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上人:實相說法 淨性琉璃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影像留下菩薩身影,也留下災民反轉手心,從受助者變成付出者、說法者的歷史。上人開示:「菲律賓這幾天在做海燕回顧影像。受大災難時,慈濟人怎麼樣進去,如何跟當地災民互動,那相片都留住很感人的畫面,這叫做人間的歷史、時代的見證。」

【證嚴上人10月22日誌工早會開示】

「時間也是過得真快,很快農曆的九月也快要過去,可是還有一個農曆九月,今年是閏九月。」證嚴上人在今天(10/22)的志工早會上,特別提到了農曆「閏月」的存在,是為了符合節氣,也是順應天地運行。 

天地運行富哲理四季順時世間安

「為什麼要這樣閏月?五年當中有兩次閏月,這都是為了要讓我們的四季分明。二十四節氣,都是天文、地理、哲理很多,真的很飽滿。」

一般人稱的「農曆」,有著能指導農業耕種週期的二十四節氣,也因為一個農曆月為三十天或二十九天不等,所以需設置「閏月」,讓節氣大致上能落在固定的月份,如節氣中的「雨水」落在農曆正月,「夏至」則在農曆五月等等。

「(有)閏月,才不會說一直算下去,冬天變夏天也說不定,有農曆閏月,這樣我們永遠都知道春來了、冬來了。真的是,華人智慧很充足,這叫做東方琉璃世界。」

藥師佛經解心苦勉眾心淨如琉璃

佛教思想中,東方淨琉璃世界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也稱藥師佛)的佛化國土,而農曆九月三十日正是藥師佛的聖誕。

「明天就是藥師佛的誕辰。在佛教裡,也是一尊佛,曾經把他的法傳在人間,這一部經說盡了人間疾苦,尤其生理、心理的苦,這在《藥師經》裡面,都是描述得很清楚。不只是解說了人身心靈的病,還說盡人世間的大幹坤的病相。」

上人提及,在釋迦牟尼佛的開示中,也有許多其他佛與菩薩的行跡與說法,如西方淨土的阿彌陀佛,及東方有藥師佛的淨琉璃世界,並以現世生活來比喻。

「我們地球上還不都是「西方世界」,像天堂一樣。在亞洲,人都是有這樣講究,除了富有以外,也看到窮困;除了貧富生活,當然也看到道理很充足——因為我們華人的智慧,還有孔子、莊子、老子、墨子……很多都是人間的聖賢,都充滿了很飽滿的道理、人倫道德。」

聖賢大德以哲思與道理教育大眾,而慈濟人則在每月的農曆二十四日來進行發放,並誦《藥師經》,來學習藥師佛的大願。「每月的農曆二十四日,我們都是誦《藥師經》,都是救苦救難、救貧救病,而且要救心。」

上人開示:「這都是《藥師經》,人人要心都淨如琉璃,同時用愛走入人群去,這都是行菩薩道。」

回首SARS心擔憂環境清理防蚊蟲

倘若人人依教奉行、敬愛天地、克己守倫,自然能減緩大乾坤的不調和,對於來無影去無蹤的傳染疫疾也能靜定以待、戒慎防護。「看到伊波拉,大家都很謹慎,提高警覺,全球都在密切注意,也是很驚慌害怕,像驚弓之鳥,大家要提高警覺,疏忽不得。」

伊波拉病毒至今尚未找到有效治療的方法,加上致命率高、潛伏期長達二十一天,成為防疫工作上的一大難題。先前,美國因為沒有明確的防疫流程,因此德州一位護士在照顧伊波拉患者之後也遭到感染,連帶家人目前也得接受管控。 

「他們趕快做隔離,有接觸到了就是要隔離。所以慈濟人透過疾病管控單位,為隔離的人(淮備)所要的生活物資,透過一位醫師轉送過去,物資需要多少份,就滿足他們。對不能回家、不能出來的,我們就是這樣付出;就像SARS,我們就是這樣送餐。」

