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頭顱血腫與護理

2021-01-22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xpagan08629

新生兒頭顱血腫是由於分娩時新生兒顱骨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積留在骨膜下所致。一般難產時容易發生新生兒頭顱血腫,如:使用胎頭負壓吸引器、產鉗以及困難剖宮產等手術助娩的新生兒,亦可見於某些自然分娩的寶寶,如:急產等情況。表現為一側頭骨部出現一腫物,有彈性或堅硬,邊緣清楚,不超過骨縫線;也可雙側發生,還偶見於後枕骨和前額骨部。它常在出生後數小時甚至數天之內出現並逐漸增大,但當出血達到一定程度時,血腫自身產生一定的壓力,從而起到了壓迫止血的作用。它不會給寶寶帶來任何不良的後遺。除非同時存在顱骨骨折及腦實質的損傷。

因此,當年輕的爸爸媽媽看到寶寶頭頂部鼓起腫包時,請不必驚慌,首先要仔細鑑別一下,是頭顱血腫,還是胎頭水腫,後者即通常所說的「先鋒頭」。它往往是由於胎頭比媽媽的產道稍大,產程時間長,胎兒頭部受產道擠壓過久所致,是胎頭最先露出的部位的皮下組織水腫,與骨縫無關,界限不清,柔軟無彈性,出生時即存在,2-3天後即可消失。

頭顱血腫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可以自行吸收、消失,先由邊緣鈣化逐漸向中心變硬,然後再慢慢吸收變幹。但其時間可因血腫大小的不同、護理是否恰當而長短不一。正常情況下多在兩個星期至3個月內吸收。

家庭護理時,可用雲南白藥4克加75%的酒精10毫升調勻,外敷患處,可以使血腫儘快消退。應該注意的是,在這段時間裡要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乾燥,洗浴時切忌揉搓,勿經常擠摸。睡覺時避免壓迫血腫處。更不應抽出血液,以防感染。一旦出現局部發熱紅腫、體溫增高等化膿感染表現時,應及時送醫院處理。

