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國際化的機會窗口
從經濟和貿易總量上來看,人民幣登上國際舞臺已展現出明顯的機會窗口。這一機會窗口是否具有堅實的結構性基礎?這也涉及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問題。從全球價值鏈角度切入,後疫情時代全球價值鏈重構成為必然趨勢,人民幣完全可以藉助區域產業貿易鏈條夯實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的功能,也為人民幣邁向投資貨幣提供了機遇。
-
聚焦母校 中美學生領袖金融對話舉行 共同探討人民幣國際化
美國CET學術項目學術主任馮禹、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塗永紅、中國保監會保險中介監管部副主任趙巍、臺灣高雄大學應用經濟系主任蔡穎義、美國CET北京項目主任王維倫等專家進行了點評。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助理、國際貨幣所研究員王芳主持。「中美學生領袖金融對話」是「2014國際貨幣論壇暨《人民幣國際化報告》發布會」的平行論壇。
-
李曉:應該如何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與現行貨幣體系究竟是什麼關係?人民幣國際化的風險與成本究竟有哪些?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路徑如何實現? 這些問題歸結為一點,說明人民幣國際化主要是政策推動的,而國內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不高、發展比較落後,不僅無法形成足夠的金融產品及其規模對境外人民幣需求進行風險對衝,也無法使人民幣國際化的市場功能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因此,有必要對迄今為止國內有關人民幣國際化的研究進行必要的反思,甚至需要回歸到一些基本的理論層面。
-
邢自強:「十四五」雙循環的雙支柱——人民幣國際化和產業鏈升級
在他看來,產業鏈布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層面的商業理性決定,而這次全球新冠疫情導致的大衰退,實際上短期內更可能放慢企業界自貿易摩擦以來的產業鏈搬遷趨勢,而非加快。與此同時,邢自強認為,逆全球化潮流之下,中國亟須居安思危,落實開放措施,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來夯實對於全球產業鏈和高水平外資的吸引力。人民幣國際化走上快車道今年,邢自強的另一條研究主線是人民幣資產國際化。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疫情衝擊等因素的影響,人民幣匯率今年經歷了一番起伏。
-
漢語將進入埃及中小學課堂,中文全球化,還遠嗎?
預示著漢語教學將進入埃及國民教育體系之中,漢語,或將很快進入埃及中小學課堂裡,屆時,埃及中小學的學生,將可以選修漢語,作為自己的第二外語。用我們的話講,就是:我們的大漢語,也將成為像英語那樣,一門國際流行的語言。
-
漢語將進入埃及中小學課堂,中文全球化,還遠嗎?
預示著漢語教學將進入埃及國民教育體系之中,漢語,或將很快進入埃及中小學課堂裡,屆時,埃及中小學的學生,將可以選修漢語,作為自己的第二外語。隨著中國在國際上地位的不斷提升,漢語國際化,或將成為中華文化軟實力的象徵。
-
北美漢語語言學年會開幕 中美專家研討漢語全球化
北美漢語語言學年會開幕 中美專家研討漢語全球化 本次將持續3天的會議以「漢語全球化」為主要研討主題。 馬裡蘭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邦妮·迪爾(Bonnie Thornton Dill)教授和馬裡蘭大語言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科林·菲利普斯(Colin Phillips)教授在開幕式時都到場對年會的召開表示祝賀。
-
人民幣國際化有新動作
在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下,圍繞人民幣國際化,政策及市場層面都還有不少新動作值得期待。交易商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優化後,境外企業發行熊貓債將更加便利,信息披露更加國際化,投資人保護機制更加完整健全,熊貓債業務與境內債業務在機制流程上更具一致性。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不久前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支持穩外貿穩外資的通知(徵求意見稿)》,進一步簡化跨境人民幣結算流程,為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提供更大便利。央行日前透露,該政策文件將很快出臺。
-
中文國際化(表意文字國際化,漢字漢語華語國際化)
中文國際化(表意文字國際化,漢字漢語華語國際化)漢語由核心詞語,再組成百萬級的短詞,來表達意思,英語也是如此一樣,如果按詞語學習對方的語言,雙方的學習難道強度都較大,這是可想而知的,好在,如果走向國際化,漢語的核心字在3000字左右,掌握了,
-
人民幣去哪兒: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喜人——2013金融市場微盤點,FX168...
