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打工人」,夜晚「肝遊戲」,匆匆而去的不只是時光,還有頭上縷縷青絲,然而它們並沒有變白,而是直接和頭頂說了「拜拜」。在日常生活中,脫髮和防脫已經成為聊天的關鍵詞。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相關數據顯示,每6人中就有1人飽受脫髮困擾。記者走訪我市多家商場超市,看到各類假髮和髮際線粉以及防脫髮洗髮水、生發精華都很暢銷。而花費幾萬元去植髮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
過去購買假髮類產品主要是老年群體,而現在年輕人對於假髮類產品的需求逐漸增大。記者在商場內看到,發套的價位在基本兩三千元左右,還有價位在幾百元到一千多元不等的發片。據銷售人員介紹,目前來店裡挑選假髮年輕人佔了八成以上。
「除了互相種草口紅和衣服,現在我們也會分享好用的髮際線粉」,秦女士對記者說,她和好朋友之間近來意識到自己頭髮漸少,而很多彩妝品牌也都推出多種適用多種發色的髮際線粉,現在覺得天天在面部化完妝之後,頭皮也需要上妝了。「在髮際線和發縫處塗一下,能立刻擋住我頭上智慧的光芒,而且價格便宜,幾十塊錢一瓶能用很久。」
除了假髮和發片,年輕人還會選擇去頭髮護理專門店,定期護理。市民吳女士前段時間感到自己脫髮嚴重,於是就來到家樓下的頭髮護理專門店辦了一張卡。五百元可以洗十二次,店裡宣傳用生薑精華進行頭皮護理,每次洗髮加頭皮按摩大概要半小時左右。據該護理店店主介紹,年輕人來做頭皮清潔護理和生發套餐的比例大概佔七成左右,而且還有上升趨勢。
相對於戴假髮、塗髮際線粉、做頭皮護理,還有投入幾萬元進行植髮的。市民賈先生今年三十四歲,前段時間看到有位女明星通過植髮方式擁有了一頭濃密的頭髮,於是就動心了。經過一番調研,賈先生拿出了三萬元打算「放手一搏」。「植髮的過程很痛苦,而且移植一顆毛囊要二十元,所以每天都念著這些毛囊的成活率一定要高一點,也特別期待看到擁有一頭秀髮的自己」,賈先生說。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們在滿足基本生活外,對自己外在的要求越來越高,也願意投入更多的金錢來包裝自己,使自身在各個方面更具競爭力。但專家表示,工作壓力大、長期精神緊張焦慮、經常熬夜,有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都會引起脫髮的現象。首先應該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如果未見效,則應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遵醫囑進行後續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