上人提醒,除了全球關注的伊波拉疫情,臺灣本土常常發生的登革熱也要留意、注意居家環境。

「高雄地區登革熱(疫情)一直在升高,我們還是要提高警覺,絕對要自我預防蚊子咬人。有時候是防不勝防,不過環境要趕緊整理乾爽,人人自我預防,希望能平平安安過去。」

歷史見證助苦難菩薩現身且說法

居安思危,戒慎虔誠,雖是老生常談,但對於歷經海燕風災的菲律賓居民,再看見慈濟目前舉辦的攝影回顧展,別有一番感受。

「菲律賓這幾天在做海燕回顧影像。受大災難時,慈濟人怎麼樣進去,如何跟當地災民互動,那相片都留住很感人的畫面,這叫做人間的歷史、時代的見證。」

2013年11月,海燕颱風席捲菲律賓中部,慈濟志工不間斷地關懷,從初期的急難發放、以工代賑清掃,後續的簡易教室援建,點點滴滴恢復城市生機,並注入人文。

「有一大群的菩薩,總是不顧一切地投入,經歷多少艱鉅,不管怎麼疲倦,還是挺得住,還是面露笑容,還是這麼溫馨撫慰著,陪著這一大群苦難人,每一張的相片都那麼溫馨,當地政府也期待這麼豐富的相片要展示出來,讓人人回顧一下,這種人間的無常,這種天地之間的風力,大自然的威力之強之大。」

風災屆滿一周年菩薩種子地湧出

為慶祝菲律賓分會二十周年以及紀念海燕風災即將屆滿一年,慈濟志工與獨魯萬市政府合作,在獨魯萬市人民中心推出影像展,展期從10月19日至11月16日。而布置工作,都是當地獨魯萬志工和馬尼拉慈濟志工一起完成的。

「現在當地種子很好,政府提供這樣的空間,他們曾經受過慈濟人的幫助,現在他們也樂於,把曾經受過的大苦難這樣展示。展出之前,他們一定要大清掃,一定要有慈濟人文。他們高高低低,每一個空間都要整理得很乾淨,而且釘架子等等,一定都是自己來,很像慈濟人。」

獨魯萬的本地誌工們,不僅自己投入,也很願意現身說法。「相片一張張完成起來,每一張相片裡面的人,都會站在相片前面說,「這一個就是我,曾經我苦,曾經我有難,當時就是這樣的人——慈濟人這樣的菩薩,這樣擁抱得緊緊的,這樣給我撫慰。」每一張相片裡,像中的人都可以現身說法。」

大愛獲頒日本賞報真導正淨人心

影像留下菩薩身影,也留下災民反轉手心,從受助者變成付出者、說法者的歷史。菲律賓如此,臺灣各地的人文真善美志工,也辦過影像展,展示了不少示苦菩薩,超越自身障礙的勵志故事。其中,上人提及高雄環保志工曲素岷。

「也有慈濟環保菩薩,用摸的來分辨顏色,很多不同顏色的寶特瓶,我就拿一隻(考她),「這隻什麼顏色,你摸看看?」她就摸摸(回答)「咖啡色」,我又拿一隻,「來,你摸摸看。」她摸一摸,「這是綠色的,這是汽水罐。」她可以摸出顏色來,因為她在做環保,手的觸覺真的那樣清楚,這都是人有無限量的潛能。」

人有無限潛能,只要不放棄,就有一線希望。大愛電視臺《地球的孩子》節目所記錄的青年林彥良的故事,榮獲有「日本教育節目奧斯卡獎」之稱的2014年「日本賞」(Japan Prize 2014)肯定。

「我們所拿到的獎,日本願意頒這一個獎是多麼很不容易,是多麼健康的節目,而且很勵志,也是很好的教育。《地球的孩子》不只講道理,裡面也有很好的故事,這一位林彥良孩子,雖然身體受了很多病痛,他的勇敢,整個過程都用幽默的方式宣洩他的痛苦,也是非常難得。」

上人開示:「總而言之,報真導正,哪怕是兒童節目,也都是真實的故事,很徹底的教育,所以得到了日本這個獎真的不簡單。我們要時時用心,也誠正信實,真正負起淨化人心、報真導正的責任,這都是我們用時間來累積。」

