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問祖之鄧州高山族臺灣村

2020-12-20 華豫未來

鄧州市張村鎮的上營村是聚居著1200餘名高山族居民,因高山族人口數量佔全村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這裡被稱為「臺灣村」。

在上營村,高山族居民祖祖輩輩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清康熙年間,民族英雄鄭成功部將率部由東南沿海北上至盧溝橋後,又奉命自此向東南一帶分兵屯墾。部隊裡有依那思羅等五位來自臺灣阿里山區的高山族士兵被安排在鄧州城區西北40裡處屯墾。

他們各娶當地漢族女子為妻,並分別更漢姓為陳,周,蔡,黃,林,從此過上了漁樵耕讀的平民生活。300多年風雨滄桑,五姓後裔逐漸繁衍壯大,最終形成了今天的「臺灣村」。到了1997年,在村民陳堂三家中發現了編纂於清同治六年(1867)的陳氏高山族家譜。隨後,周,林,黃,蔡四姓也先後找到了各自的家譜,家譜詳細記載了他們先祖由臺灣屯墾鄧州及其繁衍發展的歷史。

這樣,傳說變成了史實,村民們的高山族身份也最終得到了確認。近年來「臺灣村」歷史文化遺產的發掘工作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自2000年以來,這裡先後恢復修建了「臺灣村」牌坊門樓,依那思羅夫婦墓,「臺灣閣」和林,蔡,周始祖墓,塑造了高山族始祖像等。

早在20世紀80年代,該村村民就深得黨和政府的關懷,陸續恢復了陳,周,林,蔡,黃,張五姓的高山族籍,享受到比其他民族同胞更為優惠的民族政策。最新資料表明,上述幾姓(高山族)社會關係縱橫貫穿,人口已近千人。

