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選擇關鍵詞:實習讀研考編,小縣城大城市,公務員、教師

2020-12-11 鐵無綿

表妹是南昌某大學的英語系大四學生,臨近實習,各種糾結、迷茫如蛇纏繞,好不容易考上二本,本以為一切順遂,孰不知未來的路,還很漫長,像寂寞的長夜。

她和我訴說,不知「錢途」在哪,更不知未來的路如何走?實習、讀研、考編,小縣城、大城市,公務員、教師等關鍵詞擺在眼前,眼花繚亂,不知如何處置?

看到她的茫然,我仿佛看到了12年前的自己。那時,我也一樣,誰的青春不曾青澀和迷茫?

10年前,沒有微信,流行QQ,網上學習沒有現在便捷,為了更多大四學弟學妹們,我覺得我有必要寫點東西,供後來者參考。

記住,別人的意見,永遠只是參考。

你要有思考力、判斷力,任何人的言說都是基於、囿於自己的經驗、見識和學力,肯定是有片面和局限性的。參考之後,最終下判斷的是我們自己,要有點主見。好比商家端上一桌豐盛的滿漢全席,色香味俱全,吃不吃,專挑什麼菜,那是你的事。

實習是聽學校安排,還是自主選擇?

大四了,實習是重頭戲,想起實習,我那年還是優秀實習生呢,嘚瑟下,希望你也是。

如果,貴校是一所靠譜好學校、講點「逼臉」,學校輔導員比你媽還急。校方肯定是希望學生聽從安排,要求所有實習生統一到指定的實習機構實習,一是方便管理,二是安全規範。

我當年是師範生,實習時,學校派幾輛大巴,副院長帶隊,送實習生到學校專門的實習基地實習。下車後,副院長一一握手,祝福實習圓滿。想想多幸福。

期間,雖說自個管自個,但輔導員還是很關心的,經常電話問詢。最起碼,實習了,學校不丟下你,這是起碼道德,也是一所講點臉面的學校所應該具備的品格。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拋除學校因素,若你家庭條件好,你爸混得好,自己找實習機構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是混日子,老老實實學技術、練手藝,實習結束,彼此留下好印象,人家給你的評語也會優美、優雅些。

這個,真得看家境、看你爸你媽和你外婆。

公務員、教師考編,還是大城市闖蕩民辦企業?

擺在大學生前面的路,無非4條:從政、從教、從學和從商。

很多同學是隨大流,我是希望你聽從內心的召喚,服從興趣的安排。

公務員、教師考編,不是不可以。我想問的是,你的應試能力如何?

身為大學生,應該有點想法,我就問這3年倆,你的晚自習上過幾次?準備、了解過公務員、教師編制、研究生考試嗎?

人都是想考大城市的公務員、教師編制,雖知這些地方的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考不考得上、你的心理承受力如何?你自己得掂量。

若只想考小縣城、小鄉鎮,那面臨的可能是蜘蛛網般的人際關係網,看你喜歡不、受得了不?一生蝸居小地方,看著身邊的環境,個個不思上進、得過且過,眼光狹隘,就怕你受不了。

公務員在小地方還好些,畢竟面子、地位很高,人人尊敬。考教師編制,一個本科生,最多是鄉鎮初中,甚至是好點鄉鎮裡的小學。因為縣城學校(高中)肯定優先選碩士研究生,像廣州深圳的高中都招清北碩博了。

本科畢業,說句不好聽的話,不要驕傲,要得相當低調,當下人才過剩,脫穎而出並非易事。

高不成低不就,那就麻煩。這個時候,看你的個性了。當下就業形勢不樂觀,可選擇讀研,讀個研出來找工作也好一些,不過以我之見,你實在沒啥學術追求,也沒啥專業愛好,還是別浪費時間了,讀個普通大學的研究生,在廣州也只是做個初中老師。

當然,你編制、讀研、小地方都討厭,那就選擇廣深民企打拼。比如做教師吧,選擇一線城市的教育集團,總比在鄉鎮好。見識廣、眼界寬,學生不聽話,很快提升專業能力。只要你專業足夠棒,能力足夠強,人民幣都不是你操心的事。

總之,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最好。不嫌棄小地方,就選擇安逸;不害怕大城市競爭,就選擇闖蕩。

學英語的,錢途在哪裡?

