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濰坊市經典中醫藥傳承傑出人才培養工程」2020年度開班儀式在濰坊市中醫院隆重啟動,同時開展2019年度第十期培訓班課程。課程以「雙線」培訓的形式開展,邀請國醫大師熊繼柏教授現場「實戰」教學,全國名中醫、齊魯內科時病流派傳承工作室負責人王新陸教授現場授課,線上線下共計920位學員和2萬5千餘名基層中醫藥工作者共同聆聽學習。通過本次課程,學員們在增強理論學習的同時,極大提高了自我思辨能力。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是濰坊市中醫院在傳承發揚中醫藥事業的重要舉措,有利於積極推動濰坊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繁榮。
活動當天,全國名中醫、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王新陸教授發表講話,他高度評價山東中醫藥工作者在抗擊疫情期間的重要貢獻,肯定了濰坊地區中醫藥工作者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做出的積極努力。王新陸教授對學員們寄予厚望,希望大家讀經典、跟名師、做臨床,努力繼承發揚中醫事業,在創新和發展中服務人民。
濰坊市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鴻勇同志發表講話,他對全體學員提出四點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注重學習經典,二是要注重實踐感悟,三是要注重醫德醫風,四是要注重相互溝通。同時預祝經典中醫藥傳承傑出人才培養工程「三年」計劃圓滿收官。
濰坊市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蘇茂泉同志發表致辭,對各位領導、專家和線上線下全體學員表示熱烈歡迎。蘇茂泉院長表示,濰坊市中醫院將以更強的師資、更嚴的管理、更優的服務,高質量完成本次培訓任務,並預祝全體學員學有所成。
會議由濰坊市衛健委中醫科科長張曉靜同志主持,濰坊市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倫忠同志列席。
名醫教誨振聾發聵,傷寒入手傳承經典
上午,王新陸教授以生動的案例開展題為《經方的臨床應用》課程,首先強調中醫藥工作者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他借用屠呦呦對青蒿素研究的案例向學員們提出「不會看原文,就不可能得來精華,所以傳統文化的基礎是中醫的第一要素」。王新陸教授的教誨讓學員們深受觸動,線上直播間一度被「傳承中醫文化」一詞「刷屏」。
而後,王新陸教授從傳統經典《傷寒論》入手,借用臨床真實案例,生動分析經方在現代的應用和中醫藥發展中的重要意義。他再次強調了中醫學習的要點,即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以陰陽五行、腑臟經絡作為理論核心,進行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精髓,也是中醫學臨床實踐經驗的總結。王新陸教授言語幽默通俗,以「濰坊人愛吃生蘿蔔」和「川渝湘贛人愛吃辣」為例,講解蘿蔔針對臨床「溼、脾虛、氣滯」等症狀的治療和辛辣飲食祛溼熱的功效,引出中醫因地因時辨證治療的必然。
結合多例現代醫案,王新陸教授指出,中醫的出路在創新,傳統經方還有許多知識有待我們去了解、去發復、去光大。最後,王新陸教授鼓勵全體學員讀經典、跟名師、做臨床,希望大家在未來的學習和臨床實踐中能夠增強自信、搶抓機遇,勇擔重任、奮發有為,更好的服務人民。
國醫大師實戰教學,錯綜病情妙手回春
下午,國醫大師熊繼柏教授開啟「實戰」中醫教學,再次將大家學習熱情帶動起來,線上觀看收聽人群迅速擴大到兩萬餘人,濰坊地區眾多基層中醫藥從業人士凝聚一起,一邊聆聽,一邊在線上交流討論,在寒冬季節引燃了一場弘揚中醫藥的熱情之火。
授課現場,熊繼柏教授以講臺為診桌,為來自全國各地,慕名求診的十位患者朋友進行辨證施治。十位患者病情迥異,唯一的共同之處是病情錯綜複雜,輾轉多地。熊繼柏教授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辨證開方。患者病象複雜,熊繼柏教授往往執簡馭繁,抓住主要病因病機,主症既除,次症自消。現場每一環節,熊繼柏教授清楚講解,從四診到組方,名稱、劑量一一告知,對難點、疑點專門進行指導,以至理論淵源,經典出處皆悉心相告。「中醫的生命力在於臨床」,寶貴的現場教學讓大家如獲至寶,而國醫大師諄諄教誨之苦心,播種桃李之殷情,倍加讓現場學生感動。
人才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第一資源,是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的基礎和保障。2020年,為期三年的經典中醫藥傳承接觸人才千人培養工程即將收官,已有千餘名學員先後參加培訓,提升自我見識和臨床實踐能力,逐漸成為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的主力軍。醫者仁心,讀經典、跟名師、做臨床,濰坊市中醫院為培養優秀中醫人才,向全社會全面拓寬中醫藥學習途徑,努力推動中醫藥事業在守正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發展,在發展中服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