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是南昌某大學的英語系大四學生,臨近實習,各種糾結、迷茫如蛇纏繞,好不容易考上二本,本以為一切順遂,孰不知未來的路,還很漫長,像寂寞的長夜。
她和我訴說,不知「錢途」在哪,更不知未來的路如何走?實習、讀研、考編,小縣城、大城市,公務員、教師等關鍵詞擺在眼前,眼花繚亂,不知如何處置?
看到她的茫然,我仿佛看到了12年前的自己。那時,我也一樣,誰的青春不曾青澀和迷茫?
10年前,沒有微信,流行QQ,網上學習沒有現在便捷,為了更多大四學弟學妹們,我覺得我有必要寫點東西,供後來者參考。
記住,別人的意見,永遠只是參考。
你要有思考力、判斷力,任何人的言說都是基於、囿於自己的經驗、見識和學力,肯定是有片面和局限性的。參考之後,最終下判斷的是我們自己,要有點主見。好比商家端上一桌豐盛的滿漢全席,色香味俱全,吃不吃,專挑什麼菜,那是你的事。
實習是聽學校安排,還是自主選擇?
大四了,實習是重頭戲,想起實習,我那年還是優秀實習生呢,嘚瑟下,希望你也是。
如果,貴校是一所靠譜好學校、講點「逼臉」,學校輔導員比你媽還急。校方肯定是希望學生聽從安排,要求所有實習生統一到指定的實習機構實習,一是方便管理,二是安全規範。
我當年是師範生,實習時,學校派幾輛大巴,副院長帶隊,送實習生到學校專門的實習基地實習。下車後,副院長一一握手,祝福實習圓滿。想想多幸福。
期間,雖說自個管自個,但輔導員還是很關心的,經常電話問詢。最起碼,實習了,學校不丟下你,這是起碼道德,也是一所講點臉面的學校所應該具備的品格。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拋除學校因素,若你家庭條件好,你爸混得好,自己找實習機構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是混日子,老老實實學技術、練手藝,實習結束,彼此留下好印象,人家給你的評語也會優美、優雅些。
這個,真得看家境、看你爸你媽和你外婆。
公務員、教師考編,還是大城市闖蕩民辦企業?
擺在大學生前面的路,無非4條:從政、從教、從學和從商。
很多同學是隨大流,我是希望你聽從內心的召喚,服從興趣的安排。
公務員、教師考編,不是不可以。我想問的是,你的應試能力如何?
身為大學生,應該有點想法,我就問這3年倆,你的晚自習上過幾次?準備、了解過公務員、教師編制、研究生考試嗎?
人都是想考大城市的公務員、教師編制,雖知這些地方的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考不考得上、你的心理承受力如何?你自己得掂量。
若只想考小縣城、小鄉鎮,那面臨的可能是蜘蛛網般的人際關係網,看你喜歡不、受得了不?一生蝸居小地方,看著身邊的環境,個個不思上進、得過且過,眼光狹隘,就怕你受不了。
公務員在小地方還好些,畢竟面子、地位很高,人人尊敬。考教師編制,一個本科生,最多是鄉鎮初中,甚至是好點鄉鎮裡的小學。因為縣城學校(高中)肯定優先選碩士研究生,像廣州深圳的高中都招清北碩博了。
本科畢業,說句不好聽的話,不要驕傲,要得相當低調,當下人才過剩,脫穎而出並非易事。
高不成低不就,那就麻煩。這個時候,看你的個性了。當下就業形勢不樂觀,可選擇讀研,讀個研出來找工作也好一些,不過以我之見,你實在沒啥學術追求,也沒啥專業愛好,還是別浪費時間了,讀個普通大學的研究生,在廣州也只是做個初中老師。
當然,你編制、讀研、小地方都討厭,那就選擇廣深民企打拼。比如做教師吧,選擇一線城市的教育集團,總比在鄉鎮好。見識廣、眼界寬,學生不聽話,很快提升專業能力。只要你專業足夠棒,能力足夠強,人民幣都不是你操心的事。
總之,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最好。不嫌棄小地方,就選擇安逸;不害怕大城市競爭,就選擇闖蕩。
學英語的,錢途在哪裡?
學英語的,太幸福了。
學英語的,一般形象都比較好,而且思想開明、視野開闊,滿肚子的西方文明,能沒有「錢途」?
我這個中文矮矬窮,這35年最後悔沒有學好英語,否則我現在再怎麼差也博士畢業混個大學老師噹噹。呵呵。
在當下這個時代,學英語的厲害,考研佔便宜,出國佔便宜,在沿海謀生不成問題,隨便一個新東方培訓機構就撐壞你,不過你得有那個專業實力。
不管怎麼說,學英語的也不要妄自菲薄,說語言交際而已,沒啥用。千萬別這麼說,如我學中文的,寫這小文鼓勵你們英文系學弟學妹,讓你不再迷茫,若你開心,那目的不就達到了嗎?這就是有情懷的大用處。
英語學得好,家庭條件也好的,準備幾十萬,可以出國深造,學個一年半的碩士,回來是海歸,找工作肯定有優勢。
英語口語棒的,考慮學第二外語,如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小語種,同聲翻譯人員難道不行嗎?
專業紮實、愛好文學的,去考翻譯機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翻譯才能不行嗎?
喜歡辯論,考慮學點法律,你要知道如今既會法律,又會英語的,那絕對吃香。
你家庭、專業理想都一般般。那你再怎麼著,可以準備考海關公務員,考教師編制,進外貿企業、進英語培訓班,總可以吧。
看好了,按照社會看臉原則,以上排序也是從高到低的。
女的,若沒有突出的金剛鑽實力,那就不要到大城市闖蕩奔波了,老老實實準備編制考試吧?
首選公務員,雖說我們大學生理想滿滿,心有想法可能不屑編制,這我理解,待你在社會碰幾年壁之後,你會發現本科啥都不是,博士混成五保戶的也有。
選擇,得根據自己的性格、興趣、家境來定。
若我性格外向,愛打拼,興趣愛好是英語,專業還行,家境一般,那我肯定首選外企,多撈金啊。反正還年輕,怕啥,這世界就是屬於年輕人的,年輕時候就一定外出闖蕩,仗劍走天涯,不要總固守自己的老家、或當地省城,須知你們老家、你家所屬省城,比得上北上廣不?
外面的世界那麼精彩,為何不出來見見呢?闖蕩了再說,反正年輕就是資本。
若我性格內向,不喜動,求穩定。那就好好公務員、教師編制,選一個宜居的4、5線城市,或小縣城、小鄉鎮過一種波瀾不驚的平靜生活,也是可以的,生活嘛,講求內心的淡定和平和,安逸就好,何必爭高低、比輸贏?誰過得舒適、誰沒有煩惱,那才是真幸福。
不管什麼專業、什麼職業,只要你有足夠的實力,這個世界你說了算。一旦你走到食物鏈頂端,規則由你來定,哪怕你是撿垃圾、賣豬肉的,你也照樣可以成為該行業的佼佼者、引領者。北大才子陸步軒,失意、落魄半輩子,最後賣豬肉不是成功了嗎?
你說,是北大水平成就了他,還是他爸他媽成就了他?我的妹啊,聽從內心召喚,好好過屬於自己的生活吧,以上所說純屬胡言亂語,相信拋一個眉眼、擺一個pose,你絕對是整個街最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