學英語的,太幸福了。

學英語的,一般形象都比較好,而且思想開明、視野開闊,滿肚子的西方文明,能沒有「錢途」?

我這個中文矮矬窮,這35年最後悔沒有學好英語,否則我現在再怎麼差也博士畢業混個大學老師噹噹。呵呵。

在當下這個時代,學英語的厲害,考研佔便宜,出國佔便宜,在沿海謀生不成問題,隨便一個新東方培訓機構就撐壞你,不過你得有那個專業實力。

不管怎麼說,學英語的也不要妄自菲薄,說語言交際而已,沒啥用。千萬別這麼說,如我學中文的,寫這小文鼓勵你們英文系學弟學妹,讓你不再迷茫,若你開心,那目的不就達到了嗎?這就是有情懷的大用處。

英語學得好,家庭條件也好的,準備幾十萬,可以出國深造,學個一年半的碩士,回來是海歸,找工作肯定有優勢。

英語口語棒的,考慮學第二外語,如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小語種,同聲翻譯人員難道不行嗎?

專業紮實、愛好文學的,去考翻譯機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翻譯才能不行嗎?

喜歡辯論,考慮學點法律,你要知道如今既會法律,又會英語的,那絕對吃香。

你家庭、專業理想都一般般。那你再怎麼著,可以準備考海關公務員,考教師編制,進外貿企業、進英語培訓班,總可以吧。

看好了,按照社會看臉原則,以上排序也是從高到低的。

女的,若沒有突出的金剛鑽實力,那就不要到大城市闖蕩奔波了,老老實實準備編制考試吧?

首選公務員,雖說我們大學生理想滿滿,心有想法可能不屑編制,這我理解,待你在社會碰幾年壁之後,你會發現本科啥都不是,博士混成五保戶的也有。

選擇,得根據自己的性格、興趣、家境來定。

若我性格外向,愛打拼,興趣愛好是英語,專業還行,家境一般,那我肯定首選外企,多撈金啊。反正還年輕,怕啥,這世界就是屬於年輕人的,年輕時候就一定外出闖蕩,仗劍走天涯,不要總固守自己的老家、或當地省城,須知你們老家、你家所屬省城,比得上北上廣不?

外面的世界那麼精彩,為何不出來見見呢?闖蕩了再說,反正年輕就是資本。

若我性格內向,不喜動,求穩定。那就好好公務員、教師編制,選一個宜居的4、5線城市,或小縣城、小鄉鎮過一種波瀾不驚的平靜生活,也是可以的,生活嘛,講求內心的淡定和平和,安逸就好,何必爭高低、比輸贏?誰過得舒適、誰沒有煩惱,那才是真幸福。

不管什麼專業、什麼職業,只要你有足夠的實力,這個世界你說了算。一旦你走到食物鏈頂端,規則由你來定,哪怕你是撿垃圾、賣豬肉的,你也照樣可以成為該行業的佼佼者、引領者。北大才子陸步軒,失意、落魄半輩子,最後賣豬肉不是成功了嗎?

你說,是北大水平成就了他,還是他爸他媽成就了他?我的妹啊,聽從內心召喚,好好過屬於自己的生活吧,以上所說純屬胡言亂語,相信拋一個眉眼、擺一個pose,你絕對是整個街最靚的。

