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瑾妃娘娘用楷書記的帳單,字體讓現代人膜拜,遠勝很多書法家

2020-12-14 大大大紅袍子

古時候,封建禮教雖認為「女子無才就是德」,但真正出身名門的女子,仍須受上等教育,且大多琴、棋樣樣精通。如東漢文學家蔡邕的女兒蔡文姬,堪稱我國最早的女書法家,她的楷書和行書都深刻地影響著後世。事實上,和蔡文姬一樣擅長書法的女子不在少數,比如晚清皇帝光緒年間的妃子瑾妃,也寫得一手端莊典雅,只因她在宮中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才被人忽視。看到瑾妃記帳的人無不感慨,這字體比書法家更有氣勢,令現代人汗顏。

瑾貴妃為戶部右侍郎他拉氏之女,光緒十四年(1888年)入宮。二人均被光緒選為皇后,賜號「瑾」,賜號「珍」。隨後在慈禧六十大壽上,瑾嬪被提升為妃位。

#光緒一生只有三個后妃,除了慈禧欽佩的裕隆皇后之外,他還有他拉氏的兩個姐妹。由於皇后和慈禧的特殊關係,她一直沒有受到皇帝的寵愛,光緒幾乎成了唯一的珍妃,對相貌平平的瑾妃不屑一顧,只因為她是珍妃的姐姐,所以吃穿用度上沒有任何損失。

有別於裕隆日日憂愁於光緒冷落,瑾妃對於皇室恩寵之事看得十分透徹,她不會把心思放在這上面。即使光緒對她和珍妃的態度有天壤之別,她還是不在乎,對珍妃的感情極好。「爾他喇氏,秉性溫和,持躬淑慎,禮嫻內則」,

,載於《清德宗實錄》。撇開妃嬪身份,瑾妃的性格其實更像一個單純天真的小姑娘,她的日子過得也很有情調。永和宮裡,她將寢宮裡的每一個角落都點綴得清新宜人,拐角處的迴廊處都是整齊劃一的盆栽,香爐煙火不斷,味道十分怡人。

另外,瑾妃廚藝精湛,有時也會親自來到後廚做菜,請來的廚師個個手藝不凡,各式菜餚都很在行。有時候,她會派人到宮外去買一種她最喜歡在進宮前吃的老字號醬汁肘。姐姐和妹妹還是很喜歡看《紅樓夢》的,有時聚在一起談一談,有時請畫師到宮裡作畫,好不好?

今天流傳下來的《瑾妃帳務明細》,就是永和宮所用的各式帳務明細,翻開一眼便見是工整娟秀的小楷,看到的人無不讚嘆其筆力之美。除字型美觀外,帳本整頁的記帳條理清楚,一目了然,細細翻一遍也不免雜亂。

