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的瑾妃用楷書記的帳單,這字體讓現代人汗顏,遠勝許多書法家

2020-12-14 有知社

現代社會來說已經很少有人能夠靜得下心來好好的練字了,但在古代來說,稍微有些條件的人家都會要求練字。古代的書法家更是數不勝數,即使是清末年間的書法家也不少,比如說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現代曾經流傳出他當年考試的手寫體,那一手小楷比列印出來的還漂亮。不可謂不令人驚奇啊,現代書法家恐怕都難以比過。在之前也流傳過瑾妃曾經用小楷記的帳單,這個字跡雖比劉春霖的稍差些,但依然是比現代絕大多數人甚至是很多書法家都要好的。

清末的瑾妃也就是端康皇貴妃,她是他他拉氏家族的人,傳說中盛寵的珍妃是她的妹妹。除她們兩姐妹之外,光緒的後宮也只有一個皇后,這個皇后還是光緒不願意娶的隆裕。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選妃上只選了十五歲的瑾嬪和十三歲的珍嬪。慈禧不想讓妃子多了來分侄女的寵愛,雖然說隆裕本來就無寵。隆裕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光緒跟慈禧又是一種對立的關係,而且隆裕的相貌並不是很好,所以不受寵也是自然的。

進宮之後瑾嬪住在永和宮,珍嬪住在景仁宮,雖說是兩姐妹,但是瑾嬪跟隆裕同樣不受寵。她並不在意這些,只是安安靜靜地待在自己的宮裡打發日子。後宮女子的日子何其不難熬,隆裕整日的伺候慈禧,而瑾嬪相對好一些。古代的貴族女子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瑾嬪也不例外,她閒著沒事的時候就以丹青書法來自娛自樂。

倘若是這時光緒走進瑾嬪的宮中一定會驚訝地發現,永和宮的盆景擺設上都有精緻的鐘表和花鳥人物,因為瑾嬪喜歡收集這些。說起來瑾嬪跟妹妹的關係並沒有因為妹妹受寵變差,反而兩姐妹閒暇時光也經常一起讀書,她們都喜歡紅樓夢,所以還曾一起邀請畫師去長春宮繪製紅樓的壁畫。這兩幅她記錄帳單的字是為數不多留下來的,上面詳細地記載了她每日銀子的支出與收入。

從其中來看隆裕還賞了她不少東西,她的這一手字同樣是非常好的。字跡到現在都還很清晰,娟秀又乾淨,其實這也是她練習多年的結果。瑾妃練習書法一方面是打發無聊,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她真的喜歡了。除了這些,她還比較喜歡吃,時常讓人去宮外買天福號買醬肘子吃。這樣看來,想必天福號的醬肘子一定是很好吃的了,而且因為瑾妃喜歡吃,所以她宮裡的小膳房是做得最好的,王公舊臣對於她賞賜的飯菜都比較喜歡。

瑾妃的一生過得與世無爭,她未必過得不幸福,雖然沒有光緒的寵愛,但是吃穿不愁。因為無寵,她也甚少會被慈禧刁難,只是偶爾會因為珍妃受到牽連。晚年的時候瑾妃也過了一段風光日子,當時的隆裕還有慈禧、光緒都去世了。登基的溥儀會叫她皇額娘,每年過節都會跟她一起過。民國十三年(1924年),她剛跟皇室成員過了中秋節後,因為受了風寒,病了五天就去世了。葬在光緒皇帝的崇陵妃園寢,以端康皇貴妃的身份下葬,諡號溫靖皇貴妃。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德宗實錄》