相關焦點

  • 畢業兩年,家裡人讓我考公務員,是留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小縣城。
    畢業兩年之後,你會發現身邊的人都在嘗試著改變,有人抽時間去健身鍛鍊,有人選擇考研深造,有人選擇去考公務員。是繼續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家考公員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在大城市打拼,昂貴的房租,擁擠的地鐵,永遠不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大城市的機會多,有更好的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經過兩年的奮鬥後很多人會迷失方向,不再是那一個畢業時,一無所知的自己,勇往直前的自己。會有更多的考慮, 所以有些人選擇會二三線小城市或小縣城去考一個公務員過上以後穩定的生活。
  • 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是選擇家鄉還是大城市好
    但是選擇大城市做公務員依然有很多好處,第一,眼界極大的開闊,工作五年、八年人生職業中的見解要豐富很多;第二,資源更集中,大城市優勢資源多,對於未來組建家庭,下一代的教育等問題都會有很多的幫助;第三,提升能力,結交人脈,讓你的家族的發展更好。考公務員時你的選擇不僅僅要局限於一個崗位,也要看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經濟基礎。
  • 大學畢業後,考公務員和事業編是沒出息的表現,這種想法正確嗎?
    最近,小編在瀏覽朋友圈時,看到了一位應屆畢業生讀者發表的感悟。這位同學在朋友圈中寫道:「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畢業後就應該去大城市裡闖蕩一番,而不是去回老家參加公務員和事業編考試,這是沒有出息的表現。」相比於這些同學來說,我們能在剛畢業時,就有去大城市打拼的觀念,確實是有魄力的表現。大城市裡的機會和崗位,要比小縣城多得多,確實值得那些有夢的年輕人去拼搏一番。但是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即便是我們一畢業就到大城市打拼,最後能夠成功的概率,還是非常渺茫的。
  • 28歲的縣城公務員,2019年考上了上海交大研究生,該不該去讀研?
    一個已經28歲的縣城公務員,工作了五年了,但在2019年考上了上海交大研究生,因為感覺年齡已經較大了,在糾結該不該辭職去讀研的問題。從年齡的角度說,28歲才讀研,年齡確實偏大,但其實在研究生群體裡,接近30歲才開始讀研的,也是屢見不鮮的,就業也不是太大的問題。比如,小編認識一個85年出生的考生,2015年才考研成功一所211院校(兩年制專業碩士),2017年畢業時也找到了不錯的工作,而且進的是一家商業銀行。
  • 大學畢業後,回小縣城考了一個公務員,五六年了現在後悔怎麼辦
    前幾天,一個發小在群裡抱怨,大學畢業之後,回到縣城考了一個公務員,工作五六年了現在也成家了,也有了小孩。但是每天幹著重複、單調的工作,一眼可以望到退休,工資也不高,只有3000多。這麼低的收入過著養老的生活有點後悔當初自己的選擇,覺得要是當時留在大城市肯定會比現在發展的好。
  • 同時考上鄉鎮公務員和縣城編制教師,應該怎麼選擇?
    公務員和編制教師都是很穩定的工作,我今年同時備考兩個考試,公務員是鄉鎮政府三不限崗位(距離縣城車程一個小時左右,家在縣城),老師是縣城高中歷史老師。我們當地公務員的待遇是高於教師很多的,我想現在就很糾結,到底應該如何選擇?
  • 公務員太難考,想考縣城的事業單位,工資怎麼樣,有沒有發展前途
    大大小小的縣,公務員也只有一兩千人,大量的還是事業人員,少的有五六千,多的過萬的都有,分布在中小學校、公立醫院,還有各類管理類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和服務類事業單位。這麼多的事業單位人員,如果沒有前途,單位怎麼留得住人,工作怎麼開展。進入事業單位的途徑很多,有和公務員考試一樣,統一組織的事業人員招考,考進來就有編制,就成為了正式的事業人員。
  • 作為女生,在大學畢業後,選擇考老師,考公務員還是考研更好?
    同時,教師、公務員這樣的職業本身也是十分受女生青睞的,女性在家庭中不需要承擔十分重的經濟責任,所以在實現自身職業價值的同時能夠顧及到家庭的感受,這是兩全其美的。本科畢業生在畢業時會面臨諸多選擇,作為女生的你在公務員,教師,考研深造這幾個方向上,會怎麼選擇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幫你解析一下這幾種選擇的利弊吧。
  • 城市大學生愛考研,農村大學生卻更愛考公務員
    近年來,考研逐漸成為本科生的一種趨勢,與此同時,在大學生群體中,我們也發現存在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農村大學生比較喜歡考公務員,而城市大學生比較喜歡考研。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呢?下面,就讓小編和你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剛考上省直全額事業編,就考老家縣鄉公務員,這個算盤怎麼撥的?
