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口安全飲水率達到100%
「現在家人吃水、用水都使用自來水,再也不用為水犯愁了。」12月15日上午,昔陽縣三都鄉西峪村村民王貴明開心地說。過去,由於供水管網設施不完善,村民吃水就靠院裡的水窖,既不方便又不衛生。自今年12月該村接通自來水後,村民們用水無憂,水質還有保障,生活有了很大改觀。
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事關脫貧攻堅、事關鄉村振興、事關農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今年,晉中市繼續把「完成4萬人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作為保障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項重大民生事實來抓,不斷加大實施力度,確保讓飲水困難的農村群眾吃上「安全水」「放心水」。
晉中市提早謀劃,加強組織,全年累計投入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資金7565.2萬元,實施工程199處,鞏固提升218個村(含貧困村84個)、15萬人(含貧困人口2.33萬)的飲水安全標準,已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
昔陽縣三都鄉西峪村,位於大山之間的溝谷裡,多年來,村裡最大的短板就是缺水。西峪村的村民平時吃水完全靠天,家家戶戶院裡建水窖,夏季收集雨水,流進旱井澄清後,再從井中取水用,水質和水量受氣候影響大,村民用水不安全,每逢乾旱還飽受斷水之苦。持續用上乾淨、衛生的自來水成為全村人的夢想。
今年,西峪村被納入「完成4萬人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民生實事範圍內,通過新鑿800餘米的深井和實施管網改造,全村村民終於用上了清澈甘冽的自來水。「這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搞得真好!現在新打成的深井每小時出水量20立方米,村裡水量、水質都得到真正的保障,徹底解決了我們村村民的飲水難問題。」西峪村村委會主任劉春蘭開心地說。如今談到吃水、用水的事,村民個個笑逐顏開,都說喝上了「幸福水」。
記者從市水利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農村供水工程2935處,集中供水率達99.5%,自來水普及率達99.1%,供水保障率達到99.98%,安全飲水率達到100%,農村飲水安全狀況得到根本性改善,貧困人口飲水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同時,我市不斷強化農村水質安全檢測,全面了解農村飲水安全狀況,切實保障全市農村人口飲水安全。今年,各縣(區、市)水質檢測中心共抽檢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345處,市級水質檢測中心採用隨機方式抽檢180處,共排查發現涉及飲水「不安全」問題村37個,目前已全部徹底整改。昔陽、和順、左權、榆社4個建檔立卡貧困縣還實現了農村飲水工程檢測全覆蓋,順利通過脫貧攻堅飲水保障國、省第三方評估。平遙飲水型高氟病、高砷病多發村也通過籌資7500萬元,置換了水源、安裝了淨化設施,使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從根本上破解了長期以來農村居民的飲水難和飲水安全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現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如今,我市已有240萬農村居民從喝水難到有水喝,從挑水飲到用上自來水,逐步實現從「喝上水」到「喝方便水」再到「喝放心水」的轉變,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顯增強。 (記者 楊星宇)
[編輯:梁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