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養老」方式深受老年人追捧:既不用去養老院,也不拖累兒女

2020-08-28 丹妮媽咪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丹妮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今,雖說二胎政策已全面開放,但迫於經濟壓力的日益俱增,很多家庭還是選擇養育一個孩子。對於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將來要面對四個老人的養老問題,壓力也著實不小。即便家中子女比較多,老人的養老問題也依然是一個令無數人頭疼的話題。

雖然很多老人都希望一輩子和子女在一起生活,但是這種想法在現實生活中卻是很難實現的。因為大部分子女都會因為工作等原因沒有辦法照顧老人,而老人呢,既不想拖累子女,也不想去養老院,所以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解決了養老問題。

「新潮養老」方式深受老年人追捧,不去養老院,也不拖累兒女

前段時間,浙江杭州的一對老夫妻用自己獨特的養老方式,向人們詮釋了「新潮養老」的含義。這對老夫妻已年過七旬,退休10多年了,最近幾年,他們守著一棟大別墅,時常會感到孤獨,於是他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登報徵集同齡的老年人過來結伴養老

徵集稿一發出,很快就有幾十位老人踴躍報名。後來,他們挑選了4對志趣相投的老人,並籤署了《結伴養老協議》。

最後,大家就搬來大別墅一起生活,原本冷冷清清的大別墅一下子熱鬧了起來,這5對老人就像是一家人,不僅在一起聊天、鍛鍊身體,還一起外出旅遊。

這樣一種新潮且自由的養老方式,既不用去養老院,也不拖累兒女,有不少網友表示:「這種方式挺好的,到老了我也這麼過。」同時,也有網友預測:這種新潮的養老方式或許會成為一種新流行,會出現更多結伴養老的群體,為社會節省更多的資源。

結伴養老相對來說有哪些好處?

1)充實、熱鬧

人一旦步入晚年最害怕的就是孤獨,特別是兒女們不在身邊時,孤獨感會愈發地強烈。他們心中最渴望的就是有人能夠陪在身邊,這樣的生活才算充實。

可無奈年輕人都要忙於打拼事業,對自己的小家已是自顧不暇了,很難再分出精力去陪伴老人。如果碰到「結伴養老」的夥伴,這份孤獨感則會相對減少,畢竟老人們在一起做的事情有很多,一起跳舞,一起打麻將,一起釣魚等等。結伴養老不僅能讓父母身邊的環境變得熱鬧起來,還能給生活增加更多趣味性。

2)三觀相投、避免矛盾

父母和子女之間,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事,出現矛盾,儘管雙方都在儘量克制,可由於教育觀、消費觀的不同而發生爭執。

而如果能夠在一起結伴養老的話,隔代矛盾就會小很多,因為他們都是趣味相投的人,所思所想都能夠被對方所理解,在一起生活時,摩擦也會相對較少。

3)兒女們負擔小一些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過得平安幸福,就算是到了晚年,他們也不想給兒女們添麻煩。老人們在一起互幫互助,兒女們也能輕鬆很多,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事業上,專心照顧自己的小家,負擔也相對減輕了不少。

結伴養老的缺點

凡事有利必有弊,「結伴養老」雖有眾多優勢,但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的。比如當老人行動不便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還是需要依靠子女或養老院來照顧;其次就是老人們在一起生活,日常開銷要分得清楚,以免日後發生糾紛。

