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發動機推力達到22噸是什麼概念?一起來看看
推力22噸正好是普惠F135型發動機第二階段改型目標,它可以保障F-35「閃電II」式戰鬥機實現超音速巡航和更高效的垂直起降。屆時將刷新普惠保持的世界紀錄。相比而言我們最強發動機是太行WS10B,最大推力為14噸,而俄羅斯最先進的發動機是117S,最大推力也才是14.5噸,而F-22搭載的發動機推力是19噸。
-
航空發動機多難?中科院1噸推力發動機,2億經費,10多年努力!
大推力發動機難搞,大家都很清楚,很多人就想,是不是小推力發動機就很好搞,這個聽起來很有道理,事實上,除了微型航模發動機,推力在500-1000公斤的航空發動機也真的難搞,這倒不是假話,最近陝西某企業宣布,交付了國內首架推力1000公斤的渦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究竟有多難?中科院熱工所出手,研發時間超過10年,樣機試驗2年時間,工廠試製10個月,耗資超過2億!
-
世界上推力最大的22款民用航空發動機
來源:熊貓愛飛行如今的航空發動機廠商更致力於製造更省油、更安靜、更環保的飛機發動機,至於發動機的推力,講求的是夠用就好。儘管如此,推力仍舊是航空發動機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今天的內容,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今民用航空市場上推力最大的22款飛機發動機,這22款飛機發動機基本涵蓋了目前民航市場上最主流的機型。
-
預測WS15的終極推力會到22噸!
有一點已經非常明確,這就是6代有人機必須安裝變循環的新式大推力發動機作為標配。因為只有變循環發動機,才能讓目前不加油作戰半徑最大不超過2000公裡級的戰術飛機,在6代機時代首次達到2500公裡到3000公裡作戰半徑的新高度。而現在所有現役戰術飛機上安裝的渦扇或者渦噴發動機都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其燃油利用效率,都達不到變循環發動機的水平。變循環發動機並不意味著天然的、超凡脫俗的巨大推力。
-
美國開發世界最強發動機,61噸推力震撼,是中國太行5倍!
航空技術發展有幾條路線:氣動,材料,設備,發動機,這些都重要,除了氣動布局之外對於飛行性能影響最大的就是發動機技術,航空大國們為了一款發動機費勁心力,中國花了40年時間,拼死開發12.2噸的太行發動機,創造了一個中國紀錄。
-
全球最大推力火箭發動機開造,推力高達800噸,受到世界各國追捧
根據有關媒體報導,近日俄羅斯有關部門發布消息稱,被稱為「沙皇引擎」的RD-171MV新型液體火箭發動機目前已經開始製造,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最大推力達到了800噸,這一性能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款火箭發動機能夠達到,RD-171MV新型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出現超越了美國土星-5 號重型火箭上使用的
-
WS19的極限推力能達到多少噸?
推力的大小和多個因素都有直接的關係。首先還是要看某種發動機的空氣流量;單位時間內通過的空氣流量越大,則這種渦輪類發動機的推力或者說功率值也越大。比如3.5米直徑的大渦扇發動機,就可以把推力輕易擴大到35噸到40噸級。個別型號甚至達到了55噸級以上的推力。創造了世界紀錄。主要就是通過擴大風扇和外涵道的直徑,讓單位時間內通過本發動機的空氣流量更大來實現的。
-
圖160有望更換新發動機,推力上升至25噸,終於找到核心技術圖紙
俄羅斯之所以能擁有今天這般強大的實力,與蘇聯解體有著很大的關係。畢竟在1991年蘇聯宣布解體之後,俄羅斯作為最大的繼承者,不僅繼承航母、核武器,甚至還帶走了大批蘇聯時期的高精尖技術。
-
推力超800噸!俄開始製造最大推力火箭發動機
俄羅斯開始生產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推力的「沙皇引擎」新型液體火箭發動機RD-171MV。俄羅斯專家認為,這一發動機在國際上沒有可以對比的型號,將使俄羅斯在火箭發動機領域保持世界領先地位。《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日報導稱,這一發動機計劃用於正在研發的「聯盟-5」中型運載火箭的第一級發動機及「葉尼塞」重型運載火箭。RD-171MV發動機重10.3噸,推力超過800噸,這項指標位居世界首位。它比美國安裝在「土星-5 號」重型火箭上的第一級發動機F-1功率更大,但尺寸更小,同時還可重複使用10-15次。
-
在研大渦扇從14噸級推力直接到35噸以上,20噸級何在?
