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湖南人打過交道的,心裡都有一個疑問,湖南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嚼檳榔?走在長沙、湘潭街頭,隨處可見賣檳榔的商戶,隨處可見邊走邊嚼檳榔的湖南人。
可地理常識告訴我們,湖南並不產檳榔,最大的檳榔出產地在海南,福建,臺灣等地。可福建嚼檳榔的人極少,海南嚼檳榔的人也遠遠沒有湖南人多。
湖南人為什麼這麼愛吃檳榔?
湖南人喜歡吃檳榔有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湖南人愛吃檳榔,據說與瘟疫有關。傳說在清朝順治年間,湖南瘟疫流行,很多人身染疾患,吐瀉而亡。而當時在湖南經商的海南人卻安然無恙。原來是這些海南商人平素愛吃檳榔,是檳榔幫助他們躲過了一劫。
後來就有人從海南進了許多檳榔到湖南,生意挺好。久而久之,湖南人吃檳榔就成了生活習慣。湖南人愛嚼檳榔,吃成了一個百億產業,吃出了幾個檳榔名牌。
另一流行的說法是,湖南湘潭曾遭清軍屠城,事後返回的逃難者發現一老僧口含檳榔掩埋屍體,後大家紛紛效仿。這點與清朝時期湖南流行瘟疫,口嚼檳榔可以預防瘴氣和瘟疫說法相同,只是把地點精準到湘潭。
要說湖南人為什麼喜歡吃檳榔,不如說湘潭人為什麼吃檳榔。因為湖南人範圍太廣,不少地方並不怎麼吃檳榔,例如臨近廣東的郴州,永州等地就不怎麼吃檳榔。湖南喜歡吃檳榔的聚集在長株潭地區為主。
湘潭人喜歡吃檳榔,就與第三個版本說法比較一致。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乾隆皇帝以「洋商錯處,必致滋事」為由實施海禁,限定西洋商人只能在廣州貿易來往。而當時湘潭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中轉站,容閎《西學東漸記》寫到:「凡外國運來貨物,至廣東上岸後,先集湘潭,由湘潭再分運至內地。」由廣東運往內陸的檳榔,也須由湘潭轉運,這樣湘潭人吃檳榔有諸多便利條件。
在湘潭有句俗語:檳榔加煙,法力無邊。在湘潭人家做客,你一進門,屁股還沒坐穩,主人就兩手敬上一口檳榔。很熟的朋友就會喊:搞口檳榔來囉。如今,在湘潭,在湖南,檳榔就像菸酒一樣,成了人與人之間聯絡感情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