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一半人選擇考研,一半選擇考公務員,走進社會很難嗎?

2021-01-08 談公職說公考

我想,這對於很多中流大學的大學生來說,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大四面臨畢業的時候,所有人帶著迷茫和對外面世界的恐懼,一部分人選擇考研,繼續留在校園。一部分人聽從父母意見,選擇考公公務員、國企、銀行等等。就想奔著「鐵飯碗」去,也是害怕在社會上面臨失敗,打擊。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我問了幾個身邊的朋友,選擇考研、考公、工作的都有,好像聽完他們說的,我明白了答案。

考研人:

我從大三就開始準備考研,準備了3年,二戰終於上岸了。我知道自己的性格,不愛說話,儘管自己有很多想法,也只是留在腦子裡,做在行動上,老師們對我都很好,因為他們很喜歡我,覺得我踏實。

我也很享受這種埋頭學習的感覺,如果讓我到社會上工作的話,會有很多人做得比我好,說話比我好聽。

而且考研也沒什麼不好的,我是個二本,考研能改造我的出身,研究生畢業,我能找的工作範圍會更廣。

考公人:

從小我就看著我父母下崗,再就業,下崗再就業,來來回回。這讓我覺得在社會上工作很不穩定,我一定要找份能保證一輩子都不辭退我的工作,現在社會上都在販賣35歲的焦慮,我不想等我35歲的時候也像別人一樣焦慮。

而且公務員沒什麼不好的,工資待遇不是最差的,但是穩定性一定是最好的,不光是我父母想讓我考,我自己也害怕像他們一樣陷入辭退、怕辭退的焦慮循環。

工作人:

說多都是淚,我曾經躊躇滿志地在大四就投身到實習中,以為自己多一點實習經驗,找工作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優勢。

但是因為是二本,很多大公司都看不上,即使錄用我了,也是做最差的工作,有問題第一個找到我,背鍋的總是我。

我現在畢業兩年,已經換了兩份工作。是我不穩定嗎?我覺得不是。

在社會上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不順心就離職,是95後的普遍現象。

通過以上三種畢業生的自述,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二本、末流、專業不好。

正是這些二本、末流、專業不好的大學生,才是大多數。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大學生畢業之後,很難找到一個好工作,更多的是選擇逃避,考研考公,都能避免大染缸一樣的社會。

優秀的人比比皆是,可大多數人都是平庸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遇到問題,逃避和迎面直上,都是自己的選擇。

你大學畢業後,選擇了考研、還是考公呢?又或者流入社會了呢?