相關焦點

  • 河南鄧州有個臺灣村,你知道嗎
    臺灣村,位於河南省鄧州市張村鎮的上營村。是一個聚居著1200餘名高山族居民的村落,因其數量佔村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這裡被稱為「臺灣村」。 到了1997年,在村民陳堂三家發現了編纂於清同治6年的陳氏高山族家譜。
  • 河南有個「臺灣村」,發現原住民家譜,沿襲臺灣高山族習俗
    位於鄧州城西北45華裡張村上營、冠軍兩個行政村的上營、下營、張許村三個自然村,被稱為「臺灣村」。這裡住著上千人,是臺灣高山族的陳氏家族。如今他們的長相、性格、婚喪嫁娶、及家庭成員的稱謂,都保留著臺灣高山族的獨特風情。
  • 【尋根問祖】全國尋根問祖信息十則(2019.1.30)
    這就是融入血脈中的眷念,是我們的來處,尋根問祖,尋找人生的來處,血脈的源頭... 尋根問祖請點擊→尋根問祖指南一、我是長寧縣人,祖上從江安縣(流兵場)(大巴山)遷出,因族譜被土匪燒了,以前的無從考證。希望通過此平臺真正能達到尋根問祖弘揚陳氏文化源遠流長。我聯繫電話17301633488三、我們來自廣東,平遠,石正,遷至江西義寧州中武鄉二十八都,今江西省銅鼓縣帶溪鄉吳家洞陳家莊:於乾隆五十八年復遷中武鄉二十六都上大段山下創建祖寢:名富公堂,今江西省銅鼓縣大段鎮大段村陳家壩子裡。峰公裔十七郎公,仕信,大仰公四子日興,日旺,日華,日彩。
  • 【尋根問祖】全國尋根問祖信息(2019.7.16)
    這就是融入血脈中的眷念,是我們的來處,尋根問祖,尋找人生的來處,血脈的源頭...尋根問祖請點擊→尋根問祖指南一、我姓陳我驕傲,我姓陳我自豪,河南省新野縣新甸鋪鎮陳家村(原來村名,爛谷陳,爛穀子陳,義門陳,上陳家,戀古陳),上陳先祖陳金公,八個兒子分八個門頭
  • 尋根問祖④
    尋根問祖④   尋成都謝姓族人  我們這一支謝姓族人居住在成都市原華陽縣大墳包謝家祠,入川始祖謝子越,清康熙57年(1718)年正月二十七日離粵遷蜀。字輩:「子上元學,重君益世。芳惠直聲,冀永承繼。」
  • 韓國餘姓來寧波尋根問祖 韓國宜寧餘氏「出自中州」(圖)
    浙江在線07月22日訊餘姓在寧波大概有10萬人,寧波餘姓宗親會秘書長餘君方日前接待了一位韓國商人,他叫餘哲模,他找餘君方的目的竟是尋根問祖。  餘哲模在韓國餘氏宗親會擔任理事。他告訴記者,目前韓國有2萬多餘氏宗親,而他的寧波之行也寄託了韓國2萬餘氏族人的尋根夢。
  • 河南省獲嘉縣錢氏尋根問祖函
    河南省獲嘉縣錢氏尋根問祖函河南省獲嘉縣錢氏家族是明正統八年(1644年)始遷祖錢勝由江蘇省常州府無錫縣到寧山衛中所任千戶
  • 臺灣連江縣青工總會訪問團到連江開展尋根問祖活動
    臺灣連江縣青工總會訪問團到連江開展尋根問祖活動 2014年07月29日 10:57:25  來源:人民網   8月3日,臺灣連江縣青工總會訪問團赴連江開展尋根問祖活動
  • 中國客家博物館:客家人尋根問祖和文化交流的平臺
    中新社廣州12月22日電 題:中國客家博物館:客家人尋根問祖和文化交流的平臺  作者 王堅  中國博物館協會近日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位於「世界客都」廣東梅州的中國客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成為該市唯一一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 全球華人共聚拜祖大典 尋根祭祖
    2002年中國新鄭"炎黃文化節"始祖山拜祖大典2002年4月15日,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河南省經貿委、河南省旅遊局、鄭州市經貿委、鄭州市旅遊局主辦,新鄭市委、市政府承辦的中國新鄭"炎黃文化節"始祖山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鄭市始祖山軒轅閣隆重舉行,來自美國、法國、泰國、日本、馬來西亞、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華人華僑來到這裡尋根祭祖。
  • 一次「尋根問祖」之旅,時光穿梭回百年前……
    天水、平涼、慶陽、隴南、定西5市擁有豐富的始祖文化,以伏羲廟、大地灣、卦臺山、禮縣大堡子山、崆峒山、周祖陵為重點的尋根訪祖主題旅遊線,輔以中醫藥訪祖、休閒養生等旅遊資源,吸引著全球華人尋根問祖、追根溯源。
  • 高雄市美濃區區長鍾炳光回梅州尋根問祖
    經過梅州市臺務部門的多方查找,祖籍地在梅州市蕉嶺縣高思村的高雄市美濃區區長鍾炳光一行9人,於7月6日到11日到祖地進行客家文化尋根祭祖之旅,9人均第一次回到梅州市,此行,他們心情激動和感激。
  • 鄧州四大旅遊景點,你都去過嗎?
    愛家鄉,愛鄧州!鄧州人鄧州事,鄧州情。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鄧州:古稱「鄧」或「穰」,是河南省直管市,是豫西南門戶城市,總面積2369平方公裡,享有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稱。鄧州也是全球華裔「鄧姓」發源地、醫聖張仲景故裡,境內著名的景點有杏山地質公園、花洲書院、福勝寺塔、阿里風情園等。
  • 以花為紐帶,搭建尋根謁祖橋梁
    我是來自臺灣宜蘭噶瑪蘭神之皂的負責人林玉琦。這是我第一次踏上漳州這塊寶地,當周芷茹老師問我是否參加漳州花博時,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至今,我仍在不可思議的回味中,難以置信我竟然尋到了根。當時腦海裡一閃而過的是,大學時有翻過祖譜上寫有祖先的地址,令我記憶猶深的是上面寫的祖籍地就在漳州。故而,當周芷茹老師問我是否要尋根時,我內心澎湃,爾後立馬聯繫在臺灣的媽媽請她幫忙找祖譜。
  • 中國人藉助DNA檢測尋根問祖
    而中國人又往往有尋根問祖、落葉歸根的傳統觀念。據法新社網站10月26日報導,中國人熱衷於通過DNA檢測追溯自己的宗譜,從而了解自己的過去,甚至預知後代的未來。市場規模將超百億由於家譜缺乏正式記錄或者在戰爭期間遭到破壞等諸多因素,中國人在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很難找到追溯自己血統的方法。
  • 桃園市六桂宗親會尋根問祖 在廈門「認親」
    昨日,兩岸「兄弟」社團開啟了他們的尋根問祖之旅,到湖裡區田裡社祭拜江氏祖墳,前往海滄區貞庵村的江氏祖厝,參觀海滄慈濟宮,最後在嵩嶼街道參加招商推介會。「兩岸一家親,來到廈門,就像回家一樣。」江金章說,結盟以後,自己來廈門的機會將會更多,「多來走走看看,與宗親聊聊天,不能讓感情淡化!」
  • 石家莊啟動「尋根問祖沕沕水 難報父母養育恩」活動
    夜景冰燈    中新河北網石家莊1月24日電(劉廣和 蘇凱靜)24日,「尋根問祖沕沕水難報父母養育恩」夕陽紅旅遊特惠月活動啟動儀式在沕沕水景區舉辦。
  • 隆教藍氏家廟:百年宗祠承文化 尋根問祖促宗情
    >   而是融入那裡   用心體會   自我生活圈子之外的精彩   每周   龍海市廣播電視新聞中心推出《悠遊龍海》版塊   讓我們陪你   一起去領略龍海之美
  • 閩臺同名村鎮續緣 臺胞廈門尋根謁祖
    閩臺同名村鎮續緣 臺胞廈門尋根謁祖作為第八屆海峽論壇的主要活動之一,「閩臺同名村鎮續緣之旅」吸引380名臺灣鄉親前來,在廈門、泉州、漳州等地開展同名村鎮續緣之旅。呂明 攝 發布時間:2016-06-11 15:37:58 【編輯:楊彥宇】 閩臺同名村鎮續緣 臺胞廈門尋根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