為父母養老是每一位子女應盡的責任,如果父母不願意跟子女一起生活養老,做子女的也不要強求,可以徵詢父母的養老規劃,並尊重父母的意見,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另外,雖然「結伴養老」能夠豐富老人的日常生活,但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畢竟大家都沒有什麼血緣、親情關係,適當的距離感,也能避免彼此之間產生小矛盾。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朋友,等你老了以後,你會選擇這種結伴養老的生活方式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潮養老」走紅,不去養老院也不拖累子女,網友:老了也這麼過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養老無非就兩種方式,一是子女贍養,二是去養老院,但無論是哪一種,似乎都很難做到盡善盡美。「新潮養老」走紅,不去養老院也不拖累子女,網友:老了也這麼過他們退休後,既不幫兒女帶娃,也不和兒女住在一起,更不指望兒女給他們養老,而是選擇了一種「自力更生」的養老方式。這對年過七旬的老夫妻,經濟條件富裕,守著一棟大別墅,儘管生活十分悠閒,但卻時常感到孤寂。而他們也覺得自己前半生為兒女操勞太多,現在兒女們都已經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生活,他們也不想去摻和,更想去過自己的生活。
  • 「新潮養老」火了,不去養老院不拖累子女,網友:前期易,後期難
    那可能是養老最難,「老了老了,不中用了」經常聽到老人們說這樣的話。老年人養老有退休金還好,要是沒有退休金,養老就是一個大問題。以前的養老方式有兩種,一是去養老院養老,二是子女贍養,兩種養老方式,各有好處和壞處。一種「新潮養老」火了,老人們不去養老院也不拖累子女,其中一種養老方式就是抱團養老。
  • 老了,去養老院?又一新穎的養老方式來了,不用去養老院,也不用請保姆!
    或許,下面這種養老新形式能給咱們老年人帶來一些希望……近些年來,一種名叫「虛擬養老院」的產品悄然興起,這種養老院沒有一張床位,卻能承載上萬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如此神奇!不可思議!虛擬養老院是由當地政府建立的一個信息服務平臺,當老年人有服務需要時,撥一個電話給信息服務平臺,平臺就會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務員工上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同時對服務質量進行監督。「虛擬養老院」實現了居家專業化養老,被稱之為「沒有圍牆的養老院」。
  • 「丁克人」晚年去養老院並非首選,這新潮的養老方式,讓人羨慕
    在張女士與丈夫即將面臨退休時,他們開始為自己的養老問題而犯愁。雖然這些年因為沒有要孩子省下了一筆可觀的費用,但是如何去使用這筆費用卻成為了難題。張女士覺得,入住養老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在養老院,夫妻雙方的生活將活動良好的打理,他們不再需要為每天的收支而發愁。況且,在養老院居住,有些時候生病了也有人可以幫忙照看,這樣能省去不少麻煩。
  • 有種養老方式,不用花錢,也不用麻煩兒女,你贊同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壽也在增長,養老成了人們關心的問題。尤其是上了歲數的中老年朋友,擔心老了萬一不能動了,身邊沒人照顧。為了給兒女減輕麻煩,一般人選擇去養老院,你想過沒有?去養老院也是要花錢的,環境好的養老院居住費也是不便宜的。如果自己沒有太多積蓄,或退休金也不多,養老院的費用也要兒女承擔哦。就算兒女有孝心,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競爭壓力那麼大,兩代人的價值觀又不盡相同,這個不用解釋,你懂的。有一種可以不用花錢的養老方式,不知道你是否感興趣?
  • 「攢錢去養老院,死也不拖累孩子」,養老院老人卻哭訴:我要回家
    沒有一個父母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過得好的,甚至在自己老去之後,為了減輕孩子們的負擔,不給孩子們添麻煩,會自願住進養老院之中。當然,還有有一部分在養老院中生活的父母,是被孩子逼迫的。對於趙叔的這一想法,身邊的人都非常不解地問:"我說老趙,你這一對兒女的工作都不錯,退休之後直接去跟兒女一起過不就好嗎,再不濟就養養花逗逗鳥,幹嘛還那麼拼命啊?"每每聽到這樣的話,趙叔總是搖搖頭說:"嗨,我這不是想著多賺點養老的錢麼,等錢攢夠了就直接住進養老院,我這人就要強,到死也不能拖累孩子。"
  • 進養老院養老和在家養老各有利弊
    進養老院養老和在家養老各有利弊,關鍵在於自身的經濟條件以及個人喜好,因人而異、沒有統一的標準。相比之下,居家養老的生活費用,肯定少於養老院的費用。居家養老,老人在飲食上能夠得到較好的營養,菜餚口味也可以經常調換。如果子女工作繁忙,很多老人一般都請了鐘點工來家裡幫忙。
  • 養老院漸成養老發展趨勢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出現4個老年人、1對夫婦和1個孩子的「四二一」結構。中國傳統思想影響下的居家養老模式,在社會理念與文化思想發生深刻變化的大環境下,已日益顯現出不適應。面對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老年需求的日益增多,單純的日常照料已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 「虛擬養老院」:帶給老年人實在的幸福