相關焦點

  • 大清瑾妃娘娘用楷書記的帳單,字體讓現代人膜拜,遠勝很多書法家
    如東漢文學家蔡邕的女兒蔡文姬,堪稱我國最早的女書法家,她的楷書和行書都深刻地影響著後世。事實上,和蔡文姬一樣擅長書法的女子不在少數,比如晚清皇帝光緒年間的妃子瑾妃,也寫得一手端莊典雅,只因她在宮中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才被人忽視。看到瑾妃記帳的人無不感慨,這字體比書法家更有氣勢,令現代人汗顏。瑾貴妃為戶部右侍郎他拉氏之女,光緒十四年(1888年)入宮。
  • 清末瑾妃用小楷書寫帳單,字體遠勝許多書法家,讓現代人膜拜
    上列書法家眾多,不知大家是否有所發現,清一色的男性。當然,這並不代表古代就沒有傑出的女性書法家,只是在封建社會,有更多的男性能夠閱讀和寫作。大家都很熟悉的王羲之,他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書」,他的老師是誰?女書法家衛夫人啊!
  • 光緒皇妃隨手寫的帳單,這字跡讓現代人汗顏,比書法家更勝一籌
    往早了說,王羲之學書法的時候還拜衛夫人(晉代著名書法家,師承鍾繇,跟王羲之母親是中表親)做過師父;往晚了說,清朝末年光緒帝一個皇妃的字跡都足以讓現代人汗顏,對比很多書法家毫不遜色。光緒帝1875年登基,當時他年僅3歲,一輩子都受到慈禧太后挾制。可想而知,他的皇妃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去。
  •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郎,千年來只此一人,字體讓現代書法家汗顏
    晚清最後一位狀元名叫劉春霖,同時也是我國古代最後一位狀元郎。劉春霖在光緒三十一年狀元及第後,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東京法政大學深造。全國上下數一數二的留學生。劉春霖尤其在書法上有極其高的造詣。他在詩書畫上均有極高的造詣,尤擅小楷,其小楷書法有「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之譽。
  • 清朝太醫的手稿曝光,這字體讓現代人汗顏,遠勝很多書法家
    所謂醫生體,其實就是醫生開處方所用的字體,因為醫生在處方中所用的字體龍飛鳳舞,病人怎麼看也看不懂他所寫的東西,網友將醫生寫的字調侃為「醫生體」,還調侃醫生體的好處是可以對藥品保密價格,讓病人花一萬元吃一粒藥,吃完還不覺得心痛。
  • 錢學森96分試卷曝光,這字體令現代人膜拜,遠勝許多現代書法家
    在高考中,賞心悅目的字體書寫,毫無疑問能夠博得閱卷老師的欣賞,很可能在主觀題中大方地給出高分。同時近年來有許多「印刷體」爆紅網絡,比如衡水中學的印刷體作文,小學生印刷體作業等等。
  • 光緒帝妃子用楷書寫帳本,字體堪比印刷體!網友:勝過醜書大師!
    瑾妃是光緒皇宮僅有的三位后妃之一,是滿清貴族,既然瑾妃出出身於貴族家庭,那從小就接受了很高的文化教育,所以瑾妃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也是非常的高,可能有些網友還會懷疑難道瑾妃的書法比書法家寫得還好嗎?今天我也給大家找到了一些瑾妃的帳本,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看看瑾妃的漢字到底寫得怎麼樣?
  • 16歲自閉症男孩寫宋體字,字體讓現代人膜拜,遠勝許多現代書法家
    「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聖經》 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從一出生時便註定了不幸,或是天生患有身體上的疾病,或是患有心理上的疾病。有的人天生失明,有的人天生聾啞,也有的人患有自閉症,不懂得與人交流。即使他們並非人間的寵兒,卻是上帝派下來的精靈。
  • 珍妃冤死以後,光緒為何不敢安葬?而是13年後瑾妃將其安葬
    最寵愛珍妃的是光緒皇帝,光緒皇帝好歹一國之君,很多人好奇,光緒怎麼不敢安葬自己的愛妃?而是13年後,瑾妃將珍妃安葬?今天,就為大家解讀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面對珍妃這樣的下場,光緒皇帝也是受著煎熬。光緒是皇帝不假,但是真正掌權的是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就是一位傀儡皇帝。
  • 一位清朝大臣的書法,字體端莊嚴謹,讓很多書法家感到汗顏!
    說到書法,大家並不陌生,從古至今出現很多書法家,書法作品也是讓人稱讚不已。但是有一個人名氣不大,書法功底卻很深,他的書法讓很多書法家感到汗顏。這個人就是張百熙,他是清末大臣,一生勤勤懇懇。雖然張百熙並不是以書法為業,但是他的書法絲毫不遜色於書法家。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書法家用大拖把寫巨幅書法,動輒幾十平米,最後讓人看不懂。還有用噴墨書法,一邊寫一邊大吼,唯恐別人不知道他如何運筆,最後寫完墨色淋漓,最後大家直呼看不懂。如果這些書法家看大張百熙的書法,會不會感到汗顏呢?
  • 清朝太醫手稿曝光,這字體令現代醫生汗顏,遠勝許多書法家