這個手字是瑾妃從小開始練習的,到宮中也不曾忘記時常鋪上紙研墨,提起筆墨來練字。練字很練心,也許也是因為這樣的經歷,才使她在後宮裡嬌慣不起,安穩地度過一生。

在1924年(民國十三年),瑾妃死於風寒,享年51歲。雖然她的一生沒有給後人留下比姐姐珍妃和皇后裕隆更深刻的印象,但是仔細想一想,其實她是最幸運的那個,只有她真正享受著自己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光緒的瑾妃用楷書記的帳單,這字體讓現代人汗顏,遠勝許多書法家
    古代的書法家更是數不勝數,即使是清末年間的書法家也不少,比如說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現代曾經流傳出他當年考試的手寫體,那一手小楷比列印出來的還漂亮。不可謂不令人驚奇啊,現代書法家恐怕都難以比過。在之前也流傳過瑾妃曾經用小楷記的帳單,這個字跡雖比劉春霖的稍差些,但依然是比現代絕大多數人甚至是很多書法家都要好的。
  • 清末瑾妃用小楷書寫帳單,字體遠勝許多書法家,讓現代人膜拜
    上列書法家眾多,不知大家是否有所發現,清一色的男性。當然,這並不代表古代就沒有傑出的女性書法家,只是在封建社會,有更多的男性能夠閱讀和寫作。大家都很熟悉的王羲之,他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書」,他的老師是誰?女書法家衛夫人啊!
  • 光緒皇妃隨手寫的帳單,這字跡讓現代人汗顏,比書法家更勝一籌
    如果說起中國歷史上的書法家,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都是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柳公權、懷素、歐陽詢等人。其實歷史上也有字寫得令人驚豔的女子,只不過她們被困在閨閣裡,筆墨不為他人熟知罷了。往早了說,王羲之學書法的時候還拜衛夫人(晉代著名書法家,師承鍾繇,跟王羲之母親是中表親)做過師父;往晚了說,清朝末年光緒帝一個皇妃的字跡都足以讓現代人汗顏,對比很多書法家毫不遜色。光緒帝1875年登基,當時他年僅3歲,一輩子都受到慈禧太后挾制。可想而知,他的皇妃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去。
  • 錢學森96分試卷曝光,這字體令現代人膜拜,遠勝許多現代書法家
    五年歸國 十年功成 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了美國,錢學森夫婦得知後,立馬準備回國,用自己畢生所學報效祖國。當時的美國知道錢學森的重要性,海軍次長金布爾更聲稱:「一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師!」
  • 清朝太醫的手稿曝光,這字體讓現代人汗顏,遠勝很多書法家
    所謂醫生體,其實就是醫生開處方所用的字體,因為醫生在處方中所用的字體龍飛鳳舞,病人怎麼看也看不懂他所寫的東西,網友將醫生寫的字調侃為「醫生體」,還調侃醫生體的好處是可以對藥品保密價格,讓病人花一萬元吃一粒藥,吃完還不覺得心痛。
  • 16歲自閉症男孩寫宋體字,字體讓現代人膜拜,遠勝許多現代書法家
    他投入了更多的時間練字,字體越寫越端正。幾年下來,林文彬已經能寫出一手標準的宋體字,幾乎和印刷機印出來的一般。 後來有人將林文彬的字發到了網上,立刻引起了熱議,大家都說林文彬的字寫的好,甚至有一位書法家都表示自愧不如。還誇他是個「神童」,沒有人因為他有自閉症而嘲笑他。
  • 光緒帝妃子用楷書寫帳本,字體堪比印刷體!網友:勝過醜書大師!
    文 / 小白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中國的書法文化,說到中國的書法文化,大家肯定會非常的感興趣,要問大家最喜歡中國的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此時大家的腦海中也閃現出了很多知名書法家吧?瑾妃是光緒皇宮僅有的三位后妃之一,是滿清貴族,既然瑾妃出出身於貴族家庭,那從小就接受了很高的文化教育,所以瑾妃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也是非常的高,可能有些網友還會懷疑難道瑾妃的書法比書法家寫得還好嗎?今天我也給大家找到了一些瑾妃的帳本,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看看瑾妃的漢字到底寫得怎麼樣?
  • 而是13年後瑾妃將其安葬
    很多人不了解恩濟莊是什麼地方?恩濟莊就是安葬太監和宮女的地方,很多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珍妃是光緒皇帝的妃子。光緒皇帝按照大清的喪葬制度,皇室成員過世以後,應該把遺體存放在阜城門外,然後再找個黃道吉日,在下葬。慈禧並沒有按照大清的喪葬制度,來安葬珍妃,最終珍妃就被草草的安葬到了宮女墓地。
  • 甲午戰爭,大清最終還是「勝」了,不過是勝在了「愚弄」老百姓上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38期:我們繼續拋開劇情談甲午戰爭,眾所周知,這場戰爭的結果是大清輸了,而且輸得一敗塗地,一瀉千裡,毫無翻盤希望。具體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有朝廷因素、有文化因素、有裝備因素、有人員因素、有戰略和戰術因素,等等等等,就不細談了,總之大清是輸了。