相關焦點

  • 鳳凰網佛教赴臺交流:慈悲喜舍,證嚴上人的慈濟世界
    證嚴上人開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在座談過程中,證嚴法師一襲灰衣,神態祥和,坐在散發著茶香的大愛廳中,娓娓道出慈濟的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證嚴法師對鳳凰網佛教長期以來持續弘揚慈濟事業表示了感恩與肯定,指出「佛法淨化人間,佛法需要在人間更深地傳播善的種子」,同時,證嚴法師還拿出了由慈濟大愛電視製作的歌仔戲《智者大師》影像產品,強調以大眾更易接受的方式,傳遞慈濟善的理念。
  • 圓覺淨性雖說是生命的基智,它比較切合心的實體作用
    昨天說到心實相的一個簡單比喻,這個比喻相比來說還是比較準確的,因為它比較切合心的實體作用。圓覺淨性雖說是生命的基智,也是我們天天有用的念念不離的一個東西,但是對煩惱眾生來說沒有建立過這些認識,所以我們還是要看佛的開示。
  • 證嚴上人的慈濟世界
    楊曉東的故事:證嚴上人看望曉東秉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1966年證嚴上人於臺灣花蓮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上人一生奉行「自力更生、不受供養」,初期與五位弟子,以縫製嬰兒鞋、從事農作等開展慈善工作,
  • 證嚴上人開示|方向能合 互協人和
    證嚴上人開示上人期待,人文志業對於法脈宗門文史的匯整與出版,要有一個合和互協的團隊,負起使命責任統整,不為營利,而是為了傳法入人群,顯明慈濟形象,淨化人心、教育大眾,讓法脈宗門世代流傳。與王端正副總談話,證嚴上人表示,栽培人才是志業傳續的重要方向,需要有積極負責、精神理念精準的人,才能將人才培育做得既精又實;否則培育出來的人才偏離法髓精神,要再調整回來,就必須耗費很大的心力。
  • 證嚴上人:教富濟貧 和睦自安
    莫三比克、智利慈濟志工將富有的人集合起來為苦難人付出,上人讚嘆:「只要她有一個方向,能啟發他們的愛心,讓人世間能有愛的和睦,哪能不平安呢?」(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證嚴上人9月12日誌工早會開示】 「人世間什麼最大富,能付出的人是最大富,因為他富有餘,所以他願意付出。我們真正要學習的,就是這樣能付出的人生,才能真的感覺到最快樂。」
  • 證嚴上人與慈濟事跡編入美、加中學教科書
    由牛津大學加拿大印刷公司發行,名為《世界接觸─ 二十一世紀的地理》(Global Connections ─ Geography For The 21st Century)的新編高中地理學教材,首度將證嚴上人和慈濟基金會的慈善事蹟,列為該教材中唯一收錄的亞洲宗教團體和宗教領袖。
  • 證嚴法師和她的慈濟世界
    證嚴法師強調,慈濟精神,就是由此而生。     而對於熟悉證嚴法師的人,都聽說過「一攤血」的故事,那是追溯慈濟世界以及證嚴法師的慈善之路最早的線索之一。     出生於1937年的證嚴法師,俗名景雲,自幼過繼給叔父為長女,隨家人住在臺中豐原,出家前自號靜思。
  • 證嚴上人丨婉如觀世音的比丘尼
    證嚴上人俗名: 王錦雲法名:「證嚴」、惜福、再造福她就是 證嚴上人西方人稱她為:「東方德蕾莎」東方人看她如:「人間觀世音」1937年《證嚴上人與慈濟世界》1973年因見花蓮東部地區民眾生病沒錢就醫遂成立「貧民施醫義診所」每周兩次義診施藥
  • 證嚴上人:荒漠湧甘泉
    上人讚嘆非洲慈濟人以真誠大愛扶助苦難人,有許多值得呈現的故事和成果,期待能廣為傳揚,在全球擴展愛的能量,接引更多人間菩薩同行。 1966年慈濟創立時,臺灣總人口約八百多萬人,四十八年後的今天,已有兩千三百多萬。上人指出,欲加強淨化人心的力量,除了廣招人間菩薩,應眾生所需而救助;「許多人生活無虞卻缺乏心靈財富,也要啟發他們內心真誠無私的大愛,共同為世間苦難人付出心力。」
  • 證嚴上人:合齊聚福廣施增慧
    (攝影者:丘亭) 【證嚴上人12月1日誌工早會開示】 時序進入寒冬,又到了每年歲末祝福的時候,這也是慈濟每年的一大盛事。12月1日的志工早會後,證嚴上人即將展開第一梯次的歲末祝福行腳。 「歲末祝福就是快要過年、送舊迎新的時刻,我們的志業體裡,大家都很踴躍,用心在製造歲末祝福的福慧紅包,醫院院長、副院長及各科室主任,人人都共襄盛舉。
