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顧 | 至美助力第六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現代書院制教育論壇

2021-03-03 至美公益基金會

7月5日至6日,第六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行。論壇以「傳承創新、追求卓越的書院教育」為主題,共有來自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政治大學、牛津大學等56所高校的380餘名專家、師生代表匯聚復旦大學,共話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

教育論壇共設八大分論壇,從不同維度探討對現代大學書院制教育的思考。其中在7月5、6日下午分別舉行的分論壇二:服務學習理念與實踐分論壇六:服務學習·至美專場由至美基金會協辦,旨在推動高校之間服務學習課程的交流與創新。

該分論壇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顧陽教授主持。

已故中國著名作家冰心和社會學家吳文藻之女、北京外國語大學吳青教授、四川省委黨校顧林生教授、復旦大學陳虹霖教授、上海至美公益基金會項目總監楊立、澳門大學劉振釗、褚彩霞老師、臺灣師範大學劉若蘭老師和復旦大學服務學習助教彭詩琪、王怡航同學共9名嘉賓出席並發表演講。

陳虹霖教授分享了她的智慧養老服務學習課程,探討了用科技助力養老的優勢與客觀障礙,倡導尊重老人的差異和需求,為科技插上溫情的翅膀。

吳青教授圍繞「人、信、愛」三個字展開演講,與大家分享關於教育、服務社會的思考。她認為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課程不僅僅只傳授知識,也應當培養會「愛」、真實的、具有國際視野的人。

顧林生教授從課程體系搭建、教師創新、學生動員、社會支持等角度具體展示了在高校開展服務學習課程的全過程,他認為在高校推動服務學習課程需要多方協同支持。

上海至美公益基金會項目總監楊立以至美基金會與高校的合作模式為例,闡述了至美在高校服務學習中的「4C」定位,同時對社會公益組織在高校公益中的作用進行了分享,他指出公益組織在項目中應主要扮演協調多方資源、促進合作共贏的第三方角色。

澳門大學的劉振釗、褚彩霞老師分別介紹了自己在澳門大學開設的服務學習課程,探討了服務學習之於解決社會問題的可能性。臺灣師範大學的劉若蘭教授展示了全人書院暑期教育營的具體經驗與成果,她認為課程投入和反思對學習成果具有重要影響。

復旦大學的彭詩琪、王怡航同學則分別闡述了復旦大學服務學習課程的「服務式學習」路徑,以及被投入應用的社會工作督導模式所帶來的正面效應。

上海至美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高超女士致開場詞,並由牛津大學羅德學院院長、羅德信託公司執行長Dr. Elizabeth Kiss、香港理工大學服務學習辦公室主任陳志輝教授、復旦大學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所所長潘天舒教授進行開場發言。

隨後依次由復旦大學洪瀏、戴開宇、俞志元、陳侃、包春雷老師,以及澳門大學霍英東珍禧書院副院長蔣怡、臺灣師範大學謝宜蓁同學7名嘉賓進行演講。

高超女士在開場致詞中表示,當代大學生需要成長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棟梁之材,而服務他人、服務社會是培養社會責任感的最好方式。

Dr. Elizabeth Kiss表達了對至美基金會為推動服務學習所做貢獻的感謝,也分享了羅德獎學金尋找的學生應具備除優異學業成績與才華之外、也應有以履行公共責任為自身目標的能力,而服務學習課程讓學生有更濃厚的興趣參與其中,使學生們有更多機會了解社會,有助於其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陳志輝教授認為大學生正處於認識世界的發展階段。因此教育者有責任引領學生不要只考慮自身利益,而要多承擔社會責任。

潘天舒教授從社會學與人類學兩方面闡述了對服務學習的理解,他認為人類學和社會學是緊密相關的,並表示他在今後的人類學工作中也會不斷從社會學中汲取靈感。

復旦大學洪瀏老師介紹了復旦大學本科生服務學習學分通識課程體系。該體系將課堂理論知識應用於滿足社區需要和解決實際問題,並培養學生一定的服務能力和社會責任意識,為學生提供全方面發展的學習機會。

澳門大學蔣怡老師介紹了他們的服務學習項目。項目以學生的興趣和社會責任感為驅動力,鼓勵學生進行創新,並在在服務學習中各個階段注重培養學生的領導力。

復旦大學戴開宇老師分享了開展理工類科目服務學習課程的經驗與感受,他開出了復旦大學第一門理工科類服務學習課程,並且認為自我認知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點,學生通過服務教會他人,從而能更好地掌握課程知識。