這些是我在網上看到的,覺得很不錯,分享給大家。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新生寶寶頭顱血腫,到底要緊不要緊?
    2020-06-06 0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一月前,外院因為頭顱血腫並顱骨骨折的新生兒轉來我科
  • 科普丨新生兒有頭顱血腫,需要把血抽出來嗎?
    在生活中,部分家長會發現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頭上莫名長了個腫包,然後著急忙亂地到醫院檢查,最終被診斷為新生兒頭顱血腫。知道結果後,家長更慌了:什麼是新生兒頭顱血腫,血腫需不需要抽出來,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嗎……別著急,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小兒神經外科專家一次替您解答。什麼是新生兒頭顱血腫?
  • 新生兒10種常見皮膚問題如何護理?資深月嫂分享護理經驗
    其實寶寶的皮膚問題遠不止這種,新生兒出生後的30天內,有可能出現的皮膚問題就高達10種,每一種幾乎都能讓寶媽寶爸心驚膽戰。怎麼辦?快來看看有經驗的月嫂是怎麼護理的吧!!!01新生兒紅斑新生兒紅斑又稱新生兒過敏性紅斑,發生率為30%~70%,一般足月新生兒多見。
  • 新生兒出現這8種皮膚問題怎麼辦?姐妹們不要慌,如何正確護理是關鍵!
    新生兒皮膚嬌嫩,總會長一些斑斑點點或是小疹子,那麼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異常的,需要怎麼護理呢?老師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寶寶常見的8種皮膚問題,咱們一起來看。1、新生兒紅斑寶寶在出生後1~3天後會在其臀、背、肩等受壓部位的皮膚或者面部出現散發的紅斑樣皮疹,或多或少,直徑約1釐米或更小些,或融合成大片。
  • 出生一周的新生兒身體都有哪些特徵,新生爸媽如何正確護理
    走進病房他就一個勁的闡述寶寶太小,哪裡都軟,不敢碰之類的話,我想很多新生爸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今天齊麗娟就幫助新生爸媽們了解以下新生兒身體部位到底都有哪些特徵,如何正確護理新生兒。  1、 頭顱: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頭顱呈橢圓形,相對較大,頭長大約佔身長的1/4;顱縫尚未閉合,如果分娩時受過產道擠壓會發生邊緣重疊,這時用眼看或者用手摸時有條線狀突起的骨邊緣,若重疊程度不嚴重,則隨著新生兒頭部的生長均能重新長平。儘管出生時頭顱骨已較硬,但如果護理不當或睡眠姿勢不恰當仍會造成偏頭、扁頭等頭顱畸形。  2、頭髮和頭皮:新生兒的頭髮稀鬆細軟、條紋清晰。
  • 新生兒日常護理
    「哇……哇」隨著響亮的一聲啼哭,一個新生命降生了,剛出生的寶寶就像剛出生的小苗,十分脆弱,抗病力差,對外界環境還需要逐步適應,所以特別需要新爸爸、新媽媽的精心護理。臍帶的創面是細菌感染的門戶,因此臍部護理在新生兒期尤其重要,臍帶一般在寶寶出生後10-14天左右脫落,新生兒臍帶護理需要注意問題:(一)注意防水,保持臍帶乾燥,尿布不要蓋住臍部,以免尿液或糞便汙染臍帶。(二)注意觀察有無滲液或滲血。
  • 關於新生兒頭顱b超、頭顱CT、頭顱MRI,你了解有多少?
    那麼面臨早產兒這些顱腦發育相關問題的時候,醫生會跟我們的寶爸寶媽們建議完善相關的顱腦檢查,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有關新生兒顱腦檢查的一些方法。 頭顱b超、頭顱CT、頭顱MRI這些都是老百姓熟悉的醫學檢查,但究竟這些檢查都有什麼區別呢?尤其是針對新出生的寶寶,我們的寶媽、寶爸們會更謹慎,那麼我們今天就科普一下這幾項常見的檢查吧!
  • 新生兒頭皮血腫 新生兒頭皮血腫多久才會自然吸收
    新生兒頭皮血腫寶寶在學步期時,走路搖搖晃晃的,常常會摔倒在地。要是不小心磕到頭,很容易就會腫起一個小包,這時候會有各種「土方子」輪番上陣:「哎呀,寶寶磕到頭了!沒事,揉一揉就好了。」「寶寶頭磕了個包沒必要用藥,都說唾液可以消毒,用唾液擦一擦就好了。」
  • 新生兒特有生理現象(笑、先鋒頭、呼吸快慢、抖動、表情怪相)
    笑新生兒的笑,往往出現在睡眠中,微微地笑,或只是嘴角向上翹一下。新生兒清醒時,不易發笑,也不易被訓笑。長期以來人們都據此認為,新生兒的笑並無明確意義。新生兒的笑有一定意義。媽媽在護理新生兒時,已經體會到,寶寶吃飽後舒適地睡去,睡眠中常會出現微笑,甚至能笑出聲來。
