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和中國旅遊協會聯合主辦、凱撒集團承辦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在京舉行,本次論壇以「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為主題。
會上,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敏以「深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主題進行發言。
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暨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也是總部在香港的三家中央企業之一。集團的前身是愛國銀行家陳光甫先生於1928年設立的中國旅行社香港分社。經過90餘年的發展,集團形成了由旅行服務、旅遊投資和運營、旅遊零售、酒店運營、旅遊金融、戰略創新孵化六大業務組成的產業布局,網絡遍布內地、港澳和海外近30個國家和地區。集團旗下匯聚了港中旅、國旅、中旅、中免等眾多知名旅遊品牌,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旅遊央企。截至2019年底,集團員工人數4.3萬人,總資產近1300億元,全資或控股企業584家,每年接待遊客超過6000萬人次。
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下,中國旅遊集團早已在全面整合中國旅遊行業全產業鏈,並明確提出打造「資本、資產、經營」三輪驅動能力,推進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實現產產融合、產融結合、協同發展,形成新的高質量發展動能。目前,中國旅遊集團已經與海南省政府深度合作,旨在做好旅遊主業的基礎上,發揮資本的發動機作用,結合旅遊消費、旅遊服務資產管理等多種方式,通過全產業鏈完善海南整體旅遊產業價值。
近年來為適應品牌發展及行業需求,中國旅遊集團(中旅)歷經多次重組整合:2018年將集團境內總部遷入海南,並藉此時機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助力海南打破單一觀光旅遊形態,建立全生態旅遊模式;2019年11月7日,中國旅遊集團(中旅)正式對外發布新版品牌標誌及品牌口號,以全新形象再次出發;2020年,集團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品牌體系,以「中旅+業態」的形式規整旗下六大子公司,以「一個聲音」對行業釋放更體系化、專業化的信號。集團目前正在孵化郵輪和房車等旅遊新業態。
以下為萬敏的主題發言——
尊敬的胡和平部長,王紅副市長,段強會長,戴斌院長,各位領導、嘉賓同仁:
上午好!
很高興受邀參加「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旅遊集團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
作為中國最大的旅遊央企,中國旅遊集團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擔當履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著力推動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期間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新的要求,也為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對於文化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用「四個重要」作了精闢概括,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旅遊企業作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踐行者、創新者和引領者,應當順應新趨勢、適應新環境,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更快地提升中國旅遊的核心競爭力,助力構建文化產業體系。下面,我從旅遊企業的角度談些認識,與各位交流分享。
立足國家戰略,謀劃文旅融合發展新布局
今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最新發布的《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文化和旅遊定將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走出一條新時代文化和旅遊融合式、內涵式、開放式發展道路。
「十四五」時期處於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疫情對旅遊業造成了最直接、最全面、最深刻的衝擊和影響,市場結構、產業生態、競爭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產業邊界逐漸模糊,跨界融合加速,多產業融合發展,將成為豐富旅遊內涵、提升消費體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路徑。旅遊與文化、科技、體育等產業深度融合,「旅遊+」和「+旅遊」已成為主流趨勢,已經很難簡單地區分企業的行業屬性。隨著新業態的發展和新玩家的入局,生活平臺、出行平臺、文化平臺加速跨界旅遊業,對傳統旅遊業態和商業模式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後疫情時代將湧現出一大批帶著資源資產、資金資本、流量會員、IP內容的產業資本、行業巨頭和企業群體進入文旅行業,倒逼行業變革創新,這既是挑戰也是行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契機。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全面研判國際國內發展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布局。作為旅遊業要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要暢通國內旅遊大循環。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要「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這些內容提出了培育新型文化業態的新要求。我們要加大國內市場資源投入,吸引消費回流,在內循環中更好地服務好中國消費者。今年以來,中國旅遊集團積極布局並著力打造香格裡拉大環線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同時加大滇藏線、川藏線、新疆南北線投資發展,著手打造中國西部最大的跨區域世界級生態旅遊度假目的地和山地旅遊目的地。二是要促進國內國際旅遊雙循環。出入境市場仍是旅遊業重要市場,需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苦練內功,從服務中國市場向服務中國人市場升級,這既是打造全球競爭力、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要求,也是旅遊企業抓住「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發展機遇。要辯證看待當前全球疫情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優化完善企業國際化戰略,積極主動尋找國際市場拓展的機會,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優質的出入境文化旅遊服務產品。