復旦大學俞志元、陳侃、包春雷老師分別分享了自己在社會創新與設計思維、藝術與心靈、陶藝服務學習課程中的實踐與反饋,強調愛與藝術在實踐中的重要作用。來自臺灣師範大學的大三學生謝宜蓁也分享了以全人教育營為例的臺師大服務學習模式,旨在傳達書院的「全人教育」理念。

為期兩天的現代書院制教育論壇落下帷幕。閉幕式上,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指出,教育作為百年大計,高校作為國之重器,應始終得到社會各界最廣泛的關注。至美基金會作為社會公益組織,我們將自己擺在協調各方資源、促進合作共贏的平臺位置上,願為促進高校服務學習建設,及社會發展盡一份力。

參考文章:

1.論壇實況 | 第六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論壇分論壇精彩集錦(上)

2.論壇實況 | 第六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論壇分論壇精彩集錦(下)

四年公益之路的探索,讓每一個至美人都牢記初心,對培養大學生公益心的責任感也與日俱增,青年是國之希望,更是中國夢實現的基礎。至美願通過倡導和支持大學生志願服務,集結社會資源和志願者的力量,促進人口素質與社會文明度的提升,實現人人可公益。

相關焦點

  • 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比較教育論壇順利召開
    月25日、26日,由浙江大學主辦,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浙江大學國際教育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比較教育論壇在杭州順利召開。來自海峽兩岸、香港、澳門的20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圍繞「共享時代的比較教育」主題,共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比較教育學科建設、教育改革與發展,探討世界教育發展動向與趨勢。論壇設兩場主旨報告大會、三個平行分論壇和兩個平行研究生論壇,共有11位專家作了大會主旨報告、24位專家作了分論壇報告、38位碩博研究生作了研究生論壇報告。
  • 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校長論壇在浙大舉辦
    7月26日,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校長論壇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舉辦21所大學校長齊聚求是書院,圍繞「人才培養與創新創業」的主題,分享高等教育發展經驗,探討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探索大學創新教育模式。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輝出席論壇。浙江省副省長成嶽衝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 2014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
    為加強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舞蹈藝術交流,增進各地青少年之間的友誼和感情,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舞蹈節2014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於8月20日至25日在京成功舉辦。
  • 海內外專家學者西安研討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
    海內外專家學者西安研討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 2017-07-21 2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中新社西安7月21日電 (梅鐿瀧 田進)21日,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論壇在西安開幕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校長聯誼活動」在浙江舉行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校長聯誼活動」在浙江舉行來源:人民政協網 2017-08-037月25日—30日,由民盟中央、南京大學、北京大學、臺灣大學主辦,浙江大學承辦的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校長聯誼活動」在浙江舉行。
  • 第六屆海峽兩岸學前教育論壇在福州召開
    陳歡歡攝人民網福州12月19日電 19日,以「學前教育質量提升與評價」為主題的第六屆海峽兩岸學前教育論壇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300餘名來自海峽兩岸、港澳地區、東南亞國家的知名專家、學者、園長老師以及教育行政人員參會。
  • 第六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論壇議程發布
    楊昌利華東師範大學校黨委副書記,主要研究領域為數位訊號的獲取、分析與處理,系統辨識、仿真和自適應控制,生物信息學,以及現代數學教育技術等。Elizabeth Kiss牛津大學羅德學院院長,羅德信託公司執行長,負責羅德獎學金的管理工作,為羅德學者提供指導。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暨兩岸藝術家論壇成功舉辦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暨兩岸藝術家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6日 08:17:00來源:海外網   2020年11月24日至25日,由北京大學主辦,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合辦,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和文旅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研究基地承辦的「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
  • 2016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排名出爐!
    10月18日上午,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6年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六次發布。
  • 2015海峽兩岸暨港澳慈善論壇在臺北舉辦
    6月1日,2015海峽兩岸暨港澳慈善論壇在臺北召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四地同胞順應歷史潮流做出的共同選擇,在這條和平共贏之路上,公益慈善事業一直如春風化雨般維繫著兩岸親情,服務著兩岸民眾福祉。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區榮智為大家分享澳門基金會發展經驗。澳門基金會以經濟教育科學為宗旨,讓更多社會群體發揮效益。澳門素有社團社會之稱,可以說是社團密度最高的地區。澳門政府是提供社會福利的主力,社團則配合政府提供福利。