  • 你會遇到的那些新生兒常見問題
    這屬於生理現象,無須太過擔心,平時加強護理,勤拍背即可。吐奶,指新生兒大口大口吐奶出來,量較多。外觀健康的新生兒,可能由於吃奶過急、餵奶量過多、吃奶前後哭鬧、咽下空氣過多等引起吐奶,屬生理性吐奶。如果寶寶沒有存在以上的護理問題,或者以上問題經過醫生或人為糾正後,寶寶仍頻繁吐奶,屬病理性。寶寶可能合併有疾病,不能排除是否有感染、幽門狹窄、食道閉鎖、新生兒腸梗阻、腸道閉鎖等可能,需及時就醫治療。
  • 秋冬季新生兒護理注意事項
    3.睡眠和睡姿睡姿影響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顱的發育。5.預防感染護理新生兒時,要注意衛生,在每次護理前均應洗手,以防手上沾汙的細菌帶到新生兒細嫩的皮膚上面發生感染,如護理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或帶菌者則不能接觸新生兒
  • 新生兒月子護理九要點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新生兒出生後的第一個月需要特別護理。別以為這麼一個小人丁照顧起來沒難度,其實,新生兒月子期間的護理要點多著呢!今天直接進入我們的重點課題吧!1.睡眠與睡姿睡姿影響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顱的發育。建議有個舒適、厚度為1~2公分的小枕頭,中間稍微下陷,兩頭微起。
  • 產後產道血腫的處理與預防,從產前到產後護理,分步驟講清
    然而,損傷深部血管,血液不外流,積於局部形成血腫,往往發現時血腫己比較大。如發現不及時,處理不當,其血腫可向上擴展至闊韌帶內,嚴重的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應予積極預防,早期發現,正確處理。產後產道血腫的處理產道血腫可分為陰道血腫和外陰血腫。
  • 冬季新生兒護理知識 做稱職爸媽(全文)
    冬季新生兒護理需要的相關知識我們現在就為您介紹一下,了解冬季新生兒護理知識,助您做稱職爸媽。新生兒是指從出生到28天之內的嬰兒。
  • 【練習】新生兒和新生兒疾病的護理(二)
    考點4:頭顱B超檢查對腦室及其周圍出血具有較高的特異性。考點5: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病人應治療腦水腫,控制人量,可用呋塞米(速尿)靜脈推注,嚴重者可用20%甘露醇。考點6:目前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時,僅適用於足月兒,對早產兒尚不宜採用。
  • 新生兒如何護理,新手爸媽別慌張,這些乾貨收藏好!
    新生兒的基本護理,父母也需要了解清楚哦,這樣才能給予新生寶寶最正確最舒適最安全的照顧。話不多說喜孩子嬰兒車為新手爸媽總結了以下五點護理寶寶的乾貨,記得收藏好哦。 1、關於黃疸護理 寶寶出生以後醫院都會給寶寶測試黃疸指數,黃疸指數偏高醫生就會建議家長給寶寶進行藍光照射。
  • 華豐家政:到底新生兒護理中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因為新生兒的各器官以及免疫系統發育的還不是很完善,非常的容易引發感染和新生兒其它疾病的發生,從而影響著新生兒的生長發育。 所以,在生活中,父母及阿姨一定要給新生兒細心全面的照顧,保證新生兒的健康發育。 那麼,到底在新生兒護理中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為大家帶來的介紹吧,希望能給新生嬰兒的父母和阿姨帶來一定的幫助。
  • 新手爸媽一定要看:新生兒10大異常情況需格外注意!
    1.產瘤有的新生兒出生後,頭部可觸摸到一個隆起的「包」,用手摸感到柔軟,壓之有凹陷,這種「包」叫產瘤。產瘤的發生是由於新生兒的頭在通過母親產道時受到擠壓,局部的血液循環受阻,造成頭先通過產道的部位皮下水腫,這種情況無需特殊處理,幾天後會自然消失。產瘤與頭顱血腫有區別。
  • 新生兒最初幾周很重要,媽媽遇到這些情況不要慌!護理知識學起來
    新生兒健康應具備的10個標準1、新生兒降生後先啼哭數聲,後開始用肺呼吸。頭2周每分鐘呼吸40-50次。2、新生兒的脈搏以每分鐘120-140次為正常。3、新生兒的正常體重為3-4kg,低於2.5kg屬於低出生體重兒。
  • 新生兒頭皮血腫 新生兒頭皮血腫熱敷的正確方法
    新生兒頭皮血腫1、常規治療(1)保守治療:局部冷敷。對於產道血腫發生的範圍比較小、症狀較輕,且血腫範圍不再繼續增大的產婦,在產婦無不適的情況下,醫護人員會進行局部壓迫,冷敷。(2)外科處理:陰道切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