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吃月餅在民間流傳了很多年,一代傳一代,誰也說不清。聽老人家說起,這事還和董永的兒子董存有關。
那我們就來聽聽故事吧。七仙女被天兵天將帶回天宮時,給董永留下個不滿周歲的孩子董存。董永做爹又做娘的把孩子拉扯大,轉眼過了十來年,董存也長大了。
這天正逢八月十五,一群孩子在村頭玩「殺羊羔」遊戲。孩子們一個拉著另一個的後衣襟排一長隊,唯獨把董存拋在一邊,誰都不然他拉後衣襟,都不跟他玩,說他沒娘,沒人管教,董存討了個沒趣。董存打記事就跟著爹,他爹從沒跟他提娘的事。他越想越痛心,於是轉過身離開小夥伴們跑到村外一顆大槐樹下哭了起來:哭得那麼悽涼悲切,令人心酸,哭聲驚動了天庭裡出來散心的嫦娥,嫦娥便讓和她一起出來遊玩的吳剛到凡間看看是怎麼回事。
吳剛扮成一個道人,來到董存身邊,見了董存問明原因後,怎麼勸怎麼哄,董存都不聽,吵著吳剛要找娘,吳剛看孩子實在可憐。說著彎腰拾起一塊石子,吹了口仙氣,往空中一拋,那石子變成了一隻天鵝,飛向了天宮。吳剛從懷裡掏出一雙登雲鞋,給董存說,等圓月升起,你穿上這雙鞋,就可以上天宮見你娘,說罷回了天宮。
董存把鞋揣在懷裡,天天等啊,盼啊,終於等到一輪圓月徐徐升起,他穿上登雲鞋,飛上了天宮。天宮裡的七仙女接到吳剛帶來的消息,早就在等候自己的親生兒子了,見面後高興的眼淚都流出來了,一切盡在不言中,眾姐妹見到這個遠道而來的外甥,喜歡得不得了,拿來了各種各樣好吃的。嫦娥,一時不知送什麼好,這時,月關爬上窗臺照到屋裡,嫦娥抬頭一看,見一輪圓月掛天上,心裡豁然一亮,用白面做皮,核桃仁,花生米,青紅絲,梅桂和紅糖等佐料做餡,仿照月亮的樣子,做了些甜蜜幽香可口的仙餅,讓吳剛送去。
七仙女等人見董存的事,不知怎麼傳到玉帝的耳朵裡了,氣的他火冒三丈。上次七仙女下凡,他氣還沒消,這次還接凡間的兒子到天上來,這還了得,盛怒之下讓手下一次查,才知是吳剛和嫦娥牽線幹的,下令把嫦娥和吳剛驅除天庭,趕到月亮上去,讓嫦娥永遠住在廣寒宮,罰吳剛終生在月亮前澆水鋤草照看桂樹。又讓董存喝下迷魂湯,讓他永遠不能再返天宮,董存迷糊糊回到凡間後才清醒過來,仿佛做了場夢,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嫦娥姨給他送來像月亮現狀的仙餅,那麼幽香,甜蜜,爽口。
後來董存近學堂讀書,由於董存天資聰明,刻苦學習,長大後做了大官。董存時不時想起小時候的那件事,他思念母親,也思念為他牽線而被玉帝驅逐到月宮的吳剛和嫦娥姨,為了報答他們的恩情,每年八月十五這天,他就做些仙餅,等圓月升起擺在供桌上,面對明月,借仙餅寄託對他們的思念之情。後來每年到八月十五這天,他又讓各府縣的百姓們也效仿這樣做。
仙餅的現狀像圓月一樣,人們便把它叫做月餅,還一代一代的傳了下來。
月餅貴是包裝的好,越貴的月餅不一定好吃,只是外包裝漂亮而已,味道不見得號,但是送人的話,還是要包裝漂亮,味道好的話,就更好了,自己吃看自己的口味買。