是申論的備考了,申論的前幾題沒有什麼技巧,多寫真題,多跟答案做對比,然後慢慢修改,慢慢學習答題的結構,阿甘中關於申論的描述並沒有太多,就連中公跟華圖的真題分析也是各執一詞,但是正因為申論做題是沒有一個準確的參考答案的,所以我們要多做對比,從而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大作文也是一樣,平常除了多看範文,多關心關心新聞,還要積累些經典的名言句子,重要語錄等,寫作文的時候方便代入其中,作文要注意和材料緊密相連,甚至有些答案,在材料中就能找到,關鍵是你如何把它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還要注意寫上一副工整的字體,俗話說,見字如見人,有的時候印象分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就是當初我備考時的經驗分享了,希望能對想考公的同學起到幫助,如果大學剛畢業沒有考公這個想法,想去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那就去吧,沒人會攔你,年輕人有闖勁有拼勁是好事,到時被社會蹂躪個幾年,再來考公也為時不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