    草書是書法界最不能被大眾欣賞的書法,很多人都認為這就是純粹的鬼畫符,在網上有著這麼關於草書一個段子,說全國最優秀的草書作品不在任何一家博物館中,而是在各大醫院醫生開的處方單上。 這只是一個網友編出來的段子,但是現實生活中醫生開的處方單上的字跡確實是非常潦草,常人難以辨認。
  • 古代唯一傳世狀元答卷曝光,字跡讓現代人汗顏,遠勝許多書法名家
    這首《登科後》是唐代詩人孟郊在進士及第後寫下的一首快詩,在思苦奇澀的孟詩中別具一格,更加體現出詩人歡欣雀躍的心情。在古代,科舉就是寒門子弟唯一出人頭地的機會,若能得個狀元,那更是了不得的榮耀。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最終的殿試,殿試的第一名就是狀元郎,可直接授翰林院修撰。
  • 許多人強調字體要「橫平豎直」,眾多書法家為何堅決反對?
    但是,由於時間緊、任務重,許多同學沒時間通過練書法將字體改善,那該怎麼辦呢?不要著急,一位至少改過一萬篇作文的老師指出,考場字體想不丟分應注意七個字!能做到這七個字,你的作文在考場上就不至於丟分了!下面我來簡單解釋一下這七個字。一 橫平豎直考場字體的要求是工整(清楚、易識、整潔),這個工整跟書法之美是兩碼事。書法中的唐人張旭、懷素的「狂草」是藝術中的珍品,然而拿到考場上老師認不清你寫的是啥,那就遭殃了!再如拿唐代著名書法家孫過庭的書法與田英章的比較,許多人竟說田字更好看。
  • 光緒皇帝與珍妃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這五位分別是慈禧弟弟家的女兒葉赫那拉靜芬,也就是後來的隆裕皇后,戶部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也就是後來的珍妃與姐姐瑾妃,還有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 光緒皇帝一開始是想把如意放到江西巡撫德馨的一個女兒手裡的(選為皇后),但是被慈禧及時制止了,光緒迫於壓力只能選了慈禧的侄女靜芬為皇后,慈禧怕德馨的女兒日後爭寵,所以指定了戶部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為妃,也就是珍妃與瑾妃,而德馨的兩個女兒就此落選了,也算得上因禍得福了吧。也由此其實可以看出,光緒一開始並沒有中意珍妃。
  • 他天生愚笨,曾寫一幅書法草稿,讓很多書法家汗顏!
    這個人就是文徵明,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書法作品,但是以草稿形式流傳的卻很少,我們從這幅草稿之中可以感受到文徵明的書法造詣。文徵明在書法的學習上比較艱辛,與同時期祝枝山、唐伯虎相比,他用功比這兩個人要多。這幅書法雖然是草稿,但是筆畫收放自如,絲毫沒有束縛之感。一幅書法如果是刻意求工整,最後反而有呆板之氣,正如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一樣,整幅書法塗抹多處,字體大小不一,完全不顧章法,卻被稱為行書的典範,這是為什麼呢?
  • 光緒皇帝罕見老照片,三個妃子顛覆你的視覺,圖七珍妃驚豔世人
    光緒帝這一生一共有三個女人,這三個女人分別是,隆裕皇后、瑾妃和珍妃。三位后妃之中,隆裕皇后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國舅爺桂祥的女兒。珍妃和瑾妃是一個家庭出來的親姐妹,瑾妃是姐姐,珍妃是妹妹。隆裕皇后出身高貴,是光緒的表姐。光緒十四年(1888年),二十歲的靜芬被姑姑慈禧太后欽點為十七歲的光緒皇帝的皇后。她嫁給光緒皇帝載湉後,終生不得寵幸,實為有名無實的掛名夫妻。
  • 錢學森96分的試卷曝光,字體清秀堪稱「印刷體」,遠勝許多書法家
    ——馮·卡門 1936年,世界級科學家卡門迎來了一個特別的學生,這名學生是個中國人,目光如炬,眉藏英氣,嘴角常帶的笑意卻又讓他顯得十分謙遜。 但錢學森傳奇的一生卻遠不止於此。
  • 光緒皇帝寵愛的珍妃到底有多漂亮?看完這組照片你就會明白
    1889年,珍妃兩姊妹被入選宮中,13歲的她被封為珍嬪,15歲的姐姐封為瑾嬪,嬪為九等宮女序列中的第六等,直至光緒二十年甲午春(1894年),因慈禧太后六旬萬壽加恩得晉嬪為妃,前面還有皇后、皇貴妃、貴妃三個等級。
  • 光緒怎麼過年?半夜就起床,整天在拈香磕頭放炮丈
    比如,我們熟知的光緒皇帝。光緒三十二年,即1906年,光緒皇帝已經35歲了。當年大年初一早晨2點鐘,天還沒亮,光緒皇帝就起床了,「醜正,請駕。」不僅如此,光緒皇帝走到哪裡,炮仗就會放到哪裡,「上從吉祥門乘轎,放炮丈」「上從殿簷前乘禮轎,東、西丹墀放炮丈」「上從吉祥門乘轎,放炮丈」。等這一切都忙完了,光緒皇帝才來到東暖閣稍微休息一下,進早膳。進完早膳,光緒皇帝就更忙了。
  • 那位叫於國光的書法家,擅長什麼字體?
    在歷史的長河中,書法是中華民族一座屹立千年的文化寶庫,這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書法家。對於書法家來說,都有其擅長的書法體,比如王羲之擅長行書,其創作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比如以「狂草」名世的懷素,擅長草書,被稱為「草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