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發小在群裡抱怨,大學畢業之後,回到縣城考了一個公務員,工作五六年了現在也成家了,也有了小孩。但是每天幹著重複、單調的工作,一眼可以望到退休,工資也不高,只有3000多。這麼低的收入過著養老的生活有點後悔當初自己的選擇,覺得要是當時留在大城市肯定會比現在發展的好。這樣的生活是應該繼續過下去,還是應該辭職到大城市去打拼一番呢?看他總是一副不甘心的樣子。對於公務員工作已經成了雞肋,想放棄又捨不得。
只能說這哥們是千千萬萬躺在舒適區裡的芸芸眾生一員,還好,還有一點騷動之心,大多數人已經安居樂業了,根本不想也不敢挪窩了。畢竟辭職出去拼搏也是挑戰和風險並存的,也許會過得更好,也許過得更差。雖然說工資就3000多,至少在小縣城還能勉強生存。真要放棄穩定的工作出去也許不是想像的那麼美好。
怎麼選擇還是看人吧,有人離開了確實過得更好。朋友小A之前在某個四線小城國企工作,月薪四五千元吧,年終獎有兩三萬吧,還算比較高的。自己努力加上家裡幫忙也基本有房有車,老婆孩子熱炕頭,父母兄妹在一起。生活非常安逸,沒有壓力,朋友們定期自駕遊,沒事聚聚會。按道理,這種生活已經非常美好了。可是小A就是喜歡折騰,不甘心在小地方窩著,也不喜歡那種小圈子小地方的氣息。後來辭職去廣東奮鬥,經過幾年艱苦地掙扎,現在也算是紮根了,生活逐漸走上正軌,越來越喜歡大城市的生活了。按他說的就是喜歡這種「打開門就是繁華世界,關上門就是獨處世界」的感覺。
但是也有人後悔離開小地方,朋友小C原來是在縣城某銀行上班,不坐櫃檯,後勤工作,待遇比公務員略高一年保底10多萬。老婆孩子都在一起生活。後面腦子一熱,投了大城市總行,居然不小心考進去了,從基層做起,年薪大概多5萬,為了在大城市立足,賣了縣城兩套房,在大城市買了套大房子,首付70萬,貸款85萬,現在月供就要8000,每個月還完房貸就沒多少錢了。經常後悔的說,我特麼的就想問問曾經的我,腦袋被驢踢了吧,來這裡幹什麼?孩子在縣城也可以有很好的教育,為什麼要來受這種罪。在縣城過得多麼舒服,來這裡每個月還在為房貸、生活費發愁。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一邊嫌棄現在的平淡生活,一邊夢想著換一種活法,但一邊給自己算帳,最終失去了勇氣。有的是自己失去了勇氣,有的是家庭框住了自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吧。不管怎麼選擇,都是自己做出的決定,不後悔就行。
我個人建議如果真想去大城市發展,可以這麼選擇。
1、 穩妥的做法
縣城的公務員,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可以去參加一些城市的考試,爭取一些晉升大城市的機會,如果考上去了,生活就不是問題。我身邊也有很多從小地方一路不斷努力最後調到大城市的,相對來說公務員的工作比較穩定。
2、 低風險做法
想去大城市之前,先有一技之長,比如,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專業能力,或者是文案寫作、自媒體創作等特長能力,能到大城市順利找到高薪職業並能持續發展。你可以悄悄地先找工作,如果找到穩定靠譜的工作,再做決定不遲。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你還是老老實實呆著吧。畢竟小縣城每天都過著平淡的日子,那種清閒的工作,培養了不出什麼闖社會的大能力的。想出去發展之前首先要確定下自己有幾斤幾兩。不要出去轉了一圈,發現連個工作都沒能力找到,這時候後悔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