    3月6日,「虛擬養老院」的電話鈴聲響起,「虛擬養老院」呼叫中心的座席工作界面顯示來電姓名為王麗君。電話接通後,王麗君告訴客服她感覺到不舒服後電話就斷了。根據經驗,客服迅速聯繫王麗君家附近的巡檢員去查看情況,並與王麗君家屬進行聯繫。
  • 越來越多老人選擇「新型養老」,不去養老院也不麻煩子女,很省心,漲知識了
    在中國人的觀念深處,家庭才是歸宿和養老的地方,親情關係的血脈是子嗣的延續和家族的昌盛象徵。只有孤寡老人,只有那些一輩子沒結婚的老光棍,由於沒有人照顧,老了才去養老院這種地方。如果自己有很多兒孫,還要被送到養老院去,不但自己臉上無光,就是兒女們的面子也掛不住。別人會認為這是子女不孝,不想贍養老人。但是前一段時間輔警招聘大熱。男人要清楚。但對女的照顧有加。努力踏實。
  • 84歲歌唱家於淑珍住養老院:人到晚年,少生病,少拖累孩子
    在《藝術人生》的採訪中,當朱軍問道怎麼想到要去住養老院,於淑珍坦言:人在晚年時,能少拖累自己的孩子,安安靜靜地生活,少生病,這就是最好的結果。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一輩子總是為兒女操心,到老了也想著給孩子少些負擔,不要太依賴孩子,讓他們過自己的生活。
  • 養老已成子女最大負擔,為何老人不去養老院?三個老人不同的回答
    但是,當真正想要實施的時候卻遭到了父母的各種拒絕,甚至有的老人寧願不再和子女聯繫,也不願意去養老院。很多子女都非常疑惑,為什麼國外的老人在上了年紀之後都自覺的去養老院,而中國的父母卻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去養老院呢?
  • 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的優缺點
    隨著老齡化的來臨,老年人口越來越大,對老年人護理服務的需求迅速擴大,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住在養老院。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是養老的兩大方式,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的優缺點。4.無法評估和急救老年人的身體狀況,不利於疾病的康復。5.容易發生家庭矛盾。二、養老院養老優點1.療養院提供24小時護理,可以確保老年人全天得到照顧,並確保他們的生活。
  • 居家、保姆、養老院及子女家,哪種養老方式最好?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逐漸加重,人們對養老的話題,討論的也就越多。居家,保姆,養老院,子女家,哪種養老方式最好?就是新的話題。本文益養老智慧養老平臺小編,將通過梳理的形式,將各種養老方式的優勢和劣勢與大家說明,如何選擇交給大家自己做決定。
  • 家人照顧還是去養老院?不同養老方式利弊分析看這裡!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的要求。老年人怎樣過上美好的晚年生活,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 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開啟「學院式養老」新模式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時候,對於老年人而言,在物質上沒有太多的追求,只期待著自己在遲暮之年擁有一段安逸舒適、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精彩生活。那麼,如何才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如果你走進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或許就能找到答案。
  • 84歲女歌唱家於淑珍,退休後帶老伴住養老院,不給兒女添麻煩
    於淑珍在退休之後,很少出現在歌唱舞臺,為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她帶著自己的老伴兩人一起住進了養老院,此舉當時引發了巨大爭議,但她本人的想法很明確,她只是不想給兒女添麻煩。著名歌唱家於淑珍於淑珍出生在河北的一個貧困農村,其家庭姐妹眾多,本就貧寒的家庭式使得父母無法讓兒女介紹更多的教育,因此於淑珍很早就選擇輟學,同父親一起去工廠打工補貼家用。
  • 公婆不願去養老院,也不願請保姆,該怎麼辦?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有養兒防老的觀念,生個兒子,將來老了,可以養老,和兒子兒媳呆在一塊,所以在中國老年人的想法中,是不願意去養老院的,這樣會被人笑話,除非自己沒有兒女,實在沒人照顧,才會去養老院,在他們的觀念中,晚景悽涼,才會被迫送到養老院去,去養老院是一種恥辱。
  • 養老院英語怎麼說?養老名詞解釋、老年人分類及老年護理院標準
    養老這個名詞大家都經常說,但是讓你詳細的解釋一下,又有些說不清楚。本文益養老智慧養老平臺小編就來和大家好好地聊一聊養老相關的一些名詞,就當作漲一些沒有用的知識吧。養老的定義:原為一種古代的禮制,擇取年老而賢能的人,按時供給酒食,並加以禮敬。第二個意思是年老在家休養,現在的養老政策多是這個意思。第三個意思是扶養年老而不能自給的人。
  • 又出現種新型養老:不用去養老院,也不拖累子女!值得傳閱
    2013年4月,童道雲在省第二中醫院做陪護時,了解到老人的遭遇後十分同情,就問老人願不願意跟她到鄉下去生活,老人非常樂意。沒想到這一住就是4年。 把城裡老人接到家,做些自己擅長的家務活,為老人提供日常照顧和親情關懷,足不出戶就能賺錢養家,既照顧了老人,也不耽誤照顧自己家庭。時下農村多數村民蓋起了樓房,年輕人進城務工,在城裡買了房子,鄉下不少房子閒置著,剛好可用來發展養老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