    某省直事業單位,去年新考進了個小夥子小張。小張老家是下面縣裡的,動車兩小時車程,小夥子還沒談女朋友,周末經常回縣城老家看父母,他父母是縣城裡的教師,還沒退休。春節期間,也不能串門走親戚,小張在老家認真準備今年的公務員考試,準備考老家縣裡或鄉鎮的公務員。
  • 舍友決定回家考編,我卻毅然選擇了北漂
    說完,舍友又問我:「你打算考編嗎?」「我再看看吧!」輔導員也建議我們可以先在培訓機構鍛鍊幾年,找到合適機會去考編制。2017年新政策提出:教師工資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水平——教師待遇也有所改善。種種跡象表明:考編對於更多師範專業的畢業生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國家財政撥款,鐵飯碗——穩定。
  • 同樣是考公務員,本科考公與讀研考公哪個更有優勢,考生要清楚
    然而很多的畢業生為自己的長遠人生著想,不少的畢業生 開始選擇報考公務員,或者是報考研。畢業生們只想在將來能夠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增加自己的就業機率,提升自己的收入。
  • 高中教師曬「工資」,縣城算高端職業,大城市很一般?
    在我國,教師自古以來就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不但因為教師為廣大學生傳道授業解惑,而且教師也是學生們在成長時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塑造者,所以我國特別重視高素質教師的培養,從很多年前就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政策,更是建設了大量的高水平師範類高校,就是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教師人才,而且很多公費師範生一畢業
  • 考上小縣城老師後,父母想讓我繼續考公。公務員真的比老師好嗎?
    公務員並不是說真的就比教師好,因為每個人對「好」的標準定義都不一樣,比如有的人覺得工資高就是好工作,有的人覺得工作輕鬆穩定就是好工作,也有的人覺得有社會地位的工作就是好工作。在縣城裡工作,公務員和教師其實都是好工作,有編制、工作穩定、工資待遇不錯、也有社會地位,當然,也都是父母眼中的好工作,但是比較之下,公務員其實更受到父母的青睞。
  • 除了公務員還有哪些工作值得考?這3類工作有「編制」,難度還小
    雖說公務員這個工作有很多人報考,但是因為報考難度比較大,一些人在嘗試一次之後最後都選擇了放棄。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公務員這個崗位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工作也擁有編制,而且考取的難度也比考公務員的難度要小。既然我們也都知道了,考公務員很難,那就可以嘗試一下這3種工作,選擇這幾個「鐵飯碗」工作也很好。
  • 為什麼很多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選擇了讀研深造?
    在社會大眾的眼裡,只有找不到工作才會想著去考研,而為什麼現在很多不愁找到好工作的名牌大學畢業生也選擇了保研或者考研來繼續深造呢?這當中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嗎?起初,小編也很疑惑,如果能找到好工作,誰還會讀研啊?
  • 考鄉鎮公務員競爭大嗎?
    「公考之難,難於上青天」,每年有數百萬考生報考公務員,最後上岸的往往是寥寥幾人。很多熱門崗位出現「千裡挑一」的現象,這種現象往往在一、二線城市,所以不少人選擇劍走偏鋒報考鄉鎮崗位。鄉鎮公務員作為最低級別公務員,無論收入還是發展空間,遠不及省級以上公務員,那麼,鄉鎮公務員的競爭是不是就很低?
  • 教師缺口大,「考編」競爭小的學科,大學畢業生最好抓住機會
    其實,大家的機會還有很多,並不是所有的學科都是這樣,有幾個學科的教師缺口大,「考編」競爭也小,大家更容易成功上岸。 所以,不妨大家趁早入手,未來發展中思政學科的教師一定需求量大,現在「考編」競爭壓力相對小一些。
  • 縣城小學教師vs鄉鎮公務員,該如何選擇?
    能同時考上縣城小學老師和鄉鎮公務員,公考、事考通吃,是傳說中的考霸嗎?如何選擇前,先問三個問題。考慮清楚再選擇在縣城當老師,還是去鄉鎮當幹部。一,要面子,還是要實惠?在縣城小學當教師,是無數年輕人的夢想,多少畢業生想當還當不上。國家要求,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工資水平。而在山東,當老師的工資要比公務員要高出10%。公務員加上車補,相當於同等級別教師工資。
  • 教師資格證值得在校大學生去考,除了考教師編,還有其他好處
    在校大學生除了考取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二級證書外,教師資格證也值得在校大學生去考。雖然說現在考取教師資格證的人越來越多了,考試難度有所增加。那麼持有教師資格證的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形勢不太好的情況下,並且暫時未能考上教師編制,去教育培訓機構當老師是很不錯的選擇。我有個同學,在校期間學習成績不錯,也有教資,畢業後去了教育培訓機構當老師,薪資待遇都比我好多了,確實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