2013年,人民幣累計升值逾2.5%。其中更在4月和9月的多個交易日屢創新高,強勢升值勢頭令市場意外,因為年內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的預期令許多亞洲貨幣受到衝擊,唯獨人民幣一枝獨秀。不過許多機構和個人均認為,2014年人民幣升值勢頭或放緩,無法延續年內強勢。
-
專訪俞立中:全球化受阻,國際化教育還有價值嗎?
就在12月30日晚,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就像是一個強心針,為全球化帶來新的信心。在這個迎接2021年的節點,我們重溫上海紐約大學創校校長俞立中的專訪,發現他的論述非常具有前瞻性。他說:「全球化趨勢不會停止,雖然可能會有些調整,比如更加強區域合作,最終人類會意識到,今天世界上面臨的很多問題需要各國人民共同來解決。」
-
英國脫歐對人民幣匯率和國際化影響有利有弊
本文透過歷史視角分析認為,不能武斷地認為英鎊貶值對英國就一定是壞事情,且此事件對人民幣匯率和國際化影響有利有弊。 英國脫歐會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什麼影響,或許可以從二十多年前的歐洲貨幣危機與人民幣匯率並軌的關係中找到一些啟示。從這些啟示可以進一步看出,英國脫歐將給人民幣匯率和人民幣國際化帶來哪些影響。
-
國際化視野、全球化教育,新加坡等你來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語言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很多中小學生選擇留學新加坡,正是看中新加坡全球化教育理念。 雖然我們國內學校在開展全球公民教育方面也有一些措施,但仍存在很多缺失和問題。 反觀新加坡,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有一門課程--社會研究,幫助學生了解新加坡與他們所生活的世界的相互聯繫,了解人類發展的坎坷歷史,探索複雜的世界緊張局勢。
-
人民幣國際化論壇在雅加達成功舉辦
人民網雅加達9月21日(記者 席來旺)9月20日至21日,中國銀行在雅加達成功舉辦人民幣國際化論壇。本次論壇由中銀香港和中國銀行雅加達分行聯合舉辦,分為金融機構、中文、英文三場舉行。
-
助推人民幣國際化,中國債券成「香餑餑」
日本財務省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日本基金淨買入中國債券856億日元(約合53億元人民幣),2020年累計淨買入5057億日元(約合317億元人民幣)。助推人民幣國際化在陶金看來,中國債券被國際投資者所需求有助於增加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產品供給,豐富海外市場投資渠道,擴大離岸人民幣市場規模,繼而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不僅是中國債券受追捧,今年以來,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的吸引力也持續增強。
-
玲瓏輪胎研發全球化與品牌國際化戰略
事實上,面對市場的競爭和全球一體化趨勢,中國自主的零部件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和全球化研發正成為一種趨勢,而玲瓏輪胎已經在很好地踐行。 正是基於此,本次論壇由王鋒作為大會主席來代表快速發展的中國零部件行業進行國際對話。
-
全球數字貨幣競合格局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最重要的含義是政策上的,本文主要關注的是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即發行數字貨幣,是否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筆者認為,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反問: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是什麼?是技術,或者是是貨幣形態嗎?如果不是,在多大程度上,國際化與技術相關?筆者認為,數位化無疑有助於國際化,但這種正向關係是否顯著,還不太確定。
-
英語和漢語,哪個更先進?
那些認為英語沒有漢語精確的人,大概都是些沒有把英語學到家的。要把中國的唐詩翻譯成英語,當然會失去漢語的韻律與辭藻之美,但也同時有了英語的格律與語彙之感。細水長流翻譯更本質的是思想與情懷的轉譯,語言功夫那當然是硬功夫,自不待言,能在語言上過關的人很多,但能在思想境界與見識上過關的人寥寥無幾,所以你就會發現那些一流的翻譯家通常都是由本民族的文化巨人來擔任的
-
英國漢語教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圓滿閉幕
這次會議共收到論文提要近120篇,註冊參加會議的有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130餘位從事漢語教學和研究的專家、學者及教師,是歷屆會議規模最大的一次,充分體現了漢語教學近些年來的不斷發展。 倫敦攝政大學校長庫珀(Aldwyn Cooper)教授在開幕式上代表東道主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各位代表。庫珀教授指出,語言教學是英國大學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攝政大學的辦學特色之一。
-
著名漢學家白樂桑力推「漢字國際化」:讓西方孩子不再認為漢語是...
未來網北京4月6日電(記者 張東之)國際著名漢學家白樂桑教授最近幾年,每逢公開場合就積極推廣自己總結的「漢字國際化」的教育理論。他的漢語教學法採用了「漢字本位」這個新概念,結果遭到一些語言學者的批評,而反對聲音最多的就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