  • 海峽兩岸暨港澳《國際功能、殘疾與健康分類(ICF)》交流會議在廣東...
    正值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以「交流融通、共創發展」為主題的「海峽兩岸暨港澳《國際功能、殘疾與健康分類(ICF)》交流會議」於10月17-18日在廣東深圳成功舉辦。本次會議以網絡形式現場直播本次大會圍繞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出的《國際功能、殘疾與健康分類(ICF)》在海峽兩岸暨港澳的臨床應用工作及科研前沿問題,聚焦當前ICF在我國醫學界尤其是康復醫學領域發展的熱點問題進行了主旨論壇及分論壇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舉行
    2020年11月24日至25日,由北京大學主辦,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合辦,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和文旅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研究基地承辦的「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
  • 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暨海峽兩岸電視論壇今天在福州舉行
    你好臺灣網福州11月23日消息(記者張子亞、郭婕妤)為推動海峽兩岸電視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促進兩岸電視藝術的合作交流,2020年11月23日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暨海峽兩岸電視論壇在福建福州舉行。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本次論壇主題為「合作·創新·共贏——新時代兩岸電視藝術新空間」。兩岸電視人圍繞短視頻與影音加值,探索了短視頻時代下的媒體新力量,分析了媒體未來的發展趨勢。因疫情影響,臺灣專家無法訪問大陸,本屆論壇採用了線上形式,讓兩岸電視界同仁進行溝通與交流。
  • 2015-2020年,中國佛教協會與港澳地區佛教界交往回顧
    內容了來源:中國佛教協會官網原標題:深化交流內涵 加強務實合作——2015-2020年我會與港澳地區佛教界交往回顧自2015年4月中國佛教協會第九屆理事會選舉成立以來,中國佛教協會與香港、澳門地區佛教界同願同行,攜手發展,在文化、教育、學術、慈善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多維度深層次的務實交流
  • 第六屆海峽兩岸人工溼地研討會暨高層論壇在杭州舉行
    10月27日至11月1日,第六屆海峽兩岸人工溼地研討會暨高層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會議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臺灣)中山大學、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聯合主辦,杭州師範大學承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臺灣溼地學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協辦。來自海峽兩岸兩百多位人工溼地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參加了會議。
  • 第六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在廈成功舉辦 2019年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意節圓滿落幕
    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導,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政府、共青團廈門市委員會、廈門市文化發展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主辦,思明區文化和旅遊局、思明區臺港澳事務辦公室、廈門市大學生文化創意協會、廈門市當代紙藝文化館、臺灣聯合報社聯合承辦的「第六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於11月03日上午在廈門會展中心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中共廈門市委副書記陳秋雄、共青團福建省委員會副書記楊溢、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姚玉萍等領導出席
  • ——2017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基礎教育交流活動小記
    面對現階段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同時存在的內地教學,我們應該如何做到既能面向全體學生發展他們的能力,又能兼顧知識掌握的牢固性,做到令學生、家長、學校、社會都滿意?香港的新高中課程是否削弱了香港學生在數學學科上的國際競爭力?當前澳門數學教育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在臺灣,數學素養在素養導向教育政策中的位置在哪裡?
  • 「2019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名導論劍」在福建金門舉辦
    4月20日,第十五屆海峽旅遊博覽會的亮點活動 「2019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名導論劍」在金門順利舉辦。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優秀的導遊代表、業界專家及行業精英近300位嘉賓相聚金門,共繪職業發展的夢想藍圖。
  • 2016年亞洲幼兒教育發展論壇暨第五屆海峽兩岸幼兒教師「希望杯」才藝交流邀請賽即將召開
    2016亞洲幼兒教育發展論壇暨第五屆海峽兩岸幼兒教師「希望杯」才藝交流邀請賽即將於10月17日至19日在北海市富麗華大酒店及北海市外國語實驗學校舉行。本屆論壇暨邀請賽以「聚焦質量 創新方法」為主題,旨在提升亞洲幼兒教育質量、改進教材教法和創新教學課程、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以及探討兩岸合作辦園的新趨勢,是今年不可錯過的幼教盛宴。
  • 第四屆中國教師大會暨海峽兩岸教育論壇圓滿閉幕
    7月16日中午,落雨陣陣,洗刷連日高溫。在這清爽宜人的夏日,由中國教師教育視頻網與南京行知教育集團共同主辦的中國教師大會暨海峽兩岸教育論壇圓滿閉幕!雖然只有短短三天半的時間,參會代表們卻已然獲得了豐收般的喜悅。我們共同從傳統經典的文化浸濡,到對臺灣教育理念的初步了解,再被楊校長對教育的堅守深深感染,期間回歸到學科核心素養解讀,最後開展了精妙絕倫的兩岸論壇大薈萃、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