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連雲港市水資源保障工程共完成投資約4.74億元。全市三縣三區實現飲用水源地一備一用。組織開展飲用水源地達標保護建設,劃定薔薇湖、碩項湖、西雙湖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實施沭新渠水源地保護區綜合整治、沭新渠(白塔引水閘至加壓泵站段)清淤、薔薇河治理、灌北乾渠拓浚等水源工程。
偏遠地區村民喝上自來水
位於灌雲縣燕尾港鎮的灌西鹽場,由於海水鹹、地下水鹼,這裡的居民只能採深層地下水生活,緊靠大海的他們曾經過著幾十年極度缺水的生活。「我們這邊前些年就都用上自來水了,再也不用喝鹽鹼水了。」上午10點多,71歲的灌西鹽場居民何正玉正在家做飯,擰開水泥儲水池上的水龍頭,水譁譁地從池中流出。
何正玉邊指著水泥槽邊說道:「你們那裡可不一定有這個東西,20多年了,也算是『古董』了吧!」只見「古董」是由水泥製成,長寬各約2米,高1米多。何正玉繼續說道:「那時不僅喝的是地下水,而且水不是全天供應,好多人家裡建起了這樣的水泥槽,等來水時候好多盛點水。」
今年51歲的宋新來是灌西鹽場中二圩居民,在此生活了半輩子的他也見證了居民飲水難的歷史:「從記事起,我們就惜水如金。80年代,103平方公裡的鹽場只有幾口井,打上來的水是用船運到指定組員家中,12戶為一組,大家再帶桶去取水。90年代,我們這裡建了第一個水泵房,開始集中式的管道供水。五六年前,我們這裡用上了從縣城管網輸送的自來水,徹底告別了用水難的問題。為了解決高峰期水壓不足的問題,縣裡還要在隔壁四隊鎮新建一個分水廠,那更好了。」
城鄉區域供水實現一體化
贛榆區共有15個鎮,至2018年底區域供水入戶率為83.59%,離城鄉統籌區域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為了儘快讓全區老百姓喝上「乾淨水、放心水、穩定水」,贛榆區於2019年6月開工建設區域供水改造工程,項目總投資12.6億元,實施供水管網全長6900公裡。
6月29日,隨著贛榆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竣工暨全面通水儀式在莒城湖水廠舉行,標誌著我市已經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全市2020年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完成工程投資6.82億元,區域供水入戶率在99%以上。
昔日的「黃泥巴水」已經不見蹤影,縱橫交錯的自來水管鋪設到家家戶戶,從此百姓喝上了清澈、乾淨、衛生的自來水、放心水,村民心裡都樂開了花。
連雲港市創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顧遠方介紹:「莒城湖水廠總投資4.15億元,總規模設計生產能力每天15萬噸。該項目是贛榆區十大民生項目之一,它的建成實現了農村與城市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服務的城鄉一體化供水的目標,有效保證了城鄉供水安全,優化了區域生態環境。」
推進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十二五」以來,我市始終堅持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為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基礎工程、增進民生福祉的德政工程來抓,加大投入,加快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2020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及時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調整工程建設方案,加快工程建設進度。
今年,我市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計劃投資6.82億元,其中贛榆區投資5.62億元,完成莒城湖水廠建設,關停98座農村小規模水廠,鋪設供水管網6900公裡,更新改造323個村的老舊管網,新增工程受益人口40萬人;東海縣投資7010萬元,完成109個行政村村內管網改造;灌雲縣投資5004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信息化建設和部分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全市2020年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完成工程投資6.82億元。
「農村飲水安全事關廣大民生,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戰之年。為讓港城人民喝上健康水、幸福水、安全水,我們後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將繼續強水資源配置工程、加快推進水源工程、加強城鄉供水工程等方面來保障飲水安全。」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李慧 李軍 高德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