現在的你怎麼樣了?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畢業季,別人選擇了考研,我選擇了考公務員
    這可以說是大學畢業後最好幾個選擇之一了,它不能讓你走上康莊大道,但能給你的生活帶來最起碼的保障。,畢業後直接選擇了備考公務員,沒有去想著實習啊,考研究生啊什麼的。第一是因為應屆生這個頭銜,對於考公務員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可以說應屆生應該是最容易考上公務員的一批人了,因為選擇崗位的機會變多了,有不少崗位只要應屆生,而且國考一半以上都是應屆生才能報考。
  • 國內這所大學,被稱公務員「輸出地」,大學未畢業就有一半被錄取
    國內這所大學,被稱公務員「輸出地」,大學未畢業就有一半被錄取公務員這個職業可以說是深受家長和學生的認可,畢業後很大一部分學生會投身到公考的行列,競爭可以說很大,上岸率也是比較低,在眾多考試中,公務員考試難度也是排在了領先位置。
  • 大學畢業後是選擇考研,還是選擇考公務員更好?主要有這4點差別
    高中努力與否,最後都能考入大學,至少能有一個大學畢業證。雖然高中沒有努力,但是到了大學就不一樣了,很多人要為未來做打算,不管是找工作,還是考研究生還是公務員,都要做決定了。不管畢業做什麼,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 作為女生,在大學畢業後,選擇考老師,考公務員還是考研更好?
    同時,教師、公務員這樣的職業本身也是十分受女生青睞的,女性在家庭中不需要承擔十分重的經濟責任,所以在實現自身職業價值的同時能夠顧及到家庭的感受,這是兩全其美的。本科畢業生在畢業時會面臨諸多選擇,作為女生的你在公務員,教師,考研深造這幾個方向上,會怎麼選擇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幫你解析一下這幾種選擇的利弊吧。
  • 這4大專業畢業就失業、多數人選擇轉行!但考公務員很簡單
    每一位讀大學的人都希望將來能夠有一個好的就業!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大學所選擇的專業卻對將來的就業影響很大!專業選的好,哪怕你的學歷沒那麼高,就業也比較容易;專業選不好,恐怕就需要一個比較高的學歷才能改善就業狀況!
  • 「我重本畢業,連考三年公務員,普本畢業的同學卻早就考上了!」
    2019年國考,招錄崗位相較於2018年幾乎少了一半,但報名人數卻達到接近140萬,競爭比創下新高;2019年山東省考,招錄三千餘名公務員,報名人數超過二十萬,競爭比約為73:1;2019年重慶市招錄公務員考試,超過八萬人競爭一千多個崗位,競爭比約為62:1。從各地報名情況看,不僅國考,基本上所有省份的公務員考試,競爭比都有著不同程度的上升。這是公務員職業被大學生以及社會認可的最好證明。
  • 本科畢業工作4年了,是選擇考碩士研究生好還是選擇考公務員好?
    社會是個大舞臺,舞臺就是職場。網友兒子本科畢業後,兩次考公務員失敗,根據網友描述可以知道,她兒子這四年工作不盡如意,處於迷茫期。「本科」、「研究生」、「公務員」,三者之間總有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人生總是走在向左或者向右的十字路口,是該「考研」,還是考「公務員」,讓人難以抉擇。所謂好的建議,無非就是想今後的前途會更好、生活更幸福!但是沒有人能預測未來,那條路更穩一些!「考研究生」還是「公務員」,兩者猶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何選擇的背後是家庭、性格、工作期望之間的相互博弈。
  • 大學畢業該就業還是該考研?輔導員意見來了:正確選擇大於努力!
    對於考研結束的學生來說,看著周圍的同學一個個都已經實習或者正在找工作,這更襯得自己無所事事,甚至有點空虛,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那麼大學畢業後,到底是該考研還是該就業呢?這可能是很多大學生一直在糾結的問題,也困擾了他們很久,畢竟很多時候,選擇大於努力。
  • 廣大應屆生該如何選擇?考研和考公務員哪個更好些?
    學院結課之後到底是選擇實習還是考研、考公務員?其實每一屆學生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即將離開校園獨自面對社會,怎麼都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有的人會選擇考研或者考公務員,但是這兩類考試都不是很好考的,2020年考研人數已經300百多萬了,但是各個高等院校招生數量有限
  • 考研與考公務員有什麼不同?在做選擇之前,你要先看清這些問題
    如今的社會,自己的煩惱只有自己只好,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個企業也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想要找到好工作的話,首先就是學歷問題,而其後才是個人能力的展現。這麼看來學歷依然成了一塊必不可少的敲門磚,所以提升學歷當代當代大學生最關心的話題。
  • 考研與考公該如何選擇
    這個學期,會是拼搏的一個學期,實習的開始,考研的開始,這個學期將會很辛苦很難熬。在這個時候,相信同學們會分成了好幾波,有的選擇考研,有的選擇考公,有的選擇直接找工作。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心裡會有個疑問,到底是哪個更適合現在的自己,到底應該選擇哪一個呢?考研吧!當然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 大學生畢業選擇考公務員,5類職位報考要慎重,選擇不好影響發展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非常激烈,再加上近年來大學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含金量也越來越低,畢業就業問題也是困擾著很多大學生,再加上有些專業社會需求也基本上飽和了,要不就是需求量很小,但是大學生人數卻很多,這也導致了很多大學生選擇考研、考公、考編。
  • 大學畢業後不工作,專門在家考研或者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對不對?
    但是,從國際和國內近幾年的形勢來看,由於社會經濟發展不景氣,所以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很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從近幾年大學畢業生考研人數和報考公務員及企事業單位的人數與招錄人數的比較就可以直觀看出。因此,這個問題是當今很多大學畢業生普遍面臨的問題。
  • 考研、考公、考編畢業生應該如何選擇?
    考研、考公、考編畢業生應該如何選擇?考研、考公、考編哪一個更好?忻州人事考試網為大家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首先說說考研吧不少人因為名校情結或是以後崗位需要等種種原因,考研的人數歷年來不斷增加。但它算是三個中最簡單的。當然報考專業的冷熱度會影響一定的難易度。
  • 大學畢業是考公務員還是考研究生
    畢業後,我們各自走向人生中不同的道路,生活像一把無情的刀,改變了我們模樣。隨著每個人出發點的不同,行業的選擇讓許多人幾年後都是不同的景象。2進入大學以後,我們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或多或少的做過一些思考。
  • 很多研究生在畢業後,放棄考公務員選擇大學導員,原因為何?
    在大學期間很多同學就會想要考取公務員,並且為之做準備,公務員就是我們所說的鐵飯碗,福利待遇好,收入穩定,社會認可度高,我們發現在考公的龐大隊伍中,本科生是主力軍,研究生卻很少。很多研究生在畢業後,放棄考公務員選擇大學導員,原因為何?很多研究生在畢業後當輔導員有哪些好處?1.
  • 二本畢業,到底選擇「考研」還是「考公」,聽聽過來人的幾點經驗
    文/想想媽媽教育指南不少的二本畢業生,畢業時候面臨兩個選擇,到底是選擇「考公」還是「考研」?兩個選擇起來特別難,想要好好的做出選擇,當然是異常艱難,估計很多人做起來,根本沒有辦法實現。這是個兩難的選擇,想要做出完全完美的答案幾乎是很難的,其實在大四階段,大家應該做出自己的選擇,畢竟不可能兩件事情同時做,因為你沒有那樣的精力。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同時選擇,選擇好一個便可以了,那到底是選擇考公務員,還是選擇考研呢?
  • 大學畢業如何選擇公務員和研究生?十年後,差別是巨大的
    「鐵飯碗」職業從古至今對人們都十分具有吸引力,因為一旦成為國家的人,那麼待遇方面特別是退休之後自然是不必發愁的,而且好處就是沒太大的風險和壓力。我的大學同學——小李姑娘,從大一入學就有著自己堅定的目標,明白自己身上的責任,不上課的時候就呆在圖書館看書,大學四年一直在準備考公務員和考研,最後畢業之前,公務員考上了,研究生也考上了。該如何選擇呢?
  • 疫情下的畢業生群像:期望月薪過萬,大部分選擇考研或考公務員 | 來...
    整體來看,這些高校畢業生,能深刻感受到經濟以及疫情對他們就業影響,但也很快適應了線上招聘這種形式,出於未來發展的考慮,大多傾向於去江浙、廣深這樣的沿海發達城市,為了避開就業壓力,很多人選擇了考研或者考公務員,在工作選擇上也會把未來發展空間作為首位因素。
  • 考研和考公有什麼區別?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如何做到正確選擇?
    考研和考公有什麼區別?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如何做到正確選擇?把自己的孩子從幼兒園培養到大學畢業,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家長的基本要求。以前,在農村裡出一名大學生,基本上就是人盡皆知。而現在,不說極為普遍,但也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