  • 古代,後宮娘娘走路為何都要人扶著?網友:大清要亡意料之中
    現在的古裝戲很火啊,尤其是清朝時代的,人們對這些都十分感興趣,想要知道古人是如何生活的,還有很多的女子在宮中是如何爭鬥的,所以現在很多的劇中宮廷劇是最受歡迎的,看著很多的女子爭鬥不停,覺得很有意思,但是不知道大家看劇時發現沒有,為什麼那些妃子們走路都要靠別人扶著呢?
  •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郎,千年來只此一人,字體讓現代書法家汗顏
    劉春霖留學回國之後,一時間引起極大的轟動。辛亥革命之後,被袁世凱賞識,直接任命大總統府內史。之後又被徐世昌、曹錕邀請出任總統府秘書廳廳長。劉春霖的書法堪比現代人的印刷體。曾有後世書法家評價劉春霖,他的書法坐下來看半個小時也很難找到不工整的筆畫,他是現代書法家的榜樣。現代人看了只能汗顏。
  • 那位叫於國光的書法家,擅長什麼字體?
    在歷史的長河中,書法是中華民族一座屹立千年的文化寶庫,這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書法家。對於書法家來說,都有其擅長的書法體,比如王羲之擅長行書,其創作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比如以「狂草」名世的懷素,擅長草書,被稱為「草聖」等等。
  • 王珞丹的字體,雖不及書法家,但遙遙領先其他眾明星!
    她是一個影視明星,但是卻又跨界做起了書法家,並且她的字體還入選了「筆尖上的中國」,可謂是首個得到這種殊榮的明星了。那麼她的書法到底有多厲害?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說實話王珞丹的字寫的還是不錯的,字體娟秀,具有一股濃濃的書卷氣息,與她文藝女青年的人設很是相符合呢!她的字體連貫流暢,有一氣呵成之感,有張有馳力度適中,字體優美無比。
  • 錢學森96分試卷曝光,這字體堪比「印刷體」,遠勝很多當代書法家
    說起來,錢學森和錢偉長、錢三強還是親戚,他們都是吳越王錢鏐的後代。
  • 中國最後一名狀元,殿試筆跡如印刷體,當代書法家只能膜拜和佩服
    劉春霖殿試文章七七事變後日本人希望藉助劉春雷的名聲而讓其做偽北京市市長的職位,被其嚴正拒絕,日偽軍惱羞成怒抄了其家甚至用刺刀威脅將劉春霖和家人一起趕了出來,經過此事之後劉春霖關門謝客,潛心研究書法,其實早年的劉春霖書法造詣已經非常高超了,特別在殿試中的試卷筆跡可以說像山水畫一般美麗,字跡工整如同印刷體,劉春霖以小楷著稱,字體清勁有力,有著「大楷學顏(顏真卿),小楷學劉(劉春霖
  • 大學生膜拜學霸手寫筆記字體的背後折射了什麼?
    隨後,更有網友曬出學霸高數手寫筆記本,看著這些手寫字體,很多大學生紛紛膜拜,並表示:這字好看到讓人忽略高數考試的恐怖!我們來一起看看這些令人賞心悅目的書法手寫字體筆記吧。整個筆記頁面乾淨整潔,字體大小及間隔合適,看上去很舒服。甚至連數字及字母都很規範,怪不得網友會怒贊。
  • 遲帥新劇以「小」制勝 獨得「皇后娘娘」恩寵
    ­  [摘要]俗話說的好「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正是由於「皇后娘娘」從小對遲帥飾演的弟弟沈浩勝寵愛有加,溺愛程度遠勝自己的親生兒子,才使他養成了遊手好閒,逞強好勝的性格。­  遲帥新劇以「小」制勝 獨得「皇后娘娘」恩寵­  騰訊娛樂訊 由遲帥、李念領銜主演的都市勵志情感劇《別用愛情說事兒》正在熱拍中。該劇由「中國電視劇十大導演」之一的導演李平執導,其主要代表作有《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此次李平導演再度與「皇后娘娘」戴春榮老師合作。「皇后娘娘」飾演沈氏兄弟的母親。
  • 一位清朝大臣的書法,字體端莊嚴謹,讓很多書法家感到汗顏!
    說到書法,大家並不陌生,從古至今出現很多書法家,書法作品也是讓人稱讚不已。但是有一個人名氣不大,書法功底卻很深,他的書法讓很多書法家感到汗顏。這個人就是張百熙,他是清末大臣,一生勤勤懇懇。雖然張百熙並不是以書法為業,但是他的書法絲毫不遜色於書法家。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書法家用大拖把寫巨幅書法,動輒幾十平米,最後讓人看不懂。還有用噴墨書法,一邊寫一邊大吼,唯恐別人不知道他如何運筆,最後寫完墨色淋漓,最後大家直呼看不懂。如果這些書法家看大張百熙的書法,會不會感到汗顏呢?
  • 許多人強調字體要「橫平豎直」,眾多書法家為何堅決反對?
    一 橫平豎直考場字體的要求是工整(清楚、易識、整潔),這個工整跟書法之美是兩碼事。書法中的唐人張旭、懷素的「狂草」是藝術中的珍品,然而拿到考場上老師認不清你寫的是啥,那就遭殃了!再如拿唐代著名書法家孫過庭的書法與田英章的比較,許多人竟說田字更好看。
  • 書法家經常用的字體:行草,連筆而成,有的一筆寫成,瀟灑自如
    行草書法,是書法家喜歡寫的一種字體,因為能快寫,看起來流暢瀟灑,也好寫。零基礎只要按照一定的課程步驟,明白一些慣用的「連筆法」,在短期內也能練得一手流暢的連筆字。因為這種字體不是楷書,可以改變筆順、筆畫、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