順應消費升級,搶抓文旅融合發展新機遇
我國經濟的增長方式已向消費驅動轉型,消費對GDP的貢獻率已接近60%,中國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旅遊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支柱性產業,近5年對GDP貢獻均超過10%。居民出遊力指數已達到18.8%,旅遊消費大眾化已成為趨勢。「十四五」時期,我國的人口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新生代人口和老年人佔比不斷提高,尤其是大量的「00」後和「10」後將產生新的消費需求。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大眾消費不斷升級,我國已進入人均GDP一萬美元的旅遊休閒度假消費階段。
今年7月以來,國內旅遊度假消費量價齊升,消費正在回流。一批重大機遇地區及重大機遇產業逐漸顯現,暑期及國慶假期,一些傳統非熱門旅遊目的地的旅遊需求迅速升溫,其中寧夏、青海、甘肅、新疆等西北部省份,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等北部省份呈現了巨大的旅遊發展潛力,有望成為重大機遇地區;鄉村旅遊、城市周邊度假、房車、體育+旅遊、康養、研學等業態熱度持續上升,有望成為重大機遇產業。休閒度假作為高頻次、低密度、好體驗的消費模式,正在成為疫情之下旅遊業發展的重要發力點。未來1-2年我們要把握好中國旅遊文化產業升級轉型的窗口期,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將適應新發展階段的變化,重點關注年輕一代消費市場的變化,以及中老年市場的消費需求升級,順勢而為,在持續提升旅行服務、景區觀光、休閒度假、酒店住宿等傳統消費基礎上,大力拓展個性化、定製化、體驗化的高品質供給,構建良好的文旅產業生態圈,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中國旅遊集團將在海南重點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以免稅為核心,涵蓋有稅零售、文化娛樂、商務辦公、餐飲住宿、旅遊休閒等多元素、複合型的文旅綜合體,成為「體驗交互式文旅融合新領地」和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新地標;我們將打造跨領域以客戶為中心的旅遊資源和服務平臺,不斷推出並形成體驗式消費的旅遊目的地綜合業務矩陣,打造1-2個在市場上有影響力的旅遊休閒度假IP;努力拓展中國公民公海遊、沿海遊產品,打造中國郵輪民族品牌;我們將積極打造特色酒店、旅遊交通以及研學、探險、體育、低空航空等產品,進一步延伸吃住行遊購娛消費領域,為消費者提供便捷性、一體化、一站式的旅遊解決方案,為文化和旅遊消費市場的強勁復甦注入文旅力量。
加速改革創新,構建文旅融合發展新高地
當前文旅產業發展兼具「量」的增長和「質」的提高雙重目標,將加快形成結構布局合理、產業鏈完備的產業體系。從文旅企業發展現狀來看,客觀上都存在產業規模效應不強、產業集中度不高、集約經營水平偏低、抗風險能力較弱等突出問題。國內20強大型旅遊集團最高營收規模僅為世界500強企業入圍標準的一半左右,中國旅遊類上市公司市值普遍較低,接近三分之二的旅遊企業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亟待培育具有市場影響力、帶動力和抗風險能力的一批「頭部企業」。面對新形勢,我們將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滿足新需求,推動文化和旅遊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
一是文化賦能,優化產業生態。中國旅遊集團以戰略合作為契機,研究借鑑領先的文化企業以及文旅地產、文旅演藝、特色小鎮等運營經驗,更加重視文化感和文化體驗的重要性,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要素,轉化為場景和故事,通過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創新,帶給遊客更多精神和情感的體驗。同時我們將充分發揮旅遊在文化自信、文化傳承、文化走出去方面的突出作用,將文化IP資源應用到產品服務、項目運營等各個方面,講美故事、講好智慧、講活文化,努力培育和塑造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色和競爭力的原創IP,促進優秀文化傳承,為旅遊文化強國建設做出努力。
二是科技賦能,推動轉型升級。我們要深刻理解數字文化內容屬性,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把握數位化文旅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加強科技在旅遊應用場景的廣泛使用。我們將積極與先進的科技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拓寬拓深產業鏈。我們將大力推動人工智慧、5G、大數據、沉浸式體驗、人境互動等在多個業務領域的場景轉換和落地運用,構建新零售、智慧酒店、智慧景區、智慧旅遊平臺,挖掘無人機、無人駕駛等在提升消費體驗方面的應用空間,以科技創新為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賦能,增強發展動能。
三是機制賦能,激發市場活力。旅遊企業要更加主動融入市場,積極參與市場化發展,主動對接文化行業領先企業、優勢企業,採取戰略合作、項目投資、產業融合等多種方式,挖掘文化產業價值。領域融合層面,將吃住行遊購娛和免稅、體育、文化、科技、教育、康養、會展等要素全面組合。我們計劃在若干中心城市將城市休閒生活社區、旅遊度假區、免稅商業區、文創體驗區、博物館、酒店融為一體,兼顧旅遊休閒文化內容和生活場景,打造全要素、滿足客群升級需求的文旅綜合體,真正實現旅遊產業鏈的價值延伸。區域融合層面,我們將跨行政區劃,由點到線到面,協同區域力量形成合力。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重點打造粵港澳、海南、西南、新疆等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由企業搭建資源整合平臺,提供跨區域的產品供給,集成核心競爭能力。組織融合層面,通過矩陣式管理,搭建產品和資源的一體化平臺。我們搭建了香格裡拉旅遊平臺公司、海南旅遊投資和產品平臺公司,對內打破原有業務條線分工、對外開展多領域企業合作,協助政府跨越地域界限,發揮全產業鏈要素優勢,實現產業要素的跨領域跨區域協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市場化進程加速推進,行業格局面臨深刻調整,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勢頭加速顯現。中國旅遊集團將著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築牢發展之基,把握髮展主動權,為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圖片來源於主辦方)
記者:於鵬飛
責編: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