有人注意到,目前在研發的民用渦扇發動機,作為重中之重的CJ1000A的額定推力在13噸到14噸之間,最大推力也不會超過15噸。而另外一個作為預研的型號,也就是CJ2000AX發動機的額定推力,就直接一步到位的跳到了35噸級,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加大推力。
-
推力達35噸,CJ-2000發動機進入整機裝配階段,未來不止用於CR929
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航空發動機一直是限制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最大的「瓶頸」之一,不僅殲-20之類的戰鬥機缺乏先進的發動機,長期以來大型民用客機全靠國外引進,民用發動機更是幾乎為零。而三年之前,國產大飛機C919的一飛沖天,在我國航空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中國長江發動機進展突破,2020年目標提前完成,35噸推力指日可待
中國長江發動機進展突破,2020年目標提前完成,35噸推力指日可待近些年來我國各大城市不斷有新的飛機場建設,乘坐飛機出行也成為了人們日行出行比較常見的一種出行方式。如此看來我國的航空領域似乎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然而在該領域我國一直存在一大短板,那就是航空大飛機的製造,由我國自主研製的飛機多是小中型,而我國之前所擁有的大飛機多是來自於美國的波音公司。
-
WS10最新版本推力接近16噸了!
一種軍用大推力發動機是否先進。指標也很明確,第一自然就是推力大。這個推力大不僅包括加力推力大,還要求不開後燃器時的中間推力,也就是軍用推力也大。不開加力時燃油消耗要比開加力少好幾倍,此時推力大不但可以讓配套機型完成超音速巡航,而且可增大作戰半徑和在進入對攻前搶佔有利的空中陣位。第二,僅僅2種推力強還不行,還要求發動機的翻新壽命和總壽命都足夠長,最好做到發動機的實用壽命和飛機的機體一樣長。平時基本可以免維護。這樣不但出動效率高,而且飛行員也可放開了飛,不用擔心飛幾個起落就要換發,一旦有戰事導致沒有發動機上不了天。
-
造航空發動機難度有多大?內部溫度可達1600度,外面卻不燙手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飛機這種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也開始為人類服務,飛機作為比空氣重的物體,想要實現飛行就離不開巨大的推力,而發動機就是幫助其對抗飛機自身動力的氣流製造機,因此說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也不為過。
-
國產航發歷史時刻,35噸推力的發動機!國產大客機迎來曙光
作者/高楠編輯/開水航空發動機可謂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最高科技水準,中國雖說這麼多年在航空工業上逐步追趕上西方發達國家的腳步,但是在航空發動機技術上還是受制於人。雖說點火測試的一次通過只能表示開端不錯,但是這也給我們打了一針強心劑,這代表著我國的國產航空發動機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前段時間美國考慮向中國限制出口C919航空發動機的消息傳來,即使被證實只是虛驚一場,但這也引起了國內相關專家對於航空發動機的憂慮,如果中國不能研發出屬於自己的航空發動機,那麼就註定要受到國外的掣肘。
-
國內首臺可重複使用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試車成功
民企造出世界第三的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解放軍報5月18日刊文報導中國首臺8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TQ-12)試車成功。這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掌握大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的國家。而"天鵲"也是目前我國推力最大的雙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該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意味著我國民營航天企業也掌握了百噸級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發技術和保障能力。
-
WS20和CJ1000A,誰的推力更強勁?
二者都是直徑約2米無後燃器的渦扇發動機。但是一個軍隊只有一個平民;一個信息半鱗甲基本上是公開的。但是,到了今天,卻基本是殊途同歸,即所有的門檻都已經在徹底突破,甚至是徹底突破,全面飛天。若將二者相加比較,誰的推力更大?哪個發展潛力更大?事實上,這個問題並沒有這麼容易回答。這主要是因為CJ1000A的進程和參數是基本公開的,而WS20仍然是搖擺不定。
-
中國航空發動機處於什麼水平?與美國有多少差距?或至少落後30年
為什麼有人認為中國造不出世界主流水平的發動機?中國與世界一流水平還有多少差距?目前我國現在在航空發動機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國的航空發動機與美國的同類發動機相比,使用壽命仍然是非常的短。而航空發動機被譽為飛機的"心臟",一顆好的航空發動機,推力越大,那麼該戰鬥機的戰力越強。畢竟航空發動機可是決定著飛機的性能,比如速度、載彈量、載油量、航程等。由於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工業起步比較晚、相關經驗不足,很多國家都對我國技術上的封鎖。以至於我國的航空發動機一直依賴從國外進口。也就是說我國航空發動機的命脈一直掌握在別人的手中。
-
中國新版WS10發動機,據悉推動力達到16噸!
這幾年我們國家的軍事建設,無論是大型艦艇還是航空戰機都有了自己的飛速發展,成果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們知道一個大型軍事設備最重要的就是發動機,發動機的推動力決定了一個大型軍事設備的性能,據悉WS10最新版本推力接近16噸了。
-
民航客機發動機的推力是多少?
像26000磅的推力、30000磅的推力等。如747一臺發動機最大起飛推力30多噸。如果換做當今民航最大發動機G90-115B(用於777上),因為G90-115B推力達到了單臺穩定最大產生推力為115300磅(約55頓左右)看個視頻更直觀!看發動機把小車一下子吹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