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市張村鎮的上營村是聚居著1200餘名高山族居民,因高山族人口數量佔全村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這裡被稱為「臺灣村」。
在上營村,高山族居民祖祖輩輩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清康熙年間,民族英雄鄭成功部將率部由東南沿海北上至盧溝橋後,又奉命自此向東南一帶分兵屯墾。部隊裡有依那思羅等五位來自臺灣阿里山區的高山族士兵被安排在鄧州城區西北40裡處屯墾。
他們各娶當地漢族女子為妻,並分別更漢姓為陳,周,蔡,黃,林,從此過上了漁樵耕讀的平民生活。300多年風雨滄桑,五姓後裔逐漸繁衍壯大,最終形成了今天的「臺灣村」。到了1997年,在村民陳堂三家中發現了編纂於清同治六年(1867)的陳氏高山族家譜。隨後,周,林,黃,蔡四姓也先後找到了各自的家譜,家譜詳細記載了他們先祖由臺灣屯墾鄧州及其繁衍發展的歷史。
這樣,傳說變成了史實,村民們的高山族身份也最終得到了確認。近年來「臺灣村」歷史文化遺產的發掘工作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自2000年以來,這裡先後恢復修建了「臺灣村」牌坊門樓,依那思羅夫婦墓,「臺灣閣」和林,蔡,周始祖墓,塑造了高山族始祖像等。
早在20世紀80年代,該村村民就深得黨和政府的關懷,陸續恢復了陳,周,林,蔡,黃,張五姓的高山族籍,享受到比其他民族同胞更為優惠的民族政策。最新資料表明,上述幾姓(高山族)社會關係縱橫貫穿,人口已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