  • 證嚴法師:人間正道不滄桑!
    我們評價某個人,一上眼,應先從「器識」看,儒家的說法,「器」是「器量」,「識」乃「遠見」;佛家的闡釋,「器」是「行願」,「識」為「見地」,本質一如。大乘佛法經典《法華經》最後說:「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南懷瑾先生對此闡釋道:「一切生活做的事都是佛事,沒有在家、出家之別,也無出世、入世之禍。
  • 佛經上所說的實相是什麼,如何安住實相?
    凡夫不是住於有,就是住於頑空,當他聽一個悟的人講真如佛性是空性,然後他就落在空的一邊,就以為是一無所有,這就叫做頑空,像虛空一樣一無所有;如果又聽悟的人講真如佛性是真實的有,然後他就會以為既然是真實的有,那就應該有個相、有個形。所以凡夫不是落於空的一邊,就會落於有的一邊。
  • 《琉璃》主角大結局是什麼? 女主扎戲卻被實錘?
    若玉:他是最悲慘的人物,妹妹被強搶入宮後折磨而死,自己也跟著瘋了,後來還被迫刺殺還有司鳳、鍾敏言,若玉最後精神恢復正常了,過上了屬於自己的生活。紫狐:她為情而死,為了喜歡的人等待了上千年,一直喜歡著無支祁,最終為了心愛的人,死在了巫神手下。無支祁:跟紫狐相愛千年,兩個人互相喜歡。
  • 賽斯說:《未知的實相》-6.18(744)這本書與可能的書,賽斯的實相
    不過,他今晚的資料並非全部都是回答那些問題的;其餘大部分涵蓋了其它與《未知的實相》無關的事則被刪掉了。)晚安。(「賽斯晚安。」)現在,在一方面來說,我相當難告訴你們,我把我的時間(幽默的強調)花在什麼事情上,當我涉及於《未知的實相》的製作——而因而,至少到某程度,傾向於你們的時間取向時(注一)。
  • 「真如、實相」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佛法裡分成大乘和小乘,所闡述的是經典要回歸的狀態,真如實相,佛說阿彌陀經》也不例外,實相間的是這部經的本體,正體,在我們去理解這一切的是實相本質的時候,口說的道理和當下的思維似乎有距離。實相,顧名思義就是一切事物萬事萬物的真實相態, 是世間一切事物的真實狀態,緣起性空的法義,相互為之的效果。
  • 證嚴上人:以孝為典行善及時
    【證嚴上人5月13日誌工早會開示】「我們看到,全球浴佛節感人故事多,因為浴佛節更能接近人間真理,啟發多少人的信心、愛心和孝心,行善、行孝不能等,因為接近真理,就更能體會生命中的大意義。」
  • 證嚴上人 莫在文字上鑽牛角尖
    佛經上常見佛陀講經時,現場有幾萬、幾十萬人;如《法華經‧序品》即記述在靈鷲山的聞法眾有十餘萬。然今實地走訪靈鷲山的說法臺時,發現空間並不大,難以想像如何能容納如此多的聞法眾? 「經典記述的數字看來匪夷所思,可能是後人為形容法會盛況而描寫;或翻譯時,各地記數單位不同所致。」
  • 琉璃藝術品收藏值幾何
    這尊由臺灣琉璃大師楊惠姍創作的「千手千眼觀音」琉璃佛像,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琉璃佛像,其以「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象筵看不見,堪將對玉人」的皎潔質地和婀娜多姿的體態,與同期展出的「敦煌」、「無相無無相」、「一朵中國琉璃花」、「焰火禪心」、「焰火裡的禪靜」等三十餘件琉璃作品,並稱為2015年最驚世的藝術佳作。
  • 證嚴上人:修禮育德 和敬傳揚
    上人開示:「古禮,我說不能喪失掉,要好好傳承下去。他們還要『敬師頌』,他們就說一段很長的文,(感恩)他們生命中的三個恩人,那是他們的傳統,他們平常尊師重道是多麼的懇切,這都是他們的禮節。」(攝影者:蕭嘉明) 【證嚴上人11月26日誌工早會開示】 「泰國慈中的孩子們,這一次歸來參與慈濟教育志業二十五周年慶,他們有備而回來的喔!
  • 證嚴上人:大圓鏡智堪得重任
    (攝影者:簡淑絲) 【證嚴上人5月14日誌工早會開示】 「我們看到人間疾苦,這就是世間,這就是『堪忍世界』。」透過尼泊爾地震災苦,證嚴上人於5月14日誌工早會中提及,人間菩薩要能堪重任,承擔起救助苦難、膚慰災民之則;也感嘆社會變遷之下,也要堪得外境種種染著,保持自性光明,讓心中大圓鏡智能照亮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