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不更新的微信公眾號被凍結解封找回後,發現了一篇2018年本科畢業前夕未完成的草稿,選擇原封不動的發布出去,還原當時最真實的心境)
轉眼間,距離上次更新文章已經過去了近兩年的時間,這幾年裡經歷了很多事情,也逼著自己接受了不少的挑戰,心態和當初剛創立阿晨流浪記之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重新思考了流浪記文章的定位,與其分享旅人的實際攻略,倒不如多記錄些成長的感悟,但是少年的煩惱又何止是一兩篇長文章所能夠涵蓋的。對於老人的健康,未來的迷惘,夢想的渴望,四海為家的漂泊,穩定而又不失趣味的生活追求.太多的事情頻繁性的讓人夜不能寐。但是天亮之後高壓力的學習狀態,又會很快把前一晚的思考拋在九霄雲外,再後來,也就釋懷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忙碌的日子就這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總也靜不下心來審視自己的內心。隨筆記錄當下的想法和生活,既可以更可能多的鍛鍊自己的中文寫作能力,又可以在未來的日子裡了解青春或許成熟或許幼稚的想法。
至於為什麼要在今天更新,還要感謝在兩年的漫長等待裡仍不忘鼓勵我創作的老鐵們,今年經歷了申請學校,面試,畢業論文,終於快要畢業,也算是一個小小的裡程碑,總結過往,方能勇敢的迎接下一個朝陽。
去年九月份搬家,從搬行李到挑選家具,再到自己和老鐵親力親為組裝家具,前前後後大概花了將近一周的時間才安頓下來。過程中倒沒有覺得什麼,等欣賞完自己的作品,滿意的躺下之後,突然一種強烈的前所未有的渴望安定下來的衝動湧上心頭。從高中開始,每年都要經歷一遍這樣的過程,每次都要在剛剛熟悉了小日子的節奏後,就又要開始斷舍離的打包行李,有時換住處,有時換城市,倒不能用顛沛流離來形容這種奇妙的感情,但是每次逛到家居用品時,就有一個小小的想要安穩的情緒跳脫出來。剛開始有渴望安穩家庭生活的小情緒時,曾警惕的懷疑這不是一個小年輕該有的情緒,安穩的生活甚至不是我曾經標榜的生活方式,曾經以為自己會是一個快樂的cosmopolitan(世界公民),但是頻繁搬家的辛苦,開始讓人變得沒有歸屬感,我開始動搖世界公民的信仰,重新思考過後,發現二者並不見得一定是衝突的,擁有穩定的生活並不一定意味著在地理維度裡限制人的自由,四海為家者並不見得沒有家庭感情的羈絆。
消失的這段日子裡,在與自己和解了「安穩生活」的問題後,仍然保持旅人的好奇,探索未知的陸地。
回到開篇世界公民的問題,就像日本紀錄片《移居世界秘境的日本人》和《我住在這裡的理由》裡解釋的一樣:在交通發達,人口流動劇烈的年代,一個人為什麼選擇生活在這裡,一定有其深刻的理由。而我的答案,還在尋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